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基础知识中暑

急救基础知识中暑
急救基础知识中暑

急救基础知识中暑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急救基础知识(中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在夏季多发,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1.中暑原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2.中暑症状

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

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

(2)轻症中暑

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

(3)重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严重脱水导致休克等症状。重症中暑又可分四种类型:

1)热痉挛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

失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根据重庆做人流医院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过程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4)日射病

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3.中暑急救措施

(1)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阴凉地方。

(2)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或空调。

(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4)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