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说唱及戏曲音乐
说唱天地音乐教案

说唱天地音乐教案第一章:说唱音乐概述1.1 说唱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1.3 说唱音乐的分类与代表人物1.4 说唱音乐在我国的现状与影响第二章:说唱音乐基本技巧2.1 说唱音乐的基本要素2.2 说唱音乐的节奏与韵律2.3 说唱音乐的语言与押韵2.4 说唱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第三章:说唱音乐创作与表演3.1 说唱音乐的创作流程与方法3.2 说唱音乐的歌词创作技巧3.3 说唱音乐的编曲与制作3.4 说唱音乐的现场表演与舞台表现第四章:说唱音乐与流行文化4.1 说唱音乐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4.2 说唱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4.3 说唱音乐的商业化与市场运作4.4 说唱音乐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第五章:说唱音乐鉴赏与评价5.1 说唱音乐的鉴赏方法与技巧5.2 说唱音乐的评价标准与体系5.3 说唱音乐的经典作品分析5.4 说唱音乐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第六章:说唱音乐风格与地域特色6.1 地域特色对说唱音乐风格的影响6.2 不同地区的说唱音乐风格特点6.3 说唱音乐风格的演变与创新6.4 地域特色说唱音乐的案例分析第七章:说唱音乐与多元文化的交融7.1 说唱音乐与嘻哈文化的起源与发展7.2 说唱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7.3 说唱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创新7.4 说唱音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第八章:说唱音乐教育与实践8.1 说唱音乐教育的意义与目标8.2 说唱音乐教学方法与实践8.3 说唱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8.4 说唱音乐教育案例分享与讨论第九章:说唱音乐与社会的互动9.1 说唱音乐在社会议题中的角色与影响9.2 说唱音乐作为社会评论与表达的方式9.3 说唱音乐与社会事件的关联与互动9.4 说唱音乐在社会教育与公益事业中的应用第十章:说唱音乐的未来发展10.1 说唱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2 说唱音乐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与推广10.3 说唱音乐在未来的创新与突破方向10.4 说唱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说唱音乐的定义与特点说唱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说唱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代表人物重点环节二:说唱音乐基本技巧说唱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押韵说唱音乐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说唱音乐的旋律和和声运用重点环节三:说唱音乐创作与表演说唱音乐的创作流程和方法歌词创作的主题和技巧说唱音乐的编曲和制作流程现场表演的舞台表现和技巧重点环节四:说唱音乐与流行文化的关系说唱音乐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说唱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融合案例说唱音乐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说唱音乐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重点环节五:说唱音乐鉴赏与评价说唱音乐的鉴赏方法和技巧说唱音乐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经典说唱音乐作品的分析说唱音乐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重点环节六:说唱音乐风格与地域特色地域特色对说唱音乐风格的影响不同地区说唱音乐风格的特点和案例说唱音乐风格的演变和创新重点环节七:说唱音乐与多元文化的交融说唱音乐与嘻哈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说唱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说唱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的融合和创新说唱音乐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重点环节八:说唱音乐教育与实践说唱音乐教育的意义和目标说唱音乐教学方法和实践说唱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说唱音乐教育案例分享和讨论重点环节九:说唱音乐与社会的互动说唱音乐在社会议题中的角色和影响说唱音乐作为社会评论和表达的方式说唱音乐与社会事件的关联和互动说唱音乐在社会教育与公益事业中的应用重点环节十:说唱音乐的未来发展说唱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说唱音乐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和推广说唱音乐在未来的创新和突破方向说唱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启示这份“说唱天地音乐教案”涵盖了说唱音乐的基础知识、技巧教学、创作与表演、文化交融、教育实践以及社会互动等多个方面。
第四讲 说唱音乐(3)

戏曲音乐介绍及欣赏
昆剧
1.《牡丹厅.游园》-昆剧
京剧
京剧是以西皮、二黄腔为主,又称皮黄腔 西皮腔的音乐色彩流畅明朗、活波欢快, 一般用来表现喜悦、激动、高昂、欢快的情 绪。 二黄腔的音乐色彩凝重深沉、哀怨缠绵, 一般用来表现思念、忧伤、悲凉感叹的情 绪,索引把二者合称为皮黄腔。
音乐作品介绍及欣赏
第四讲 说唱音乐
第三节 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统称“曲艺” 现存曲种有二百多个,大致可分为:鼓 曲、弹词、渔鼓、牌子、琴书、杂曲、走 唱、板诵等种类。
北方-京韵大鼓 陕北-道情 浙江-莲花落 山东-琴书、快板书
苏州-弹词 四川-清音 安徽-花鼓
作品分析及欣赏
1.苏州弹词选段 2.京韵大鼓
第四节 中国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中的唱和伴奏,总称为唱腔, 是戏曲的主要组成部分。
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老生、小生、文生、武生。 旦:花旦、老旦、刀马旦、武旦、青衣。 净: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净。 丑:文丑、武丑、方巾丑。
戏曲脸谱:强调色彩的作用,每种色彩都有 一定的象征,常用色彩有红色、黄 色、蓝色、黑色、绿色、紫色、金 银色、白色等。 红色脸谱多表现为赤胆忠心、正直的人。 绿色脸谱多表现为义侠。 蓝色脸谱多表现为草莽英雄。 黑色脸谱多表现为刚直、勇敢的人物、 黄色脸谱多表现为性格残暴、有心计的人物
1.《贵妃醉酒》-梅兰芳 2.《打虎上山》-现代京剧 3.《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现代京剧
豫剧
豫剧是秦腔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间音乐 融汇而成的地方剧种,又叫河南梆子。
作品介绍及欣赏
1.《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常香玉 2.《花木兰》选段-“羞答答施礼上前”, 小香玉
黄梅戏
• 《天仙配》选段“路遇”
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的类别与艺术特征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统计,我 国现有345个曲种。 从文学角度将唐宋以来的说唱音乐分为乐曲系和 诗赞系。 一般著述和词书中大都将其分为八类,即鼓词类、 弹词类、渔鼓(道情)类、牌子曲类、琴书类、 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 如按说唱的历史沿革、传承流变,可将说唱音乐 划分为两大类,即牌子曲类和鼓书类。
欣赏分析曲目
《新木兰辞》徐丽仙 《情探》徐丽仙 《蝶恋花》
三、道情类
概况:
道情历史悠久,是与中国自己民族的宗教道教有关 的说唱品种。源于唐代道观内唱“经韵”,为诗赞 体,后吸收词调、曲牌,演变成为民间布道的“新 经韵”,也称“道歌”。 道情一词最早记载于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 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中讲:“三教所唱,各有所 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礼”。
(二)演唱形式
女演员自打鼓板担任独唱或主唱,书中人物多时 就由伴奏者担任配角和帮腔。 伴奏乐器:琵琶、月琴、三弦、二胡,旧时还有 碗碗琴。
(三)唱腔
1、单曲体结构:艺人称之为“小调”的曲牌。
大部分来自明清以来南北盛行的时调小曲,结构 一般是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多段唱词,唱词内容 常为抒情写景或叙述小段故事,有的小调曲牌也 可插在联曲体唱段中使用。
二、说唱音乐历史沿革
源头可溯到三千多年 前的周代,而正式形 成则以唐代变文讲唱 为标志,到宋代说唱 音乐已趋于成熟,元 明时期继续发展,及 到清代到达空前兴盛, 成为遍及全国数百个 曲种的艺术形式。
(一)唐代以前有关说唱音乐的记载 古代瞽者“诵诗、说书、讲史”,即为说唱音乐最 早的源头。 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作于秦始皇九年(前 238)。有人认为这是说唱音乐最早的形式。 (二)唐代的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在唐代正式形成,其标志是寺院里的变文 讲唱。 变文的文体是韵散间用的长篇叙事体,韵文部分以 七言为主,杂以“三、三”句式或五言等。
第一讲 戏曲音乐概述及其艺术形式

戏曲音乐的构成因素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 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其中, 声乐居于主导地位。 戏曲声乐唱腔分为抒情性、叙事性和戏 剧性三类唱腔。
2、戏曲的器乐音乐: 戏曲的乐队讲究少而精,不同的声腔剧种往往 有不同的主奏乐器和乐队组合。 戏曲乐队的组织分“文场”和“武场”两类。 “文场”即管弦乐部分, “武场”即打击乐部分。 文武场合称“场面”。 戏曲中的器乐曲牌、锣鼓点子构成了戏曲的场 景音乐。在使用中,根据曲牌音乐的基本情绪而形 成了一定的习惯。如【万年欢】用于宴请、喜庆等 场合;【哭皇天】用于吊唁、祭奠场合等。
戏曲的艺术形式
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点
戏曲本身就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集 合传统音乐、美术、文学、武术、杂技等多 种艺术门类的成就为一体。 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也是综合性技艺, 它要求演员掌握“唱、念、做、打”四个方 面的表演技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唱:唱腔。 念:念白。分为散白和韵白。 做:主要指面部表情和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手、 眼、身、发、步” )。 打:指武技,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
· 清代,在明代诸声腔的影响下,民间又兴起了一批新的声腔,归纳起 来,在清代发展成地方大戏的有: 1、弦索腔:是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琵琶、三弦、筝 等弦乐器伴奏。弦索腔剧种如山东柳子戏、河北的丝弦戏等; 2、梆子腔:又名“乱弹”,以演唱时用来击节的乐器梆子为名,俗 称“桄桄乱弹”。大约在清代中叶,梆子腔逐步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衍化。 剧种如山陕梆子、秦腔等; 3、乱弹:是指流行于浙江、江西等地,以“二凡”和“三五七”两 种腔调为主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如绍兴乱弹、婺剧中的浦江乱弹等; 4、皮簧腔:是以西皮和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戏曲声腔。兴起于安徽、 湖北一带,清中叶流传至我国南北各地,音乐属于板式变化体。剧种如 京剧、汉剧、徽剧等; · 清代末叶,民间还产生出许多地方小戏,角色大多只有旦、丑或旦、 生或旦、丑、生,俗称“两小戏”、“三小戏”。其来源多系民间歌舞 或说唱。如广西彩调、云南花灯、赣南采茶戏、越剧、锡剧、吕剧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2021/2/7
3
民间歌曲
三、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一)、离不开人民的生活 1、人民性 2、民歌与历史文化节日 3、民族性格 二)、传授各种生活、生产以及历史文化知识
2021/2/7
4
第二章 民间歌曲的艺术特点
一、民间歌曲是基础
1、直接在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2、吸取民间歌曲的音乐材料。
如:《小河淌水》 《十大姐》
2021/2/7
14
三、歌舞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蹈种类简介
1、汉族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秧歌
花灯
花鼓
二人台
采茶
二人转
2021/2/7
15
2021/2/7
16
歌舞音乐
二、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种类 1、堆谐——藏族 2、囊玛——藏族 3、赛乃姆——维吾尔族
2021/2/7
17
❖ 十二木卡姆:
❖
——王蒙《木卡姆》
❖ “因为有了你我的木卡姆, 世界不再荒凉 山岭不再寂寞
二、民歌的一般特点
1、人民性
2、地域性
如:两首《孟姜女 》
3、传承和变异性。 4、简朴性、生动性。 如:《牧歌》
5、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丰富性
如:《小白菜》
2021/2/7
5
民间歌曲
三、民歌的基本特征:
民歌是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1)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⑵ 山曲:山曲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山曲又被
当地人叫做“酸曲儿”,意思是它主要唱爱情内容 。
⑶花儿,又叫做“少年”,多表达爱情,是起源于甘肃、青
说唱音乐综述

说唱音乐综述民族音乐概论第二章说唱音乐第二章第一节说唱音乐概述(一)一、说唱艺术和说唱音乐1.说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表演艺术的总称。
它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包括说故事、说笑话、说唱故事和唱故事,其中前二类只说不唱,后二类唱有音乐伴奏,具有音乐性,称说唱音乐,又称曲艺音乐。
2.说唱音乐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曲艺音乐的释文:“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与语言音调密切集合的音乐特征”。
二、说唱音乐的艺术特征1.文词①叙事体为主结合代言体。
②采用散韵结合的文体。
2.音乐①说与唱高度结合,音乐具有高度的吟诵性。
②运用地方方言演唱,结合地方民间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3.演出形式演唱者(一至数人)自操乐器(鼓板或弦乐器)边唱边作眉眼身法表演,常由一人身兼叙事者和数个角色的任务,简便灵活。
三、说唱音乐与民歌、戏曲的关系说唱音乐是一门小型综合性艺术,一向被称为“杂学”。
它与民俗、语言乃至一切艺术门类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形式中,都是以歌唱为主的。
说唱音乐在民歌和戏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式作用。
四、说唱艺术的历史发展概况1.唐以前——说唱艺术的萌芽和孕育期。
2.唐代——说唱艺术的形成期3.宋代——说唱艺术的成熟期欣赏:《事林广记·愿成双令》(唱赚)《诸宫调天宝遗事·马践杨妃》【滚绣球】(诸宫调)4.元、明代——说唱艺术的曲折发展期欣赏:《九宫大成风雨像生货郎旦》(九转货郎儿)5.清代——说唱艺术的鼎盛期欣赏:《剑阁闻铃》(京韵大鼓)《梁山伯与祝英台》(山东琴书)五、说唱音乐的分类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统计,我国现有345个曲种。
1964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民族音乐概论》一书将说唱音乐分为8类:鼓词、弹词、渔鼓、牌子曲、琴书、杂曲、走唱、板诵。
第三章音乐审美及欣赏要求

(三)、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
又称为理智欣赏:理智欣赏是在音乐知觉 和领会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的 内涵加以考察,这种考察包括对音乐多方 面信息的统一分析,是将感觉和理智融会 贯通的历程。理智欣赏是对音乐真髓的揭 示,是从高层次对音乐艺术乐趣的享受, 这种境界是难以言表的,是具有一定文化 素养的人应具有的能力。
一、远古至夏、商时期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 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 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 “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 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 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 崇拜相联系。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 乐舞就叫做《云门》。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 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 歌”。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 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这便是音乐的萌芽, 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一、音乐审美的主客观关系
音乐的审美意识,首先是以对象的存在为 前提,只是在有了音乐艺术美的存在,才 可能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同时,又只有当 审美主体作为一个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在 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观照中产生了作为人的 本质力量来肯定的音乐审美感受时,音乐 的美对他来说才能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 在,他才能真正具有音乐的审美意识。
第二节 音乐艺术的欣赏要求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 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由于音 乐存在着不具象、无语义等美学品格,因 此,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有重 要的位置。从价值意义上说,创造性思维 发挥、参与的程度不仅决定着音乐审美感 受的水平,而且还影响着创 造精神乃至音 乐创造力的培养
第三章音乐欣赏PPT课件

2020/10/13
2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3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3
第三章 音乐三种唱法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美声唱法 二、民族唱法 三、通俗唱法
2020/10/13
1
一、美声唱法
• 美声唱法于17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成形 于欧洲,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完善、 最系统、最科学的一种唱法。与其他唱 法相比,美声唱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共鸣位置较高,一般在鼻腔以上,声音 结实、明亮、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