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

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
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

常见诈骗及预防措施

各位领导同事们,今天我要讲的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话题——“诈骗”。我相信大家对此都不会陌生,因为大多数人应该或多或少了解或者亲身体会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诈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利用网络、计算机、手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的诈骗时有发生。

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上当受骗,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如何有效地降低被骗的概率:

一、常见的几种诈骗类型

1、电话诈骗(固定电话欠费、冒充朋友借钱、冒充公、检、法执法人员等)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可能就是冒充朋友借钱了,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互联网、阿里巴巴等渠道,事先掌握一批手机号码、姓名等资料,然后随机拨打事主电话,在电话中能叫出对方姓名,让事主误以为是朋友或者熟人。冒充成功后,再以“出交通事故、赌博被抓等”需要交钱为由,向事主借钱,叫事主汇钱到其帐户,达到诈骗的目的。这种类型的诈骗很常见,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很容易让人上当。我本人就接过一个电话,一开口就直呼我的名字,问我的近况,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对我很熟悉的人,不过聊着聊着我感觉越来越奇怪,就问他是谁、跟我的关系等等常见的问题,他答不上来,我才发现是个骗子。

还有一种情况,通过我的了解,身边很多人都遇到过,就是接到一个电话(用小X 呼你的名字,来我办公室一趟)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骗。

2、短信诈骗(中奖缴税、银行卡消费、低息贷款、自报银行账号等)

比较常见的有:中奖缴税诈骗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发布各类虚假的“中奖”信息,等待当事人与其联系,进而以各种名义(个人所得税、缴纳运费、手续费等),要求当事人往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进行诈骗;

自报银行账号诈骗作案手段:在短信诈骗案件中,目前群众由此方式被骗的较多。案犯一般采用“撒网捕鱼”的方式进行信息发送,而事主恰在此时有钱要汇出,以为对方改账号并催得紧,匆忙将钱汇出。除了这种直接提供银行账号外,还有银行卡失磁改账号,并自报账号,一般短信内容:“款还没汇吧!那张卡失磁了,我另发一个农行账号给你,…”。此两种诈骗信息均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基于一定的概率,但只要有一定的可能性,那些不法分子仍会乐观地“守株待兔”。

3、外币诈骗

该类诈骗对象多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商人,诈骗者常利用作废外币或低值高额外币(如秘鲁币、越南盾之类的)冒充美元、英镑实施诈骗。施骗人多称急需人民币现金,愿意低价兑换或抵押外币。有时还有同伙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鉴别真伪,介绍外币当前行情,唆使受害人购买。

4、宝物诈骗(假金砖、假银元、假银元宝、金佛、假金龟)

作案手段基本上是结伙作案,犯罪嫌疑人携带所谓的金佛、金砖、金元宝、银元宝、银元等,以打听老乡住址为由搭讪他人,自称在工地上打工时挖到或家里住宅已有百年的历史、祖宗留下的民国时期的遗物,因家里有事或各种原因编造的谎言骗取受害人信任,以低价转卖假金砖、假银元、假银元宝、假地契、假金龟给受害人。她们多选择单身妇女或老年人为作案目标,作案地点多为城乡结合部,作案时间全部在白天。

说到这个类型,我想到一个真实的事情,由于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缺乏一定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导致的被骗事件还是相当多的。就前几年,一个远房的亲戚,60多岁的老太太,被人用一个镀金的铜块骗了1万元。据说,当时就是一个外地人在路上遇到她,然后说自己在矿里挖到一块金子,要回家不好携带,便宜卖了换

钱,老太太一听就动心了,轻易地就把自己存了多年的一点积蓄拿去换了,等家里年轻人回来才发现上当受骗,哭的稀里哗啦的。由于老人家缺乏判断力,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平时对自己家的老人就应该多多告知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

5、QQ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先盗取QQ号码,再给该号码里面的好友发送诈骗信息犯罪分子窃取QQ后,冒充QQ主人,发信息给该号码里的好友,称自己急需用钱而向对方借钱,或事先截取QQ主人视频以急事借钱为由实施诈骗,很多人收到信息或看到QQ主人视频后便按对方的指示将钱汇到指定的帐号,从而受骗。

这种类型的诈骗太常见了,大家的QQ估计多少都中过木马或者被盗,然后在空间或者与好友的记录都能发现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等,当然这种情况如果及时找回QQ号,然后清理一下还是没啥事的,最怕就是通过与亲近的好友借钱之类的达成的诈骗,曾经一个朋友就是因为自己的qq被盗,然后骗子用这个号码骗了她的家人合计500多块。人家可能就专门找qq分组里面的例如“家庭”“密友”“亲戚”等等,所以大家在分组或者备注的时候要多多注意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提高每个人的防范意识。

6、假冒军人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某部队后勤采购人员,以采购部队所需餐盘、车辆装修材料、电脑耗材、日用品、帐篷等物品为由对个体商户实施诈骗。一般诈骗手段为:事先由一名犯罪嫌疑人甲将“样品”以低价放至某商铺内,并留下联系方式,过几天后,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乙冒充军人到该店购买“样品”,并要求店主大量进货,一般金额在3-10万元之间,店主为短时间内获取大额利润,会主动与犯罪嫌疑人甲联系,甲要求店主现行支付货款,店主与犯罪嫌疑人乙联系,乙称单位有事,要求店主垫付,稍后将钱送到,店主支付货款后即被骗。

还有一种以次充好的手段,有一次在路边等我爸,就有两个穿着军装的人开着车子,问我要不要买皮鞋送给男朋友或者爸爸,说是从军队拿出来的,是军用品质量很好,然后那个鞋子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比较亮的,根本看不出好坏,我被他说的还真想买一双,然后这时爸爸正好过来,问了下情况,然后仔细看了鞋子发现很多问题,就说不买,回去他告诉我,鞋子表面很好,然而鞋底的质量很差,不可能是军用的皮鞋,而且估计那两个卖的人也是穿着军装的假军人。

二、受骗原因

虽然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把握这些特性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误入歧途、落入圈套的,更何况很多骗子的手段并不见得很高明,受骗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受害人本身。一般来说,受害人具有一些不良的心理意识,是诈骗分子之所以能轻易得手的关键。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1、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2、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

3、封建迷信心理;

4、虚荣心理;

5、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心理品质;

6、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7、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等。

三、预防诈骗方法

1、要有反诈骗意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事遇人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反应。

2、切忌贪小便宜,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横财”和“好处”欣喜若狂,要三思而后行。

3、必须冷静,千万不可慌张。一旦发现被骗,赶快想办法及时掌握对方的有罪证据,迅速报案,要防止打草惊蛇。聪明的做法是,一面装作仍蒙蔽在鼓里,

随时掌握对方行踪,一面查明对方所骗钱财的流向及时报案。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的最为突出的阶段。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骗子行骗基本上都是抓住人们心理上的某种弱点,或以利相诱,或危言耸听,最终目的就是骗取财物。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但“莫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等警示语仍是最有效的防骗“格言”,只要大家增强防骗意识,树立较强的反骗意识,坚决不贪意外之财,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再“精明”的骗子也无法得逞,只是揭穿的时间长短不同罢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