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

摘要: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在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提出了带负荷测试的内容及分析、判断方法。

关键词:带负荷测试测试内容测试数据分析

1引言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单纯、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于变压器做主保护,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危。怎样才知道差动保护的运行情况呢?怎样才知道差动保护的整定、接线正确呢?唯有用负荷电流检验。但检验时要测哪些量?测得的数据又怎样分析、判断呢?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些讨论。

2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简要原理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和的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3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性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但实现方式复杂,加上各种差动

保护在实现方式细节上的各不相同,更增加了其在具体使用中的复杂性,使人为出错机率增大,正确动作率降低。比如许继公司的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Y-△接线变压器Y型侧额定二次电流时不乘以,而南瑞公司的保护要乘以。这些细小的差别,设计、安装、整定人员很容易疏忽、混淆,从而造成保护误动、拒动。为了防范于未然,就必需在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时进行带负荷测试。

4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内容

要排除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的疏漏(如线接错、极性弄反、平衡系数算错等等),就要收集充足、完备的测试数据。

1.差流(或差压)。变压器差动保护是靠各侧CT二次电流和——差流——工作的,所以,差流(或差压)是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内容。电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如LCD-4、LFP-972、CST-31A型差动继电器),用钳形相位表或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依次测出A相、B相、C相差流,并记录;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如BCH-1、BCH-2、DCD-5型差动继电器),用0.5级交流电压表依次测出A相、B相、C相差压,并记录。

2.各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只凭借差流判断差动保护正确性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些接线或变比的小错误,往往不会产生明显的差流,且差流随负荷电流变化,负荷小,差流跟着变小,所以,除测试差流外,还要用钳形相位表在保护屏端子排依次测出

变压器各侧A相、B相、C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相位以一相P T二次电压做参考),并记录。此处不推荐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测量电流幅值和相位。

3.变压器潮流。通过控制屏上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表,或者监控显示器上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数据,或者调度端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遥测数据,记录变压器各侧电流大小,有功、无功功率大小和流向,为CT变比、极性分析奠定基础。

负荷电流要多大呢?当然越大越好,负荷电流越大,各种错误在差流中的体现就越明显,就越容易判断。然而,实际运行的变压器,负荷电流受网络限制,不会很大,但至少应满足所用测试仪器精度要求,以及差流和负荷电流的可比性。若二次负荷电流只有0.2A而差流有65mA时,判断差动保护的正确性就相当困难。

5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完后,便是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数据分析是带负荷测试最关键的一步,如果马虎,或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和实现方式把握不够,就会让一个个错误溜走,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对于测得的数据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5.1看电流相序

正确接线下,各侧电流都是正序:A相超前B相,B相超前C相,C相超前A相。若与此不符,则有可能:

a.在端子箱的二次电流回路相别和一次电流相别不对应,

比如端子箱内定义为A相电流回路的电缆芯接在了C相CT上,这种情况在一次设备倒换相别时最容易发生。

b.从端子箱到保护屏的电缆芯接反,比如一根电缆芯在端子箱接A相电流回路,在保护屏上却接B相电流输入端子,这种情况一般由安装人员的马虎造成。

5.2看电流的对称性

每侧A相、B相、C相电流幅值基本相等,相位互差120°,即A相电流超前B相120°,B相电流超前C相120°,C相电流超前A相120°。若一相幅值偏差大于10%,则有可能:a.变压器负荷三相不对称,一相电流偏大或一相电流偏小。

b.变压器负荷三相对称,但波动较大,造成测量一相电流幅值时负荷大,而测另一相时负荷小。

c.某一相CT变比接错,比如该相CT二次绕组抽头接错。

d.某一相电流存在寄生回路,比如某一根电缆芯在剥电缆皮时绝缘损伤,对电缆屏蔽层形成漏电流,造成流入保护屏的电流减小。

若某两相相位偏差大于10%,则有可能:

a.变压器负荷功率因数波动较大,造成测量一相电流相位时功率因数大,而测另一相时功率因数小。

b.某一相电流存在寄生回路,造成该相电流相位偏移。5.3看各侧电流幅值,核实CT变比

用变压器各侧一次电流除以二次电流,得到实际CT变比,

该变比应和整定变比基本一致。如果偏差大于10%,则有可能:a.CT的一次线未按整定变比进行串联或并联。

b.CT的二次线未按整定变比接在相应的抽头上。

5.4看两(或三)侧同名相电流相位,检查差动保护电流回路极性组合的正确性

这里要将两种接线分别对待,一种是将变压器Y型侧CT二次绕组接成△,另一种是变压器各侧CT二次绕组都接成Y型。对于前一种接线,其两侧二次电流相位应相差180°(三圈变压器,可分别运行两侧,来检查差动保护电流回路极性组合的正确性),而对于后一种接线,其两侧二次电流相位相差角度与变压器接线方式有关。比如一台变压器为Y-Y-△-11接线,当其高、低压侧运行时,其高压侧二次电流应超前低压侧(11—6)×30°,而当其高、中压侧运行时,其高压侧二次电流和中压侧电流仍相差180°。若两侧同名相电流相位差不满足上述要求(偏差大于10°),则有可能:

a.将CT二次绕组组合成△时,极性弄错或相别弄错,比如Y-Y-△-11变压器在组合Y型侧CT二次绕组时,组合后的A 相电流应在A相CT极性端和B相CT非极性端(或A相CT非极性端和B相CT极性端)的连接点上引出,而不能在A相CT 极性端和C相CT非极性端(或A相CT非极性端和C相CT极性端)的连接点上引出。

b.一侧CT二次绕组极性接反。在安装CT时,由于某种

原因其一次极性未能按图纸摆放时,二次极性要做相应颠倒,如果二次极性未颠倒,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5.5看差流(或差压)大小,检查整定值的正确性

对励磁电流和改变分接头引起的差流,变压器差动保护一般不进行补偿,而采用带动作门槛和制动特性来克服,所以,测得的差流(或差压)不会等于零。那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差流(或差压)合格呢?对于差流,我们不妨用变压器励磁电流产生的差流值为标准。比如一台变压器的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为1. 2%, 基本侧额定二次电流为5A,则由励磁电流产生的差流等于1.2%×5=0.06A,0.06A便是我们衡量差流合格的标准。对于差压,我们引用《新编保护继电器校验》中的规定:差压不能大于150mv。如果变压器差流不大于励磁电流产生的差流值(或者差压不大于150mv),则该台变压器整定值正确;否则,有可能是:

a.变压器实际分接头位置和计算分接头位置不一致。对此,我们有以下证实方法:根据实际分接头位置对应的额定电压或运行变压器各侧母线电压,重新计算变压器各侧额定二次电流,再由额定二次电流计算各侧平衡系数或平衡线圈匝数,再将计算出的各侧平衡系数或平衡线圈匝数摆放在差动保护上,再次测量差流(或差压),如果差流(或差压)满足要求,则说明差流(或差压)偏大是由变压器实际分接头位置和计算分接头位置不一致引起,变压器整定值仍正确,如果差流(或差压)不满足要求,

则整定值还存在其它问题。

b.变压器Y型侧额定二次电流算错。由于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在“计算Y型侧额定二次电流乘不乘”问题上没有统一,所以,整定人员容易将Y型侧额定二次电流算错,从而,造成平衡系数整定错。

c.平衡系数算错。计算平衡系数时,通常是先将基本侧平衡系数整定为1,再用基本侧额定二次电流除以另侧电流得到另侧平衡系数,如果误用另侧额定二次电流除以基本侧电流,平衡系数就会算错。

d.5.1—5.4中列举的各种因素,都会最终造成差流(或差压)不满足要求,但我们只要按照5.1—5.4依次检查,就会将这些因素一个个排除,此处就不再赘述。

6结束语

带负荷测试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对其我们要有足够的重视。带负荷测试前,要深入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实现方式和定值意义,熟悉现场接线;带负荷测试中,要按照带负荷测试内容,认真、仔细、全面收集数据;带负荷测试后,要对照上述5条分析方法,逐一检查、逐一判断。只要切实做到了这三点,变压器差动保护就万无一失了。

参考文献

1 母线差动保护的带负荷校验

1 母线差动保护的带负荷校验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母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如果母线故障不能迅速地被切除,将会引起事故扩大,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电力系统的瓦解事故。因此,母线差动保护正常时均需投入运行。但在新投断路器时,则应在断路器充电前将母差保护停用,带负荷后,测量保护回路的电流极性正确后再加用。因此,母线差动保护回路的电流极性正确后再加用。因此,母线差动保护带负荷校验,具体的步骤如下:①将母线差动保护停用。②进行充电操作。③使断路器带上负荷后,由继电保护人员进行检验工作。④检验保护回路的电流极性正确后,将母线差动保护加用。 母线差动保护带负荷校验时的注意事项:①母线差动保护停用的方法要正确。应先停用母差保护断路出口联接片,再停用保护直流电源。取直流电源熔断器时,应先取正极,后取负极,也可根据现场需要不停用保护直流电源。②带负荷校验时险除测定三相电路及差回路电流外,必须测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以确保回路的完整正确。③校验完毕,母线差动保护加用的操作要正确。先加直流电源,在检查整个保护装置正常后,使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出口联接片两端无电压后,使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出口联接片两端无电压后,逐一加用各断路器出口联接片。④根据母线的运行方式、母差保护的类型正确将母线差动保护投入。要特别注意断路器电压回路切换和母差失灵保护出口联接片的切换。采用隔离开关重动继电器自动切换的,要注意检查重动继电器状态,防止重动继电器不励磁或不返回。 2 主变差动保护的带负荷校验 纵联差动保护是将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按差接法接线。在变压器正常和外部短路时,其各侧流入和流出的一次电流之和为零,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内部故障时,各侧所供短路电流之和,流入差动继电器,差动继电器动作切除故障。 因此,对主变差动保护带负荷校验步骤如下:①主变差动保护在主变充电时应加用,因此即使某电流回路极性不正确,在主变充电时,仍能起到保护作用。但带上负荷后,若极性不正确,就会因有差流而误动作,所以,必须在带负荷前停用;停用后,再使主变带上负荷,检测各侧电流、二次接线及极性是否正确和检测差动继电器关压是否满足要求。②检验电流极性是否正确的方法一般采用测量电流相应(通称测六角图)的方法,高压侧对中压侧(低压侧断开)和高压侧对低压侧(中压侧断开)同相电流的相互差180°为正确。③六角图正确,还不能保证差动保护 继电器内部接线正确,因此,还应测差回路的不平衡电流或电压,证实二次接线及极性正确无误后,方可将差动保护投入运行。 主变差动保护校验时的注意事项:①变压器空载投入时,励磁涌流的值可达6 ~倍额定电流。励磁涌流的大小、波形与合闸前铁心内剩磁、合闸初相角、铁心饱 和磁通、系统电压和联系阻抗、变压器三相接线方式和铁心结构形式、电流互感器饱和特性和二次三相接线方式等因素有关。变压器空载合闸时的励磁涌流有可能使主变差动保护动作,但这不能用来判断就是电流回路或继电器内部接线错误,相反可以用来检查差动继电器的选型、整定、接线是否符合要求。②新投变压器充电,应将变压器的所有保护全部加用,差动保护、零序保护即使不能保证其极性正确也应加用。轻瓦斯保护采用短接线接跳闸回路,充电完毕后拆除短接线,恢复到原信号位置。③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内容有两项:一是差动回路“六角相位”,以判别 差另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如TA极性接错与否,联接线别或相位正确与否,其二是继

一 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一 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1.基本侧确定 按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最大计算容量计算各侧额定电流 A U S I N TN N 10531102000031 1=== A U S I N TN N 11563102000322== = 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 36.335 3105511===N CON CH I K n 399.976531156512=== N CON CH I K n 可选用变比为: 20050 21==CH CH n n 各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为 A I K I N CON N .1250 1055112=== A I K I N CON N 5.78200311565222=== 所以选择10KV 侧为基本侧 2. 保护装置动作电流的确定 躲过电压器的励磁涌流 A I K I N rel O P 1502.81156*3.121=== 躲过外部短路时最大不平衡电流 A f U f K I K I er er ts unb rel O P 4.348)05.01.005.0(34.1*3.1)(3.1max .2=++=++== 所以选用A I O P 1502.8= 3.确定基本侧线圈匝数 A n I K I TA cal OP CON cal r OP 12.999200 31502.8...===

4.612.999 60..1===cal r OP O I AW W 应选用5匝 4. 动作电流整定 基本侧实际动作电流为: A W AW I O r OP 13.044.6 601.=== 保护一次动作电流 A I I n I b OP O TA OP 07.51513 13.04*200.Pr 2=== 5.灵敏度校验 21.331.507 316.1.min ≥===b OP CON sen I I K K 保护满足要求 2)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A K I K I re l rel OP 296.4785 .0210*2.1max .1=== 考虑切除一台变压器后产生的过负荷 A I m m I N OP 210105*21 2==-= 考虑负荷中电动机启动的最大电流 A I K I N SS O P 210105*23=== 应选用:A I OP 102= 保护灵敏度校验 212372 .063.4min ≥===OP sen I I K 保护满足要求 3)过负荷保护 按躲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 130A 85 .0051*05.1.1===re B N rel OP K I K I

变压器保护校验方法

RCS-978系列变压器保护测试 一、RCS-978型超高压线路成套保护 RCS-978配置: 主保护:稳态比率差动,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零序比率差动, 谐波制动, 后备保护:复合电压闭锁(启动)方向过流 零序方向过流保护 间隙零序过流过压保护 零序过压 稳态比率差动 一、保护原理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流出 (1)差动元件的动作特性 在国内生产的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差动元件的动作特性较多采用具有二段折线的动作特性曲线,如下图: 在上图中,I op.min 为差动元件起始动作电流幅值,也称为最小动作电流; I res.min 为最小制动电流,又称为拐点电流; K=tan α为制动特性斜率,也称为比率制动系数。 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差动元件采用分相差动,其动作具有比率制动特性。 动作特性为: 拐点前(含拐点): .min .min ()op op res res I I I I ≥≤

拐点后: .min .min .min () ()op op res res res res I I K I I I I ≥+-> 式中 I op ——差动电流的幅值 I res ——制动电流的幅值 也有某些变压器差动保护采用三折线的制动曲线。 (2)动作方程和制动方程:差动电流Iop 和制动电流Ires 的获取 差动电流(即动作电流):取各侧差动电流互感器(TA )二次电流相量和的绝对值。 以双绕组变压器为例, op h l I I I =+ 在微机保护中,变压器制动电流的取得方法比较灵活。国内微机保护有以下几种取得方式: ① /2res h l I I I =- ② ()/2res h l I I I =+ ③ max{,}res h l I I I = ④ ()/2res op h l I I I I =-- ⑤ res l I I = 二、测试要点:标么值的概念 另:注意,978可以自动辅助计算当前的差流, 但其同时显示的“制流X 相”并不是当前X 相的制动电流,而是当前 X 相制动电流下的动作电流边界!!! 三、试验举例: 保护定值:动作门槛:0.3 差动速断电流:4 I 侧(Y 接线)二次侧额定电流:3.935; II 侧(Y 接线)二次侧额定电流:3.765; III 侧(D 接线)二次侧额定电流:3.955 由于该保护的补偿系数由标么值的方式计算,则每一侧的补偿系数是该侧二次侧额定电流的倒数。 1.选择“差动菜单”——“扩展差动” 2.在“Id,r 定义”页面,选择“测试项目”为“比例制动”;“动作电流Id ”为“K1×I1+

变压器带负荷测试向量图

带负荷测试题目 一、 变压器带负荷测试 1. 相量图:差动电流:Ida=0 Idb=0.92 Idc= 0 低压侧:平衡系数:10.5*1200/(220*120=0.477 0.96*0.477=0.45792 1.TA 变比计算:理论计算值应为0.46,实际值0.46,二次值吻合,变比正确。 左边为各侧相量图,未归算;右边为差动电流相量图,已归算及相位校正。 Ida= I HA ’+I LA ’=0.46-0.96*0.477=0 Idb= I HA ’+I LA ’=0.46+0.96*0.477=0.92 Idc= I HA ’+I LA ’=0.46-0.96*0.477=0 判断结果:低压侧B 相极性接反。纠正后则有Idb=0.46-0.96*0.477=0A 2.P 低压侧:平衡系数:10.5*1200/(220*120=0.477 0.78*0.477=0.37 1. TA 变比计算:理论计算值应为0.37,B ,C 实际值0.37,A 相实际值0.74的变比不相符合。

左边为各侧相量图,未归算;右边为差动电流相量图,已归算及相位校正。 Ida= I HA ’+I LA ’=(022COS 120*0.37*0.74*20.370.74-+)/1.732-0.78*0.477=0.204 Idb= I HB ’+I LB ’=0.37-0.78*0.477=0 Idc= I HC ’+I LC ’=(022COS 120*0.37*0.74*20.370.74-+)/1.732-0.78*0.477=0.204 判断结果: 高压侧A 相变比为300/5,需改成600/5。纠正后则有Ida=0.37-0.78*0.477=0A ,Idc=0.37-0.78*0.477=0A 3.P 相量图:差动电流:Ida=0 Idb=1 Idc= 1 低压侧:平衡系数:10.5*1200/(220*120=0.477 1.27*0.477=0.6 1.TA 变比计算:理论计算值应为0.6,实际值0.6,二次值吻合,变比正确。 左边为各侧相量图,未归算;右边为差动电流相量图,已归算及相位校正。 1.27*0.477=0.6 Ida=I HA ’+I LA ’ =(0.6-1.27*0.477=0 Idb=I HB ’+I LB ’ =0.6COS 120*0.6*2-0.60.622+0=1 Idc=I HC ’+I LC ’ =0.6COS 120*0.6*2-0.60.622+0=1 判断结果: 低压侧B 、C 相相序接反。纠正后则有Idb=0.6-1.27*0.477=0A ,Idc=0.37-1.27*0.477=0A 4.P 相量图:差动电流:Ida=0 Idb=0.74 Idc=0.74 1.54*0.477=0. 73 低压侧:平衡系数:10.5*1200/(220*120=0.477 低压侧I =S*1000/(1.732*10.5*1200)=1.54A 1.TA 变比计算:理论计算值应为0.73,实际值0.73,高压侧二次值吻合变比正确。低压侧B 、C 相变比不正确

微机保护整定计算举例汇总

微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举例

珠海市恒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与计算 (3) 线路保护整定实例 (6) 10KV变压器保护整定实例 (9) 电容器保护整定实例 (13) 电动机保护整定计算实例 (16) 电动机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实例 (19)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与计算 以右侧所示Y/Y/△-11接线的三卷变压器为例,设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S(MVA),高、中、低各侧电压分别为UH 、UM 、UL(KV),各侧二次电流分别为IH 、IM 、IL(A),各侧电流互感器变比分别为n H 、n M 、n L 。 一、 平衡系数的计算 电流平衡系数Km 、Kl 其中:Uhe,Ume,Ule 分别为高中低压侧额定电压(铭牌值) Kcth,Kctm,Kctl 分别为高中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二、 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差动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避越变压器空载投入时的励磁涌流和外部故障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根据实际经验一般取: Isd =(4-12)Ieb /nLH 。 式中:Ieb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nLH ――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变比。 三、 比率差动保护 比率差动动作电流Icd 应大于额定负载时的不平衡电流,即 Icd =Kk [ktx × fwc +ΔU +Δfph ]Ieb /nLH 式中:Kk ――可靠系数,取(1.3~2.0) ΔU ――变压器相对于额定电压抽头向上(或下)电压调整范围,取ΔU =5%。 Ktx ――电流互感器同型系数;当各侧电流互感器型号相同时取0.5,不同时取1 Fwc ――电流互感器的允许误差;取0.1 Δfph ――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包括保护装置)不平衡所产生的相对误差取0.1; 一般 Icd =(0.2~0.6)Ieb /nLH 。 四、 谐波制动比 根据经验,为可靠地防止涌流误动,当任一相二次谐波与基波之间比值大于15%-20%时,三相差动保护被闭锁。 五、 制动特性拐点 Is1=Ieb /nLH Is2=(1~3)eb /nLH Is1,Is2可整定为同一点。 kcth Uhe Kctm Ume Km **= 3**?=kcth Uhe Kctl Ule Kl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总结

数字式发电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试 验方法 关键词: 电机变压器差动保护 摘要:变压器、发电机等大型主设备价值昂贵,当他们发生故障时,变压器、发电机的主保护纵向电流差动保护应准确及时地将他们从电力系统中切除,确保设备不受损坏。模拟发电机、变压器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字式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我们知道,变压器、发电机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成熟,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全为星型接法,

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差动保护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差动保护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大同小异。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该型号的差动保护定值(已设定)见表1: 表1NDT302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

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1. 比率差动 装置中的平衡系数的计算 1).计算变压器各侧一次额定电流: n n n U S I 113= 式中n S 为变压器最大额定容量,n U 1为变压器计算侧额定电压。 2).计算变压器各侧二次额定电流: LH n n n I I 12= 式中n I 1为变压器计算侧一次额定电流,LH n 为变压器计算侧TA 变比。 3).计算变压器各侧平衡系数: b n n PH K I I K ?= -2min 2,其中)4,min(min 2max 2--=n n b I I K 式中n I 2为变压器计算侧二次额定电流,min 2-n I 为变压器各侧二次额定电流值中最小值,max 2-n I 为变压器各侧二次额定电流值中最大值。

平衡系数的计算方法即以变压器各侧中二次额定电流为最小的一侧为基准,其它侧依次放大。若最大二次额定电流与最小二次额定电流的比值大于4,则取放大倍数最大的一侧倍数为4,其它侧依次减小;若最大二次额定电流与最小二次额定电流的比值小于4,则取放大倍数最小的一侧倍数为1,其它侧依次放大。装置为了保证精度,所能接受的最小系数ph K 为,因此差动保护各侧电流平衡系数调整范围最大可达16倍。 差动各侧电流相位差的补偿 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采用星形接线,二次电流直接接入本装置。电流互感器各侧的极性都以母线侧为极性端。 变压器各侧TA 二次电流相位由软件调整,装置采用Δ->Y 变化调整差流平衡,这样可明确区分涌流和故障的特征,大大加快保护的动作速度。对于Yo/Δ-11的接线,其校正方法如下: Yo 侧: )0('I I I A A ? ??-= )0(' I I I B B ? ? ? -= )0('I I I C C ? ??-= Δ侧: 3/ )('c a a I I I ? ??-=

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后的带负荷试验

第27卷第3期2008年9月青 海 电 力Q I N GHA I ELECT R I C P OW ER Vol .27No .3  Sep.,2008 作者简介:姚卫东(1968-),男,大专学历,从事电气调试工作。 收稿日期:2007-08-17; 修回日期:2008-03-21 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后的带负荷试验 姚卫东 (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电调室,青海西宁810003) 摘 要:新安装就位即将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在设计、施工、整定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对投运后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实行带负荷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差动保护正确投入后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文章对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时带负荷测试内容、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判断,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处理方法。关键词:带负荷测试; 差流; 差压; 测试内容;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T M40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198(2008)03-0028-03 On -load Test after Comm issi on i n g of Tran sform er D i fferen ti a l Protecti on Y AO W ei -dong Abstract:Some potential p r oble m s may be occurred on the ne wly -installed transf or mer during the p r ocess of design,constructi on and setting,thus the on -l oad test after comm issi oning is rather necessary,and it ’s an indis pensable i 2te m which ensures the accurate operati on of differential p r otecti on .The paper makes a comp 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on -l oad test content and data,and p r oposes relevant s olving method combining with p ractical situati on .Keywords:on -l oad test; differential current; differential voltage; test ite m; data analysis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比较单一、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动作不带延时,一直是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来配置的,其正确的投入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对于差动保护的运行情况只有用负荷电流才能检测出来,才能正确的判断差动保护在整定、接线后的准确性。但检验时要测哪些量、测得的数据又如何分析、判断,针对这些问题做以下讨论。 1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必要性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看起来简单,但具体实现的方式比较复杂,加上生产制造厂家的差异,各种差动保护装置在实现方式细节上的各不相同,又由于从事保护人员的技术力量良莠不齐,人为出错几率较大,增加了具体使用中的复杂性。 比如许继公司的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Y -△接线变压器Y 侧额定二次电流采样时不乘以系数,而南瑞公司的保护装置就要乘以系数等,这些细小的差别使得设计、安装、整定人员很容易疏忽、混淆,从而造成保护不能正确投入。为了保证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投入,使变压器安全可靠的运行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在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时进行带负荷测试。 2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内容 要排除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的疏漏,如安装工艺质量不佳、接线错误、CT 极性接反、CT 变比不匹配、平衡系数算错等,就要仔细测试数据以便正确分析判断。 2.1 差流(或差压)

母线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母线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计算母差保护的主要工作量在于以下几个值的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1 比率差动元件的比率差动门坎按包括检修方式的各种运行方式下,母线发生各种类型短路的最小总短路电流(相电流)有足够灵敏度计算,灵敏度≥4,并尽可能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 比率差动门坎要整定得躲过母线出线最大负荷电流是为了防止CT断线时母线差动保护误动。 2低电压闭锁元件 以电流判据为主的差动元件,可以用电压闭锁元件来配合,提高保护整体的可靠性。复合电压闭锁包括母线线电压(相间电压),母线三倍零序电压,和母线负序电压。其动作表达式为: 以上三个判据中的任何一个被满足,则该段母线的电压闭锁元件动作。 U set按母线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1.5。且应在母线最低运行电压下不动作,而在故障切除后能可靠返回。一般取65%至70%U e。 U0set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且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零序分量。一般取6至10V。 U2set按母线不对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整定,灵敏度≥4。且应躲过母线正常运行时最大不平衡电压的负序分量。一般取4至8V。 1. 电流变化量起动值:按躲过正常负荷电流波动最大值整定,一般整定为0.2In,定值范围为0.1In~0.5In。 2. 零序起动电流:按躲过最大零序不平衡电流整定,定值范围为0.1In~0.5In。 3. 失灵保护零序定值:按躲过最大零序不平衡电流整定, 定值范围为0.1~20A。 4. 低功率因素角定值:整定值范围为45~ 90 ,整定步长为1度。 5. 低功率因素过流定值:表示线路有流,定值范围为0.1~20A 。 6. 负序过流定值:按躲过最大不平衡负序电流整定,定值范围为0.1~20A 。 7. 失灵跳本开关时间:失灵保护动作时,将以该时间定值跳开本开关。定值范围为0.01~20S,整定步长为0.01S。 8. 失灵动作时间:失灵保护动作时,将以该时间定值跳开相邻开关。定值范围为0.01~20S,整定步长为0.01S。

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作者:程秀娟 (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公司南京210048) 摘要:本文首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然后介绍了三段折线式比率制动特性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并对各种参数的整定值设置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三折线参数整定 1 前言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设备,它出现故障将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纵联差动保护是大容量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然而,相对于线路保护和发电机保护来说,变压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显得较低,据各大电网的不完全统计,正确动作率尚不足70%。究其原因,就在于变压器结构及其内部独特的电磁关系。要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正确率,首先必须找出误动的原因,从而在整定计算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避免误动的出现。 2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2.1 空载投入时误动 变压器空载投入时瞬间的励磁电流可能很大,其值可达额定电流的10倍以上,该电流称为励磁涌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铁心中磁通在合闸瞬间不能突变,在合闸瞬间产生了非周期性分量磁通。 励磁涌流波形特征是:含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含有大量的谐波分量,并以二次谐波为主;出现间断。励磁涌流的影响因素有:电源电压值和合闸初相角;合闸前铁芯磁通值和剩磁方向;系统等值阻抗值和相角;变压器绕组的接线方式和中心点接地方式;铁芯材质的磁化特性、磁滞特性等,铁芯结构型式、工艺组装水平。 为防止变压器空投时保护误动,其差动保护通常利用二次谐波作制动。原理是通过计算差动电流中的二次谐波电流分量来判断是否发生励磁涌流。当出现励磁涌流时应有:Id2 > K I d1。其中,Id1、Id2分别为差动电流中的基波和二次谐波电流的幅值;K为二次谐波制动比。但是,由于变压器磁特性的变化,某些工况下励磁涌流的二次谐波含量低,容易导致误动;而大容量变压器、远距离输电的发展,使得内部故障时暂态电流可能产生较大二次谐波,容易导致拒动。这时,就必须选用其它制动方式,如偶次谐波电流制动、判断电流间断角识别励磁涌流、半波叠加制动等。 2.2 区外短路时误动

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

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 1引言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单纯、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于变压器做主保护,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危。怎样才知道差动保护的运行情况呢?怎样才知道差动保护的整定、接线正确呢?唯有用负荷电流检验。但检验时要测哪些量?测得的数据又怎样分析、判断呢?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做些讨论。 2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简要原理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和的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 3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性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但实现方式复杂,加上各种差动保护在实现方式细节上的各不相同,更增加了其在具体使用中的复杂性,使人为出错机率增大,正确动作率降低。比如许继公司的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Y-△接线变压器Y

型侧额定二次电流时不乘以,而南瑞公司的保护要乘以。这些细小的差别,设计、安装、整定人员很容易疏忽、混淆,从而造成保护误动、拒动。为了防范于未然,就必需在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时进行带负荷测试。 4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内容 要排除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的疏漏(如线接错、极性弄反、平衡系数算错等等),就要收集充足、完备的测试数据。 1.差流(或差压)。变压器差动保护是靠各侧CT二次电流和——差流——工作的,所以,差流(或差压)是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内容。电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如LCD-4、LFP-972、CST-31A型差动继电器),用钳形相位表或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依次测出A相、B相、C相差流,并记录;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如BCH-1、BCH-2、DCD-5型差动继电器),用0.5级交流电压表依次测出A相、B相、C相差压,并记录。 2.各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只凭借差流判断差动保护正确性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些接线或变比的小错误,往往不会产生明显的差流,且差流随负荷电流变化,负荷小,差流跟着变小,所以,除测试差流外,还要用钳形相位表在保护屏端子排依次测出变压器各侧A相、B相、C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相位以一相PT二次电压做参考),并记录。此处不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我们知道,变压器、发电机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成熟,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全为星型接法,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差动保护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以国电XX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差动保护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XX小异。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该型号的差动保护定值(已设定)见表1: 表1NDT302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微机差动保护的算法原理(三相变压器)。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接成Y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具体接线见图1: 图1

变压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有哪些

001):变压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有哪些? 答:(1)变压器运行的音响是否正常; (2)油枕及充油套管中的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有无渗漏油现象; (3)各侧套管有无破损,有无放电痕迹及其它异常现象; (4)冷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 (5)上层油温表指示是否正确,有无异常情况; (6)防爆管的隔膜是否完好,有无积液情况; (7)呼吸器变色硒胶的变色程度; (8)瓦斯继电器是否满油; (9)本体及各附件有无渗、漏油; (10)各侧套管桩头及连接线有无发热、变色现象; (11)变压器附近周围环境及堆放物是否有可能造成威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002):变压器特殊巡视检查项目有哪些? 答:(1)大风时检查变压器附近有无容易被吹动飞起的杂物,防止吹落到带电部分,并注意引线的摆动情况; (2)大雾天检查套管有无闪络、放电现象; (3)大雪天检查变压器顶盖至套管连线间有无积雪、挂冰情况,油位计,温度计、瓦斯继电器有无积雪复盖情况; (4)雷雨后检查变压器各侧避雷器记数器动作情况,检查套管有无破损、裂缝及放电痕迹。 (5)气温突变时,检查油位变化情况及油温变化情况。 003):根据变压器油温度,怎样判别变压器是否正常?

答:变压器在额定条件下运行,铁芯和绕组的损耗发热引起各部位温度升高,当发热与散热达平衡时,各部位温度趋于稳定。在巡视检查时,应注意环境温度、上层油温、负载大小及油位高度,并与以往数值对照比较分析,如果在同样条件下,上层油温比平时高出10℃,或负载不变,但油温还不断上升,而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温度表无失灵,则可认为变压器部发生异常和故障。 004):影响变压器油位及油温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变压器油位和油温上升的因素主要是:①随负载电流增加而上升;②随环境温度增加,散热条件差,油位、油温上升;③当电源电压升高,铁芯磁通饱和,铁芯过热,也会使油温偏高些;④当冷却装置运行状况不良或异常,也会使油位、油温上升;⑤变压器部故障(如线圈部分短路,铁芯局部松动,过热,短路等故障)会使油温上升。 005):变压器出现假油位的原因有哪些? 答:变压器出现假油位的可能原因有:①油标管堵塞;②呼吸器堵塞;③防爆管通气孔堵塞;④用薄膜保护式油枕在加油时未将空气排尽。 006):变压器油位标上+40℃,+20℃,-30℃三条刻度线的含意是什么? 答:油位标上+40℃表示安装地点变压器在环境最高温度为+40℃时满载运行中油位的最高限额线,油位不得超过此线,+20℃表示年平均温度为+20℃时满载运行时的油位高度;-30℃表示环境为-30℃时空载变压器的最低油位线,不得低于此线,若油位过低,应加油。 007):变压器油在变压器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变压器中的油在运行时主要起散热冷却作用;对绕组等起绝缘和绝缘保养

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要领

变压器比率制动纵差保护 整定计算步骤及要领 1.计算制动电流启动值 正常运行中变压器负荷电流通常在额定电流I e 以下,不平衡I bp 电流很小, 无需比率制动,差动动作电流I cd 为恒定,不随制动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制动电流启动值:I Zd qd =(0.8~1.0)I e /n L 式中:n L -电流互感器变比 制动电流启动值也就是一折线的拐点电流值。 2.计算差动保护启动电流值 差动保护启动电流(门槛值)现场一般取:I cd qd =(0.4~0.7)I e /n L 如果有条件,最好在现场实测变压器的不平衡电流I bph ,作为差动启动电流 整定计算的依据。 3.计算差动保护速断电流值 差动速断电流值:I cd sd =(6~8)I e /n L 4.计算比率制动系数 比率制动系数K zd 与变压器外部三相最大短路电流、制动电流启动值相关, 与差动电流启动值、速断值相关。 计算比率制动系数:K zd = e I .max )3(I e I 23.0.max )3(I 5.40--外外 5.计算制动电流 制动电流:I Zd =(I cd sd - I cd qd )/ K zd +I Zd qd 举 例 一、已知参数: 主变容量=10000KVA ;额定电压=35/10.5KV ;

计算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35 310000?=165(A ); 一次侧CT 变比=300/5、CT 二次额定电流=60 165=2.75(A ) 主变阻抗电压百分比=7.33% 通过短路电流计算已知主变外部三相最大短路电流=2095(A ) 二、计算定值 1.计算制动电流启动定值:I Zd qd =1.0I e /n L =60 165=2.75(A ) 2.计算差动启动电流定值:I cd qd =0.7I 2e =0.7×2.75=1.925 取I cd qd =2.0 3.计算差动速断电流定值:I cd sd =8I e /n L =60 1658?= 22(A ) 4. 计算比率制动系数:K zd =e max )3(e .max )3(I .I I 23.0I 5.40--外外 =165 209516523.02095I 5.40-?-? =0.468 取K zd =0.5 5.计算制动电流:I Zd =(I cd sd - I cd qd )/ K zd +I Zd qd =(22-2)/0.5+2.75 =42.75A 取I Zd =43A 说明:本计算公式中的代表符号与说明书不一致,在使用时应注意。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分析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25T15:30:32.2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作者:欧东辉 [导读] 摘要:变压器是变电站内重要设备,而变压器差动保护是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重要保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 517000) 摘要:变压器是变电站内重要设备,而变压器差动保护是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重要保证。为防止差动保护在投运后留下隐患引起的拒动或误动给变压器带灾难性影响,必须对差动保护在变压器在投运前进行带负荷测试,以彻底消除差动保护安全隐患。全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主变带负荷测试方法,以及用该方法测试具体数据的分析,其分析内容包括了差动保护二次回路相序、CT变比、CT极性及系统参数的整定,并在其中提出了自己工作上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带负荷测试;差流;CT极性;系统参数 0引言 差动保护是变压器主保护之一,能快速无时限切除其保护范围内各种故障,其范围包括变压器本身、各侧CT及变压器套管引出线之间。所以构成差动保护的二次回路由主变各侧CT汇集到保护装置,接线较为复杂,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长期运行经验表明:新主变投产前或差动二次回路更改后重新投运时进行带负荷测试是确保主变差动回路良好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用带负荷测试确认主变差流,主变各侧CT变比、极性,二次回路相序及其系统参数的定值的正确性。 1 带负荷测试的方法 带负荷测试就是我们利用相位表在主变带负荷时,一般习惯以高压侧或低压侧A相电压为基准,用钳形相位表保持同一方向在保护屏端子排依次测出变压器各侧A相、B相、C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同时记录下监控后台机主变各侧间隔潮流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送受情况及一次电流大小,然后根据测量数值作出向量图进行具体细致分析,判断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运行性能。 2 带负荷测实例分析 2.1实测数据 根据以上带负荷测试方法,实测出我局新建220kV热水变电站主变投运时高低压两侧具体数据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其中+P、+Q为输出有功无功;-P、-Q为受进有功无功;ia、ib、ic为低压侧保护电流;IA、IB、IC 为高压侧保护电流。 2.2 差动保护二次回路相序分析 根据2.1数据分析可知,主变各侧A相电流超前B相120°,B相电流超前C相120°,C相电流超前A相120°,且电流幅值基本相等,相位互差120°,可判断为主变各侧为正序电流且相序正确。若有某两相相位偏差大于10%时,则原因一是变压器负荷功率因数波动较大,造成测量一相电流相位时功率因数大,而测另一相时功率因数小,应反复多测几次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这次新站投产,还没出线负荷,测试的是电容器负荷,较为稳定,所以不存在此问题;原因二是电流回路存在寄生回路或有两点接地,造成该相电流相位偏移或是分流,应查明

7UT61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7UT61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西门子差动保护继电器7UT61是继承了7UT51的保护原理、并在其第四代保护的软硬件平 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原有的7UT51的整定计算与保护运行经验对7UT61的整定计算极 具参考价值。7UT61的整定计算原则结合了自身的保护原理、并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大 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 684-1999。  下图是7UT61的差动保护原理图,保护原理如上所述。      作为典型的两卷变压器保护,7UT61主要的整定计算项目有:  1、 差动门槛值IDIFF> 2、 比率制动特性曲线1的制动系数k1和曲线1的基准点(曲线1的反向延长线与横坐标的交叉点)  3、 比率制动特性曲线2的制动系数k2和曲线2的基准点(曲线2的反向延长线与横坐标的交叉点)  4、 差动速断定值IDIFF>>  5、 二次谐波制动  6、 高次谐波制动  7、 CT饱和附加制动  8、 差动动作时间    一、 差动门槛值IDIFF> 差动保护动作门槛值即最小保护动作电流,其整定原则为躲过变压器额定负载下的最大 不平衡电流(见导则)。   即 IDIFF> =Krel*(Ker+△U)*Ie 式(3-1)  式中:Ie为主变二次额定电流,整定时继电器定值选项中本身以Ie为单位  Krel为可靠系数,一般取1.3-1.5  Ker为主变各侧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按照规程,一般可取0.06  △U为变压器调压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取调压范围中偏离额定值的最大值(百分 值)。

按照此计算公式,得到的差动保护动作门槛值往往很小,导则中建议取  0.3---0.5Ie  而最近江苏电网连续几次出现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且都是差动电流稍大于门槛值的情况。主要是在区外故障切除后电流有效值下降后在主变各侧的电流中仍存在较大的非周期分量及励磁涌流,而此时CT饱和制动及涌流制动都不一定有效。因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再提高差动保护的门槛值。而实际上变压器本身的非电量保护是变压器本体故障的主要保护,原来老式的电磁型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1.3---1.5Ie,只要其接线正确,误动的情况很少;而换了很灵敏的微机保护之后,其误动的情况反而增加。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提高差动保护的门槛动作值至0.5----0.8。    二、差动速断值IDIFF>>  差动速断保护本质上是纵差保护中的一个辅助保护,当内部故障电流很大时,防止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引起纵差保护延迟动作。 差电流速断整定值应按躲过变压器初始最大励磁涌流或外部短路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见导则)。对于7UT61来说,差动速断保护是不带任何闭锁和制动的,只要差动电流一达到速断定值,立即无条件跳闸,而其对于外部故障具有自动识别功能,且一般主变空载投入时的最大励磁涌流都要大于最大不平衡电流。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躲过主变空载投入时的最大励磁涌流来整定差电流速断定值:   即 IDIFF》=K*Ie 式(3-2)  其中 K的大小视变压器容量和系统电抗大小,一般有  6300KVA以下 7----12  6300---31500KVA 4.5----7  40000----120000KVA 3---6  120000KVA以上 2---5  容量越大,系统电抗越大,K取值越小    三、比率制动特性曲线1的制动系数k1及曲线1的基准点  比率制动特性曲线1是过原点的直线,主要考虑在负荷状态下及区外故障时CT未达到饱和状态时的CT误差,此时CT误差基本与穿越电流大小成比例。  按照导则可按下式整定K1,即:  K1=Krel(Kap*Kcc*Ker+△U) 式(3-3)  但是考虑到7UT61的制动电流为两侧电流的绝对和,而非绝对和的一半,因此可按下式整定: K1=Krel(Kap*Kcc*Ker+△U)/2 式(3-4)  其中: Krel、△U、Ker 同式(3-1),但Ker应比式(3-1)中大,可取0.1  Kap为非周期分量系数,可取1.5—2.0  Kcc为CT的同型系数,可取1.0    一般K1取0.25—0.5左右。如果采用两段式比率制动特性,K1可取小一点,而采用一段式比率制动特性时,可相对取大一点。  由于差动保护本身极其灵敏,一般都能满足灵敏系数高于2的要求  曲线1的基准点一般设置为零点。    四、比率制动特性曲线2的斜率K2及曲线2的基准点  含两段比率制动特性的差动保护由于其原理的先进性及灵活性,正越来越多的被其他国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内容及数据分析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内容及数据 分析 (北方联合电力金桥热电厂,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文章介绍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工作原理,结合现场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测试数据分 中图分类号:TM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15—0078—02 差动保护具有保护范围明确,保护原理简单,保护动作快速可靠,属于纯电气量保护,整定定值原理合理,不受自启动电流、负荷电流、非金属故障电流的影响定值精确等特点。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其能否正确动作关系着变压器的安危,而变压器差动保护定值的整定与接线 1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

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和的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但实现方式复杂,加上各种差动保护在实现方式细节上的各不相同,更增加了其在具体使用中的复杂性,使人为出错机率增大,正确动作率降低。为了防范于未然,就必须在变压器差动保护投运时进行带 2 要排除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的疏漏,就要收集充 2.1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各侧CT二次电流的差流,所以,差流是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内容。电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用钳形相位表或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依次测出A相、B相、C相差流,并记录;磁平衡补偿的差动继电器,用0.5级交流电压表依次测出A相、B相、C相差压, 2.2 只凭借差流判断差动保护正确性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些接线或变比的小错误,往往不会产生明显的差流,且差流随负荷电流变化,负荷小,差流跟着变小,所以,除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