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基本性质及焦炉煤气制氢工艺

合集下载

焦炉煤气提纯制H2联产LNG技术

焦炉煤气提纯制H2联产LNG技术

焦炉煤气提纯制H2联产LNG技术摘要:近年来,循环、低碳和环保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趋势。

目前焦炉煤气的使用主要是作为燃料、能源、化学材料和还原气体,已成为研究领域。

阐述了焦化行业气体在焦炉煤气行业的应用现状。

H2联产LNG焦炉煤气提纯制包括其原则和程序,对生产的影响以及各种工艺流程的分析。

关键词:焦炉煤气;天然气;氢气;深冷;提氢氢气和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氢和氢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快,液化气成为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焦化行业富余气体在制氢和液化气方面的使用,不仅可以解决传统能源短缺问题,提高能源多元化,提高空气质量。

通过H2联产LNG还生产了市场上急需的增值产品,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项目还促进煤炭和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

因此,同时从焦炉煤气资源不仅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准则,而且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一、焦炉煤气制氢装置介绍及特点有很多获取氢气的方法,优化应用于经济的氢技术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苯加氢,按时实现生产目标,最终达到预期的氢效果。

因此,焦炉煤气制氢中使用是重要和必要的。

掌握工艺应用合理化解决方案,可以成功解决常见的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制氢的优势。

1.介绍。

焦炉煤气制氢装置的引入首先通过热吸附净化装置进行。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该装置转变成了压吸附四床法,即所谓的变压吸附。

随着进一步发展和不断拓宽,导致这种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其他事项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和高温环境。

它使用不同的气体来隔离具有不同吸收效果的气体。

当同一混合气体分离时,根据压力变化影响大气吸收的规律进行分离。

2.特点。

焦炉煤气制氢特点是吸收、温度变化和变压吸附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吸附过程中空气净化装置的效率,同时吸收效果良好,提高了氢的纯度,自动化功能显而易见。

考虑到低温燃烧和安装介质爆炸的危险,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控制阀并相应调整参数。

易于使用的计算机使能够有效地控制合格产品的生产。

该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功耗低。

制氢解吸气体效率较高,设备的应用总体上可以控制,同时提高效率。

氢气生产工艺

氢气生产工艺

H2制造工艺详解一.电解水制氢多采用铁为阴极面,镍为阳极面的串联电解槽(外形似压滤机)来电解苛性钾或苛性钠的水溶液。

阳极出氧气,阴极出氢气。

该方法成本较高,但产品纯度大,可直接生产99.7%以上纯度的氢气。

这种纯度的氢气常供:①电子、仪器、仪表工业中用的还原剂、保护气和对坡莫合金的热处理等,②粉末冶金工业中制钨、钼、硬质合金等用的还原剂,③制取多晶硅、锗等半导体原材料,④油脂氢化,⑤双氢内冷发电机中的冷却气等。

像北京电子管厂和科学院气体厂就用水电解法制氢。

二.水煤气法制氢用无烟煤或焦炭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而得水煤气(C+H2O→CO+H2—热)。

净化后再使它与水蒸气一起通过触媒令其中的CO转化成CO2(CO+H2O→CO2+H2)可得含氢量在80%以上的气体,再压入水中以溶去CO2,再通过含氨蚁酸亚铜(或含氨乙酸亚铜)溶液中除去残存的CO而得较纯氢气,这种方法制氢成本较低产量很大,设备较多,在合成氨厂多用此法。

有的还把CO与H2合成甲醇,还有少数地方用80%氢的不太纯的气体供人造液体燃料用。

像北京化工实验厂和许多地方的小氮肥厂多用此法。

三.由石油热裂的合成气和天然气制氢石油热裂副产的氢气产量很大,常用于汽油加氢,石油化工和化肥厂所需的氢气,这种制氢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在我国的石油化工基地如在庆化肥厂,渤海油田的石油化工基地等都用这方法制氢气也在有些地方采用(如美国的Bay、way和Batan Rougo加氢工厂等)。

四.焦炉煤气冷冻制氢把经初步提净的焦炉气冷冻加压,使其他气体液化而剩下氢气。

此法在少数地方采用(如前苏联的Ke Mepobo工厂)。

五.电解食盐水的副产氢在氯碱工业中副产多量较纯氢气,除供合成盐酸外还有剩余,也可经提纯生产普氢或纯氢。

像化工二厂用的氢气就是电解盐水的副产。

六.酿造工业副产用玉米发酵丙酮、丁醇时,发酵罐的废气中有1/3以上的氢气,经多次提纯后可生产普氢(97%以上),把普氢通过用液氮冷却到—100℃以下的硅胶列管中则进一步除去杂质(如少量N2)可制取纯氢(99.99%以上),像北京酿酒厂就生产这种副产氢,用来烧制石英制品和供外单位用。

焦炉煤气制氢系统氢气产量优化分析

焦炉煤气制氢系统氢气产量优化分析

焦炉煤气制氢系统氢气产量优化分析焦炉煤气制氢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气体制备技术,可以通过催化转化焦炉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产生高纯度的氢气。

在现代工业中,氢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氨、石油加氢、金属加工和电力等领域。

为了提高焦炉煤气制氢系统的氢气产量,需要进行系统的优化分析,以确保系统性能的最大化。

首先,进行焦炉煤气的成分分析是优化分析的第一步。

焦炉煤气主要由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氢气(H2)、甲烷(CH4)和其他杂质组成。

分析焦炉煤气的成分可以确定煤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为后续的优化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根据焦炉煤气的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催化转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催化转化反应器是焦炉煤气制氢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焦炉煤气中的可燃气体转化为氢气。

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变量都会对系统的氢气产量产生影响。

通过优化催化转化反应器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氢气产量和效率。

接下来,考虑废热回收和再利用。

焦炉煤气制氢系统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如果不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将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通过设计合理的废热回收系统,可以将废热用于蒸汽发生器或制冷系统等其他能源需求设备中,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考虑气体分离和净化技术的应用。

焦炉煤气中除了含有有价值的氢气外,还包含了其他的不纯物质,如硫化氢(H2S)和苯(C6H6)等有害气体。

通过适当的分离和净化技术,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去除,提高氢气的纯度和质量。

同时,对于高纯度氢气的应用场景,如半导体制造等,可以采用进一步的分离和净化技术,提高氢气的纯度。

最后,考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对于优化的焦炉煤气制氢系统,运行与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并检查反应器和其他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

此外,建立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监测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焦炉煤气制氢系统的氢气产量优化分析需要从焦炉煤气的成分分析开始,通过催化转化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废热回收和再利用、气体分离和净化技术的应用以及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氢气的制法与性质

氢气的制法与性质

氢气的制法与性质孟祥月(2009级科学教育一班中学化学实验小组,1186411759@)一、实验原理1、性质: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味并且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极易燃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②还原性氢气具有还原性,可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

2、制备及性质验证原理:本实验采用活泼金属置换酸里的氢制的氢气,一般采用金属锌和H2SO4反应,实验方程式为: Zn+ H2SO4=ZnSO4+H2↑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

最初使用时,将仪器横放,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然后放正仪器,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

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盐酸。

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此时由于内外大气压相同,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

不用时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酸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即自行停止。

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用启普发生器的优点: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其中使用启普发生器的要求:①:固体块状或颗粒,并不会迅速溶解在液体中。

②:发生的反应不放出大量的热。

③:产生的气体不溶于反应液体。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1.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步骤:关住启普发生器的旋钮,由漏斗处注入水后,在液面处划一记号,在几分钟内观察页面的下降情况;现象:数分钟内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好2)反应的发生:步骤:在启普发生器内漏斗柱的下端缠适量的玻璃丝以阻止锌粒下落;量取150ml 的分析纯硫酸,再量取600ml的水,将其二者混合,以备用;将容器侧身由上口或侧口处加入锌粒,再将漏斗插入,用玻璃棒将玻璃丝拨至容器细颈处后,将发生器放直,安上导气管,打开旋钮,由上口加入稀硫酸至淹没锌粒处,关上旋钮,固、液体分离,稀硫酸液面升至漏斗处,使其反应。

氢气的性质和制备.

氢气的性质和制备.

2018/11/2
5

不纯氢气的爆炸
E:\王建鹏\九年级\九年级课件\氢气性质\氢气性质视频\不纯氢气燃烧爆炸.flv
2018/11/2
6
氢气吹泡实验
2018/11/2
2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 味的气体。 氢气难溶于水。 在相同条件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 体。
2018/11/2
3
二、氢气的燃烧
现象: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产生 淡蓝色的火焰. 2.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 的手能感到发烫.
注意:
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2018/11/2 4
如何检验其纯度?
E:\王建鹏\九年级\九年级课件\氢气性质\氢气
实验操作:用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 拇指堵住,移近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 气不纯。然后按上述方法再收集、再检验,至点燃时发 出的响声很小时,表明氢气已经纯净。 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

工业上制氢气的方法及优缺点

工业上制氢气的方法及优缺点

工业上制氢气的方法及优缺点我国氢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期,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做好充分准备,但氢气的制备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题。

工业制氢气包括很多种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将主要介绍工业上制取氢气的方法。

目前,工业上制氢气主要有几种方法:一是采用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二是从化工副产物中提取氢气;三是采用生物的甲醇甲烷制取氢气,四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进行水的电解。

1、化石燃料制氢化石燃料制氢是传统的制氢方法,也是制氢的老工艺,但仍然离不开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且会排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一般用于制氢的化石燃料是天然气。

天然气制氢的过程是:在一定的压力和一定的高温及催化剂作用下,天然气中烷烃和水蒸汽发生化学反应。

转化气经过沸锅换热、进人变换炉使C0变换成H2和CO2。

再经过换热、冷凝、汽水分离,通过程序控制将气体依序通过装有3种特定吸附剂的吸附塔,由变压吸附(PSA)升压吸附N2、CO、CH4、CO2,提取产品氢气。

2、工业副产物制氢焦炉气制氢技术是采用变压吸附的工艺,从炼焦行业副产的焦炉气中提取纯氢。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以及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随其分压的降低而减少的特性,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吸附剂的再生,达到提纯制氢的目的。

3、甲醇重整制氢甲醇水蒸汽重整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制氢技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该制氢工艺非常成熟,是国内小型化移动甲醇制氢的先驱企业,并已经将该技术与燃料电池发电技术高度集成,成功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通讯基站等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好。

4、电解水制氢氢气还能够通过传统的电解水法获得,但这种方法由于能耗过高,除已建成装置外,已少有新建装置。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工业上已经有多种制氢气的途径。

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天然气制氢和焦炉气制氢均适用于大规模制氢,但也均受限于原料的供应,并且具有污染性。

焦炉煤气PSA制氢及其进展

焦炉煤气PSA制氢及其进展

焦炉煤气PSA制氢及其进展闫志者【摘要】2013年全国焦炭产量预计突破450 Mt,约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60%.按照每生产l t焦炭可回收约200 m3的焦炉煤气来计算,我国每年约有90 km3的焦炉煤气可以利用.焦炉煤气是一种富氢气体(氢体积分数为55%~59%),通过原料气压缩、预处理、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变压吸附)氢提纯和脱氧干燥等4个步骤即可获得高纯度的氢气.目前国内已拥有70多套焦炉煤气制氢装置,其中中国平煤首山焦化公司设计产氢规模30 dam3/h的焦炉煤气制氢装置,已连续运行约3 a.鉴于该技术运转费用低、工艺简单等优势,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应充分考虑通过焦炉煤气PSA制氢技术来获取氢气,自用或供周边企业使用.【期刊名称】《炼油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44)001【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焦炉煤气;制氢;PSA;区域循环经济【作者】闫志者【作者单位】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广东省湛江市524022【正文语种】中文1 焦炉煤气及其利用政策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过程中煤炭在高温、缓慢干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

一般每生产1 t焦炭会产生430 m3焦炉煤气,其中约50%返回炼焦炉用作加热燃料,剩余气体可进行回收利用。

2013年,全国焦炭产量预计突破450 Mt,依此计算,我国焦炉煤气产量是非常高的。

全国焦炭产能约有1/3在钢铁联合企业,2/3在独立焦化企业。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当充分回收利用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低热值燃料后,可顶替出大量焦炉煤气;对于独立焦化企业,剩余焦炉煤气部分被回收用于城市煤气、发电等,其余则排入大气,独立焦化企业富余的焦炉气曾因无法直接用于生产而被大量放散,放散量最高峰时曾达30 km3/a[1]。

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体积分数为55%~59%)和甲烷(体积分数为24%~26%),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氮气等,低热值为16.72~18.81 MJ/m3[2]。

氢气说明文(3篇)

氢气说明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氢气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储存与运输、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氢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仅为空气的1/14,具有极高的扩散速度。

在常温常压下,氢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2. 化学性质氢气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气等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此外,氢气在燃烧过程中仅生成水,无污染排放,具有极高的环保性能。

三、氢气的制备方法1. 水电解法水电解法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通过在电解槽中加入水,通电后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作为燃料使用。

这种方法具有清洁、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

2. 煤炭气化法煤炭气化法是将煤炭转化为水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过程。

这种方法具有原料丰富、技术成熟等优点,但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3. 天然气重整法天然气重整法是将天然气中的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这种方法具有原料丰富、技术成熟等优点,但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4. 生物制氢法生物制氢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的过程。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但制氢效率较低,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四、氢气的储存与运输1. 压缩氢气压缩氢气是将氢气在高压下储存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氢气压缩至高压,减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但高压氢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液态氢液态氢是将氢气在极低温度下液化储存的一种方式。

液态氢的密度较大,便于储存和运输。

但液化氢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固态氢固态氢是将氢气吸附在固体材料表面的一种方式。

固态氢具有储存和运输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气的基本性质及焦炉煤气制氢工艺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
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相同体积比空气
轻得多)。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另
外,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时,氢气可转变成无色的液体;
-259.1℃时,变成雪状固体。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
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
剂等),情况就不同了。如氢气被钯或铂等金属吸附后具有较强的活
性(特别是被钯吸附)。金属钯对氢气的吸附作用最强。当空气中的
体积分数为4%-75%时,遇到火源,可引起爆炸。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09克/升(最轻的气体),
难溶于水。在-252℃,变成无色液体,-259℃时变为雪花状固体。
分子式:H2
沸点:-252.77℃(20.38K)
熔点:-259.2℃
密度:0.09 kg/m3
化学性质
氢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多跟许多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
①可燃性(可在氧气中或氯气中燃烧)
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
(点燃不纯的氢气要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H2+Cl2=点燃=2HCl(化合反应)
②还原性(使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原)
H2+CuO=加热△=Cu+H2O(置换反应)
3H2+Fe2O3=高温=2Fe+3H2O(置换反应)
3H2+WO3=加热△W+3H2O(置换反应)
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工艺
1.1 工艺原理
变压吸附工艺过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
组份的吸附能力随着压力变化而呈现差异的特性,对混合气中的不同
气体组份进行选择性吸附,实现不同气体的分离。
为了有效而经济地实现气体分离净化,除了吸附剂要有良好的吸
附性能外,吸附剂的再生方法具有关键意义。吸附剂的再生程度决定
产品的纯度,也影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剂的再生时间决定了吸
附循环周期的长短,从而也决定了吸附剂的用量。因此选择合适的再
生方法及吸附周期时间,对吸附分离法的工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变压吸附过程在加压下进行吸附,减压下进行解吸。由于吸附循
环周期短,吸附热来不及散失,可供解吸之用,所以吸附热和解吸热
引起的吸附床温度变化一般不大,波动范围仅为几度,可近似看做等
温过程。变压吸附工作状态是在一条等温吸附线上变化。

1.2 装置工艺框图如下:


点 ①②③ 间为本装置界区范围

1.3装置工艺描述

本装置由原料气精脱萘除油、预处理工序、变压吸附提氢工序、除
氧干燥工3个工序组成。
1.3.1 焦炉煤气精脱萘除油工序:
本工序由2台焦炉煤气压缩机(1开1备)组成,在压缩机一段出
口压力为:0.22Mpa串联精脱萘系统,目的是进一步脱除萘保证压缩
机能稳定运行,经精脱萘后的焦炉煤气再返回到压缩机2段人口,经3
级压缩至1.80Mpa再送往2台并列操作的除油过滤器系统,其中1台进

精除萘 压缩
除油 预处理 PSA
脱氧 干燥

压缩机一段出口 ①原料
②解吸

③产品气
压缩机三段出口
行焦炉煤气除油,另1台再生后备用后续的预处理工序。
1.3.2 焦炉煤气预处理工序:
压缩后的焦炉煤气在本工序中得到进一步净化,主要是将压缩后
焦炉煤气同时将有害杂质脱除到后续变压吸附过程允许的要求。经过
除萘、焦油和脱硫初步处理的焦炉煤气,除氢以外还含有不少于20
种的杂质组分,其中微量或少量的戊烷、苯族化合物、萘、硫化物、
氮氧化合物、氨、焦油等组分,对于变压吸附工艺采用的吸附剂来说,
吸附能力相当强,以致难于解吸,即使含量甚微,也容易在吸附剂上
逐渐积累导致吸附剂性能下降。
本工序就是为焦炉煤气在进入变压吸附提取纯氢工序之前将这
些杂质进一步净化而设置的。
焦炉煤气在1.80Mpa压力下进入由2台吸附器所构成的变温吸附
系统,用于除去剩余的硫化物、NOx、苯和其它高烃组分。变温吸附
系统的2台吸附器中,总是有1台处于吸附(脱除原料气中杂质)步骤,
另1台处于再生(脱除吸附材料中杂质)步骤,准备再次进行吸附步骤。
再生用的气体来自变压吸附系统排出的解吸气。解吸气被加热器
由蒸汽升温到大于150℃,进入处于加热再生步骤的吸附器将吸附材
料中吸附的杂质组分解吸出来。
预处理系统工作顺序如下:
A塔 A D H C R
B塔 D H C R A
注:A-吸附 D-排放 H-加热 C-冷却 R-充压
1.3.3 变压吸附(PSA)工序
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在本工序采用变压吸附技术除去焦炉煤气中
经预处理后剩余的所有杂质,氢组分得到浓缩。由于氧是难吸附组分,
因此本工序获得的氢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氧(含氧约0.1%),这些氧
是通过下一工序进行除去。
变压吸附系统采用6-2-3工艺。变压吸附系统由6台吸附器和一系
列程序控制阀门构成。在任一时刻总是有2台吸附器处于吸附步骤,
通过原料而获得氢气。每台吸附器在不同时间依次经历吸附(A)、第1
级压力均衡降(E1D)、第2级压力均衡降(E2D)、顺向降压(PP)、第3
级压力均衡降(E3D)、逆向放压(D)、冲洗(P)、第3级压力均衡升(E3R)、
第2级 压力均衡升(E2R)、第1级压力均衡升(E1R)和最终升压(FR)。
吸附器所有的压力均衡降是用于其它吸附器的压力均衡升以充分回
收将被再生的吸附器中的氢气。逆放步骤排出了吸附器中吸留的大部
分杂质组分,剩余的杂质用顺向降压排出的氢气进行冲洗解吸。
变压吸附过程排出的解吸气通过1台解吸气缓冲罐和自动调节
系统在较为稳定流量下送往预处理工序用作再生气。
6台PSA吸附器的工作顺序如下(6-2-3):
步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时间S 30 30 60 30 30 60 30 30 60 30 30 60 30 30 60 30 30 60
T0401A A E1D E2D PP E3D D P E3R E2R IS E1R FR
T0401B E1R FR A E1D E2D PP E3D D P E3R E2R IS
T0401C E3R E2R IS E1R FR A E1D E2D PP E3D D P
T0401D E3D D P E3R E2R IS E1R FR A E1D E2D PP
T0401E E1D E2D PP E3D D P E3R E2R IS E1R FR A
T0401F A E1D E2D PP E3D D P E3R E2R IS E1R FR A

注:A-吸附 E1D/E1R-一次均压降/升 E2D/E2R-二次均压降/升 PP-顺放
E3D/E3R-三次均压降/升 D-排放 P-冲洗 FR-终充

1.3.4 脱氧干燥工序
从变压吸附工序获得含有少量氧的粗氢产品气,通过催化反应,
氧与氢生成水。混合气中的水分采用变温吸附技术干燥除去。
由变压吸附工序输出氢气经过加热器预热,在除氧器中通过钯催
化剂床层,混合气中的氢和氧反应生成水( 2H2+O2=2H2O),又通过冷
却器和气液分离器分离除去被冷凝水分。接下的过程中采用等压变温
方法进行干燥除水。
等压变温系统由2台干燥器、1台辅助干燥器、1台加热器、1
台冷却器、1台气液分离器和3台4通程序控制阀门构成。1台干燥器处
于吸附(干燥)步骤时,另一台干燥器处于再生(加热或冷却)步骤,2
台干燥器压力始终相同。再生气取自还未被干燥的氢气,先后经辅助
干燥器和加热器除去水分并升温(~160℃)后,用于干燥器的加热再
生。冷却干燥器带出的热量用于辅助干燥器的再生。再生气中所含的
水分经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排出,其中氢气再返回未被干燥的氢气流
中。经干燥后氢气露点≤-60℃。
产品氢干燥系统工作顺序如下:
T0501A A H C
T0501B H C A
T0502 A H A H
注:A-吸附 D-排放 H-加热 C-冷却

1.3.5 6-2-3/P工艺的特点
变压吸附提氢工序采用6-2-3/P运行方式,即有6个吸附床,其中
始终有2个吸附器处于不同的吸附阶段,实现3次压力均衡过程。同时
采用冲洗步骤,有效地利用顺向降压的氢气使吸附床实现最大限度的
再生。
采用以6-2-3/P运行方式为主的工艺流程,当与某一吸附床相连
的程序控制阀或控制阀门开关的元件出现故障时,可根据对产品气的
要求情况,自动(或人为)地转换为5-2-2/P、4-1-2/P等运行方式,特
别值得提出的是,采用以6-2-3/P工艺,可将6台吸附塔分成3组(每2
台1组),当某台程控阀外部元件出现故障致使程控阀动作不正常,可
切换为5-2-2/P工艺运行;当某组程控阀自身等执行机构出现故障需
拆修时,可以完全切除1组而运行4-1-2/P流程,达到真正不停产检修
的目的,从而大大增加了装置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