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

1、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和奔放不羁的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两位同学各属于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加以教育?

答:甲属于胆汁质,乙属于抑郁质。对甲进行教育时,遇到问题要严厉批评,且要抑制其强烈反应,要做到既不激怒他又能触动其思想;表扬时应当恰如其分,不可夸张,以防止其骄傲。对乙进行教育时,要突出关怀体贴,柔和细致,多帮助,多表扬鼓励,及时肯定其点滴进步,不要公开批评和指责,以增强其自信心,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活动,消除疑虑,鼓舞勇气。

2、某初中班,有一名女同学,她在集体当中不太合群,大家做游戏时,她却独自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似乎在沉思;她动作缓慢,不敢大声说话,人多场合更甚;她爱好不多,却对自己喜欢的小东西特别爱玩,很长时间也没见他改变;她感情脆弱,好哭,胆小,甚至不敢与老师对望,总是把头埋得低低的,她很听话,从没有违反过纪律,请问她属于什么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答:该学生的主要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教师对她的教育应注重细致耐心,轻言细语,不要太激烈。号召全班同学多关心她,有意识地给她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引导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欢乐的激动人心的活动,帮助她树立对自己的信心,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掩蔽”其弱型的神经系统特性,变成活泼开朗的学生。

3、王亮和王峰是双胞胎,同年入学,现在已经是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他们两兄弟个子一样高,相貌也极其相似。但是他俩的性情却大不相同。王亮易激动,性情豪爽,办事果断,敢作敢为,行动迅速,喜欢参加各种争斗性活动,当受到挫折时怒发冲冠,爱打抱不平而不考虑后果。王峰则性情温和、安静、稳定、办事优柔寡断,行动迟缓,即使在经受挫折时仍心平气和,不动神色,而两人的成绩却不相上下,齐头并进,这一实例说明了什么?试以气质类型学说加以分析。

答:这一事实说明:

(1)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气质不是遗传决定的,它既有遗传性,也有变异性。所以王亮和王峰虽然是双胞胎,气质也有明显的差异。

(3)气质类型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但不影响人的智力的高低和成就的大小。

3、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

冉有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答案,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不仅是现代教育也是古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气质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因此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特征是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极为有价值的。

因为子路和冉有具有不同的气质特性,子路属于胆汁质,而冉有属于抑郁质,即两人具有的个性特征不同。尽管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但是不同气质特征的学生在工作、学习和行为表现方面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才有可能使得教育教学工作收到实效。孔夫子正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给学生施教的。

教师在针对不同的气质特征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注意因材施教,针对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总的原则和出发点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同一种教学方式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所产生的作用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特别关照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对于胆汁质的学生要抑制其强烈的反应,教会他们坚韧和自制,培养他们安静、平稳地进行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对于抑郁质的学生,要使其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的乐趣,在学习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5、有三个儿童参加智力测验,其中,小红8岁通过了8岁组的题目:小强7岁通过了4岁组的题目;小勇8岁通过了11岁组的题目。请问他们的智商分别是多少?分别属于哪种情况?思考对一个早慧超常儿童进行研究,常采用方法是什么?对中德儿童的数学能力的差异进行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小红:IQ=9/8X100=113(智力正常)

小强:IQ=4/7X100=57(智力低下)

小勇:IQ=11/8X100=138(智力优秀)

6、“拾柴火”的自然实验:

让保育院的40个学生在冬天的晚上去拾柴火生火取暖。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梯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额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给他们讲了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案:从性格理论来分析,这个实验说明了每个人对待相同的事情会拆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方式模式也吧相同。面对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个相同

的客观现实,个人的态度不一样。有的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的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的人虽然也去了山沟里了,但是却是嘟嘟囔囔不愿意;有的人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讲就是,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个性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成分。

7、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开始总是不及格,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得过二等奖,小学被保送到初中。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21名,从此,李小辉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答案:李晓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多次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晓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它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去学习,而言中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晓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是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1、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2、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8、小玲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考试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曰“自我放松”。他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有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本来就和麻烦了。他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教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他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请用相关的学习动机理论分析小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该同学。

答案:在目标锁定上,小玲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确定,“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有太多想。”没有一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够很好激发学习动机,也是其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在学习信念上,小玲将其学习成绩不理想归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