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测量评价

儿童体格测量评价
儿童体格测量评价

儿童体格测量评价

(2012-03-31 18:35:21)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是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其表示方法有:

年龄别身高( , )、年龄别体重( , )及身高别体重( , )

偏低表示长期慢性营养不良;偏低表示较急性的营养不良。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法

是指通过计算儿童身高或体重的实际测量值达到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的百分比来进行营养评价的方法。有三个评价指标即:中位数百分比,中位数百分比,中位数百分比。

计算式:中位数百分比= 实测值/ 中位数值*100% 评价标准如下:

(分类评价法评价标准)

(身高别体重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标准)

案例:

某4岁5个月的男孩,实际身高103,实际体重13.5,用中位数法评价并判断营养不良属于急性还是慢性。

查《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得知:4岁5个月大的男孩身高中位数为106,体重中位数为17.5,身高103的男孩体重中位数为16.5。

1)中位数(%)计算与评价:103/106*10097%.在95100%的范围内,身高正常。

2)中位数(%)计算与评价:13.5/17.5*10077%。在7589%的范围内,属轻度营养不良。

3)中位数(%)计算与评价:13.5/16.5*10082%。在8089%的范围内,属轻度营养不良。

4)营养不良的急慢性判断:偏低,属于较急性的营养不良。

2. 标准差评价法

是应用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评价的方法。其又分为三种方法:

a) 标准差等级评价法

标准差等级评价法是应用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将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2个标准差,共分成5个等级范围。将调查对象的测量数值与相应性别年龄段的参考标准数据的等级范围相比较,看属于哪一个范围,然后作出评价。

(标准差等级评价法的评价标准)

b) 标准差指标评价法

标准差指标评价法有三个指标:

体重不足(营养不良):低于中等范围。

发育迟缓(慢性较长期的营养不良):低于中等范围。消瘦(急性近期的营养不良):低于中等范围。

c) 标准差评分法

目前根据标准差提出“标准差评分“(Z评分)来表示测量结果,便于统计和比较,是目前对群体儿童评价的常用方法。计算公式为:

Z评分= (儿童测量数据–参考标准中位数)/ 参考标准的标准差

Z评分法包括年龄身高Z评分()、年龄别体重Z评分()、身高别体重Z评分(),其标准如下:

案例:5岁男孩,实际身高120,体重20。用标准差等级评价法、标准差指标评价法、标准差评分法评价该男孩的营养状况并判断急性或慢性营养不良。

查表得知5岁男孩身高中位数为130,标准差为3.5。体重中位数为25,标准差为3。身高120的体重中位数为24,标准差为1.0。

方法一: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