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方法(放顶煤水平分段)
采煤新技术新工艺

1.45 4.6m
Ⅱ Ⅰ
Ⅱ Ⅰ
ⅠⅠ ⅡⅡ Ⅲ Ⅲ
A1 2
4 3
ρ1
α1
5
巷道布置改进
2m
伪斜上山工作面 分段出煤
溜煤眼工作面 分段出煤
1
4
3 25~30 。
3 。 30~40m
2
25~30
6
3
5
55~65m
1
4
30~40m
3
2
25~35m
评价及适用
(四)水体压煤开采
1.水体压煤开采的一般途径
①顶水采煤。在水体与煤层之间保留一定厚度煤岩柱(防水 安全煤岩柱、防砂安全煤岩柱和防塌安全煤岩柱)。
②疏干采煤。 先疏后采:直接顶(底)为砂岩、石灰岩岩溶含水层,弱中 含水层。 边疏边采:基本顶为砂岩、石灰岩岩溶含水层,由采空区涌 出。 ③顶疏结合开采。多种水体威胁,远顶近疏。 ④帷幕注浆堵水。水泥、黏土等注入含水层,形成地下挡水 帷幕。
9
• 评价及适用条件
• 优点:适应性强,适应煤层倾角和厚度的变化,采 出率较高。
• 缺点:巷道布置和通风系统复杂,掘进量大,回采 工序多,通风运料困难,劳动强度大,需人工攉煤 ,产量效率低,材料消耗多。
• 适用:倾角、煤厚变化不能采用伪斜柔性掩护支架 采煤法的厚度大于2m的急倾斜煤层。
五、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10-进风斜巷 11-溜煤眼 12-回风斜巷
急倾斜煤层综放工艺
割煤、移架、推溜、放顶煤 适用:采面长 25m
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
滑移支架
滑移顶梁支架: 是一种无底梁, 由滑移顶梁与双 作用液压支柱等 组成的液压支架。
《放顶煤采煤法》课件

可持续发展路径
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提高 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实现绿色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放顶煤采煤法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等优点,尤其适 用于埋藏稳定、顶板坚硬、底板平整的厚及特厚煤层。
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放顶煤采煤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一些欧洲国家
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采煤。
02
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采煤工艺的改进,放顶煤采煤法逐渐得到完善和
推广,成为现代采煤工艺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03
放顶煤采煤法实践应用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矿区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通过 合理布置工作面、优化开采参数 ,实现了高效、安全的生产目标 。
案例二
在另一矿区,针对复杂的地质条 件,采用放顶煤采煤法结合其他 辅助技术,成功解决了采煤过程 中的难题。
实践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采煤效率、安全性能、经济效益等。
评估结果
03
现状与趋势
目前,放顶煤采煤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随着环境保
护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开采技术的进步,放顶煤采煤法将继续向着高效、
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适用条件
适用煤层厚度
放顶煤采煤法适用于厚度在6m以 上的煤层,特别是那些层理发育 、易于破碎的煤层。
适用地质条件
该方法适用于埋藏稳定、顶板坚硬 、底板平整的煤层,同时要求煤层 的地质构造简单、瓦斯含量低。
煤矿开采学-第七章放顶煤采煤法

适用条件与限制
适用条件
放顶煤采煤法适用于厚度在6m以 上的稳定或较稳定的厚煤层,顶 板较平整,底板较坚硬,瓦斯含 量较小。
限制
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含量高 、易自燃发火的煤层,以及厚度 不稳定、底板起伏较大的煤层, 放顶煤采煤法可能不太适用。
02
放顶煤采煤法的基本原理
放顶煤采煤法的原理
放顶煤采煤法是一种开采厚煤层的采煤方法,其原理是在煤 层底部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通过从底部水平方向向顶部推 进的方式,利用顶板压力将上部煤层压裂,并在采空区后方 利用支架放出顶部的煤块。
05
放顶煤采煤法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研究方向
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放顶 煤采煤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采煤效率。
高效开采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开采工艺和设备,降低开采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
生态环保技术
加强生态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降低开采过程 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开采。
井的安全性。
实践经验总结
经验一
放顶煤采煤法适用于煤层厚度较大、赋存稳定、倾角较小的矿区, 能够实现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采煤。
经验二
在应用放顶煤采煤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矿区的地质条件、设备条件、 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采煤方案。
经验三
放顶煤采煤法的成功应用需要有一支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采煤队 伍,同时需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采空区处理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采空区处理方式,如自 然垮落、注浆等。
采空区监测
对采空区进行监测,及时 发现和处理采空区内的安 全隐患。
瓦斯治理与通风
瓦斯来源
了解工作面瓦斯的来源,为瓦斯 治理提供依据。
_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采煤工作是煤矿井下生产活动的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煤炭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采煤方法也在发展变化。
采煤方法的种类繁多,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因素很多,其选择和运用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矿井的生产安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合理的采煤方法应能满足采煤工作的安全、高产、高效、煤质好、成本低和煤炭采出率高等基本要求。
采煤方法概述一、采煤方法的概念采煤方法包括采煤工艺和采煤系统两项内容,为正确理解采煤方法的涵义及其生产过程,首先了解有关采煤方法的基本概念。
(1)回采工作——在采煤工作面内,为采取煤炭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称为回采工作。
回采工作可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
此外,通常还需要进行移置运输、采煤设备等工序,除了基本工序以外的这些工序,统称为辅助工序。
(2)采煤工艺——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3)采煤系统——在采区(盘区)或条带等开采单元内,准备和采煤巷道的布置以及按其建立运输、通风等生产系统的总称,称为采煤系统。
(4)采煤方法——是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两者相互影响和制约,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可有不同的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相配合,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采煤方法。
二、采煤方法的分类按煤炭开采方法的明显特征分,采煤方法可分为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法。
目前我国煤炭的开采方法是以井工开采为主,关于采煤方法的概念及内容,皆指井工开采而言。
在井工开采中又可分为壁式体系及柱式体系两大类。
(一)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以长工作面采煤为其主要特征,产量约占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95%以上。
根据煤层厚度及倾角的不同,开采技术和采煤方法也有较大区别。
对于薄及中厚煤层,一般是按煤层全厚一次采出,即整层开采;对于厚煤层可将其划分为若干中等厚度(2~3m)的分层进行开采,即分层开采,也可采用放顶煤整层开采。
5.采煤方法

1、概念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按照采煤工艺和矿压控制特点:可以将采煤方法分为壁式和柱式两大体系2、分类长壁式体系采煤方法以工作面的开采长度为主要标志。
长度一般在50m以上的采煤工作面称为长壁工作面。
长壁式体系采煤方法的一般特点采煤工作面较长,通常在80-400m;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顶板暴露面积增大,矿山压力显现比较强烈;采煤工作面两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与之相连,以形成生产系统;采煤工作面可分别用爆破、采煤机或刨煤机破煤、装煤,用支架支护空间,用垮落或充填法处理采空区。
1、特点2、分类长壁式体系采煤方法分类按煤层倾角:近水平、缓(倾)斜、中斜和急(倾)斜煤层采煤法;按煤层厚度: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采煤法;按采煤工艺:爆破采煤法、普通机械化采煤法和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按采空区处理方法:垮落采煤法、煤柱支撑采煤法、充填采煤法。
按工作面布置及推进方向: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
按是否将煤层进行一次开采:整层采煤法和分层采煤法。
3、整层采煤方法整层采煤法:一次采出煤层全厚的开采方法称为整层采煤法按采煤工艺不同又分为:单一长壁采煤法、放顶煤长壁采煤法单一长壁采煤法“单一”表示不分层开采,多用于薄及中厚煤层,对于厚度在3.5~8.0m 的近水平、缓(倾)斜厚煤层,该采煤方法又称为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采煤工作面一般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对于急(倾)斜煤层中的薄及中厚煤层,为减小工作面倾角,采煤工作面可沿伪斜布置。
(a)走向长壁(b)倾斜长壁(仰斜)(c)倾斜长壁(俯斜)煤柱支撑采煤法示意图当煤层坚硬时,如采用强制放顶垮落法处理采空区有困难,有时采用煤柱支撑法处理采空区。
3、整层采煤方法:放顶煤放顶煤长壁采煤对于厚度在5.0m以上的近水平、缓(倾)斜煤层,可沿底板布置采高为2.0~4.0m的采煤工作面,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煤的同时,在工作面后部放落上部和后部的顶煤,实现整层开采。
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高产高效关键技术背景介绍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煤炭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急斜煤层是煤炭资源开采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其开采难度大、效益低,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急斜煤层开采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原理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是指采用水平地质普查、水平钻眼和掘进通风等技术手段,将急斜煤层划分为多个水平分段,然后采用综合采煤机对每一水平分段进行综合采煤,再通过顶煤机对采削完毕的煤层进行便捷、高效的顶煤作业,从而实现煤层的高产和高效开采。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普查勘探、钻孔布置、通风安全、掘进等,相比于传统急斜煤层开采方式,具有以下优势:•增加采场长度,提高采煤效率;•避免顶板塌落,保障矿井安全;•降低采煤成本,提高煤炭收益;•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案例山西省阳泉市繁峙县张家胡同煤矿是我国典型的急斜煤层矿井之一。
该矿采用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开采急斜煤层,该技术应用后,煤层采出率得到提升,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经过实际应用,该技术取得了如下成果:•采场长度明显增加,单井产量达到318.6吨/班;•采煤成本降低,煤层采出率提高2-3个百分点;•矿井地质环境得到保护,避免破坏;该矿推广了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该技术已经在毛矿、泉阳煤业等斜井进行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展望随着煤炭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急斜煤层开采技术将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急斜煤层开采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促使其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煤层采出率、降低采煤成本、提高煤炭收益,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结论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技术在煤炭资源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采煤工艺总结

采煤工艺总结一.引言采煤方法有多种,采煤方法及其分类特征有如下所示:二.各个采煤方法介绍一.单一长壁采煤法我国目前开采的煤田中,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于这类煤层的开采,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单一走向(倾斜)长壁采煤法。
单一长壁采煤法也称整层走向长壁采煤法,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方向推进;工作面长度较长,一般为100~150m,短的有30~40m,长的超过200m。
在回采工作面的上方和下方沿走向分别布置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构成回采工作面和采区巷道之间的通风、运输和行人的通道。
根据煤回采工艺不同,每一循环的推进度一般为0.6~1.2m。
通常在回风平巷内铺设轨道,用矿车或平板车运送材料和设备;运输平巷内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或矿车运送煤炭。
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采用单巷布置,也有采用双巷布置的。
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有两种:①后退式,由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或石门)推进;②前进式,由采区上山(或石门)向采区边界推进。
中国各矿区大都采用后退式回采。
在综采采区,为减少综采设备的长距离搬移,有的采用混合式,即上区段回采工作面用前进式回采至采区边界后,将综采设备搬移至下区段边界的开切眼中,用后退式回采倾斜长壁采煤法特征点及适用条件:(一)仰斜开采时,水可以自动流向采空区,工作面无积水,劳动条件好,机械设备不易受潮,装备效果好。
当煤层倾角小于10°左右时,采煤机及输送机工作稳定性尚好。
如倾角较大,溜槽下侧易造成断链事故。
为此,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减少截深,采用中心链式输送机,下部可设三脚架把输送机调平,加强采煤机的导向定位装置等。
一般情况下,当顶板较稳定、煤质较硬、顶板淋水较大或煤层易自然,须在采空区注浆时宜采用仰斜开采。
(二)俯斜开采时,随着倾角的加大,采煤机和输送机的事故也会增大,装煤率低。
由于采煤机的重心偏向滚筒,俯斜开采将加剧机组的不稳定,已出现机组掉道或断牵引链的事故并且采煤机机身两侧导向装置磨损严重。
07放顶煤采煤法

第七章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一、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特点放顶煤采煤法就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经由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放顶煤综采主要工艺过程:采煤机割煤→移架及时支护→推移前部输送机→拉后部输送机→打开放煤口放顶煤→处理碎煤成拱、堵口大块煤、过硬顶煤等。
二、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类型1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2、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3、倾斜分段放顶煤开采第二节放顶煤开采的支护设备一、放顶煤液压支架分类二、单输送机高位放顶煤支架三、双输送机中位放顶煤支架四、双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支架第四节放顶煤工艺特点二、放顶煤工艺(一)初采和末采放煤工艺(二)放煤步距放顶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四)端头放煤目前解决端头放煤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加大巷道断面尺寸,取消过渡支架;2. 在工作面使用短机头和短机尾输送机或侧卸式输送机;3.采用带有高位放煤口端头支架,实现端头及两巷放顶煤。
三、煤炭损失率国家规定:厚煤层采区采出率> 75%。
(一)放顶煤采面煤炭损失分析1、初采损失率2、末采损失率3、端头损失:4、采煤工艺损失:主要损失。
(二)采煤工艺损失分析1、提高采出率和降低含矸率相互矛盾;2、顶煤不可能100%采出,煤损具有必然性。
一、放顶煤开采的主要优点:1、单产高;2、效率高;3、成本低;4、巷道掘进量小;5、减少搬家次数,节省了安装和搬迁费用;6、对煤层厚度及地质构造的适应性强。
二、放顶煤开采的主要缺点:1、煤损多;2、易发火;3、煤尘大;4、瓦斯易积聚;三、适用条件:1、煤层厚度:6-10米以上;2、煤层硬度:煤层的坚固性系数小于3;3、煤层倾角:倾角不宜太大;4、煤层结构:夹矸厚度不能大于0.5m,占煤层厚度的比例不能超过10%-15%,其坚固性系数也应小于3;5、顶板条件:直接顶应随采随落,冒落高度不宜小于煤层厚度的1-1.2倍,老顶悬露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受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棵树煤矿使用的综采支架
刨煤机
轻型综采放顶煤支架和工作面设备
悬移液压支架
5、倾斜煤层长壁工作面综采采煤方法
倾 斜 煤 层 采 煤 机
我国大倾角(倾斜煤层)综采实例
• 1985~1993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研制了我 国第一代大倾角煤层综采成套设备,适用于煤层倾 角35°~55°,煤层厚度1.5~3.0m。用于沈阳红菱 煤矿。
• 我国煤矿的采煤方法和艺技术经过了一
个漫长的发展历程:1949年解放之前长期
采用掘巷采煤、 残柱式、落垛式、仓储式 等老采煤法,人力手镐采煤,人工装运。 在不少矿区曾揭露古代小窑遗留的巷道, 巷道壁上镐痕仍清晰可见。
七、我国采煤方法发展沿革
• 19世纪末,清朝“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商业化
的煤炭生产经营企业。成立了煤炭公司,购置机
• (其中:近水平煤层,倾角0-8°)
• 倾斜煤层,倾角25-45° • 急倾斜煤层, 倾角>45°
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样
• 按照煤层厚度划分,有: • 薄煤层,H<1.3m;
• 中厚煤层,1.3 < H<3.5m;
• 厚煤层, H>3.5m
四、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样
• 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复杂-极复杂的占36%; 简单的占23%; •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占27%; • 煤层顶底板岩性:软弱--坚硬,差异较大; • 矿山压力:不明显-强烈-冲击地压占5.1%; • 瓦斯:低瓦斯占57.7%、高瓦斯占21%、煤与瓦斯 突出占21.3%; •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占60%以上; • 自燃发火危险:自燃发火程度严重-较严重的占 72.9%;
间的通风、运输和行人的通道。
• 倾斜长壁采煤方法;
• 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方法
仓储式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漏斗形塌陷坑
长壁式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塌陷盆地
八、我国采煤机械化发展沿革
• 上世纪五十年代使用原苏联、东德引进的顿巴斯康拜因 和截煤机采煤。
• 上世纪六十年代浅截式滚筒采煤机问世,我国开始采用 80型采煤机采煤、摩擦式金属支柱支护方式的“普通机 械化采煤”。 •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 接顶梁支护和较大功率采煤机的“高档普采”机械化采 煤装备,由于“高档普采”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 等优越性,得到迅速发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一度成 为各矿区主导的机械化采煤技术。
• 靖远王家山煤矿2002年在倾角38~43.5°、煤层厚 度13.5~23m、倾斜长115m的工作面,采用综放技术, 平均月产量达到64304t。 • 新集一矿、二矿大倾角综放设备: MG200/500-QWD 采煤机,SGZ764/630输送机、ZZ4000/19/37支架。 工作面煤层倾角30~50°,厚度 3.5m。
• 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本法能适应煤层厚度和倾角
倾角15°~38°,月产量达6万t 。
• 河北金牛集团葛泉煤矿在倾角55°急倾斜工作面实现
综采机械化采煤。
• 甘肃华亭煤电股份公司砚北煤矿在2005年度开采大倾
角煤层产量夺冠。该矿2005年综采一队、综采二队分
别在工作面倾角43°、35°条件下,采用综采放顶煤 工艺,分别生产原煤254.4万吨、167.3万吨,夺取我 国大倾角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年产量的冠亚军。 • 目前我国运行的大倾角电牵引采煤机和大倾角放顶煤 支架的研制,标志着中国大倾角综采成套设备的研制 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目前,全国共25台套,在10个矿 务局使用。
1、水平分段(分层)采煤方法
• 水平分层采煤法是 把急倾斜厚煤层沿水平方向分成若 干个分层,由上而下依次开采。在每个分层内布置回采 回采工作面长度就是煤层的水平厚度,工作面沿走向推 进。 • 适用条件:煤层水平厚度大于8m,可以在煤层顶板位置 和底板位置分别掘工作面顺槽。分层间可铺设假顶。
工作面和分层平巷(顺槽)。区段高度一般为 8~12m。
中国煤矿采煤方法及工艺
采煤方法
王光国 教授级高工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技术专家 中 煤 国 际 工 程 集 团 武汉设计研究院新疆分院
• 第一节 我国采煤方法概述 • 第二节 急倾斜采煤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我国煤炭开发历史久远
• 我国煤田的发现和开发历史悠久,有古籍文字记载可查的 应始于公元六世纪以前。 • 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建三台的故事人尽皆知,其中的冰 井台是储备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的。 • 《水经注》有“冰井台……藏冰及石墨,石墨可书,又燃 之难尽……”。古之石墨即今之煤炭。 • 其产地在“邺西、高陵西、伯阳西有石墨井,井深八丈” 邺西即今之河北:磁县、峰峰、武安一带矿区。经过宋、 元、明、清的民间开发,煤井已“井深数十丈”,(《水 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综 合性地理著作)。《中国煤炭史》载:“中国曹魏冰井台 是贮藏煤炭最早的地方。”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急倾斜煤层安全开 采的指导意见煤安监技装〔2007〕5号
• 急倾斜煤层在我国分布较广,赋存条件复杂,开采矿井 数量多,开采难度大,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重特大事故。 为吸取事故教训,积极推进采煤工艺改革,提高急倾斜 煤层安全开采技术水平,现就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提出 如下指导意见。 • 一、 严格开采急倾斜煤层煤矿的安全准入 • 各级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 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辖区内开采急倾斜煤层煤矿的监督管 理、监察工作,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 经整改达不到有关要求的,不得开采。要积极组织推广 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技术交流,提 高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安全保障能力。
• 要认真贯彻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
掘,先治后采”防治水害方针,加强老空(窑)
积水的探测和矿井涌水的观测,并采取措施治理
和排除水患,防止发生突水事故;
• 采煤工作面要按规定留设隔水煤柱; • 急倾斜厚煤层和特厚煤层开采要专门制定防止因 抽冒、上部采空区积水甚至地表水灌入工作面的 安全措施。
• 三、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 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 责任制,加强技术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 定,建立并完善隐患排查、报告制度,加大隐患 排查治理力度;要结合矿井实际,认真编制开采 设计和作业规程,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并认真组织落实。
六、我国采煤方法具有多样性
• 采煤方法在悠久的采煤历史中发展,进步;
• 煤层赋存条件的多样性,需要不同的采煤方法实 现安全开采;
• 大、中、小型矿井的生产规模需要有相适应的采 煤方法和采煤工艺; • “安全生产”要求对采煤方法进行筛选。淘汰不 安全的资源回收率低的采煤方法。
七、我国采煤方法发展沿革
五、煤矿类型多种多样
• 一、井型多样 • 大型:Q≥120万t/a • 中型:120>Q>30万t/a • 小型:Q≤30万t/a
五、煤矿类型多种多样
• 二、所有制 • 国有 2006年全国煤炭产量
乡镇煤矿 8.92, 38%
• 地方
• 乡镇及私有
国有地方 3.09, 13%
国有重点 11.25, 49%
3% 5% 1% 23%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核能
68%
• 中国领域内分 布着数以百计 的煤田,预测 煤炭资源远景 总量达5.05万 亿t。 • 是世界上煤资 源量最为丰富 的国家之一。
三、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 新疆煤炭资源 丰富,预测煤 炭资源量2.19 万亿吨,占全 国预测煤炭资 源总量的42%;
四、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样
• 从煤炭形成的地质时代看,在寒武纪、石炭纪、
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第三纪均有煤炭形成。 • 以侏罗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煤储量丰富,尤以 株罗纪的煤为多,保有储量占煤总保有储量的 46.2%。
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样
• 煤层赋存条件种类多,按照倾角划分: • 缓倾斜煤层,倾角<25°
•
开采急倾斜煤层必须明确工作面支护方式和顶板 管理方法,严禁空顶作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 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 止采煤。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悬顶距离超过作业 规程的规定而不能自行跨落的,必须停止采煤, 实行人工强制放顶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工作面 支架、支柱应采取防滑、防倾倒措施,还应设置 防止作业人员滑倒和被坠物、窜矸砸伤的设施。 • 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的急倾斜煤层时,除按照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可靠的自然发火预报、 监测制度,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外,严禁在火区 的下部区段进行采掘作业。
• 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开始于1975年引进的英
国道梯等型号综采支架。其后国产综采支架和成
套装备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大型矿井的 主要采煤方法。 • 为了进一步提高的采煤机械化水平、减轻工人劳 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自上世纪 八十年代开始开发了综采放顶煤成套设备,在各 矿区得到迅速推广。
中国古代煤窑
采煤方法
1637年: 宋应星 所著《天工开物》
记载古代“采煤方
法图”。
•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 •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 的工艺百科全书”。
• 古小煤窑井筒遗址
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主体地位。 2003年我国总能耗中,煤炭占67.86%, 石油占23.35%,天然气占2.5%,水电占5.43%, 核能占0.83%。
器、修公路、铁路,一些煤矿生产初具规模。
• 煤矿有了少量机械设备,主要用于提升、排水。
采煤方法沿用老采煤法。
•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于1950年5月~1951年初进
行了采煤方法改革,推行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 实践证明长壁式采煤方法在产量、效率、资源回
收率、安全生产等方面显现出显著优越性,适合 缓倾斜-倾斜煤层的不同开采条件的煤层,并沿 用至今。 • 此后缓倾斜-倾斜煤层的采煤方法改革,都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