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建置区划

合集下载

常州金坛访仙路东侧MS040211C01地块、MS040212C02地块、MS040203D01

常州金坛访仙路东侧MS040211C01地块、MS040212C02地块、MS040203D01

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交通性主干路、生活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 成。城市干路(包括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形成“道路成网,快速成系, 内外成环,多向放射”的网络结构。规划道路网密度为6~7km/km2,其中干 路网密度为3km/km2,干路间距0.4~0.6公里,支路网密度为3~4km/km2。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级配比为1:2:3:7。
地块编号:201723-02
1
周边配套
地块3公里范围内,大小型商业配套、医疗配套教育配套都比较紧缺,地块地处新浮山水库,周边区域带开发,商 业配套有待加强。
彭城庙站台 志气桥 致和站台 茅山银发大学 致和便利店有茅山银发大学、金坛区东进小 学,学校较少。 医疗配套:地块3公里范围内无医 院,离项目最近茅山地区人民医院 花山分院、金坛市茅山地区人民医 院、薛埠中心卫生院也将近5.4公 里。大型医疗配套稀缺。 商业配套:地块3公里范围内,无 大小型商场,茅山老铺便利店、致 和商店等,东进南百货商店距离项 目较远,区域内无商业氛围。
茅山老铺便利店 东方盐城湖景区站台
金坛东进小学
交通配套:地块3公里范围内东方 盐湖城景区、致和、志气桥、新 山、彭城庙等公交站点,出行较为 方便
基础经济指标
地块定义为商住和纯住宅用地,土地挂牌面积36.61万方,挂牌起始价2.91亿元,挂牌计容面43.93万方。起始楼 面价约为662.42元/㎡。
编号 2017-23-01 2017-23-02 土地位置 土地面积 (m2) 57316 109830 89976 42012 66936 土地用途 住宅 商住 商住 住宅 住宅 规划指标要求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绿化率≤30 出让 年限 (年) 70 70 70 70 70 保证金 (万元) 4482.1 8751.3 7169.3 3340 5321.4 起始价 (万元) 4482.1 8751.3 7169.3 3340 5321.4 增价规则 及幅度 50 (万元) 50 (万元) 50 (万元) 50 (万元) 50 (万元)

金坛市之尧塘镇

金坛市之尧塘镇

金坛市之尧塘镇尧塘镇位于金坛市东南部。

200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1.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47亿元,第二产业12.29亿元,第三产业6.76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48%、57.11%、31.41%。

农业以花卉苗木生产为主,花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8%,被誉为“花木之乡”。

2000~2007年,4次被评为常州市农村十强镇。

工业以光伏、织造为主,其中光伏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2007年被金坛市政府确定为光伏生产基地。

尧塘镇围巾织造企业48家,生产的围巾占全国围巾销售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为此,尧塘镇有“花木之乡”、“光伏基地”、“织造名镇”3张名片。

2006年跨入全国小城镇综合实力千强镇行列。

2007年,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同年获得常州市卫生镇、常州市活力镇村十强镇等荣誉。

第一节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尧塘镇东邻武进,西与金城镇相连,南接儒林,北与丹阳市接壤。

全镇呈桑叶形,总面积98.8平方公里。

尧塘河、湟里河穿境而过,宁常高速、常溧、金宜、金武公路贯穿境内。

二、建置区划2000年1月,原尧塘镇、汤庄镇合并为尧塘镇;水北镇、岸头镇合并为水北镇。

2007年3月,尧塘镇与水北镇合并组建新的尧塘镇,辖21个行政村、224个村民小组、364个自然村。

三、人口2007年,全镇有20006户,5.62万人,其中男2.82万人,女2.8万人,农业人口50358人,非农业人口5842人,外来人口1865人。

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

第二节经济建设尧塘镇为全国小城镇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常州市卫生镇、社会治安安全镇、文明镇。

198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仅有636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480万元,农业总产值18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43元。

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22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47.07亿元;农业总产值4.15亿元。

综合财政收入1.38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80元。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金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5〕10号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金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5〕10号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金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金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5〕10号常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金坛市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常政发〔2014〕16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尧塘镇。

以原尧塘镇的西华、谢桥、尧塘、汤庄、红旗、水东、迎春、万新、下庄、水北、林丰11个村委会区域设立金坛市尧塘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尧塘集镇尧汤路8号。

二、以金城镇的华苑、峨嵋、东方、华胜、华兴、华城6个居委会和柘荡、河头、中塘、五联、明星5个村委会区域设立金坛市东城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华胜居委会汇贤南路3号。

三、以金城镇的西门、文化、小南门、春风、丹阳门、花街、河滨、北园、东园、北门、虹桥、翠园、愚池、西城、朱庄、南洲16个居委会和城南、涑渎、方边、小坵、黄庄5个村委会区域,以及原尧塘镇的岸头村委会区域设立金坛市西城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虹桥居委会县府路65号。

四、将金城镇的王母观、新河、岳阳3个村委会划归指前镇管辖。

行政区划调整后,尧塘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88.81平方公里,人口5.09万人,管理11个村委会;东城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4.49平方公里,人口10.04万人,管理6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西城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74.97平方公里,人口17.78万人,管理16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金城镇行政区域面积72.09平方公里,人口5.81万人,辖11个村委会;指前镇行政区域面积105.14平方公里,人口5.35万人,辖12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望你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社会稳定。

常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常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调整方案
常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八月
目录
一、前言 ....................................................................................................1
2016 年 6 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纲要》调整方案),并召 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视频会议,对《纲要》调整方案进 行解读,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2016 年 9 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280 号),为 做好全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保调整完善目 标任务有效落实给出指导意见。
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8
(一)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38 (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9 (三)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40 (四)提高规划实施的科技水平.............................................................................. 41

金坛简介1

金坛简介1

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 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 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 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龚 自珍外公。乾隆举人,历任贵州玉 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 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曾师事戴 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著有 《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 《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 定本》、《经韵楼集》等,对我国 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勘学 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金坛简介1
地理位置
金坛,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 杭三角地带之中枢。金坛前身为金山 县,于隋大业末年(617)建置。唐垂 拱四年(688),因东阳郡已有金山县, 又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 遂更名为金坛县,由此沿用至今 (1993年11月10日金坛撤县建市)。 1987年,全县辖22乡、6镇和6个国有 场圃,隶属江苏省常州市,县政府所 在地金城镇。全县总面积975.49平方 千米,其中陆地面积781.27平方千米、 水域面积194.22平方千米。地势自西 向东倾斜,俗称“二山二水六分田”。
王肯堂(1549-1613)金坛(今江 苏金坛)人,字宇泰,亦字损中, 别号损庵,又称念西居士。他广泛 收集历代医药文献,结合临床经验, 以10年时间编著成《六科证治准 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 的名著,书中对各种疾病的症候和 治法叙述“博而不杂,详而又要”, 为历来医家所推崇。还辑有《古今 医统正脉全书》44种,著有《针灸 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 尘》等,为祖国医药保存了许多有 价值的资料。
市树——榉树 市花——紫薇
特产——雀舌
金坛雀舌:产于江苏省金坛市 方麓茶场。以其形如雀舌而得 名,属扁形炒青绿茶。为江苏 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金坛雀 舌成品条索匀整,状如雀舌, 干茶色泽绿润,扁平挺直;冲 泡后香气清高,色泽绿润,滋 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 成朵明亮。内含成份丰富,水 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 啡碱含量较高。

金坛市建置区划

金坛市建置区划

金坛市建置区划春秋战国时期,金坛先后为吴、越、楚之地。

秦汉属曲阿县。

晋代,曲阿之西南地区置延陵县,金坛属之。

隋开皇十五年(595)置金山府。

隋大业十三年(617)乡人自立金山府为金山县。

唐武德八年(625)并入延陵县。

武后垂拱四年(688)分延陵复置县,更名为金坛县。

1993年11月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以原金坛县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市的行政区域。

至2007年,金坛市名一直未变。

1949年4月24日金坛县解放至1983年,先后属常州、镇江专区管辖,1983年3月至今属常州市管辖。

金坛市(县)行政区域,清前不详。

清时设乡、都、里(村、保),清末设乡、镇、图、村。

1912年至1929年,为市乡、图、村制,继为区、乡(镇)、闾、邻制。

1934年为区、乡(镇)、保、甲制。

金坛解放后至1958年9月为区、乡(镇)、村;1958年9月起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1983年至2000年1月设乡(镇)、村(居)、组;2000年1月至2007年为镇、村(居)、组。

区划变动较大的,民国期间有5次,金坛解放后有17次。

至2007年,全市辖7个镇,26个居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委员会。

金坛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境内河湖众多,沟渠交错,流域性干河有9条,外(内)荡湖泊17个,水源充足,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金坛植物、动物及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盐矿储量为最。

域内自然灾害频繁,以洪涝、干旱、风、雪、冻为主,全市人民奋力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一章建置区划唐武后垂拱四年(688)置金坛县。

至1993年11月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由江苏省直辖,实行计划单列,暂由常州市管辖。

1988年,金坛县设11个镇17个乡,425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1月全市由27个乡镇调整为15个镇。

2001年4月村级区域由原来的418个调整为157个。

2007年3月全市由15个镇调整为7个镇。

江苏金坛市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df

江苏金坛市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df

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二〇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 任务由来 (4)1.2 评价内容与重点 (5)1.3 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6)第二章规划概述与规划分析 (8)2.1 规划概述 (8)2.2 规划协调性分析 (9)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3.1 区域基础设施概况 (11)3.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1)第四章金坛经济开发区回顾性评价 (13)4.1 规划范围发展现状 (13)4.2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13)4.3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4)4.4 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 (14)4.5 开发区区环境管理情况 (14)第五章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系统分析 (16)5.1 清洁生产 (16)5.2 循环经济 (16)5.3 产业分析 (17)第六章公共参与 (18)第七章规划方案论证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2)7.1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 (22)7.2 优化调整意见 (23)第八章总结论 (24)第一章总论1.1 任务由来金坛经济开发区是于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13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位于金坛市东侧,区域优越,交通便捷。

首期开发面积为4.8 km2,经过二十多年年的发展,金坛开发区已经成为金坛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类型以纺织服装、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光伏新材料等产业为主。

2002年,金坛经济开发区管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开发区东部拟开发用地编制了《金坛经济开发区分区规划》,面积约47.8 km2;为了充实开发区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并有效地指导整个开发区的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发区管委会于2006年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47.8 km2的开发范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形成了《金坛经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同年获得省环保厅《关于对金坛经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环管〔2006〕142号)(详见附件)。

金坛市自然环境

金坛市自然环境

金坛市自然环境金坛市自然环境金坛市地处茅山东麓,总面积976.7平方公里,东西最长处50公里,南北最宽处40公里。

地质构造属扬子古陆东端的下扬子台褶带,西为茅山山脉丘陵山区,东为冲积湖积平原。

金坛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湖河沟渠纵横,物产丰富,素有“江东福地”之誉。

第一节地理位置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位于北纬31°33′42″~31°53′22″,东经119°17′45″~119°44′59″,为沪、宁、杭三角地带之中枢。

常州至溧水公路东西贯串,镇江至广德公路南北穿越,南京至常州、扬州至溧阳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境内水路交通方便。

东与常州市武进区相连;西界茅山,与句容市接壤;南濒洮湖,与溧阳、宜兴市依水相望;北与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毗邻。

2007年,全市总面积976.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82.4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4.22平方公里。

第二节地质地貌金坛市地层分为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形成于距今4.4亿至250万年间。

构造属扬子古陆东端的下扬子台褶带。

由于受中生代燕山期构造运动中的断裂作用破坏,西部抬升为茅山山脉及其低山丘陵,其东为长江三角洲西部的冲积湖积平原区。

常态地貌有基岩的低山丘陵,黄土岗地,冲积、湖积平原。

从总体上看,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全境东西最长处相距约50公里,南北最宽处相距约40公里。

金坛西部的丘陵山区,属宁镇山脉东缘的茅山山脉的一部分,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和黄土缓岗区两部分。

金坛所属的茅山低山丘陵为茅山山脉北段山脊线以东部分,分布在薛埠镇西部、北部、南部地域,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上,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

低山丘陵区多为砂岩、粉砂岩、砾岩、石灰岩、玄武岩组成,山麓风化壳较厚。

低山丘陵向东则为缓部延伸,形成黄土缓岗区,海拔一般为10~30米。

西自茅东水库东侧延伸至九江口一带,自北向南,包括薛埠镇的东部、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面积约182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坛市建置区划
春秋战国时期,金坛先后为吴、越、楚之地。

秦汉属曲阿县。

晋代,曲阿之西南地区置延陵县,金坛属之。

隋开皇十五年(595)置金山府。

隋大业十三年(617)乡人自立金山府为金山县。

唐武德八年(625)并入延陵县。

武后垂拱四年(688)分延陵复置县,更名为金坛县。

1993年11月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以原金坛县的行政区域为金坛市的行政区域。

至2007年,金坛市名一直未变。

1949年4月24日金坛县解放至1983年,先后属常州、镇江专区管辖,1983年3月至今属常州市管辖。

金坛市(县)行政区域,清前不详。

清时设乡、都、里(村、保),清末设乡、镇、图、村。

1912年至1929年,为市乡、图、村制,继为区、乡(镇)、闾、邻制。

1934年为区、乡(镇)、保、甲制。

金坛解放后至1958年9月为区、乡(镇)、村;1958年9月起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1983年至2000年1月设乡(镇)、村(居)、组;2000年1月至2007年为镇、村(居)、组。

区划变动较大的,民国期间有5次,金坛解放后有17次。

至2007年,全市辖7个镇,26个居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委员会。

金坛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境内河湖众多,沟渠交错,流域性干河有9条,外(内)荡湖泊17个,水源充足,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金坛植物、动物及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盐矿储量为最。

域内自然灾害频繁,以洪涝、干旱、风、雪、冻为主,全市人民奋力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一章建置区划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置金坛县。

至1993年11月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由江苏省直辖,实行计划单列,暂由常州市管辖。

1988年,金坛县设11个镇17个乡,425个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

2000年1月全市由27个乡镇调整为15个镇。

2001年4月村级区域由原来的418个调整为157个。

2007年3月全市由15个镇调整为7个镇。

至2007年,全市辖7个镇,26个居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委员会。

第一节建置
金坛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生存。

春秋时期,金坛属吴地,战国时期为越、楚所辖,秦汉归曲阿县,晋系延陵县金山乡。

隋大业十三年(617)乡人自立金山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金山县为琅琊县,翌年复名金山县。

武德八年(625)金山县并入延陵县。

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复置金山县,因东阳郡有金山县,而县界句曲山有“金坛之陵”,遂更名金坛县。

此后县
名一直未变,但境域和隶属关系多有变动。

1940年后,金坛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区,县境东南部(儒林、五叶、水北、汤庄、尧塘、河头、岸头、洮西、涑渎、城东、城西的全部或部分)与宜兴县、武进县、丹阳县的部分地区建立金坛县;西南部(常溧公路以南,洮湖以西地区)与溧阳县部分地区建立溧阳县;西北部(丹金公路以西,常溧公路以北地区)与丹阳、丹徒二县部分地区成立镇江县(1942年4月改名为茅东县),分别成立抗日民主政府。

1949年4月24日金坛解放,属苏南行政区武进行政分区,11月改属常州专区。

1953年1月撤常州专区,属镇江专区。

1958年8月撤镇江专区,属常州专区。

1959年9月,撤常州专区,属镇江专区。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金坛县属常州市。

199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以原县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

新设立的金坛市由江苏省直辖,实行计划单列,至2007年底一直暂由常州市管辖;市(县)人民政府一直设在金城镇县府路63号;境域一直未有变迁。

第二节区划
1987年,金坛县设金城、薛埠、河头、指前、水北、直溪6个镇,城东、城西、后阳、白塔、朱林、社头、西岗、唐王、涑渎、白龙荡、洮西、五叶、儒林、汤庄、尧塘、岸头、建昌、登冠、罗村、花山、茅麓、西旸22个乡,虹桥、弘化、西门、横街、小南门、望华、朝阳、花街、北门9个居民委员会,424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5月,社头、儒林、尧塘、朱林、建昌5个乡撤乡建镇。

社头镇撤销前春村,设立青山村、前锋村;将林场大队改为渔业村,前进村更名为东周村。

指前镇设立指前标居民委员会。

岸头乡撤销渔业村。

1989年,金城镇增设河滨、东园、龙山路、文化、大南门、丹阳门6个居民委员会。

1992年,河头镇设立华阳居民委员会,朱林镇设立东林居民委员会,直溪镇设立西圈门、振兴2个居民委员会,建昌镇设立兴建、兴昌2个居民委员会,薛埠镇设立薛东、薛西2个居民委员会。

1993年8月,城西乡设立北环居民委员会。

至1993年底,金坛市辖11个镇,17个乡,25个居民委员会,425个村民委员会。

1994年2月,西旸、五叶、白塔、西岗4乡撤乡建镇;6月,设立金城镇翠园居民委员会、西旸镇居民委员会、西岗镇居民委员会、城东乡下坵居民委员会。

1995年11月,汤庄乡撤乡建镇。

1996年5月,金城镇撤销横街居民委员会,设立春风居民委员会;8月,登冠、茅麓2乡撤乡建镇。

至1996年底,金坛市辖18个镇,10个乡,29个居民委员会,425个村民委员会。

1997年7月,设立城东乡华城新村居民委员会;8月,华罗庚科技城下辖的下塘、电胜、金胜、东方4个村民委员会仍归城东乡管理。

1998年11月,撤销白龙荡乡,其原辖区域并入金城镇;12月,薛埠镇薛东居民委员会更名为薛埠居民委员会、薛西居民委员会更名为绿化居民委员会。

1999年1月,朱林镇渔业村并入东林居民委员会;6月,设立城东乡华苑新村居民委员会。

至1999年底,金坛市辖18个镇,9个乡,29个居民委员会,424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1月3日,金坛市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城东乡、城西乡、后阳乡,将这三乡原辖区域并入金城镇;撤销罗村乡、花山乡,将这两乡原辖区域并入薛埠镇;撤销西旸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茅麓镇;撤销岸头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水北镇;撤销汤庄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尧塘镇;撤销涑渎乡、洮西乡,将这两乡原辖区域合并设立洮西镇;撤销唐王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西岗镇;撤销登冠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直溪镇;撤销五叶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儒林镇。

保留朱林镇、河头镇、指前镇、社头镇、建昌镇、白塔镇。

全市原有27个乡镇,调整后为15个镇。

3月31日,金城镇将白龙荡圩堤内的青龙村、龙荡村、龙溪村、龙门村、白龙村、龙潭村、龙桥村合并为白龙荡村。

2001年4月26~27日,金坛市村级区域实施大范围调整,由原来的418个行政村调整为157个行政村。

2007年3月26日,全市镇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撤销金城镇、白塔镇、河头镇、洮西镇,将原四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金城镇;撤销薛埠镇、茅麓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薛埠镇;撤销尧塘镇、水北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尧塘镇;撤销直溪镇、建昌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直溪镇;撤销朱林镇、西岗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朱林镇;撤销指前镇、社
头镇,将原两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指前镇。

儒林镇行政区划不变。

全市原15个镇调整后为7个镇。

至2007年底,全市辖7个镇,26个居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委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