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燕子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3)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燕子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3)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燕子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3)

《燕子》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教学中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理清文章脉络,学会概括小标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理清文章脉络,学会概括小标题。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回顾,导入新课

1.歌曲《小燕子》引入课题

2. 复习生字,比一比,组词。

凑()拂()掠()纤()

揍()佛()凉()迁()

2.同音字组词我最棒!

xíng:形行型刑

二、精读课文,分析内容。

1.看视频,听朗读。

2.深入感受课文

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分析哪部分写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哪部分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学习第1自然段。

(1)全班读第一自然段。

(2)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外形)从哪几个方面写的?(羽毛、翅膀、尾巴)它们都是什么样的?(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

(3)为什么用“凑成”不用“组成”?(突出身形灵巧,搭配合理。突出活泼可爱)

(4)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4.学习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燕子在干什么?(飞行)哪段写了燕子的飞行?(3、4自然段)(2)同桌读第3、4自然段,思考:燕子在飞行中有什么姿态?(斜飞、横掠)说明了什么?(燕子的轻快、敏捷)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及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4)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晕”是什么意思?

(在作者的眼里,不但燕子美,就连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圈波纹也像七彩的光圈那么漂亮。咱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和小圆晕的“美”。)(5)指名读第3、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1)活泼的小燕子在美丽的春光里尽情地飞行,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

(2)读第5自然段,看图。

(3)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6.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这一段里写了哪些景物。(微风、细雨、柳枝、花、草、叶)(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赶集时是什么景象?课文说谁赶集?在这里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更生动)

(3)配乐读本段,并想象画面。

(4)看到如此美丽的春天,小燕子会怎么做呢?(由南方飞回来,为春光添了许多生趣)

三、小组讨论

你喜欢小燕子吗?如果喜欢,说一说你的理由吧。

四、模仿课文,看图写话。

五、课后作业

. 观察一种植物或者小动物,然后把观察到的写清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