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振子周期经验公式总结

弹簧振子周期经验公式总结
弹簧振子周期经验公式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弹簧振子周期经验公式总结

篇一:广东工业大学大物网上预习之弹簧振子经验公式总结预习(三)

篇二:关于弹簧振子周期公式的研究

关于弹簧振子周期的探讨

课题背景

在学习了高二物理第九章后,我们了解了简谐运动,同时也知道了单摆周期的计算公式。可是对另一简谐运动的典型——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它们虽很常见,但它的周期表达式是怎样的呢?我们对此却一无所知,也无法从书本上找到。于是我们便萌发了自己动脑筋去把它探索出来的想法。这对我们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研究目的

1、探索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有什么有关,试求出表达式

2、提高动手能力、学习能力

3、培养我们的探索求知、团体合作精神研究过程与方法1、提出具体问题

弹簧振子周期有什么因素有关?2、进行猜测假设

鉴于其运动特点,我们猜想弹簧振子周期(T)与弹簧劲度系数(K)、振子质量(m)、振幅(x)、弹簧长度(L)弹簧质量(m′)及当地重力加速度(g)有关。

3、简单理论分析

T的大小与弹簧振子运动的加速度(a)有关,a增大则振子的运动(V)越快,我们知道a=F/m=K·x/m。当振幅x 一定时,可看出K∝a,1/m∝a,所以K,m会影响振子周期T。

而当其它条件不变时,x增大,F增大(F=K·x),则a 变大即V变大,但因为V与x同时变大,a虽然是变加速度但呈正比例变化可以取平均值,由位移与加速度关系有:

x=1/2×(kx/m)/2×T2..可见T是一个定值故x不影响T,在后面将有实验进行证明。对于弹簧长度L,弹簧质量m′,暂时无法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用实验进行进一步探讨。对于g我们这样分析,如右下图弹簧原长上一重后让竖直方简谐运动,在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为x1。在运动中,设当振子运动到弹簧长度为x时

则F回=F拉+g=K(x-x0)又∵在平衡位置时g=F拉=K (x1-x0)

∴F回=K(x-x0)-K(x1-x0)=K(x-x1)

∴F回与g无关这就可以看出,g并不影响周期T。

4、实际实验

考虑解决总是的需要及可得到的器材设计、优化实验。横式的弹簧振子系统虽具稳定振动的优点,但它不可避免的摩擦力会对振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采用竖直式的弹簧振子系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1.各弹簧的劲度数K;

2.弹簧振子周期与振幅的关系(T-x);

3.弹簧振子周期与长度的关系(T-L);

4.弹簧振子周期与质量的关系(T-m);

5.弹簧振子周期与劲度系数的关系(T-K);5、研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实验部分

实验器材:矩形竖立木架框、大夹子、电子表、弹簧组(共7条,最大拉力为0.5~5n,其中有3条长度不同而劲度系数相同)、砝码(10个,50g/个)、尺子(cm)、细绳。

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实验过程:

1、测各弹簧的劲度数K。(1)实验步骤:

①取弹簧A挂在木架上,用尺测出其原始长度L0(多次测量)②将100g砝码挂在弹簧下,用尺测出长度挂物后长度L1③依次改用b、c、D、e、F重复上述步骤

(1)实验表格1(测K)

实验结果显示,弹簧中c、D、e的劲度系数非常接近,忽略实验误差这三要弹簧劲度系数是相同的(与器材说明箱符)。

弹簧振子周期与振幅的关系(T-x)实验步骤:

(1)任取一弹簧稳挂上100g砝码(振子)后固定在木架上,用尺测出其原始长度L0(2)将弹簧振子下拉至使弹簧伸长为L1,放手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并用电子表记下它作50次全振动的时间

(3)步骤②操作毕,改变L1值重复2次

(2)实验表格2(T-x)

由实验可以看出,同一根弹簧,在只改变弹簧振子振幅情况下,由计时较为精确的电子表测得的振子振动周期值相差不大,最大差值为0.01s,这是在误差范围内的。

因此实验表明,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大小无关。2、弹簧振子周期与长度的关系(T-L)(1)实验步骤:

①取c弹簧稳挂上100g砝码(振子)后固定在木架上,用尺测出其原始长度L0②竖直向下拉动弹簧,使振子在坚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用电子表记下其做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

③依次更换弹簧D、e重复步骤②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三要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在只改变弹簧振子振幅情况下,由计时较为精确的电子表测得的振子振动周期值相差不大,最大差值为00061s,这是在误差范围内的。

因此实验表明,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长度无关。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