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摘要】产后抑郁是初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和家庭和谐。
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可以帮助初产妇应对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不仅对初产妇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还对母婴关系和家庭关系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促进初产妇的康复和全面发展,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提升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具有积极作用,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抑郁、心理护理、心理健康、母婴关系、家庭关系、积极作用、重要性。
1. 引言1.1 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定义初产妇产后抑郁是指初次生育的女性在生育后出现的情绪失调和抑郁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焦虑等,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
初产妇产后抑郁通常在分娩后的2周到6个月内出现,而且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初产妇产后抑郁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些可能的因素包括荷尔蒙波动、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缺乏社会支持等。
初产妇产后抑郁对女性的生活和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整个家庭的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及时对初产妇产后抑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初产妇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增进与家庭成员和宝宝的亲密关系,从而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
1.2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抑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初产妇及时缓解情绪,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心理护理,会对初产妇和家庭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初产妇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还可以提高其应对困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减少抑郁的发生几率。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5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抑郁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抑郁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促进产后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初产妇;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属精神科疾病,特指女性在生产后受社会角色、性激素、心理变化等导致情绪、身体、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产后抑郁不仅会影响产妇的康复,还可能对其家庭、婚姻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害母婴关系,对婴幼儿的行为、智力、行为以及认知能力均有影响。
为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本文选择1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随机原则,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21岁-34岁,平均年龄(27.5±10.5)岁,孕周38周-40周,平均(39.0±19.0)周;对照组50例,年龄20岁-36岁,平均年龄(28.0±10.0)岁,孕周37周-40周,平均(38.5±18.5)周。
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在整个围生期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询问患者临床病史,并给予患者实施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生命体征以及给予患者进行胎心监测等。
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①产前心理护理:医院设立产前宣教室,采用多种形式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并增进与产妇的沟通交流,普及妊娠、分娩、自身护理以及育婴的相关知识,消除产前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患者,应 该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策
略。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 改善产后抑郁症,有助于提高母
婴生活质量。
对实践的建议和应用价值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心理护理干预 方法,以便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 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
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01
02
03
干预效果因人而异
心理护理干预对每个人的 效果可能不同,部分产妇 的抑郁症状可能无法得到 显著改善。
时间和精力投入
心理护理干预需要投入一 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忙 碌的产妇和家庭来说,可 能难以坚持。
依从性问题
部分产妇可能对心理护理 干预的依从性不佳,需要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她们的 参与度。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筛查和诊断,及时识 别患者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的专 业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THANKS.
排除有精神疾病史、严重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等问题的产妇。
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
健康教育:向产妇普及产后抑郁 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自身情绪 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产妇识别和 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增强其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
实验组的产妇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支持: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感受,提供支持和安慰,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 尊心。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心 理护理干预,提供亲子教育、夫 妻关系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以改 善家庭氛围和支持系统。
研究结果
62例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

62例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6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产妇经产前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症发生几率为6%,护理总满意率为96.8%;对照组产妇经常规护理后,产后抑郁症发生几率为19.4%,护理总满意率为80.6%。
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
标签:产前护理干预;心理支持;产后抑郁症;健康教育产后抑郁症是生育期妇女在生育之时或产后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类疾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躁不安、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1]。
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生几率大约为17%。
我院自2012年开始针对围产期妇女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目前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接收的产妇为主体,从中随机挑选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精神类疾病,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并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
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均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
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0~31岁,平均年龄(25.2±2.4)岁,15例分娩男婴,16例分娩女婴,初中文化程度8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3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1~30岁,平均年龄(25.7±2.1)岁,17例分娩男婴,14例分娩女婴,初中文化程度10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1例。
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即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前健康宣教,对母婴进行正确的护理,出院时对产妇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对实验组产妇则于待产期间进行全面的产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2.1产前评估首先要在产前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仔细的评估,详细了解产妇的性格特征、是否存在家族精神疾病史、孕期身体状况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在全面掌握产妇心理、精神状况的基础上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指导。
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作用分析

海军总医院学报 , 2 0 1 o , 2 3 ( 3 ) : 1 3 3 — 1 3 5 .
者焦虑 、 抑郁 的心理进 行分析 , 并采取 针对性 的干预措施 如心
理暗示 、 音乐疗法等 , 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5 ] 蔡冬妓 , 赵梅香 , 胡虞 乾 , 等. 1 3 例血浆置换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性急
选取 来我 院接 受产前检查 的 1 6 6例产妇 , 随机 分为观察
组和对 照组 , 每组 8 3 例, 对照组行 常规保健检 查并进 行 简单的
健康教 育,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 予合理 的产 前干预措 施。观察 2组 患者产后抑郁症发 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总发生
率( 1 . 2 1 %) 明显 比对 照组 ( 1 8 . 0 7 %) 低,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 。 结 论 产 前 护理 干预 能提 升 产 妇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应 激
[ 3 ] 陈华梅 , 杨柳枝 , 苏 小妹. 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对 急性 胰腺炎患者 实
施健康教育f J 1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 0 1 1 , 3 2 ( 7 ) : 1 1 8 0 . [ 4 1 杨颖 , 荣佳 , 崔立红 . 心理干预在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 疗 中的应用 f J 1 .
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影响观察论文

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108例我院妇产科住院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54例,对照组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产前及产后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产妇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前、产后综合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措施对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2 护理措施2.1 产前心理护理初产妇对分娩有一种恐惧心理,担心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产程是否顺利、产后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
这些不良情绪,再加上产后体虚气弱的身体状况,就构成了产后抑郁症的主要诱因[1]。
所以产前要向孕妇介绍相关的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让孕妇对分娩有一个认知,使孕妇能够正确认识分娩过程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就一定要有所付出,对所要面对的各种痛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分娩[2]。
同时指导产妇家属特别是产妇丈夫要对产妇进行开导和鼓励,进行尽力照顾好产妇,给产妇以精神上的大力支持。
使产妇从心理根源上消除抑郁心结,平复产妇的情绪,是产妇拥有一个健康、放松、快乐的心情。
2.2 产后护理2.2.1 一般护理由于产后产妇会消耗极大的体力和精力,产妇体质比较虚弱,所以应给产妇营造一个安静、温馨、整洁的病房环境,保持定时通风,减少探视,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以清淡、高热量、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之品,保持大便通畅,使产妇有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以利于心情舒畅,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2.2.2 心理护理产后由于体质虚弱以及产后家庭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以怀孕时孕妇为中心突然转变为以新生儿为中心。
特别是生产女婴的产妇,由于一些农村家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给产妇带来无形的压力,会造成产妇心理备感失落导致心理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这时产妇心理脆弱、委屈、不愿言语,甚至焦虑,恐惧。
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6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84例的两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保健检查,及简单围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总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
结论产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生理及心理应激能力,以积极乐观态度接受角色的转变,从而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标签:产前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产科常见心理疾患,多发病于产后2w,4~6w症状表现最为明显。
女性产后由于受到社会角色的转变、性激素、心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焦虑、恐惧、沮丧、易怒等抑郁表现[1]。
产后抑郁症不仅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同时对婴儿的情感、性格、认知能力、行为等造成影响,甚至会引起家庭不和谐。
我院对84例孕妇给予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在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5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68例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5±2.4)岁;孕周24~41w;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且均为初产妇。
采取数字表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两组患者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保健检查,及简单围产期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
1.2.1孕期健康教育①开展产前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性格、孕周、职业、文化程度等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及指导,告知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并介绍有关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和分娩知识,使其紧张、恐惧、抑郁心理能够得到缓解消除,同时,帮助孕妇对婴儿性别等能够正确对待;②角色适应:指导孕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即将担任的角色,树立信心,并指导孕妇在生产后应当如何进行合用营养及活动锻炼,从而能够及早恢复体形,由此而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③加强孕妇应对和处理应激的能力:产前进行孕妇积极的支持性情绪治疗,给予有效的产前指导,对新生儿的准备和适应给予有效建议,由此能够使产后抑郁症得到有效降低;④正确处理各类人际关系:产后,在育儿方面,家庭成员会出现分歧,应指导孕妇正确对待,同时指导丈夫及家庭成员对于孕妇的生理、心理变化正确理解,对产妇的心理需求给予重视;⑤产后抑郁症的认知:如何正确认识产后抑郁症,对孕产妇和家属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以专业的角度,对孕产妇进行指导,提供对产后抑郁症有效避免的专业信息,及教育;同时指导家属对产后抑郁症如何进行有效应对,使其能够保持乐观健康情绪[2]。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对孕妇开展积极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出现率有无作用。
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分娩的1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方案的优劣。
结果:对照组组患者出现产褥期抑郁症的比例为17.6%(16/91),EPDS平均分为(10.8±2.9)分,观察组组患者相应数据为4.4%(4/91)和(6.8±3.0)分,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适当的产前心理护理对提升产妇分娩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76-02分娩是绝大多数妇女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由于其对产妇自身心理、生理带来的影响均较大,最终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威胁不容小视[1-2]。
我院积极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募集182例围产期妇女,均为在本院进行产检,且最终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均为单胎,其分娩时间均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91例,年龄范围(22~42)岁,平均(26.8±2.1)岁,除9例经产妇外,均为初产妇;对照组产妇91例,年龄范围(23~41)岁,平均(27.0±2.9)岁,经产妇共11例,初产妇共80例。
两组对象间一般信息的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1.2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方法1.2.1产前宣教积极收集孕妇治疗,定期开展产前宣讲,鼓励孕妇及其丈夫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6-07-26T15:47:25.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作者:李盈盈[导读] 是能够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出现率,降低产妇EPDS评分的,从本例的研究数据上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结果。
李盈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目的:研究对孕妇开展积极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出现率有无作用。
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分娩的1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方案的优劣。
结果:对照组组患者出现产褥期抑郁症的比例为17.6%(16/91),EPDS
平均分为(10.8±2.9)分,观察组组患者相应数据为4.4%(4/91)和(6.8±3.0)分,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适当的产前心理护理对提升产妇分娩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具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76-02 分娩是绝大多数妇女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由于其对产妇自身心理、生理带来的影响均较大,最终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影响产妇的正常生活和婴儿的生长发育,威胁不容小视[1-2]。
我院积极对围产期妇女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募集182例围产期妇女,均为在本院进行产检,且最终足月正常分娩的产妇,均为单胎,其分娩时间均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91例,年龄范围(22~42)岁,平均(26.8±2.1)岁,除9例经产妇外,均为初产妇;对照组产妇91例,年龄范围(23~41)岁,平均(27.0±2.9)岁,经产妇共11例,初产妇共80例。
两组对象间一般信息的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1.2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1.2.1产前宣教积极收集孕妇治疗,定期开展产前宣讲,鼓励孕妇及其丈夫积极参与。
宣讲内容主要包括:①孕产期的相关知识、分娩后产妇可能出现的身心变化;②婴儿的基本照顾知识,包括洗澡、换纸尿裤等具体技术;③哺乳相关知识;④详细讲解分娩的具体过程,使产妇能够了解基本步骤,不再存在陌生感;⑤重点针对于产后抑郁相关知识做讲解,指导产妇合理调整自身心理;⑥其他一系列与分娩及婴儿生长发育有关的基础知识。
1.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护士应该在于产妇深入交流,充分发挥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作用,使产妇愿意倾诉,可以说出内心所想;其次,门诊部门需要利用产妇基本信息,找出存在危险因素的部分产妇,将其视为重点保护对象,方便护士开展工作;再次,护士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化解产妇自身存在的人际矛盾、维持其乐观情绪,一旦察觉异常,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2.3强化社会支持针对于部分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以降低这种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准爸爸自身可能也存在着一定的思想负担,可能影响产妇的心理,此时则应该对准爸爸进行类似的心理教育;要求产妇家属对产妇的任何努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1.3 统计项目
本研究共设两项统计项目。
①出现产褥期抑郁症的产妇数;②产妇EPDS评分。
统计时间均为产后第6周,其中EPDS评分是诊断产后抑郁症的有效工具,产妇评分超过13分,则视为出现产褥期抑郁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为工具处理上述数据,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出百分比,行卡方检验,视P<0.05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褥期抑郁症情况
统计数据见表1所示。
分析可知,观察中出现产后抑郁症的比例为4.4%,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产褥期抑郁症情况(n/%)
*
3.讨论
分娩是女性的人生大事,其重要性往往超出了不少产妇的心理承受范围,以至于产后抑郁的情况频现,对女性及婴儿的正常生活均具备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给予积极的重视与处理。
本例的研究显示,对照组中产后抑郁的比例高达17.6%,且其EPDS平均分也比较高,这与朱宁等人[3]的研究结果类似。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会阴切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子宫收缩痛等。
都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劳累会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
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产后是产妇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激怒,尤其是敏感的话题,如:产妇的身材恢复,婴儿的性别及经济问题等,都应该尽量避免。
应加强护理工作效率,治疗和护理时间要尽量集中。
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指导。
主动与产妇交流,关心她们,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
本例的研究也进一步提示,采取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能够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出现率,降低产妇EPDS评分的,从本例的研究数据上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结果。
总之,产前心理干预对于减少产后抑郁情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小琴.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111-112.
[2]李雪琴.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预防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44,146.
[3]朱宁,刘春红,陶晨等.人格类型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105-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