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宋真宗祥符年间,由于皇城失火,宏伟的昭君宫被烧毁,大臣丁渭受命全权负责宫殿的 修复。这在当时,工程浩大,不仅要进行完整的施工设计,还要解决诸多的困难:清墟 的垃圾无处堆放、烧砖烧瓦无处取土、大型木材石料运输极为困难。丁渭对此提出了一 个巧妙的“一箭三雕”的方案:先在宫殿前的街道挖沟,把取出的土烧砖烧瓦;再把京 城附近的汴水引入沟渠中,形成一条运河,用船把各地的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运到宫前, 解决了运输问题;最后沟渠撤水,把清墟的碎砖烂瓦和建筑垃圾就地回填,修复了原来 的街道。
《庸人治驮》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一定 意义上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方法论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
整体性 有序性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丁 渭 修 宫
启动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lnk
有序性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一定 意义上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方法论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二)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
整体性 有序性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冯湛造船 田忌赛马
1+1>2
内部结构优化
D
2.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 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 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 D.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3、(08宁夏卷)“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 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 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C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 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 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 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一方面,整体离不开部分。整 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 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 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 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区别 地位、 整体居于________,整体统率着部分, 作用、 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 功能不 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的地 同 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整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离开了部 相互 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________ 联系 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 联系 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 密不 能,________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 可分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 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
部分
注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 关系。(1)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 分功能之和。 (2)只有当部分以最优化的方式组成整体时, 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2框
成才之路 ·政治· 人教版· 必修4
2.准确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 含义 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 互作用着的部分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 系统 的特 征 整体 性 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 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 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 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①系统内部都具有层 次等级式结构,如行政系统的科、处、局、部等分工,军事 系统的排、连、营、团等运作。②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 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为达到最优目标而通过 改变要素和结构使系统功能最佳,如田忌赛马。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提示:(1)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混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 自己所看到的一部分当作了整个天。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 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发现捕获的雀 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 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并拿到林中 去捕雀。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 钻一个洞。”结果,一个也没有捕到。
[问题探究] 丁谓修复宫殿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运用这一思维方 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应做到: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要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名师点拨] 1.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的基 本特征
系统优化方法 实践方面
认识方面
整体性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重视整体的功能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
分是统一的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整体与部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①错误。题干强调
课时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要点晨背
1.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3.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七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探究与共享
盲人摸象
坐井观天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整体 部分
事物的全局及发展的全过程 事物的局部及发展的各个阶段
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
(1)人体与其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学校与其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总务 处、办公室、团委、各年级、各班)
32
3、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 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 形象;有的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 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 两种城市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思考: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9
2、系统的基本特征 (原理) A.整体性 B.有序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 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 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发生作用。
C.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 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2)相互影响
整体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 态及其变化;
整体
影响
部分
密封圈破裂,航天飞机失事。”
部分 制 约 整体
部分也制约整体,甚 至在一定条件下,关 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 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 作用。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部分
制约

PPT__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PPT__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 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给其 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用来给该 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击外敌入 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并不知道,继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 续追赶敌人。不久,马的脚伤太重而马失前 蹄。元帅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踩死。顿时, 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群龙无首,军队大乱。敌军乘机反扑,一举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灭掉这个国家。
判断哪些是强调整体,哪些是 强调部分?
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画龙点睛” 4、国兴则家兴,国破则家亡 5、校荣我荣,校衰我耻 6、、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知识总结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强调整体
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 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当部分 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部 分功能之和,否则就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本课小结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整体和部分 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系统的含义 掌握系统优 化的方法 树立全局观念
要求
重视局部作用
用综合的 要求 思维方式 来认识事 系统优化的方法 物
一、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2、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两者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 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 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2)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 功能及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一枚铆钉 (部分)

第七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七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坚持和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点,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难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巩固提升】
【学习反思】。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共66张PPT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共66张PPT

观性,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①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的多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样性
为转移。
P.57.的探究题:
(1)吴道子的画是一个整体,黄筌之所以无法改动此 画就是因为画中食指挟鬼眼是整幅画的一部分,它 的存在处于画的被支配地位,只能服从和服务于整 幅画。一旦改动,则失去了其整体的功能。
第三座庙:三个小和尚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引水上山,说明改造世界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把尊 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 结合起来。
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普遍性:没有孤立存在
唯 物
联系的特性
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 多样性:把握各种条件

树立全局观念

坚持整体和
法 用联 部分的统一 重视局部的作用
①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
整体 主导地位 统率部分 具有部分 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 被支配地位 受整体的制约 服从于整体
地位 作用 功能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②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A.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功能不存 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B.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 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方法论: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正确把握各种联系的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 又要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 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即认识有利条件,又重视 不利条件等。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x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x
(三)、联系的多样性 l、联系的多样性及表现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 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只注重那些直接的、 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 节。
◇课堂探究:(1)废旧电池是通过哪些环节危及人类健康的? (2)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 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探究提示:(1)废旧电池通过污染耕地、水,继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 进而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2)今天提倡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 模式能充分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把握联系的普 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方法点津】: (1)阅读教材,概括出联系观点的原理内容。(2)结合联系的三 特征,深入领会联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3)搜集具体 事例,说明怎样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课堂探究:(1)多桨船在性能上是不是其他船只性能的简单相加? (2)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
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探究提示:(1)不是。是在其他船只性能的基础上趋向强化的体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冯湛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造出了性能
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启发是首先从整体出发认识事 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 合。 本课小结:本课从联系的含义人手,首先介绍了联系的特征等世界观原理内容,又分析了联 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特别强调了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 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B
③ 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②④
8.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 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 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 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 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点拨
1.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状态。 (世界观原理)
树立全局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 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方法论要求)
中等马
下等马 系统
着眼整体性 遵循有序性 注重结构优化趋向
三马匹的出场次序。
第三、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 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结果:整体功能大大增强----获胜
点拨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 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整体性原则) (2)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 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有序性原则) (3) 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 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优化原则) (4)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 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成完整准确的认识
3.(2018·全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 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 30%,对 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社会 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 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 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 变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城镇化过程 中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 好。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城镇化发展要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 力相适应。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用综合的思维方法 认识事物。推进城镇化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出发,统 筹考虑,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D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 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 90分最 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 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①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答案] 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 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 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 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解析] 知识限定是“整体与部分的知识”,世界 各国“共商共建”,体现了立足于整体,可从整体的地 位的角度分析;“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体现了部分的作用,可从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功 能的角度分析。
B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 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 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 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上述成语典故体现了下面什么哲学道理?对号入座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 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 影响部分的功能状态。 ------树立全局概念,立足整体 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 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重视部分作用,搞好局部 3
温故知新
一 联系的含义 二 联系的特点 1. 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4.建立新的联系:
1
第七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目标
1、全面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区别与联系。 2、整体和部分关系方法论要求。 3、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 4、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求。
2
1、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A 2、一着不慎,全盘皆输。B 3、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 B 的那块木板。 4、大河有水小河(支流)满,小河(源头)无水大河干。 A B 5、脱离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 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A
学以致用
1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每个人都在 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 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 “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①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 ③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
C
②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结合,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④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 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 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 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这说明 (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要求:(1)树立全局概念,立 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 目标。(2)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 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与要素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8
3.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 导作用。 4.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5.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 展。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同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的运用
田忌 下等马 负 胜 胜 胜 齐威王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系统 第一、不能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 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 第二、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
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
奠定基础。
10
2 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 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 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 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 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世界观原理)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
易错易混
1.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2.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
4 (2018·江苏卷)下列选项与漫画《盲目加工 》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D.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
5.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 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探索人口经济 密集地区开发新模式,在新时期起到创新引导的示范作用 。新区选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过反复论证。新区发 展着重依靠内涵发展和创新引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按照起步期、中期、远期稳步推进。雄安新区设立、选 址、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 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 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 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 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 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 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 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