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1.概述:胫骨平台的骨折复杂,占全身骨折的4%,属于关节内骨折,常累及胫骨近端,多采取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有三大要素:关节面的解剖复位;骨折坚强内固定;塌陷后骨折复位并植骨。
骨折分型常用有三种:AO分型;Schatzker分型;罗从风的三柱理论分型(更适合手术进路的抉择)。
X光片的正侧位和CT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是必须的。
对于合并膝关节脱位者,腘血管损伤和骨筋膜室综合症者要特别重视作出诊断和判断。
软组织的处理关系到胫骨平台的治疗成败。
开放性损伤常用腓肠肌内侧头皮瓣转移。
有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大多数经行手术治疗,但接受关节面的移位程度有争议。
一般认为当关节面有移位或塌陷大于10mm应手术治疗。
但有人提出平台向外倾斜大于5°,或关节面塌陷大于3mm。
一般认为塌陷大于2mm 以上即行手术为宜。
老年人放宽手术指征,尤其有合并骨性关节炎者。
可采取石膏固定4-6周,完全负重8-12周以上。
应该特别强调: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考虑医生的经验,医院设备条件。
不成功的手术结果远不如保守治疗。
2.手术进路与器械种类的选择(内固定物的选择):①常见的手术进路:没有冠状位骨折线的胫骨平台内外髁骨折类型,标准的前内、前外侧入路能很好地显露骨折并进行复位。
对于后侧骨折即冠状位,目前手术入路有不同倾向。
对于后内侧骨折手术入路的争议不多,但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因其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手术入路的选择上分歧较大,罗从风等采用后内侧倒“L”形入路来治疗后外侧骨折,取得了满意的复位和固定,并认为该方法是治疗胫骨后侧骨折的有效方法的途径,但由于腓肠肌内侧头的阻挡,对有些患者仍需部分切断腓肠肌内侧头才能显露后外侧,有碍于患者的康复。
②器械种类(内固定)的选择:胫骨平台后方不规则的解剖轮廓,干骺端移行区较大弯曲弧度使钢板难以精确粘附骨折部,之前也无专门设计的符合该解剖特点的钢板,因此“T”形钢板,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重建钢板均有应用,通过适度预弯后进行支撑固定,均取得满意疗效。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4例体会

2 治 疗 方 法
2 1 术前 准 备 . 根 据骨 折 的不 同类 型 及 软组 织 的损 伤程 度确 定手 术 时 间 , 院后 先 用 石 膏 后 托 制 动 , 住 抬
骨 缺损形 状修 整移 植 骨块 的松 质骨 部分 , 以镶 嵌形 式 植 入缺 损处 , 后使 胫 骨髁 骨 片 与关 节 面互 相 吻 合 , 然 先 用 细克 氏针 临 时 固定 , 中用 c型 臂 x线 机 观 察 术 骨 折复 位满 意 后 , I 骨 折 行 松 质 骨 螺 钉 固定 ; 对 型 其 余 类 型骨折 行 支 持钢 板 加螺 钉 内 固定 。确认 关 节 复 位 满意 并活 动膝关 节 待骨折 稳 定关 节 面平 整 后 , 缝合 冠 状韧 带 , 复 损 伤 的半 月 板 和 韧 带 。置 引流 管 , 修 缝 合 伤 口。 23 术后 处理 . 对稳 定骨 折 、 固定 牢 固者 , 后 不 内 术
胫骨平台骨折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 胫骨平 台关节面的
塌 陷和劈裂 骨折 块 的分离 、 位 。胫 骨近 端解 剖 形 态 移
不 规则 , 骨折 劈 裂 无 移 位 、 陷 程 度 小 或 骨 折 只 涉 如 塌 及 小部 分关 节 面 , 会 出现 x线 片 上 正 常 的 隐性 骨 则
折 。另外 , 胫骨 平 台骨折 的 x线 片不 能充 分显示 关 节
月板上 冠 状 韧 带 , 起 半 月 板 , 露 塌 陷 的 关 节 面 。 翻 显
4 讨
论
4 1 重 视 螺旋 C . T扫 描 在 胫 骨 平 台骨 折 中的 应 用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法和治疗体会

11 一 般 资料 .
麻醉 , 手术切 口范围充分 , 均切 除病灶外 1 20m正常组织 。 . . 5~ e 切 除腹壁 肿块后 , 局部组织缝合张力 大 , 既可 以采 用褥 式缝合 , 又可 以采用补片加固。 病灶累及腹直肌浅筋膜 3 , 4例 累及肌层 9
例, 累及腹膜 5 。 例
产术后腹壁切 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带来 的腹壁切 口增大的肿块 以及周期性疼痛 困扰着众多剖宫术产后 的患者 ,影响 了她们的 工作和学 习生活 。本文对我院 19 9 0年 1 ~2 1 月 0 0年 3月近 2 0
8 例患者均出现不 同程度的剖宫产切 口区域疼痛、与月经 7 相关的周期性胀痛 , 并有逐渐增大的触痛结节或包块、 经后变小 。 观察组 4 例患者 中查体发现 , 8 腹壁切 口皮下直径 2~4 e .m 5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 比较常见 的关节 内骨折 ,随着 交通事 故的增多 , 骨平台骨折成为 骨科 当 中比较 常见的疾病 。20 胫 07
I . 5个月后拆除石膏、 牵引 , 练习膝关 节伸屈运动 , C M治疗。 行 P
1 疗 效 标 准 . 3
年1 0月~2 0 0 9年 7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 7 ,采用切开复 6例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附60例报告

( 3 7 ・ 7・ 总 9 )7
胫 骨平 台骨折 术 后 并发 症 的预 防 与护理
— —
附6 0例 报 告
叶 铿
( 江省 台州市博爱 医院, 浙 浙江 台州 3 85 ) 10 0
关键词 骨折 胫 骨 平台 术后并 发症 护 理
发筋膜 间 室 综 合 征 , 及 时切 开减 压 而 未 造 成 不 良 经
后果 。
个月 内愈 合 , 均 3 5个 月 。其 中术 后 表 浅 感 染 2 平 .
例, 经换 药后 愈合 , 深部 感 染 , 无 1例血 管 损 伤 者 愈合 良好 , 腓 总 神 经 损 伤 者 完全 恢 复 , 节 功 能参 照 1例 关 R s usn胫 骨髁部 骨折 膝关 节 功能评 分 ( am se 总分 3 0
者监 测生 命体 征 、 察 尿 液 的色 泽 、 录 2 观 记 4 h尿 量 、
伤 1例 , 筋膜 间室综 合症 1 , 骨 例 胭血 管损伤 1 。 例
1 2 方法 . 本 组 均 行 手术 治 疗 , 根据 不 同 的骨 折 类
型选 择合 适 的手 术人 路 及 相 应 的 内 固定 。术 后 给 予 抗炎 、 对症 治疗 , 固定 牢 靠 者 , 般 不 采 用 外 固定 , 内 一 合并 神经 、 软组织 损伤 者采 用石 膏托 外 固定 2~3周 ,
分 ) 结 果优 ( 7分 ) 9例 , ( 6~ 0分 ) , ≥2 3 良 2 2 9例 , 可
2 2 胫 前皮 肤坏 死及 关节腔 内感染 .
由于 手术 切 口
多位 于胫骨 近端 前 部 , 处 软 组 织 较 少 , 液 循 环相 此 血 对 较差 , 加上 患 者术 后 全 身 和 局 部 抗 感染 力 降低 , 易 合 并切 口感染 致 胫 前 皮 肤 坏死 , 发关 节 腔 感 染 , 诱 造 成 化脓 性膝关 节 炎 引 起关 节 软 骨 的永 久 性 破 坏 而致 手 术失 败 。预防 措 施 : 术 后 予 大 棉 垫包 扎 , ① 长腿 石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8-13T16:03:53.77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6期作者:张庆云吉鸿林[导读]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接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张庆云吉鸿林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621000【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接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患者120例进行研究。
基于不同术后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提供系统功能康复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以及住院指标差异。
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住院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手术治疗后接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康复状态的影响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康复效率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功能康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干预效果胫骨平台骨折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疾病,胫骨平台的功能在于关节运用功能的支持,在骨折发生之后患者的膝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结构改变,此时很难自行恢复原始状态,同时还会形成膝关节功能性障碍[1]。
微创内固定手术属于临床中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之后部分患者仍然会出现膝关节功能性障碍。
想要确保患者快速康复,需要在临床中做好术后治疗方式的合理实施[2]-[3]。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本文以对比方式探究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
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患者120例进行研究。
基于不同术后干预措施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60例,男女34例、26例,年龄(49.41±3.61)岁;常规组患者60例,男女35例、25例,年龄(48.55±4.02)岁。
手术讲解模板: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5.重建关节面 先由助手向下牵引并内收 小腿,使外侧关节间隙张开,并将一块大 的外侧骨折块连同附于其上的肌肉一起向 外侧拉开,显露深部骨折。术者用骨膜剥 离器细心抬起塌陷的关节面,使关节面对 合复位。再将向外侧拉开的大骨折块复位。 然后,用钻自外髁骨折块在水平位向内侧 钻孔,贯穿胫骨固定术
手术步骤:
栓穿过隧道,在内髁处皮肤上作一小切口, 显露螺栓钉,加螺帽固定。将胫骨关节面 骨折块复位后,其下面少量的骨质破损区 可取胫骨的皮质骨及股骨髁的松质骨充填; 大块骨缺损者宜取髂骨骨块移植,以免术 后关节面再度塌陷[图1 ⑶]。内固定、植 骨稳妥后,冲洗和吸尽关节腔内血液,清 除碎骨片。如半月板未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并发症: 细菌感染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并发症: 手术不当引发的其他并发症等。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1身心进行调节恢复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2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 变体位,如疼痛剧烈者,术后1-2天可适 量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证:
胫骨平台骨折常有一块大骨折块从胫骨平 台分离出来,并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如治 疗不当,常引起膝关节不稳和膝内外翻。 一般,胫骨平台骨折多数可用手法复位或 撬拨复位,然后用管形石膏固定。如复位 失败,则须行切开复位。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1.伤员一般情况不好,或并发休克者,必 须先行抢救,待休克稳定,一般情况好转 后,才能进行手术。
手术资料: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开门式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的康复护理

开门式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新的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要点,达到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目的。
方法:对胫骨平台术后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6例进行随访,包括心理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等。
结果:26例随访4~10个月,骨折均愈合。
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73.1%),良5例(19.2%),尚可2例(7.7%)。
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的康复治疗措施是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植骨内固定术康复治疗资料与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胫骨平台术后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
均为新鲜骨折。
手术方法: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目的及原则在于使下陷及劈裂的骨折片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纠正膝外翻或内翻畸形,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本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新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尽量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下,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平整,并根据骨折情况给予坚强内固定,必要时予以植骨。
新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特点主要是:直视关节面,可以准确判断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彻底开窗,可以将关节面最大程度地达到解剖复位;在关节面下有由松质骨紧压后形成的“夯土”,可以對关节面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并防止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复位丢失”现象。
胫骨平台骨折除及时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和及早进行主动肌肉收缩锻炼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对防止膝关节僵直、促进软骨的修复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术后康复治疗方法:①术后前3天:a.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多数由于惧怕疼痛或者怕影响伤口愈合而不敢活动,还有一部分患者因对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护理人员应强调进行功能锻炼的意义,向患者说明早期锻炼的好处,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恐惧情绪,以取得配合,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b.消肿:肌肉的主动收缩运动:术后常伴随有患肢肢体肿胀的发生,手术当天维持关节功能位,抬高患肢。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74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取Maitland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角度对比,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组伸直角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DL与VAS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实施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胫骨平台骨折;中医;粘连松解程序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为胫骨平台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后给患者膝关节结构带来严重损伤,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并发症,给患者正常步行带来不良影响[1]。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74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6.31±5.47)岁。
研究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46.52±5.63)岁。
纳入标准:(1)满足膝关节僵硬相关诊断标准;(2)病程低于90d;(3)患者签署知情书,知晓此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