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共18页
新加坡的课件ppt

职业培训
新加坡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获得专业技能的机会,包括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和高 级文凭课程等。这些课程通常与行业相关,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机构
新加坡的职业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包 括办公室管理、烹饪艺术、信息技术和维护技能等。这些机 构通常与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
共享单车
近年来,新加坡的共享单车市场蓬勃发展,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 方式。共享单车使用方便,只需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找到附近的单车并预约使用 。
机场与港口
机场
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设施先进,服务周到。机场内设有购物中心、餐厅和娱乐设施等, 方便旅客出行。机场还提供多种交通方式,如地铁、出租车和巴士等,方便乘客前往市区或其他目的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来语或泰米尔语)的教学。此外,还强调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
02 03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为四年制,学生需要选择至少一门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如中 文、德语或法语。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以培养 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特殊教育
新加坡政府为残障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包括特殊学校和资源教室。 这些学校和设施为残障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适应性强的学习环 境。
公交系统
新加坡拥有发达的公交网络,包括巴士、出租车和轻轨等。公交车线路覆盖全 岛,票价实惠,是市民和游客出行的重要选择。此外,新加坡还推出了电子公 交卡,方便乘客在公交和地铁之间换乘。
出租车与共享单车
出租车
新加坡的出租车数量众多,车型整洁,司机服务态度良好。出租车收费标准透明 ,根据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计费。此外,新加坡还推出了预约出租车服务,方便 乘客提前预约。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小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在很大程度是源于政府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加坡政治稳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水平堪与发达国家相比。
新加坡拥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这与其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分不开。
研究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发展经济,制定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
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因此它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体。
一、新加坡的学制与学校类型1、学制新加坡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
政府的教育目标是为本国及海外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其教育制度秉承英国的教育模式,但又加以改革。
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加坡的教育虽然不是完全的义务教育,但它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比较复杂,通过不同方式多次分流和筛选,因材施教,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每个学龄儿童至少接受10年的学校教育,教育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等阶段。
小学学制是6年,中学学制为4~5年,大学预科学制是2年,大学学制是3年。
2、学校类型新加坡的学校分为政府学校、独立学校、特别辅助计划学校和特殊学校。
政府学校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助的学校,其中一些是政府全额资助学校,另一些由政府给予部分资助。
由于得到政府资助,政府学校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独立学校由学校创办人自主管理,拥有自定收费标准,招收学生,选择、聘请校长和教师以及课程设置的权力。
这些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如双语教学、公民和道德教学法及国家考试,自行决定教学计划。
新加坡最好的中学几乎都是独立学校,学校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教育对象大多成为新加坡的精英人才。
影响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探讨

影响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探讨[摘要]任何政策的有效执行,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也不例外。
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的各种主要制度、政策执行资源及执行文化和社会心理等都将影响其最终的执行效果。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科学性与稳定性执行制度执行资源政策的制定,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
从政策的规划和合法化到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也就是政策的执行。
①任何政策的有效执行,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也不利外,比如要受政策本身的特性、政策执行的制度、政策执行资源投入以及政策执行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一、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本身科学合理且相对稳定任何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本身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以及政策能否根据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
影响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在政策层面也表现为这几方面。
1.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本身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目标的有用性,即该政策针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提出的政策问题,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需求。
新加坡在学习德国等先进职业技术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如在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该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初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新加坡着重发展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因此政府又注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而在1985年以后,新加坡政府逐渐建立起了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在内的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其次,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具有可操作性。
政策可行性强,执行者才能把握住政策精神实质,从而正确地实施制定者的意图,有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
政策的可操作性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执行方法手段以及政策内容的合理性。
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目标的多样性体现在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如初级的为成人教育特别班,中级的有工艺中学、职业训练所和工业训练中心和高级的有技术学院和工艺学院,它们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多渠道和多形式如政府负责的成人教育促进局负责政府和企业或行业协会合办的职业技术培训。
透析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发 展 局 管 理 , 来 经 济 步 入 高 速 发 展 的 轨 后 道 , 转 归教 育部 , 高等 职 业 教 育 却 始 终 便 但 沿袭 经发 局 管 理 的理 念 , 一直 遵 循 着 “ 市 以 场 为 导 向 , 用 为 先 ” 原 则 。 新 加 坡 的 应 的 从 经 济 发 展 历 程 可 以 看 出 , 教 学 工 厂 ” 式 “ 模
4 享誉 全球 的 “ 教学 工 厂 ”
早 年 , 加 坡 的 教 育 系 统 隶 属 于 经 济 新
6 合理灵活的 “ 双轨 系统”
从 合 理 、 分 的 利 用 硬 件 资 源 和 实 验 充 室 的 方面 考 虑 , 系里 在 作 教 学安 排 的 时 候 , 将 一 个 班 分 成 两部 分 , 半 学 生 第 一 学 期 一 上 课程 组 合 一 , 一半 上 课 程 组 合 二 , 了 另 到 第 二 学 期 再 对 调 , 样 可 以 实 现 小 班 化 的 这 实 践 教学 , 时实 验 室 的 利 用率 也 很 高 。 同 反 观 我 们 一 直 都 希 望 小 班 化 教 学 , 都 限 于 但 行政班 的安排和教学计划 的制定方法 , 无 法 实 现 。 验 课 都是 一 个 班 5 人 同 时上 , 实 0 即 使有23 、 个辅 导 老 师 , 从实 验 的 准备 和 组 织 上 看 , 果 都 不 尽 如 人意 , 且 往往 会 出现 效 而 这 个 学 期 实 验室 很 紧 张 , 够 用 , 不 下学 期 实 验室没人用的现象 。
验 室 操 作 , 目的 设 计 都 是 来 源 于 实 际 的 项 企 业 项 目 , 求 学 以致 用 。 与 项 目辅导 的 务 参 老 师 都 具 有企 业 背 景 , 他们 的 团 队 精 神 、 专 业 的 素 养 和 高效 的作 风 无 时 无 刻 不 在影 响 着学生。 反观 我 们 的 实 践课 比例 偏 低 , 实验 室 的 设 备 陈 旧 , 多 项 目制 作 和 企 业 实 习 很 都 流 于形 式 , 验 指 导 老 师 的 能 力 参 差 不 实 齐 , 业 课 教 师 大 多 也 没 在 企 业 里 干 过 或 专 者 很 少 到 第 一 线 搞 开 发 , 此 培 养 出来 的 如 学 生 动 手 能 力是 可 想 而 知 的 。
略谈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发 展 。 师行 业 是一 个 很 容 易 让 人产 生 职 业倦 怠感 的行 业 , 为 教 因 很 多 教学 工 作 都 是 在不 断 的 重 复 , 日久 天长 。 自然 会 对 所 交课 程 及 该 行业 产 生 厌烦 和倦 怠 。 了 克服 这 种 职业 所 带 来 的 倦怠 感 , 为 新 加 坡采 取 的做 法 是对 教 师 进行 各 种 形 式 的 职业 培 训 .去 海外 培 训 的机 会 对 于 教 师来 说 司 空见 惯 。 师 除教 授 课 程 外 , 常参 教 常
一
入 工 艺 教育 学 院 ,初 级 中学 或 其他 私立 教 育 机 构 ,学 制 均 为 2 年 , 绩 优 秀 的也 可 直 接 升 人 理 工 学 院 , 当于 国 内的 大 专 , 成 相 学 制 三 年 , 工学 院毕 业 后 , 以选 择 继 续 升 人 大学 或 就 业 。从 这 理 可
从 新 加 坡 的 教 育体 系 来 看 , 加坡 的基 础 教 育 小学 为六 年 . 新 中学 四至 五 年 , 中学 毕 业 后 , 不 是 直 接 考 入 大 学 . 加 坡 也 没 并 新
有 统一 的高 考 制度 ,而 是 要 求学 生 通 过 新 加坡 剑 桥 普 通 教 育 证 书 会 考 ( C … L V L , 级 水 准 会 考 ( C “ ” E E ) 可 G E 0’E E ) 初 G E N L V L才 以继续 升 学 , 生 可 以选 择 在 国内 国外 的大 学 继续 进 修 . 学 在新 加 坡国内 , 中学 毕 业 后 , 据 学 生 的 志 愿 及 成 绩 , 生 可 以 选择 进 根 学
的 成 长 . 于没 有 企 业 工作 经 验 的教 师 , 院会 先 派 这 些 年 轻教 对 学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启示

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启示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高中)、中学(初中)、小学等6个层次。
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属于职业教育中的两个层次,公立工艺教育学院10所,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制2年,培养技能型人才;公立理工学院5所,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制3年,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目前新加坡中学毕业生中,25%学习成绩最好的精英进入初级学院学习,基本上可以直接升入新加坡国内或国外大学;40%学习成绩较好的进入理工学院学习;25%学习成绩较差的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学习;另有部分人(约5%)直接参加培训后进入工作阶段。
工艺教育学院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理工学院二年级就读,理工学院的学生60%~70%升入大学本科二年级学习或到国外大学就读本科或研究生。
新加坡职业教育仅仅通过10~20多年时间的发展,就已跻身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行列,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鉴于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超前规划和设计,而且实践证明非常成功,因此今天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可能就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的未来。
一、如果有资金,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应如何建设我们现在的学生是y世代(1981~2000年间出生),这一代的学生与婴儿潮(1946~1965年间出生)和x世代(1965~1981年间出生)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从学习的特点来说,y世代属于互联网世代,均拥有手机,大部分拥有电脑、mp3,无时无刻处于连线中,有属于他们专用的语言,只能适应快速浏览文字信息。
面对y世代学生的特点,我们传统的学校建设理念和对学生的要求正在受到挑战,各个学校都在探索解决对策,新加坡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1.建设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相结合的智慧型校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学校均建有先进的校内互联网系统,固定网络到所有的办公室、教室、实训场所,实行全部校内设施门禁管理。
整个校园内建有无线移动网络,便于学生使用笔记本、手机、ipad 等移动终端设备。
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演进论析

化倾向, 以“ 知 书识 礼 ” 为特 征 , 重 人文 文化 , 轻 科学
文化 . 这 种 人 文 文化 倾 向折 射 到教 育 中 . 就 是 一 直
以 来 对 职 业 教 育 在 观 念 上 的 轻 视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历 经 数 十年 的洗 礼 和历 练 . 通过 持 续 不 断 的改 革 .
教 育 内 容 就 是 传 授 儒 家 传 统 文 化 思 想 。2 0世 纪 初 ,
现 代 华 文 学 校 代 替 了过 去 的 义 学 和 私 塾 . 课 程 中 虽 然 加 入 了 自然 科 学 . 可 人 文 领 域 更 加 普 及 和 强 化 了
实 现 了教育 理念 的成 功转 型 . 这 种 演 进 过 程 对 我 国 推 动职业 教 育进 一步 发展 具有 重要 参考 价值
中图分 类号 : G71 9 . 3 3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7 5 1 8( 2 0 1 3 ) 3 1 一 O 0 8 5 — 0 4
新加 坡位 于东 南 亚 , 地 域狭 小 、 资 源匮 乏 , 其 国
土 面积 仅 有 7 l 6平 方 公 里 . 常住 人 口 5 3 1万 . 相 当
深 深 融 入 了 新 加 坡 人 的 思 想 中 。2 0世 纪 5 0年 代 , 考虑 到经 济发 展需求 . 立 法 委 员 会 通 过 了 成 立 新 加
、
新 加 坡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理 念 演 进 过 程
教 育理 念是社 会 对教 育本 质 的理性 追 求 . 理念
变迁 是 一个缓 慢 的过程 . 任 何 有生 命力 的 新理 念从
新加坡职业教育文化观及其影响

自豪的。欲达此 目的 ,依托职业教育使 自己有本
视文化的积淀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文化观就为我 领 、 创 新 , 成 为 一 种 人生 发 展 的要 求 , 加 坡 会 就 新 正 是 以此 来标榜 自己国家 的 。 们 提供 了一个研 究样本 。 3 教 育成才 观一有 兴趣 , . 条条 道路都 成才 。新 ( )内涵 一
2 人 生 发 展 观 一有 本 领 创 新 才 能 过 上 好 日 .
新 文化 是 人类 社会 发展 的 一种 历史 积 淀 ,人 们 子 。人生 成功 的标准 很多 , 加坡 人崇 尚的是靠创 通 过学 习继 承 先进 文 明的 文化 而达 到促 进人 类社 新性 劳 动来 致 富 ,是 以能过 上 安逸舒 适 的生活 而 会 进步 的 目的。 同理 , 业 教育 要进 步 , 职 必然 要 重
学校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创新 , 彰显 出教育公平的真谛。 启迪我们全社会要 形成平等对待 职业教育的文化观念 , 形 成人人都能戊才的文化观念和重视职业教 育文化力的观念。
关 键 词 : 加坡 ;职 业教 育 ;文化 观 新
中图分类号 :G 1. 79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7 — 4 12 0 )2 0 7 — 3 6 2 70 ( 0 80 — 0 8 0
新 加 坡 的建 国历史 虽然 不 长 ,却 是 一个 拥 有 得好而必须掌握创新性劳动本领 的职业教育文化 丰富 多元 文化 遗产 的国家 ,其 人 口由华 人 、马来 认 同 ,且 已成 为一 种不 必专 门强调 的社 会现 象 和 人、 印度 人 和欧亚种人 四大 族群共 同构成 。他们 各
投
木
Ge r lNo. nea 201
新加坡职业教育文化 观பைடு நூலகம்其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