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后感写作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写法三步走

●读(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必须先“读”而后“感”。因此,写读后感一般先概括叙述原文中的某个内容,即简单介绍读过的文章或书的内容,重点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即感点,为抒发感受做准备。

语段示例:

鲁滨逊在一次雨中航行中失事,他的同伴都遇难了,他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并没有因此放弃生命,而是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座“房子”,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面包、酒、衣服、枪弹等等……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孤岛生存。(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感(读感结合,以“感”为主)

“感”是“读”的延伸,是对“读”的某个内容的认识和感悟。即结合“读一层”中的感点——读过的文章或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最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语段示例:

鲁滨逊在孤岛生存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我想,希望一定住在鲁滨逊的灵魂里,那样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鲁滨逊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世隔绝,饱尝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处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因此他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联(联系实际,感受真实)

联系实际的“实际”可以是个人的言行、经历、思想,也可以是他人的言行、经历、思想,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是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能把感受写真实,写具体。

如写《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时,你可以由灵魂里住着希望的鲁滨逊想到身边灵魂里住着希望的人,抒发自己的看法。

语段示例:

由灵魂里住着希望的鲁滨逊,我想到了邻居张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但我不理解为什么她每天都能保持微笑。现在我明白了,她的灵魂里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她的丈夫很疼爱她,周围的人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了,常常帮她做家务,乖巧可爱。啊,难道她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过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对生活了!

有人说过:“当你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逊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那充满希望的心不正是自己的一盏明灯吗?当邻居张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那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明灯吗?我希望所有读过《鲁滨逊漂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希望,并拥有它!(节选自《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后感习作实践

2020高三“天一”四月大联考作文题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次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所喜欢的书中人物畅所欲言。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发言可以看出,下列人物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伯夷关羽贾宝玉林冲孙少安高觉新钱墨吟白嘉轩堂吉诃德爱斯梅拉达上述人物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请你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明要求】

这次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当下疫情作文满天飞的情况下,算是一股清澈,充满了文学气息,散发着书墨瀚香,十足的文化味。

审题时我们要抓住五点关键信息:

一是人物。材料的主体,也是作文的母体——10位名著中的人物。这10位人物,古今中外,名著名篇,有些还是世界文学走廊中不巧的经典人物。对名著内容和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是写好此次习作的前提。习作文学气息的背后,对考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是一个考验。

二是主题。选择两到三位人物确定某一主题。这个就要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选人”,迅速找到人物的共同点,确定习作的主题。人物是两到三位,两个也行,三个也可以,但不能超出此范围。题目只要求选择两到三个人物,既是写作的需要,也是照顾考生的需要——毕竟并不是每一位考生对这10位人物都十分了解。

三是现实。要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来写。文学即人学。文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所以习作的要求不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不能写单纯的人物评论,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要结合两个字“现实”,包括个人“读书体验”和社会现实。

四是文体。明确要求写读后感。读后感虽然不像书信、演讲稿、发言稿那样,在文体格式要求上有那么多既定限制,但在外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所体现的。如标题,多有正副标题,正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副标题位于正题之下,以破折号引出,多是“读XXX有感”的形式。

如“奋斗不自星河长明——读孙少安、堂吉诃德有感”。

这次习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不是对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来写读后感,而是打破时空,自由组合,在指定的10位人物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现实思考。题目有开放度,有创新性,也有挑战性。

【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是这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步:主题确定,首先来源于对材料中10位人物的主要事迹、个性特点和精神品质有了解。

伯夷:爱国守志,意志坚定。(《伯夷传》)

关羽:义绝,忠君报国。(《三国演义》)

贾宝玉:性格叛逆,追求平等,鄙视功名。(《红楼梦》)

林冲:忍无可忍之时,勇敢决绝,奋起反抗,救弱济贫。(《水浒传》)

孙少安:顺应时代潮流,负重前行,奋斗抗争。(《平凡的世界》)

高觉新:有新思想,但囿于旧势力,半个意识觉醒的新旧人物。(《家》)

钱墨吟:坚定信仰的战士,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四世同堂》)

白嘉轩:具有自力更生的民族优良品质。(《白鹿原》)

堂吉诃德: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与旧时代思想相悖的奋斗追求,但盲目可笑。(《堂吉诃德》爱斯梅拉达:纯洁善良,品格坚贞,乐于助人,不畏强暴,美的化身。(《巴黎圣母院》)

第二步:找出两到三位人物身上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主题。

以下主题可供参考:

①爱国主题。伯夷、关羽、钱墨吟(也可三选二任意组合)

②反抗斗争精神。贾宝玉、林冲、堂吉诃德(也可三选二任意组合)

③自力更生意识,不安于平庸,奋发向上。“孙少安+白嘉”组合。

④人性之美。善良,正直,救弱济贫,乐于助人,不畏强暴,“林冲+爱斯梅拉”达组合。忠诚大义,“伯夷+关羽”组合。

⑤革新先要勇气,后要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高觉新+堂吉诃德”组合。这两位有觉醒意识,有抗争诉求,但要么缺少行动,要么行动方向不对。或者来个“孙少安+高觉新+堂吉诃德”三人组合,“一正加两反”证明面对逆境、困境,要有革新的勇气,还要有革新的智慧。

⑥为信仰而奋斗,坚定信念,执著追求。伯夷、关羽、堂吉诃德、孙少安、白嘉轩。

也可以有其他主题,只要人组合得当,言之成理亦可。

【习作构思】

习作构思总体上分两个部分,一是读,二是感。

“读”。引出材料中的人物,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指出人物的共性,点明文章的主题。“读”是引子,是过渡。可以用一个主体段完成。

“感”。结合自身读书体验及社会现实,谈谈感想和体会。“感”是重点,是核心。可以用两个主体段完成。要围绕主题,找准“感点”,有感而发;要不骛虚声,不尚空谈,联系实际,有的放矢;要由走出书本,回归现实,体现出阅读对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要把“爱国”“奋斗”“革新”“信仰”“正直”“忠义”“斗争”等主题搬到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探讨思考,经世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