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中的爱情观

合集下载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柳永的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首先,柳永的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以情感为中心,追求个人情感的自由和真实。

柳永的词中表现出的爱情观念,迥异于以前的词人,他的爱情观念是自由而随性的,而非依赖于社会和家庭的束缚。

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方式,为宋词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其次,柳永的词语言简练,充满音乐性,他特别注重音韵和节奏感的表达,使得他的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柳永的词句中常常运用双关语、换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词意更加深邃,更富有意境。

最后,柳永的词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性,他的词中表现出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种对社会现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时代背景,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之,柳永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以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为宋词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艺术表达方式,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柳永诗词里的爱情

柳永诗词里的爱情

柳永诗词里的爱情
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然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词,最喜欢的一句是最后一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无可替代的思念,却让他以无怨无悔的执
著演绎着,脸庞的瘦削,颧骨的高突,身上的青衫也可以装得下另外一人了,但从没有后
悔这一切皆因对她无边的思念而起,心甘情愿为爱受煎熬,心甘情愿痴迷的自我熬煎。


为这无期的守望,皆因为他们真挚的,永恒的,“终不悔”的爱情。

在这里,没有金钱,
没有权力,没有交易,没有名利,没有世俗,也没有纷争,在他们之间,只有:感情至上,区区四字,不名一文,但对他们来说,却昂贵的无与伦比。

真是一对完美的无可挑剔的,让世人无不嫉妒的恋人。

他们高度纯洁的爱情是那些追
名逐利之徒可欲而不可求的,虽然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部落中,自诩风流的文人骚客少
说也有几百个,但真正能做到超凡脱俗,回归原始真性爱情的,除去此人,能剩几个呢?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雨月。

此时,已是瑟瑟的冬季,我躲在宿舍里,望着窗外萧条的景物,开始想念春天,想念
她的朝气与生机,但读完这首词,我茫然了——我竟然开始讨厌春天,讨厌这个滋生万物
的季节,甚至于痛恨——它为何将这样沉重的思念,根植于这样一个多情者的心间,以至
将他“折磨”得如此失魂落魄,以至于我为他如此的痛惜,如此的牵肠挂肚!
千年之后,我站在窗前,凭栏远眺,希冀看到那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爱情余幕,
但凭我望断天涯,却不见任何踪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柳永的词作以其清新、含蓄、深刻的风格,以及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在柳永的词作中,女性作为主题常常被赋予柔美、婉约的形象,其词作流露出对女性的关怀、理解以及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

柳永的词作中,常常出现了一些有关女性的题材,比如闺怨、相思、别离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雨霖铃》、《临江仙》等。

柳永的女性词作大多以女性的角度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对离别的哀伤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他在词作中常常通过女性的视角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疑惑和不满,也通过女性的情感来反映出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

其次是柳永女性词作的思想内涵。

柳永的词作多以女性柔弱、娇媚、多情的形象为表现对象,透过这些形象,他传达了对女性的怜爱和同情,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命运的苦难。

在他的词作中,女性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展现出她们思想纯真、感情真挚的一面。

柳永对女性的理解和关怀在他的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在思想内涵上则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柳永通过其优美的辞藻和细腻的描绘,将女性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柳永女性词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通过对女性的描绘展现了对女性的关怀和同情,同时也反映出了社会环境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柳永的女性词作成为了中国古典词学中的珍贵遗产,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柳永女性词作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柳永诗读后感

柳永诗读后感

柳永诗读后感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以其深情、细腻、含蓄而著称,深受后人的喜爱。

在读完柳永的词作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生活的独特见解,也对他的词作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敬佩。

柳永的词作大多表现了他对爱情的热切向往和深情厚意,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爱情的甜蜜和苦涩,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的意象有柳树、花、月亮等,这些意象都是他对爱情的寄托和表达。

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热情。

柳永的词作还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间万物的观察都体现在他的词作中。

他的词作中常常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但又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种思想深刻和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热爱。

柳永的词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在情感上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他的词作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生活的真实,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词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动和启发,我对他的词作充满了敬佩和赞美。

在读完柳永的词作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生活的独特见解,也对他的词作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敬佩。

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在情感上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他的词作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生活的真实,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词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动和启发,我对他的词作充满了敬佩和赞美。

总之,柳永的词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价值,更在情感上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他的词作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生活的真实,也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词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动和启发,我对他的词作充满了敬佩和赞美。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词人,其词作以《雨林铃》最为著名。

柳永的情感世界深受当时社会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从其词作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本文将从《雨林铃》中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探究其情感内核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

柳永的情感世界充满了对人生沉沦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奈的苦楚。

柳永身处宋代,处于封建社会的底层,贫寒困苦的生活使他对人生充满了无奈和压抑。

在《雨林铃》中,柳永多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抱怨,如“断无消息,零落北乡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些词句充满了对命运的抱怨和对人生的无奈。

柳永虽然有才情,却因贫寒无法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种无奈的心情时常在他的词作中得到表达。

柳永的情感世界还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缠绵的相思之情。

在《雨林铃》中,柳永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憧憬,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些词句表现了柳永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思念的深切之情。

柳永情感世界中的这种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相思的苦楚,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坚定的内心世界。

柳永的情感世界还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他的词作中,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时常出现,如“天上人间,万里悲秋常作客”,“洞庭山水独至美,千古文章话不尽。

”柳永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贯穿了他的词作,这种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他的词作更具意境和情感,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柳永的情感世界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他的词作中,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成为了他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最能消凄恨,不用刘郎推”,“臣本布衣,还无一个,肯穿琉璃暮!”这些词句表现了柳永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用词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在其中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柳永的情感世界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抱怨,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相思的苦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蝶恋花柳永赏析

蝶恋花柳永赏析

蝶恋花柳永赏析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这首词巧妙地化用了成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了词人柳永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也使得这首词成为爱情词中最让人难忘的篇章之一。

词的上片写登楼远望,由“春愁”生发“无言谁会凭阑意”的感叹,描绘出一种孤独无依、凄苦落寞的心境。

下片直抒胸臆,展现出词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表现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但同时也展现出他对爱情的坚守和执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将这种执着推向了高潮,表达出他对爱情的坚定和无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词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但往往也是最复杂、最易受伤的。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像柳永一样坚定和执着,不畏艰难险阻,不惧世俗眼光,始终保持对爱情的热情和信念。

正如柳永所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在对爱情的坚守中不断努力、不断付出,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这首词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过客,我们应该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用心去经营每一段感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不断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总之,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让我们在欣赏美、感受爱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感悟。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像柳永一样坚守爱情、珍惜生命,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

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在古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创作的女性词作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柳永的女性词作中,表现出了对女性的赞美、关怀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

本文将对柳永女性词作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柳永的女性词作主要内容表现为对女性的赞美和歌颂。

柳永善于以鲜明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容貌、举止和情感,展现出了女性的柔美、娇媚和温婉。

他在词作中常常抒发对女性的赞美之情,用“如花美眷”、“世上无双”等词句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和魅力,表达出了他对女性的崇拜和倾慕之情。

例如《蝶恋花》中的“一年更比一年好,二十三年好似初”便表现了柳永对女性的美好年华与时光的推移之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之情。

柳永的女性词作还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妇女境遇的同情。

在他的词作中,不仅有对女性美丽的歌颂,更多的是对女性遭遇的同情和悲悯。

他经常在词作中描绘女性的悲苦命运和感情之痛,表现出了对妇女境遇的关注和同情。

他的词作中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如《临江仙》中的“牢落长门万事非,着肩倚肘莫相违”就表达了妇女对嫁娶之不得意以及不得不顺从之痛苦,显示了柳永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妇女的同情之心。

柳永女性词作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人生、情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上。

柳永的词作主题多是关于爱情和婚姻,他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在他的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幸福家庭、甜蜜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人们对于情感的真挚表达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例如《临江仙》中的“才始将行又复回,无端却被深情误”就表现了一个人在追求幸福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坎坷和困难,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柳永的女性词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通过对女性的赞美和歌颂,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人生、情感和美好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

基于《雨霖铃》分析柳永的情感世界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以他那抒情的词作而闻名于世。

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雨霖铃》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通过分析《雨霖铃》这首词,我们可以窥见柳永的情感世界。

从《雨霖铃》可以看出柳永对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过去的留恋之情。

词的开头就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里的“寒蝉凄切”描绘了秋天的凄凉,而“对长亭晚”则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他用“残灯有断续”的形象来比喻逝去的时光,表达了他对年华易逝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词洋溢着一种忧伤和离愁,表达了柳永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无法挽回的失落。

《雨霖铃》也表达了柳永对所爱之人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他用“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形容了秋天的景色,同时也衍生出思念之情。

他写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眷恋,对失去他的悲伤。

整个词以动人的方式表达了他深深的思念之情。

《雨霖铃》还展示了柳永对生活的看法和对现实的不满。

他写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里,柳永劝人珍惜自己年轻的时光,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虚无的欲望中。

他提醒人们要懂得把握机会,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这些言语显示了柳永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道理的思考。

《雨霖铃》是一首情感真挚、表达深沉的词作。

柳永用细腻的描写和唯美的意象描绘出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逝去时光、所爱之人和对现实的思考与不满。

他用深沉且凄美的词句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们在细细品味词中的情感,感受到柳永内心世界的痛与爱。

通过分析《雨霖铃》,我们可以看出柳永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充满留恋和无奈、思念和眷恋、对现实不满和对生活的思考的世界。

他用词作将这些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的作品为后人所传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柳永词中的爱情观
【摘要】宋初杰出词人柳永的一生大部分在风月场所度过,这注定了柳永对女子的态度不同于传统的士大夫,而正是这种不同才形成了柳永独特的爱情观。

柳词中形象“反常”的女子形象和抒写不倦的“情变”主题,正是出自他的一腔真情。

他以词为媒,向情人佳媛表达着自己的衷心所感,写出了前人不曾写出的爱情观。

【关键词】柳永词;爱情;女性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女性一直是文人常写不衰的对象。

但宋初杰出词人柳永却能打破以前的温柔敦厚的“等待型”的女性形象描写常规,他能真正关注女性的日常生活,再现了当时以歌妓为代表的真实的女性整体形象,写出了她们被湮埋的爱情观。

柳永词中的爱情观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在其他文人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

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大胆而主动的追求爱情,无所顾及的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1】柳永的这首《定风波》因直接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与传统的礼教不相容,曾受到宰相晏殊的责难。

柳永的另一首《锦堂春》(坠髻慵梳)所写的市民女子
更是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的惩治他,以使他今后再不敢无端造次。

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愁。

其《满江红》:“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

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

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

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1】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

另一首《慢卷绸》(闲窗烛暗)写女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回忆,也同样传神生动。

这类表现普通女性心声的词作,配合着哀婉动人的新声曲调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众情感的共鸣,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

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

追前事、暗伤心。

”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
不同,更体现出一种人格观念的变化。

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的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

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是他常常受到后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2】
造成柳永这种感情变化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仕途不顺是柳永现实产生不满,于是他他选择了逃避。

在前代的文人作品中,山水的描画往往与他们的出世归隐之情融为一体,但在柳永那里,山水逊于美人,山水只是美人的附庸。

闻一多曾论及“山水的自赎”,在柳永这里,则有实现了“自赎”的词体山水,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叛逆。

柳永流连风月太久,深知真正的投入而深切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

柳永是深谙情事的性情中人,这一点他自然懂得。

正像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乾隆皇帝赠给陈家落的那块玉佩上所刻的四个字——“情深不寿”。

此外,柳永常受情感无常之苦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爱情多发生在歌馆妓院,寄情的对象也往往是那些倚技卖笑的歌女们,她们大都家境衰败,且于风月场中厮混已久,对于“无常”之痛相信比柳永体会得还要深刻。

正像沈松劲先生所说:“唐宋歌妓制度是病态的,它是上古奴隶制度在唐宋封建社会的一种残余,具有反人道的罪恶本质。

这一制度给歌妓这个社会阶层谱写了辛酸的生活史。

”在屡遭打击之后,她们便往往陷入随波逐流的自弃与放纵。

可是柳永是与一般富家弟子不同的,他固然出身不凡,但长期与父母不合,且屡试不第,生
活便有困难,他之流连歌楼,虽不免有玩弄女性、追欢买笑的成分,但他能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样的千古之叹,若无一颗赤子之心又怎能发出?他之思念远方的佳人,固然时有“怎得伊来,重偕云雨,再整余香被”之念,但更多的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可见他是不同于那些浪荡公子的,他有一分对情感负责、对生活负责的勇气与真诚。

强烈渴望“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的精神上的皈依。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情感悖论:一方是情挫之多以致失望,另一方则是真心终始以求佳好,便不免有“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之叹。

因而柳永便在“情变”中流连,体会生命的无常。

最后我们能感受到,柳永是如此重情以至于他不仅能忍受这种痛苦,而且能化解、乃至享受这种痛苦。

如他的那首《击梧桐》“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

他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对对方的埋怨与怒嗔,反而颇能给予理解。

我认为柳永最终能识破了这种“情变”,于是在他的词中,便渗有一种凝重的心绪,一种先验的爱情无常之感。

也正是在爱情短暂的压迫下,他才把每一段爱情演绎得如火如荼,如泣如诉。

过常宝先生曾说:“可以说,柳永的词主要描写的就是情人离别的哀伤,这种哀伤已经构成了柳永一生一世的感受,它使整部《乐章集》都弥漫了浓郁的悲剧感,也使得它动人心魄,发人感叹。


在柳词中,不论是女子的爽直与活泼,还是“情变”主题在柳词
中所占的分量,都是与柳词的具体描写对象与主要接受对象密切相关的。

这反映了柳词中明显的对女性的尊重。

正如谢桃坊先生说的:“(柳词中的女性)她们是新的市民女性,具有人本思想,表现出自觉的生命意识。

她们要求情感的对等,对情感采取显示的态度,有办法应付情变的困难局面,富于计谋,大胆泼辣,在情感世界要求自由和公平。

”在柳永心目中“走舟车到此,人人奔名竞利”的生活远没有“似恁偎香倚暖,抱着日高犹睡”的生活更符合自己的心境。

审视柳永绝大部分叙写感情的词,我们可以把它们解释为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亦可解释为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都有其道理。

那么造成以上柳词特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在柳永心目中,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或接近的。

而正是这种男女平等的情爱观,使得柳词别具一格,传颂千古,成为绝唱。

【参考文献】
[1]薛瑞生.柳永词选[m].中华书局,2005.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