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加忠诚_介评克里丝汀_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张美芳

合集下载

功能加忠诚理论 诺德 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

功能加忠诚理论 诺德 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4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王宏印,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Christiane Nord,Shanghai Foreign
1.functinality and loyalty in film dobbing

Kung Fu Panda
So, you want to get to sleep. 那么 是的你想睡觉了 Yeah.I'm keeping you up. 你要睡了 我在打扰你 We got big things tomorrow. 我们明天还有大事要干. all right. You're st thing i'm gonna say. Bye-bye. 你很牛!我就说这些啦,OK 拜拜~
free translation (意译)
b. loyalty is an interpersonal category referring to a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忠诚是一种翻译上的伦理道义的原则。)
author; commissioner →→ translator ←← target readers eg.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Living History (《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
pedagogical function(教育 功能) advertising function

功能加忠诚_介评克里丝汀_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张美芳

功能加忠诚_介评克里丝汀_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张美芳

功能加忠诚_介评克里丝汀_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张美芳2005年第1期外国语总第155期 No.1, January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5560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1-0060-06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张美芳(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澳门大学英文系,澳门)摘要: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建立在两大基石之上:功能加忠诚。

功能指的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忠诚原则限制了某一原文的译文功能范围,增加了译者与客户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

本文先介绍这个看起来似乎矛盾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并追溯其起源,然后评论该理论对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忠诚Func tion Plus Loyalty: On N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ranslationZHANG Mei-fang(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 Zhongshan University , Guangzhou ;English Department , Macao University , Macao , China )Abstract: Nord’s version of the functionalist appro ach stands on two pillars: function plus loyalty. 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ors that make a target text work in the intended way in the target situation. Loyalty refers to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the source-text sender, the target-text addressees and the initiator. Loyalty limits the range of justifiabletarget-text functions for one particular source text and raises the need for a negoti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assignmen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their clients. The present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theory and traces its source, then discusses its significanc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its limitations. Key w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 function; loyalty1.序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蓬勃发展。

从功能加忠诚理论看校训的翻译

从功能加忠诚理论看校训的翻译

同校训英译过程 中采用的不同翻译方法和策略 ,如直译、变换 、整合等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是如何帮助棱训传 达其在原语语
境 中的 功 能 的。
关键 词 :功 能加 忠诚 ;汉 语 校 训 ;英译


前言
根据 中华 书局 出版的 《 辞海 》,校训解释 为 : “ 学校为
较全面较实用 的翻译 理论 。校训翻 译注重 功能 的体现 ,因此 运 用 以是 否 达 到 预 期 功 能 为 翻 译 评 价 标 准 的功 能 理 论 来 研 究
德 与价值领域 的追求 。 ( 晓雪 ) 钟 汉语校训大多来 自 儒家经 以及分析所得译文对 忠诚加功 能理论的翻译要求 的体现。 典文化 ,非常重视德育 。 “ 训育多 以指道德方 向之涵养 、熏 二 、功能加 忠诚理 论和校 训 的翻译 陶。” ( 转引 自杨元业 )校 训的最终 目的是引起注意并指导 克里斯带安・ 诺德 ( h i i eNod)是德 国功能学派代 C rs a r tn 实践。 表人物之一。她深受其老师莱斯 的文本类型学的影响 ,以及 最近几年对校训 的研究 不断增多 ,在 中国知 网跨库检索 弗米尔 的 目的论和赫尔兹一 曼塔 里的 翻译行 为理论的影响 , 上输入 “ 校训”二字 ,能搜到4 9 7 条相关信息 ,但对校训 翻译 认为不同的文本作用不 同,翻译时要根据翻译行为的 目的进 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根据研究 内容可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 : 行翻译 ,及 “ 目的决定手段 。但 是在接受影响的同时 ,她还 是 对汉语 校训 本身 的研 究 。如 陈桂 生 ( 9 8) 1 9 根据 有 自己不同的见解。在 《 翻译 中的语篇 分析 》一书中 ,她提
汉 语 校 训 的 翻 译 是 最 好 的选 择 。 文 章 主 要 在 三 种 翻 译方 法 和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_应用与研究_1987_2005_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_应用与研究_1987_2005_

收稿日期:2005-10-01作者简介:1.卞建华(1969-),女,山东德州人,青岛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及翻译教学;2.崔永禄(1942-),男,河北任丘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和语言学。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 2005)卞建华1,崔永禄2(1.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2.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摘 要:中国译界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研究从引进、发展、直至深入,历经10余年,成果累累,而各家意见纷纭,有待梳理,以利于开展今后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对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引进;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22X (2006)05 0082 07A R evie w of the Introducti on ,App licati on and Study ofFuncti onalist Skopos Theory i n Chi na (1987-2005)B I AN Ji an hua 1,CU I Y ong l u 2(1.Co ll ege o f Fo re i gn L anguages ,Q i ngdao U n i v ers it y ,Q i ngdao ,Shandong P rov .,266071,Ch i na ;2.Co lleg e o f F ore i gn Languages ,N anka iU n i versity ,T ian ji n ,300071,Chi na)Abstrac t :It has been m ore than ten years si nce f unc tiona list skopos theory was first i ntroduced into Ch i na .G reat ach i eve m ents have been m ade i n its i n troduction ,appli cation and study .V ar i ous po i n ts o f view and t he proble m s that occurred in the pro cess o f its introduc tion ,appli ca tion and study need to be su mm ar i zed and ana l yzed f o r the sake o f a better st udy o f th i s theo ry .K ey word s :f uncti onali st skopos theo ry ;i ntroduction ;applica ti on ;study以赖斯(Kathar i n a Reiss)、弗米尔(H ans J .V e m eer)、曼塔莉(Justa H olz -M ntt ri)和诺德(Christi a ne Nord)为主要代表的功能主义目的论(functi o na list skopos theory),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谭载喜,2004:255),是 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一支劲旅!(杨晓荣,2001),也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学派之一。

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应用

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应用

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应用作者:李佳欣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9期摘要:克里斯蒂安·诺德认为,在特定语境下,译员必须在满足译文接受者需求的基础上,忠誠于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发起人等多方关系,平衡多方利益。

本文从中国菜名英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英译和中国领导人讲话中的古文英译三方面介绍了诺德功能加忠诚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此原则对翻译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加忠诚原则;译文接受者需求;译文功能一、克里斯蒂安·诺德简介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生于1943年,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长期致力于教学与培训。

她集译者、教师、翻译研究者几重身份于一身,是德国功能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师从德国功能学派第一代翻译理论家卡塔琳娜·莱思(Katharina Reiss)。

1997年,诺德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功能加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原则,希望解决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Zhang,2005:61)。

二、功能加忠诚原则概述功能加忠诚是诺德理论的两大基石(Nord,1997)。

功能(function)指译文应满足译文接受者的需求,忠诚指译者必须平衡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寻求三方共识。

20世纪70年代,功能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莱思、弗米尔和霍斯-曼特瑞分别提出“文本类型理论”、“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的概念,诺德深受影响。

诺德通过长期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实践也深知语言学派追求的对等很难实现,在特定情况下也不需要实现,因此将功能原则作为首要原则。

第一代代表人物也因过度强调译文环境,轻视原文而受到质疑。

于是,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发展了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

新世纪的功能翻译理论 克里斯蒂安诺德教授访谈录

新世纪的功能翻译理论  克里斯蒂安诺德教授访谈录

问:您认为未来的翻译研究和发 展方向会是怎样的?
答:未来的翻译研究和发展方向会更加注重翻译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效果。随 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翻译已经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跨 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未来的翻译研究需要更加翻译在实际应用中的语境和 文化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 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翻译研究也会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翻译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
二、法律翻译功能观
法律翻译功能观强调翻译的法律意图和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 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法律翻译的目的是为了确 保不同法律体系下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妥善处理。
三、沙切维奇教授访谈录解读
在访谈录中,沙切维奇教授就法律翻译的功能、挑战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探讨。以下是主要观点的解读:
感谢大家接受我们的采访,克里斯蒂安诺德教授。大家的见解和建议对我们 来说非常有价值。我们期待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翻译作为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环 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的需求和复杂性也逐渐增加。在这个背景下, 功能翻译理论在新世纪逐渐成为了翻译研究的重要方向。功和目标语读者需求的基础上,以目标语读 者为中心进行的语篇转换。
问:那么,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 观点是什么呢?
答: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翻译是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的语篇转换。 译者需要的是目标语读者的需求和接受程度,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与原文的对等。 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功能和目标语读者的需求,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使 译文能够更好地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问:那么,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 观点是什么呢?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阅读笔记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一书介
绍了人们通常所指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颇具里程碑意义 的理论,以及诺德本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作品目录
目的论 Skopos
翻译行为论
汉斯.弗米尔 (Vermeer)
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 (Holz-Manttari)
1.历史回顾
早期理论
尤金.奈达(Nida)(1964) 区分了翻译中的形式对等和动 态对等。
科勒(Koller)(1979 ):以 对等为基础的语言学途径侧重 于原文,原文的特性必须在译 文中得以保留。
翻译批评理论的功能类别
(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赖斯:按照主体交际功能分为:传意、 表情、使役三大功能。
当译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于 原文目的功能时,翻译的功能视角便 优先于对等论标准,应根据翻译的环 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
1.历史回顾
目的论 Skopos
汉斯.弗米尔(1982)
Skopos专指翻译的目的。其核心概 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 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 因素之一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 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 众而生产的语篇“。
目的论中原文的地位明显低于对等论 中原文的或全部为目 的语受众接受。
篇内一致&篇际一致(忠信准则)(Reiss& Vermeer 1984)
文本类型按主体交际功能分为:传意(准确再现原文)、表情(塑造相似文体效果)、 使役(读者有同等反应)(Reiss 1989)。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评介摘要: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

作者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和准确地理解源语文本及其功能与翻译目的,从而帮助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模式;功能翻译理论;源语文本分析;功能;翻译目的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德国功能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她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以下简称《模式》)。

她的功能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老师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

此外,德国功能学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还包括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其核心思想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

赫尔兹-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也是功能学派理论之一,她认为翻译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1]。

《模式》中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始终是以翻译为导向的,即无论是对源语文本的文内因素还是文外因素进行分析,都要紧紧围绕翻译功能。

虽然诺德在《模式》中提出的关于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的理论与赖斯、弗米尔和赫尔兹-曼塔里的理论大有相似之处,但是她的功能翻译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更加注重分析源语文本的特点。

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诺德深受德国功能主义的影响,她认为原文和目标文本首先是“忠实——自由——对等”的关系。

通常人们都期望翻译能够“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所有相关特点,并且期望源语文本和目标文本对等。

人们习惯将对等概念等同于忠实概念,所以不遵守对等标准的目标文本在原则上被认为是不恰当的翻译。

因此,逐字翻译和直译在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翻译,因为它们“过于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特点。

另外,改译、自由重写和意译同样不被视为翻译,因为它们对原文处理的自由度太大。

“源语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的功能对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是由译文目的所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1 155
No.1, January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55 1004-5139200501-0060-06 H059 A
510275
Function Plus Loyalty:On N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ZHANG Mei-fang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English Department, Macao University, Macao, China
Abstract: Nord’s version of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 stands on two pillars: function plus loyalty. 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ors that make a target text work in the intended way in the target situation. Loyalty refers to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the source-text sender, the target-text addressees and the initiator. Loyalty limits the range of justifiable target-text functions for one particular source text and raises the need for a negoti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assignmen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their clients. The present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theory and traces its source, then discusses its significanc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its limitations.
Key w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 function; loyalty
1
20 70
Christiane Nord
[1]
1997
60
Function plus Loyalty
21
1971
[5]
2.
Wolfram WilssW erner
Koller
4: 8 4: 9-10
20
Katharina Reiss
Hans J. V ermeer-Justa
Holz-Mänttäri
[4:129-130]
Grundlegung e iner
Text typology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1984
Skopostheorie -
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
61
Texttypen[4: 12]
Textsorten
23
-
- 1981
: 10] [4: 12]
22 [4: 13]
-
Skopos
SkopostheorieSkopos
[4: 13]
Skopos
Skopos3
aimpurpose i ntention
function
[1]
62
[4: 14]
Karl Bhler
referential function expressive
functionappellative function
phatic function
Fidelity/faithfulness
[4: 125]
[1: 21]
1997
[1: 8]1Ernesto
Cardenal1959
En Cuba
Skopos Fidel Castro
1972
Bericht einer R eise
126
1
[1: 28-30]
--70
free rewriting
(loyalty)
63
4
BriefCommission
Assignment Instruction Übersetzungsauftrag
2
para
vomitar
4:
127
12
3
/
(empty slot)
4: 125
64
[1] Nord, 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M].
Amsterdam-Atlanta: Rodopi, [1988]1991.
4: 67-68 [2] Nord, Christiane. Scopos, loyalty and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 [J]. Target, 1991, 3 (1): 91-109.
[3] Nord, Christiane. 1992.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or
training[A]. Cay Dollerup and Anne Loddegaard.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elected
Papers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lsinore [C].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4. 39-48.
[4] Nord, Christi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5]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ranslated by:
Erroll F. Rhodes)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71] 2000.
[6] Reiss, Katharina. Pragma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J]. Ind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87, 13
5 (2): 47-59.
[7] V ermeer, Hans J. (1989b)Skopos a 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A]. Andrew Chesterman.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C]. Helsinki: Oy Finn
Lectura Ab, 1989. 173-187.
RG041/ 02-03S/ZMF/FSH
2004-02-23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