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 药和 化学肥 料应 用为标 志 的现代 茶叶 生产方 式 , 在不 断提
高 茶叶 产 量 的 同时 , 也 在干 扰和 破 坏 茶园 生态 系 统 。 有机 茶
园和 封 园等 , 以改 变 茶园 小气 候 , 改 善 生态 环境 并 兼治 某 些
害虫。 2 物 理 防 治 措 施
2 . 1 灯 光 诱 杀 法
保 留 一般 非危 害性 的杂草 , 以调 节 茶 园小 气候 , 改 善生 态环 境, 利于 天敌 栖息 。 其他 农 业 措 施包 括 适 时 灌溉 、 排水 、 清除残枝落叶 、 清
很长 。 长 期 以来 , 在 茶 园栽 培管 理 过程 中 , 多 种农 业 、 物 理 和
生物 技 术措 施 被 自觉 或不 自觉 地成 功 应 用于 防治 茶 园病 虫 害, 并 且根 据 茶叶 生 产和 茶树 病 虫发 生 的特 点 , 这 些措 施 又 被 不 断 地 丰富 和 发 展 , 维 系着 茶 叶 的可 持 续 生 产 1 。 以化 学
诱剂。
2 . 3 色 板 诱 杀
有 机 茶 园 不能 使 用 人 工合 成 的 化肥 , 只 能施 有机 肥 和
天然矿物性肥料 , 这些肥料主要是作基肥施用 , 施好基肥可
以保持 茶 树 的 良好 的长 势 , 增加 茶 树对 病虫 害 的抵 抗 能 力 , 因 此要 重 施 基 肥 。 基 肥 品 种包 括 沤 肥 、 农 家肥 、 堆肥 、 饼 肥
现代 农 业科技
2 0 1 5年 第 1 6期
植物 保 护学
有 机 茶 园病 虫 害防治 措 施
杜 颖
( 湖 北 省 恩 施 市龙 凤镇 农 业服 务 中 心 , 湖北恩施 4 4 5 0 0 3 )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作者:杜颖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6期摘要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

该文介绍其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防治。

关键词有机茶园;病虫草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6-0127-01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灌木型作物,种植后生产年限很长。

长期以来,在茶园栽培管理过程中,多种农业、物理和生物技术措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成功应用于防治茶园病虫害,并且根据茶叶生产和茶树病虫发生的特点,这些措施又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维系着茶叶的可持续生产[1]。

以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应用为标志的现代茶叶生产方式,在不断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也在干扰和破坏茶园生态系统。

有机茶园的病虫害控制应在尊重自然原则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基本方法,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以适当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同时利用非化学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2],从而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草害对有机茶园造成的损失。

1 农业防治措施病虫害农业防治是指通过改变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形成不利于其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从而实现降低有害生物种群的目的。

1.1 选用抗病虫品种,避免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选择种植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湖北省茶树优良品种有鄂茶11、鄂茶12、鄂茶1、鄂茶5、鄂茶6、鄂茶7,为了避免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可选择和搭配不同无性系品种。

1.2 重施基肥,适量配施追肥和叶面肥有机茶园不能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只能施有机肥和天然矿物性肥料,这些肥料主要是作基肥施用,施好基肥可以保持茶树的良好的长势,增加茶树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因此要重施基肥。

基肥品种包括沤肥、农家肥、堆肥、饼肥等,适当补充矿物性磷肥、钾肥。

1.3 适时采摘和修剪茶树的芽叶是茶叶采收的原料,营养物质高,也容易诱发芽叶病虫害的发生。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摘要从保护茶园生物多样性与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优先采用农业技术与加强茶园栽培管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介绍有机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供种茶户参考。

关键词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机茶园是指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经过认证机构认证的茶园。

从茶园到病虫草害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类所造成的损失是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茶园病虫害防治要以茶树为主体、以茶园环境为基础、以农业技术和生物控制为主导,充分发挥自然调控的作用。

1保护茶园生物多样性,维持茶园生态平衡茶园周边多种树,茶园内行道旁种植行道树,风口处种防风林。

如利用退耕还林地改建茶园的地区,可充分利用已种植的树木,来达到维持茶园生态平衡的目的。

由于树、森林是维持茶园生态平衡的核心,因此“林中茶”种植模式是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有效措施。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加强茶园栽培管理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化学药剂(生物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草害,还可以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防治病虫草害,具体措施如下。

2.1清园消灭病虫冬季至早春,结合清洁茶园,把越冬的蓑蛾、斑蛾、刺蛾、脊冠网椿、椰圆蚧及各种病虫枝叶清理出茶园,将其消灭在发生危害之前,为防治病虫工作争取主动。

对已封行的茶园,为了便于管理,在不缩小原有采摘面的前提下,于秋末将茶树基部的分枝(侧枝)及下垂枝割掉,使茶行的横切面呈扇形。

这样不但有利于茶树生长,方便管理操作,还可以直接杀灭附在这些边脚枝上的角腊蚧、牡蛎盾蚧、卷叶虫、茶毛虫(卵)、脊冠网椿(卵)、黑刺粉虱及茶饼病、烟煤病等多种病虫。

茶叶病虫害防治的有机栽培技术

茶叶病虫害防治的有机栽培技术

茶叶病虫害防治的有机栽培技术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然而,茶叶的生产却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护茶叶的品质和增加产量,采用有机栽培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茶农们的共识。

本文将介绍茶叶病虫害的几种常见有机防治方法,并探讨其效果和实施方法。

一、追求生物多样性有机茶叶生产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尊重自然规律,追求生物多样性。

茶园中的昆虫和微生物群落在防治茶叶病虫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管理茶园生态系统能够吸引益虫,形成自然的生物防线,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二、合理选择茶叶品种和栽培技术选择抗病虫害的茶叶品种是有机防治的首要步骤。

品种的抗性直接影响茶叶的抗病能力,使其能够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生存和生长。

此外,合理的栽培技术,如适宜密度的栽培、适当的施肥和灌溉等也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三、生物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是有机防治茶叶病虫害的关键之一。

生物农药主要由天然物质提取而成,对环境和人体无毒副作用。

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病毒农药、细菌农药和真菌农药等。

在茶园中使用生物农药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且不会对茶叶品质造成负面影响。

四、生物控制方法生物控制方法是有机防治茶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用生物控制能够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可以引入蜘蛛、蝙蝠和鸟类等控制茶园中的害虫,使害虫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五、土壤管理有机茶叶生产中,合理的土壤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

通过改善土壤质地和提高有机质含量,能够增强茶叶的自身抵抗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使用有机肥料和厌氧菌肥等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茶树的免疫力。

六、经常性监测和防治茶叶病虫害防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茶农应经常性监测茶园中的病虫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定期巡视茶园,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可以避免其大面积传播和危害。

茶农还可以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远程监控和预警,提高防治效果。

总结起来,茶叶病虫害防治的有机栽培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式,对保护茶叶的质量和环境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优质茶园的管理知识与技术(4)有机茶病虫害的防治

高效优质茶园的管理知识与技术(4)有机茶病虫害的防治

高效优质茶园的管理知识与技术(4)有机茶病虫害的防治作者:禹利君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10期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禹利君(续第9期第36页)据统计,茶树病虫害会导致茶叶减产10%~20%,情况严重时,甚至无茶可采,直接影响茶叶产值。

而有机茶是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生产有机茶经济效益很高,是茶产业发展方向。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所以如何采取无毒、无害且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保证有机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一、主要病虫害1.主要病害发生在嫩叶上的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白星病和茶芽枯病等;发生在成叶和老叶上的主要病害有茶网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茶圆赤星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和茶煤病等。

叶部病害是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病害,其他还有由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根部和茎部的病害。

2.主要虫害按取食方式,可以将茶树害虫分为食叶类害虫、吸汁类害虫(螨)、钻蛀类害虫和地下害虫四大类。

①食叶类害虫。

食叶类害虫通常是以幼虫或成虫取食茶叶为害茶树,食叶类害虫是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

②吸汁类害虫(螨)。

吸汁类害虫(螨)是用口针插入茶树芽叶和茎部组织内吮吸汁液为害茶树。

这类害虫(螨)一般体型较小,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多数为茶树上的重要害虫(螨)。

③钻蛀类害虫。

钻蛀类害虫是通过钻入茶树枝干和果实为害茶树。

④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通过取食茶树地下根茎为害茶树。

二、有机茶病虫害的防治1.农业防治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慎选种茶园地,最好在生荒地上种茶。

二是选育抗病能力强的优质茶苗。

三是加强茶园管理。

有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常用的有深耕除草、合理修剪、增施农家肥等。

此外,秋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和细弱枝,扫除地面枯枝落叶,清除茶园杂草可减少越冬病虫数量,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2.物理防控技术物理措施应用最多的是“三挂”技术。

①挂黄板。

在茶园中将黄板悬挂高于茶蓬5~10厘米的位置,每667平方米挂放25~30块,悬挂时间4月中旬至10月中旬。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该病 主要发生在 茶树嫩 叶和新梢 上 , 初 期在 叶面产 生淡 黄 色水 渍状 小斑 ,后 扩大 成淡 黄 褐
主要发生在当年成叶 , 老叶和幼叶也可发 病 , 严重 时全 树 叶片脱 落 , 造 成枝 干枯死 。 病 斑 多从 叶尖 和 叶缘 出现 , 初 期病 斑呈 水渍状 褐 色斑点 。 后逐 渐扩 大成 不规 则大 斑 , 有 时 以叶脉 为界 , 形 成半 病 叶 。 病 斑颜 色 由褐 色变成 焦黄 色 , 最后 呈 灰 白色 , 外缘 有黄 褐至 褐色 隆起线 , 病健 界 限 明 显; 病斑 边缘 有 轮纹 , 后期 叶 面散 生许 多黑 色小
幼 虫有 吐丝下 垂 习性 , 老熟 幼 虫人 土化蛹 。
2 . 3 . 3 防 治 方 法
年发生 多代 , 以雌 成虫在 茶蓬 和杂草丛 中
越冬 。茶 小绿 叶蝉 的发 生 与气温 、 湿度、 降雨有
密切 关 系 。当旬均 温达 到 1 5 %~2 5 ℃ ,时 晴时 雨, 即 中温 高湿适 宜发 生 , 温度超 过 2 8 ℃或 高温 少雨 、 或长 时间雨 日、 雨量过大 , 都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其发生 。
并 有 一定 的技 术要 求 , 部分 农 民重视 眼前 利益 , 求 简单方 便 , 在农业 生产 中的应用 的积极 性还 比 较低。 新 型 高效低 毒农 药 品种不 全 , 农 药储 备还
不 能 满足应 急 防控 所需 。 d ) 病虫绿 色防控技 术还 比较欠缺 , 大宗作物 如 玉米 、 马铃 薯等作物 病虫绿 色防控技术 亟待引
1 . 1 . 3 防 治 方 法
a ) 加强茶 园管理 做 好肥 水 管理 和防虫 、 防 冻措 施 , 提高 茶 叶抗 病 能力 ; 进行冬 季茶 园的修 剪, 剪除病 虫 枝 叶 , 清扫地 面落 叶 , 集 中焚 烧 , 减

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管理要点

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管理要点

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管理要点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然而,茶园病虫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稳定。

为了有效防治茶园病虫害,保障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茶园管理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茶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管理要点。

一、茶园病虫害的分类与危害茶园病虫害主要分为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常见的茶园病害有茶红蚧、茶青虫、茶褐斑病、茶多粉病等;而茶园虫害有茶青虫、茶蚜虫、茶绢蚧、茶毛虫等。

这些病虫害会给茶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带来严重影响,降低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线虫和微生物等对茶园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通过引入具有捕食或寄生效果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同时,采用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绿僵菌等,对茶园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毒副作用以及利于生态平衡的特点,对于茶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茶园病虫害防治中使用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传播速度。

采用化学防治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施药,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种植密度与间作良种调整茶园的种植密度和合理选择间作良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适当增加茶树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提高空气流通性,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在茶园中实施间作种植,选择与茶树具有互补作用的作物,例如大豆、葡萄等,可有效减少茶园病虫害的发生。

三、茶园病虫害的管理要点1. 定期巡查和监测茶园管理者应定期进行茶园病虫害的巡查和监测。

通过观察茶树的生长情况、叶片表面是否有虫害以及茶树的抗病虫性情况等,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阶段,在病情还没有蔓延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茶园的损害。

茶树病虫害的有机防治方法与可持续利用

茶树病虫害的有机防治方法与可持续利用

茶树病虫害的有机防治方法与可持续利用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茶树病虫害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茶树病虫害,并且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有机防治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茶树病虫害的有机防治方法和可持续利用进行讨论。

一、茶树病虫害的现状与危害茶树病虫害是指对茶树造成病害和虫害的各种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以及昆虫、螨类等。

茶树病虫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茶叶品质:茶树病虫害会导致茶叶叶面黄化、枯萎、烂叶等现象,降低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2. 影响经济效益:茶树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茶叶产量下降,进而影响茶叶的市场供应和销售。

3. 损害茶树健康:茶树病虫害会对茶树植株造成生理和解剖上的损害,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茶树死亡。

二、有机防治方法为了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有机防治方法在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机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茶树的免疫系统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天然生物体对茶树病虫害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捕食性昆虫来控制茶叶螟等害虫的繁殖,可以减少对茶树的危害。

3. 病害防治: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利用有机农药,如植物提取物和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这些有机农药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大的危害,同时可以有效控制茶树病害的发生。

4. 病害监测与预警:通过建立病害监测与预警体系,可以及时了解茶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产生经济上的损失。

三、茶树病虫害的可持续利用茶树病虫害的有机防治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还能够实现茶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沼液种植茶树:沼液是一种有机肥料,可以作为替代化肥的一种选择,用于茶树种植。

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提供茶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增加土壤的肥力,实现茶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
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
式。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
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
液为害。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
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6
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
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
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
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
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欧盟有机标准不可用)。
2、茶毛虫。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
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
片呈缺刻状。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
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尺蠖。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
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
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其幼虫有吐丝下
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
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
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4、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
为食。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
中、下旬。

防治措施: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
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5、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
椭圆形,紫黑色。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
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
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
生。

防治措施: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可喷施
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6、黑刺粉虱。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
的主要虫态。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
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
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
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
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
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
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度石硫合剂喷杀。
7、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
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
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为半圆形或不规
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
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
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
尔多液防止其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