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态平衡》公开课教学设计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平衡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1、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概念

(2)生态平衡的特征

2、生态平衡失调

(1)生态平衡失调的概念

(2)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

(3)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教学目的:

1、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征

2、掌握生态平衡失调及其标志

3、了解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生态观点去观察分析一些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生态平衡的特征以及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长期保持稳定(相等或分别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就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且在遭遇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从受冲击的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人们把生态系统的这种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系统平衡,通称为生态平衡。

二、 生态平衡的特征

(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输入和输出平衡)。

(二)、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三)、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生态平衡示意图

三、 生态平衡失调

(一)、概念

当外界干扰压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很大,使生态系统的变化超出其自我调节能力限度时,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丧失。此时,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功概念

能受阻,整个系统受到严重伤害乃至崩溃.

(二)、导致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原因

1、生态系统内部原因

在生态系统中引进一个新种或者某个主要成分的消失都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

2、自然因素

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的有害因素。

3、人为因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调。

(三)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标志

1、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

主要表现群落中生物种类减少;种的多样性降低;结构渐趋简化。

2、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

在功能上表现为能量流动受阻或物质循环障碍。

(四)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对策

1、明确由于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资源的能力会不断提高 , 对自然与自然资源的干预程度也会越来越大 ,生态系统永远保持平衡状态是不可能的。

2、解决生态平衡失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失调,则可事半功倍。

3、解决办法:

(1)在现有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 使生态系统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 或者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或新的生态平衡。

(2)对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 必须设法使其恢复或再建。

(3)实施生态工程以及生态农场、生态村的建立等。

案例: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搞的桑基鱼塘,就是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人们将部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提高并加宽塘基,在塘基上种桑,用来养蚕。这样可以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

小结:

生态系统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当人类的活动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崩溃(生态平衡失调),生态平衡失调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只有因势利导,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地利用并对生态系统加以管理,生态系统才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思考作业题:

根据生态系统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生态环境保护对甘孜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