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5—6月及9— 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7—9月。
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
(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3、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
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
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
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4、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
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耕 除 草 、 季 深 翻晒 土不 仅 可疏 松 土壤 、 灭 杂 草 , 秋 消 促进 茶 树 根 系发 育 , 茶树 生 长 健壮 , 强 抗 病 虫 的能 力 , 使 增 而 且还 可 以 直接 或 间 接起 到消 灭 病虫 的作 用 。 对 直 入 土 如
化蛹 习性 的害虫 , 通过 中耕 除 草 ( 每年 6月中 下旬 )秋 季 在 ,
深翻 晒 土( 每年 1 1月间 ) 消 灭大部 分 。 在 ( 卜1 可
24 整 枝 修 剪 及 更 新 .
在 秋末 或早 春 , 过对 茶 树蓬面 的修整 , 仅可 以减 少 通 不
纤 弱 枝 条 , 进 茶 树 生长 , 利 于 采摘 , 且还 可 以消 灭 一 促 有 而 些越冬 的病 虫 。 如 : 茶饼 病 . 枝 后可 剪掉 2 . 5 .% 例 对 整 97 07 % ̄
有机 茶 园是 指 在原 料生 产过 程 中遵 循 自然规 律 和 生态
学原理, 采取 有 益于 生态 环 境 的可持 续性 发 展 的农 业技 术 ,
幼蚧 。 调 查 , 虫严 重 发生 时 . 1个 芽 头上 就 有 4 6头 , 据 此 在  ̄ 最 多的达 4 0多头 。 4月中旬 采摘 1 , 摘 除了 越 冬幼 虫总 次 就 数 的 3 %。 时 , 6 这 由于 它 们还 在 陆续 向上 爬 , 此经 过连 续 因 逐批 采摘 . 大部 分 的幼 虫在 其 形成 卵 囊之 前 . 随采 摘 而被 就
也是 消 灭 小绿 叶蝉 的有 效 方 法 之 一 。 在新 梢 发 生 的 茶饼 对
茶 园周 边 多种 树 , 园内 行道 旁种 植行 道 树 , 口处种 茶 风
防 风林 。 利 用退 耕 还林 地改 建 茶园 的地 区 , 充分 利 用 已 如 可
茶园病虫害怎么治理 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

茶园病虫害怎么治理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相信茶园的病虫害一定是茶农们头疼的问题,现在小编就给大家送福音来了。
让咱们一起来学习下茶园的病虫害怎么治理,掌握茶园病虫害的治理措施。
茶树病虫害的主要类别据统计,我国茶树害虫814种,天敌1100多种。
一、吸汁性害虫:刺吸式口器。
主要有小绿叶蝉、蚜虫、黑刺粉虱、螨类、蓟马等。
二、食叶类害虫:咀嚼式口器。
主要有(灰)茶尺蠖、茶丽纹象甲、茶毛虫、茶黑毒蛾、刺蛾类和蓑蛾类等。
三、卷叶类害虫:咀嚼式口器,以卷叶或虫苞隐蔽,幼虫藏匿在苞中啃食芽叶,致使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主要种类有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细蛾等。
四、钻蛀类害虫:钻入枝干、根部、种子的害虫。
主要有茶吉丁虫、茶天牛、茶枝镰蛾、茶梢蛾等。
五、地下害虫:危害茶苗地下根系害虫。
主要有象甲幼虫、蛴螬、地老虎、白蚁等。
六、芽叶病害:主要茶白星病、茶饼病、茶炭疽病、云纹叶枯病等。
茶园用药特点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用时直接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水溶性高的农药残留成分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因此,应喷施水溶性低的化学农药。
茶园病虫害治理措施一、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茶树栽培中农业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
选用角质层厚和茶单宁含量高的抗病虫良种。
通过合理密植,减少病虫发生;采取中耕除草,使茶毛虫、茶尺蠖的蛹、茶籽象甲、茶象甲幼虫、蛹都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
合理施肥,氮、磷、钾的合理配比,使茶树营养平衡,增强抗病虫的能力。
合理分批多次采摘,可抑制茶蚜、小绿叶蝉的发生,也可消灭部分螨类害虫。
在冬季清园,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杂草蒿秆清理出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来年的初侵染源,减轻病虫危害。
二、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开发应用性诱剂:1、以菌治虫:用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BT乳剂、8010、青虫菌6号)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用浏阳霉素防治茶树害螨。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茶园是茶叶生产的基地,对茶园的管护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茶园管护管理,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制定了以下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
一、土壤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树产量和品质。
2. 土壤保墒,采取覆盖、间茬种植、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二、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巡视,每周对茶园进行一次全面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利用天敌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三、茶树修剪。
1. 适时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及时进行枝条修剪,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和生长势。
2. 疏芽疏叶,在生长旺盛期,进行适量的疏芽疏叶,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新梢的质量。
四、水资源管理。
1. 合理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茶树的生长需水。
2. 水土保持,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五、茶园环境管理。
1. 清理杂草,定期清理茶园内的杂草,保持茶园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环境监测,定期对茶园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六、安全生产管理。
1. 安全教育,定期对茶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设施,加强茶园内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信息化管理。
1. 信息采集,建立茶园信息采集系统,对茶园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茶园管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茶园管护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茶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为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该病 主要发生在 茶树嫩 叶和新梢 上 , 初 期在 叶面产 生淡 黄 色水 渍状 小斑 ,后 扩大 成淡 黄 褐
主要发生在当年成叶 , 老叶和幼叶也可发 病 , 严重 时全 树 叶片脱 落 , 造 成枝 干枯死 。 病 斑 多从 叶尖 和 叶缘 出现 , 初 期病 斑呈 水渍状 褐 色斑点 。 后逐 渐扩 大成 不规 则大 斑 , 有 时 以叶脉 为界 , 形 成半 病 叶 。 病 斑颜 色 由褐 色变成 焦黄 色 , 最后 呈 灰 白色 , 外缘 有黄 褐至 褐色 隆起线 , 病健 界 限 明 显; 病斑 边缘 有 轮纹 , 后期 叶 面散 生许 多黑 色小
幼 虫有 吐丝下 垂 习性 , 老熟 幼 虫人 土化蛹 。
2 . 3 . 3 防 治 方 法
年发生 多代 , 以雌 成虫在 茶蓬 和杂草丛 中
越冬 。茶 小绿 叶蝉 的发 生 与气温 、 湿度、 降雨有
密切 关 系 。当旬均 温达 到 1 5 %~2 5 ℃ ,时 晴时 雨, 即 中温 高湿适 宜发 生 , 温度超 过 2 8 ℃或 高温 少雨 、 或长 时间雨 日、 雨量过大 , 都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其发生 。
并 有 一定 的技 术要 求 , 部分 农 民重视 眼前 利益 , 求 简单方 便 , 在农业 生产 中的应用 的积极 性还 比 较低。 新 型 高效低 毒农 药 品种不 全 , 农 药储 备还
不 能 满足应 急 防控 所需 。 d ) 病虫绿 色防控技 术还 比较欠缺 , 大宗作物 如 玉米 、 马铃 薯等作物 病虫绿 色防控技术 亟待引
1 . 1 . 3 防 治 方 法
a ) 加强茶 园管理 做 好肥 水 管理 和防虫 、 防 冻措 施 , 提高 茶 叶抗 病 能力 ; 进行冬 季茶 园的修 剪, 剪除病 虫 枝 叶 , 清扫地 面落 叶 , 集 中焚 烧 , 减
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假眼小绿叶蝉。
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
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
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
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毛虫。
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
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
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尺蠖。
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
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有机茶园病虫害该如何防治在有机茶园的种植管理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防治有机茶病虫害关系到茶叶的品质优良与否。
因此,虫害防治是有机茶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一般说来,有机茶的病虫害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物理防治物理防治的措施主要有三个:1、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诱杀与干扰昆虫的正常交配行为,如用性引诱剂诱杀茶毛虫、茶蚕等雄蛾。
2、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3、利用害虫的驱味性特点,用糖醋毒液诱杀卷叶蛾成虫。
二、农业防治1、先用抗病虫良种:良种茶树对茶枯病、茶白星病、黑刺粉虱、茶毛虫等抗性较强。
2、合理密植:有机茶园一般选择在自然条件好、植被茂盛、气候适宜的高山区或半山区建园。
茶树种植的行距1.5米,株距0.3-0.4米,每穴种植茶树2~3株,单行种植,有利于茶园通风透光。
3、精耕细作:勤除杂草可减少病虫栖息越冬场所,能有效地控制病虫繁殖与危害。
在春茶开采前进行1次浅耕除草,清除越冬杂草。
6月份梅雨结束后浅耕除草1次,8月份中耕除草1次。
10月份除草、清杂、封园。
4、适时采摘:要求在采摘季节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多种类害虫的危害。
三、天敌防治1、茶园多点饲养鸡群控制害虫。
鸡群在成林茶园里可捕食大量害虫,从而减少害虫发生量;鸡群还能啄食杂草、抓刨松土,鸡粪可肥园,对清除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培肥地力都有一定作用。
2、创造良好的天敌生存环境。
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或行道树,以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
四、其他防治方法1、开发和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如用白僵菌制剂防治茶丽象甲和小绿叶蝉,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等害虫的效果都较好。
2、选用植物源生药苦皮藤素等农药防治鳞翅目害虫和小绿叶蝉等害虫,防效较好。
3、冬季封园时,用石硫合剂等矿物质源农药可防治叶螨类、小绿叶蝉和病害。
有机茶的种植管理过程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有机认证,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不受污染,是纯有机茶。
有机茶建园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建有机 茶 园之前 ,根据将要 种植茶叶 品种 的生长特 性和最佳 的生长条件 ,做好茶 园生 产规划 ,建 好水源 ,开 辟蓄水池 。在路边和 适当的位 置 ,预 留种植遮 荫树 、绿肥
作 物 、 天 敌生 殖 缓 冲带 等 区 间 。
1 有机茶 园的构建
有机 茶 园的 构建 是一 项 庞大 的 系统 工程 ,涉及 到环
如下 :
境 、土壤 、水循环和 茶叶病虫害综 合防控等诸 多因素。而
有机茶 园的构建 ,关 系到以后生产 中的各个环节和 最终的
茶 园 环 境 和 茶 叶 质 量 , 因 此 ,是 有 机 茶 生 产 中 的 第 一 要
素。
1 1 认真做好建 园规划 ,尽 量建 设 良好 的茶园立体 。
一
有发生 的 病 虫害发 生 情况 ,对 于 引入 的茶 叶新 品种 ,特
1 2一 7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4 00 期
别是从有 病虫害 发生的 区域 引种 时 ,进 园前要进行严格检
疫 ,以 防 新 的 病 虫 在 当 地 繁 衍 为 害 。
2 3 保 护和 利用天敌资源 ,提高 自然生物 防治 能力 .
给天 敌创造 良好 的生态环 境 。茶园周 围可种植 防护林
和 行 道 树 ,或 采 用 茶 林 间 作 、茶 果 间作 , 幼 林 茶 园 间 种 绿
1 3 选 用 抗 病 虫 的 茶 树 品种 .
根 据有机 茶生产 的需要 ,充分 选育或 引种适 宜 的 良种
苗 木 。生 产 绿 茶 为 主 的 有 机 茶 园 可 选 种 ‘ 鼎 大 毫 茶 ’ 、 福 ‘ 井 4 ’ 、 ‘ 云 2 ’ 、 ‘ 龙 大 白 茶 ’ 等 ,也 可 选 用 龙 3 福 0 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不使用农药的的情况下,又不能让病虫害影响到茶树的种植,这就是有机茶园种植的困难之处,但是这有这样才能种出更加绿色、健康的茶叶。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
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
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
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
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
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
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
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
防治措施
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3、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
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
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
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
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
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4、黑刺粉虱。
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
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
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
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度石硫合剂喷杀。
5、茶毛虫。
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
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
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6、茶尺蠖。
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
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7、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
病斑
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
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