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概况及古代的小农经济,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古代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

②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我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学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思路:教材从“早期农业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个方面叙述、介绍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农业起源、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小农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小农经济的特点,树立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的唯物史观。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教案设计的思路如下:一、在讲清楚中国农业起源知识点时,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内容,运用谈话法,启发学生归纳出中国古代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特点。二、通过阅读指导法、演板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设计“古代农业发展简表”,让学生牢固掌握“古代农业发展概况”这一基础知识;通过“中国古代,人们如何从迁徙走向定居?”这一问题的探究,突出生产力发展这条线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三、通过讲述法及对“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教材的“学思之窗”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掌握、理解土地国有制、小农经济等知识,了解古代农民生产生活的状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当前生活的幸福感。

教学内容: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①中国农业的起源②刀耕火种的农业。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①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②农业发展使人们由迁徙走向定居。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①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②小农经济的形成。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教学方法:讲叙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展示稻米、粟米的实物,并结合《历史地理图册》第3页的图,指出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稻的国家,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师:我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课文引言中介绍了神农的传说。请问:神农传说能不能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证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了解历史?生:不能,因为传说不是史实。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去了解历史。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的“历史纵横”,并讨论分析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有什么特点?生: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师:原始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刀、石斧;主要的耕作技术是刀耕火种。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古代农业发展的概况。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页至第六页的相关内容,在分组讨论的

基础上,制作“古代农业发展简表”介绍古代农业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的情况。

生:在黑板上演示简表:

年代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2.农业发展使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师: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灌溉工具等方面,也就是说主要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人们是如何从迁徙走向定居的?”刀耕火种时期为什么要迁徙?(生:土地肥力下降)。要定居就必须解决什么问题(生: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何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呢?(生: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改进实质就是什么的发展?(生:生产力)师:对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从迁徙走向定居的根本原因,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此可得到印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师: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这将在本单元第四节讲到,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在井田上,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请问:当时为什么要集体耕作?有什么意义?生:生产力水平低下,可提高劳动效率。

2.小农经济的形成。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按小组分别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探究: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第二组,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是不是倒退?为什么?第三组,个体农耕取代集体农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什么?

第一组(生):小农经济是指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男耕女织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经济。它产生的原因一是生产力发展,二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它具有以下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第二组(生):不是倒退。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将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组(生):有。因为个体农耕形式下,劳动者拥有一定的劳动成果,生产积极性提高。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师: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为了生活而精耕细作,辛勤劳动,是国家赋役承担者,时常因为封建剥削和各种灾害威胁而破产、流亡,生活十分艰难。请同学们看到“学思之窗”,并请两位同学演唱这段戏词。生:演唱。师:请同学们回答课本中的问题,并思考在当时的现实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现在我国农民生活状况如何?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生:戏词反映了他们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因为封建剥削的沉重和各种灾害的威胁,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现在我国农民种粮有补贴,治病有医保,子女义务教育还免费,相对于古代而言,真是过上了“天堂般”的好日子,因此我们要热爱社会主义,应为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为开创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小结: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农经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知识,归纳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注:本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高一年级,必修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