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养成教育【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之道,以德为首,德育的成功也就是大学的成功,因此中外学者都很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使之系统化和成熟化,对于指导高校道德建设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道德养成教育,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众多的研究,但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大部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而且尚未建立一个科学和系统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体系。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者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见诸文献的观点综述如下。

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国内研究,主要是近几年发表在相关的学术杂志上。中南大学韩冬梅在《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三期发表“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重点论证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特征和根据。浙江万里学院姜彦君于2004年9月1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养成教育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他的观点如下:养成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习惯,同时他还对养成教育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途径的研究方面,唐勇的《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与德行塑造》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德性培养着眼,从德行塑造入手才可能具有实效性。作者认为培养大学生德性和德行的途径有:第一,将学科知识教学还原为文化教育;第二,建构合理、和谐与相互尊重的校园环境;第三,校园文化的有序性;第四,注重大学生德性形成的经验性学习。王金华教授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文章比较系统地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目标与内容、实践策略、工作机制几个方面做了较多的基础性研究,这对科学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我国的教育部和各高校研究人员针对大学生道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问卷研究和访谈,其中的数据及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但对于本身存在矛盾和出入的,我们并不提倡引用。

国内关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其一,从众多学者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主要倾向于道德养成教育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而未系统地阐述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其二,国内主要倾向于研究中小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此类的文章也是多而多之,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并且对两者的区别也并未清楚说明。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国外研究,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注重道德养成教育,当然包括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建设。从公民的道德素质来说,我们国家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现在就将其经验进行简单的评述。

中外由于文化和语言等差异,就“道德养成教育”表述不一定相同,但是基本思想肯定是相同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他主张通过学校的“典型的社会生活”培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习惯。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较早地提出了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在《大教学论》中他指出:人的德性必须靠实践去养成,德行的实行靠行为。他认为,德行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我们从学习知道应当学习什么,从行动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去行动。夸美纽斯这些理论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伦理道德课程是各大学本科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美国就在大学课程里开设伦理道德课程。据统计,1977—1978年,全美国的623所大学开设了2757中伦理课程。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授课的效果,学校还在学生之中开展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改善大学校园的道德氛围和道德环境等等,从而使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英国的学校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题材中,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编写新颖,生动活泼。亚洲的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工作是以东方思想道德传统为基础,尤其受我国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如韩国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同时,注重弘扬儒家的传统思想,韩国在大学里设“国民伦理”科目,主要的目的是将学生学习科学技术与自立意识结合起来,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各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都有所不同,因此培养的人才标准也是不同的。目前西方国家的教育专家们在研究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都还是以历代的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如洛克、夸美纽斯、班杜拉、杜威等人的观点为依据,而在结合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实际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这无疑是一种缺陷。而且从查阅国外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主要把课堂教育、校内教育作为重点,而且十分强调教师的训导作用,对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养成教育的成果还不多。但无可置疑的是外国的道德实践成果是非常丰富的,各国的经验也值得参考。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教育办得好,国民素质就高,国家才会强大。尽管各国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也有差异,但重视道德养成是共同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令人堪忧,这说明我们的道德教育还是存在着问题。国内学者所做的前期研究无疑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国外的经验也很值得参考。然而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这个课题,国内目前至少没有建立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国外的做法又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制度氛围,当然不适合我国照搬照抄。

面对这样的现状,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针对我国举办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专门研究高校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于高校道德

实践,在注重课堂道德知识传授时,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的统一。这就是本人选此课题的原因,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使自身的道德层次得到提升,并且希望高校工作者能更加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金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韩丽.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着力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3]杨治良.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N].心理学报,1997.

[4]班荣鼎.大学之道-高校学生道德养成的理论的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张正华.强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思考[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4).

[6]罗法洋,阳倩倩.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论[J].教育与职业,2006,(36).

[7]吴永强.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高校理论战线,2007,(9).

[8]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9]童伟,王孝锋.论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J/OL].中国期刊网,2008.

[10]陈炜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集体经济文化产业,2009,(34).

[11]舒燕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9):57-58.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学生文化活动文献综述 孙政庭 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对校园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的研究,学生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一般不包括学科类的教学活动。它与校园文化的概念和活动的概念紧密相关。是应用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在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为学生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措施。 对于学生文化活动这一领域的文献检索工作是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分三部分开展的。即以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三个关键词为核心开展文献检索,试图通过三方面的文献积累和研究,对于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我也发现,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不是很多,有的是从德育角度论述,也有的是从社团活动或者主题教育活动方面展开,对于学校整体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的研究并不多。针对学生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杂志短文或专题活动的论述中,也没有能检索到比较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理论的文献研究 在校园文化的相关文献中研究得之,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开始已久,但主要集中在国外的理论学者中,国内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很多的理论研究是晚于现象产生的,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然而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展开。由此可见我国的理论研究已经滞后于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产生。1986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部率先召开的“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成为校园文化理论兴起的标志的,大家也普遍把从1986年到1989年这段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养成教育【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之道,以德为首,德育的成功也就是大学的成功,因此中外学者都很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养成问题。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使之系统化和成熟化,对于指导高校道德建设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道德养成教育,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众多的研究,但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大部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而且尚未建立一个科学和系统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体系。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者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见诸文献的观点综述如下。 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国内研究,主要是近几年发表在相关的学术杂志上。中南大学韩冬梅在《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三期发表“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重点论证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特征和根据。浙江万里学院姜彦君于2004年9月1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养成教育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他的观点如下:养成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习惯,同时他还对养成教育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关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途径的研究方面,唐勇的《大学生的德性养成与德行塑造》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从德性培养着眼,从德行塑造入手才可能具有实效性。作者认为培养大学生德性和德行的途径有:第一,将学科知识教学还原为文化教育;第二,建构合理、和谐与相互尊重的校园环境;第三,校园文化的有序性;第四,注重大学生德性形成的经验性学习。王金华教授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文章比较系统地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目标与内容、实践策略、工作机制几个方面做了较多的基础性研究,这对科学的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我国的教育部和各高校研究人员针对大学生道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问卷研究和访谈,其中的数据及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但对于本身存在矛盾和出入的,我们并不提倡引用。 国内关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其一,从众多学者的研究内容来看,他们主要倾向于道德养成教育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而未系统地阐述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其二,国内主要倾向于研究中小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此类的文章也是多而多之,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并且对两者的区别也并未清楚说明。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大学教育的支撑。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在增强院校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形成办学特色中,在培育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发挥创造力,从而实现院校发展战略目标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为先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大学校园文化,它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所以,本次研究,从实地调查资料入手,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一些建议。 二、主体: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渊源: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称学校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王林的《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内涵》中提到“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沃勒1932 年提出的。他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年青人体现出来的;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教师代表成人文化。两者常常发生冲突。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研究校园文化的人逐渐增多,因此看出每一所学校都有一种娱乐亚文化,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作用。我国自1985 年以后也有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对“校园文化”予以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 社会大文化就其表现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据此, 校园文化也是由这些方面所构成的。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环境与建筑的景观和特色以及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室内外的布置和氛围等。校园行为文化包括教学及其各种管理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勤工俭学、科技制作等等。校园制度文化包括教学和管理制度及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文明公约、社团章程等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各部门的工作作风等等。 也有国外的学者Carson R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 超前于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二)关于校园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1. 大学校园文化的层次较高。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职工, 知识分子占多数。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相对于其他阶层的人而言要高; 即便是大学里的职工, 由于他们和众多的知识分子长期共处在一个较小的地域圈内, 彼此接触频繁、耳濡目染, 文化素养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2.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校园文化的独立性不仅体现在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创造的主体、环境、方式与记录文化成果的手段, 而且还体现在它与社会文化或其它亚文化系统的交流过程中。正是这种独立性, 使得校园文化自成系统, 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演化和继承的规律以及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历史渊源。

文献综述-中美校园文化

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提问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 文献综述 校园文化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表现。学校是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校园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继承文化、整理文化、扬弃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校园传播,一切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校园繁衍生息.(章焕荣刘国云 1995) 校园文化是包含在母概念“文化”之中的.“文化"内涵丰富,《美国遗产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将文化定义为“社会延续下来的行为规范、艺术、信仰、惯例以及所有人类劳动成果、社会或居民的思维特征的总和。"奥莱尔和费斯罗托认为,“文化是一种制度,该制度通过分享同一种象征物、意识、价值观、神话、典礼、仪式、习惯、语言、传说、故事、制度理念、样式和建筑物来加以表达的具有情感的诸多方面”。(王淑侠 2010:120) 总的来说,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建筑风格 美国的大学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学校,学校周边没有围墙,这和美国人的文化也是分不开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相比更加开放,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开放不仅表现在其性格上,而且还在美国的大学校园的建筑风格上有所表现。

中国的大学校园周边围起高高的围墙,将学校和外面的世界隔离.而传统文化在建筑风格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中国人相对封闭,含蓄,内敛,说话委婉,遇事谨慎,用一堵无形的围墙将自己和他人隔绝开来,以此来保护自己。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国是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国家,崇尚自由平等、个人奋斗、英雄主义、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美国人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学生在校园中时刻都是以个人身份生活和学习,群体的约束很小。而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上课气氛自由轻松,师生之间不拘礼节,课堂上可以随时举手发言等等。我国高校校园的价值观则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强调“集体主义”的主旋律.中国人提倡集体、社会、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在处理各类关系时,必须做到“自我压抑"、与集体和领导保持一致。这种取向也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并力求使自己与环境相适应。 三、独立与依赖的差异 美国的大学生非常独立,崇尚个人奋斗,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打工来争取学费和生活费。 中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各种费用大多是由父母来承担的。大多数人认为在大学期间花费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因为自己还在求学阶段,精力应该全用在学习上;而父母也认为挣钱供孩子读大学是应尽的义务,自己也不忍心看到孩子因为打工而受苦受累,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分在经济上依赖父母.(王淑侠2010:120) 四、美国校园文化较中国相比更加注重贯输“通才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文献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文献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思想政治 教育的亲和力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 密切结合程度。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综述相关文献,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相关 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之间的 契合度,是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亲和力高表示着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联 系紧密、教育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亲和力低则意味着教育效果差、学生不满意、甚至 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出现逆反心理,阻碍了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影响因素 1. 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影响深远。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一 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的设计、布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影响较大。如果教育内容过于枯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就会降低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降低教育亲和力。 3.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富有 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投入感和 归属感。 4. 教育对象 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对教育的亲和度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水平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态度。 5. 教育管理 高校的管理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有重要影响。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人性化程 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程度和满意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 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高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在当今社 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亟待 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内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可以通过校园中 的各种活动和表现来体现。它具有以下特点: 1.多元性: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涵盖着学术、 艺术、体育、社团等各个方面。 2.开放性:校园文化应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激 发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引领性:校园文化应该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社会和国家。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培养综合素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使得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具备艺术、体育、人文等方面的素养,全面发展。 2.促进社会参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参 与的机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增强学生归属感: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忠诚。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举办各类学术讲座、艺术表演、体育竞赛、社团展示等各类文化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2.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墙报、校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介,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学生社团、学术组织等平台,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 4.引进优秀文化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资源,为学生带来更多的高品质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 五、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挑战和对策 1.资源不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质和人力资源,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之道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和资助。 2.活动形式单一:有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新颖和创新的元素。对策是提供更多元化的活动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活动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徐丹丹 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5期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重要性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评判,有利于掌握理论前沿,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素质是衡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如何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理论,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由于本研究课题涉及范围较大,加之笔者以有限的知识水平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难度较大,所以本文中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欠缺,只求能抛砖引玉,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综述 学者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成果比较统一。都是围绕不同时期党中央发布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定的文件意见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概研究目标如下: 1、1985年邓小平完整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他说“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了更明确的界定,即“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在吴远、郝文清主编的《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又具体化了。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政治方向上,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确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第二,理论素养上,掌握马克思列宁主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和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道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开设道德伦理课程、举办道德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倡导创新精神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科技论文发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四、加强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如社会调研、志愿者服务、企业实习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使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离不开学术能力的培养。学校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提供良好的学术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科技论坛、学术会议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前沿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思想道德建设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道德之 邦”“文明之邦”闻名于世。“礼仪道德”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标志,是历代最基本的道德教化内容。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道德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启蒙时期,而且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奠基性教育。对学生从小进行良好的道德和礼仪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提出:“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而,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小学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一)东西方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 道德融合东西方伦理观,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财富,历来都受到东西方各国各民族的普遍重视。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分为公民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通过全面渗透来实现;东方国家的道德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特别突出,强调知行合一、国家干预和在道德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西方道德

教育的特点是:公民道德教育与道德道德教育相结合,道德在符合公民意 识的个人行为中习俗化、惯性化,成为公民的日常行为准则和普遍性的道 德要求;道德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观 察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谅他人、为人着想的道德价值及社会 责任心;道德教育注重多样化全面渗透性,不允许强行灌输某种价值观。 东方道德教育的特点是:儒家文化影响深厚,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深 受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十分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国家忠 诚教育,重视东方道德传统、观念教育;道德教育知行合一,学校德育中 重视行为实践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注重道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追求单纯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发展所需的 基本品德素质;系统教育管理体制显示强烈的国家干预特性,大统一的道 德教育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国家权威和意志,保证道德教育严格接受各 级政府的直接监督和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国外道德教育方式的研究 国外对青少年学生的文明道德教育普遍非常的重视,起步较早,并且 已经有了一些的成果。就当前来说,世界各国对少年儿童的文明道德教育 虽然方式各异,但都相当重视。例如,与我国颇有渊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 育主要是通过从小学就开设“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来进行的,日本则实行“国家全方位德育”,学校设立特别活动课、友爱课、垃圾课、安全课等 课程;美国同样没有专门的道德课程,正如大家所知,美国是一个自由与 开放的国家,因而他们的德育教育也呈现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即有的 学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有的则是将德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当中;法国的 德育教育主要通过“公民道德教育”课为主、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来进行;英国和德国同样属于宗教德育国家,都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在各门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参考文献 摘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受到教育界的正视和重视,先进的校园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其对于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正确确立,以及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大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新时期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体人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而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校园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师生员工的归属感,以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大环境产生作用。 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和最高价值在于促进人格的发展。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陶冶与规范作用。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因而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校园文化按其质态,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并按相互间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心圆结构。 1、校园物质文化现状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有许多功能,但最根本的是它的隐性育人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渗透着一定的审美文化意蕴,能够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能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对校园文化的物化形式是比较重视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的美化、规范化和教育化方面工作能够重点发展,特别是在教学设备的先进化、建筑设施的完善上取得较高的满意度,但在校园景观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教学设备的开放、学生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需进一步加强。 2、校园精神文化现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承载了国家接班人的重任,需要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加强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积累和研究创新,通过学术讲座、科技展览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扎实的学术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应紧密结合实际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既要负责知识传授,又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应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利益

和需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创新教育方式,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同时,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引导和灌输,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现实和未来。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师资队伍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力量,教师队伍素质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育学校教育教学新型人才,提高教师服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建立教师评价机制,逐步淘汰不合格的教师,优化优胜劣汰的机制,倡导人才评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践。 四、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 大学不仅仅是一座校园,更应该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推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学生可以通过与企业协作实践、社会服务等形式,更好地了解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同时,学校也可以借鉴社会的发展经验,优化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总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21世纪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目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为基础,塑造合格的国民、有个人品格、行为规范、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思维、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 1. 培养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文化底蕴和国 际视野的大学生; 2. 培养大学生在审美、情感、思维等方面全面发展,同 时注重他们的学术和职业能力; 3. 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正义感、人文情怀等; 4. 培养大学生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积极的创新精神, 更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等。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法

1.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和 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从中受益。思想引导需要采用全方位的措施,如加强专业与职业课程的培训、各种主题讲座与现场参观等。 2. 创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 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给大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同时,还需营造和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营造离不开重要的人才:学生;和将重要的人才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老师,一场场,一次次校园文化活动在涵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提供生活的乐趣和无尽的活力。 3. 积极发扬大学精神:大学为多样性而生,当大学生能 真正了解它、发扬它时,就跨出自己的一大步。大学生应该发扬传承大学精神的责任感,展现勤奋、创新、团结和毅力的精神,追求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的价值,同时也在整个大学中营造一种向上向善的直觉氛围。 4. 调整和优化学科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创新发展的 关键之一。调整和优化学科和课程结构的全过程应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思考,培养有创新精神的良好思维习惯,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他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精神道德等方面都需要更加重视。面对考试周期限制的紧迫,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迫切愿望和成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献综述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本篇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现状、新情况、主要表现等方面,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趋势 一、概述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应该说是好的。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非常热爱,对党和政府正确的方针政策高度认同,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眼界、理念,还是思想,他们都比过去时代的青年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我们应该坚持用先进青年的事迹作为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和激励青年,号召广大青年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新情况、新问题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认同竞争,期望创业,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强烈的效益意识等,大学生比以往更期望有一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环境。 第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些学生希望通过网络来听到更多方面的声音,并自信能够对信息真伪作出判断;不少学生把网络作为在校园中发表言论、交流感情的最主要场所,从网络开始流行的一些词汇现在已成了不少学生的口头禅。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第三,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进入大学以后,竞争环境更为激烈,一时的不适应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主要表现 1、政治素养:表现为大学生政治态度与理想信念,包括大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政治局势及经济形势的认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建立等。 2、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体现在大学生应具有的基础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培养公民意识与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 3、个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五、大学生思想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 大学生思想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取向的迷惘与混乱。在社会转型期间,主导(主流)价值系统受到挑战和冲击,原先理所当然的价值观遭到一些人的怀疑,乃至被否定。当市场经济将效率作为首选价值时,也就等于在规则的设计上将金钱提升为社会价值尺度,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然。但有的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因此研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非常必要。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背景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可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迅速扩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危机,个人的价值取向开始趋向追逐功利主义,他们的道德观念淡薄,自律意识弱化,诚信危机加重。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个性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也很少考虑环境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 虽然这些现象是少数的,可这些问题也不可忽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原因,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危机,他们的个人利益价值取向的功利化,道德意识观念淡薄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因素,如市场经济的考验,社会转型期的威胁,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传播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理论基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开展和拓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式与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榜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国高校围绕马克思主义主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由于一些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但是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中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的重点内容 1、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观点 当前,国内的一些专家与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对一些重要的领域给予了科学的归纳: ⑴、华东政法学院朱秀蓉教授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首先,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摘要:班集体是高校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体。大学班集体能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班级文化建设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干部队伍建设、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良好班风的营造上下功夫,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1、班级文化的概念、内容与作用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接受与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活动准则以及其他可以教育、规范、激励同学的一套价值与制度体系。也包括反映、表达、折射、维护这些价值观念的物质环境与设施等。 大学班级文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主要是指班级宗旨、班级精神、班级品格等。二是制度层面,主要是针对班级成员行为的规范与制度。三是物质层面,主要指可以反映、表现班级思想与价值观念的物质手段。 构建大学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帮助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问题。班级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是对人、事、物的看法。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文化教育有效避免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教,促使学生带着班级文化价值观念去思考身边之事,在思考过程中然学会成长。其次,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学习的水平。最后,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 2、班级文化建设的现有主要问题 余卉、皮将繁在《谈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中指出,班级制度简单化、班级目标缺失化、班委分工模糊化是现在大多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2]学校没能给予足够重视,班主任监督指导不足等也是导致大学班级建设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3、构建班级文化的具体策略 3.1重视班导师/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作用 对于班导师在大学班级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做了强调。李国梁认为“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叛逆性,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人情世故、自我控制力等方面的局限,在构建班级文化时,班主任又绝不能放任自流, 而应发挥宏观监督指导作用。班主任应以学生技能培养和个性发展为导向,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班级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 通过谈心等方式, 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包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摘要: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丰富、理想信念坚定、人格健全,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的使命和价值追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的根本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政府和社会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领导者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进行长期的历史积淀。 大学是人类知识的殿堂,精神的家园,人才成长的摇篮。我国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求实创新、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陶冶高尚的个人志趣情操,养成坚韧顽强的个性品格,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不良现象分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连续十年的扩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中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必须认识到,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相当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潜滋暗长。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群体内部层级化日益显现。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的观念一再冲击校园和大学生群体,相当部分学生盲目追求个人的享乐与时尚。注重金钱利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高尚精神生活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潜滋暗长。 人际关系的庸俗化倾向泛滥。社会上庸俗的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里有明显的反映。一些大学生不是把学习成绩、政治进步、毕业择优寄希望于勤奋学习、增长才干、完善自身上,而是寄希望于父母动用各种社会关系,甚至炫耀自己有怎样的社会关系等,为人处事世俗功利与虚伪,少了一些襟怀坦荡与真诚。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二元化。现实中的大学生懂得什么是道德,但他们却不肯付诸于行动,言行不一。对社会道德规范漠然视之。有些大学生明知有些行为是不道德的,看到别人做了自己也盲目效仿。他们一方面痛恨社会的不道德现象,另一方面又不能洁身自好,身体力行去力求改造,甚至趋炎附势,与之同流合污。 个人主义倾向有所扩张。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今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明显,集体责任感相对淡化。一些人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前途命运,特别是在社会就业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对政治冷淡,对集体、对国家的命运冷淡。或一心只读圣贤书,厌恶集体活动;或热心于做公益活动的“看客”,而很少参与,把自己看成是独立于他人和集体的单一的个人。个人自我奋斗,个人价值追求成了一些人的人生坐标,片面强调个性,置学校纪律于不顾。 精神浮躁与理想主义淡漠。与过去大学生相比,当今相当部分大学生精神空虚、浮躁、急功近利,经不起挫折,意志消沉,缺乏鸿鹄之志,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理想和朝气。一些人在学业上满足于最低标准,生活中精神空虚与迷茫,无所追求,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责任意识淡漠,主体观念不清。 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固然与转型期的社会大环境直接相关,责任不全在大学生本身,但大学生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如果这些现象任其存在、发展、泛滥,我们民族将失去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努力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求实创新、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

道德教育文献综述

道德教育文献综述 中国有句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表明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负责,还要对学生心理道德发展负责。而单词“edu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动词“educare”,意为“鼓励,激励,是表现出色”。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尝试去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部潜能,这样他们的生活才更有意义,更充实,更富有责任感。(《英语教学法教程》)在社会朝着多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上不成熟,容易受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一、回顾历史发展 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占据着首要地位,古人善于根据年龄阶段及身心发展特点分年龄层次教学。朱熹按年龄把学生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之前接受“小学”教育,十五岁后接受“大学”教育。“小学”教育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家训和蒙学结合,同时“小学”的“理”要尽量浅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知行合一;同时也要符合心理特点,寓教于乐,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大学“阶段重视社会道德教化和个体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不同年龄层次的德育方法及其启示》) 20世纪5、60年代以后的长时间里,世界上流行的是重视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相比它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发展人的道德教育而言它还不够完整,因而就需要扩展到重视人的情感和态度。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成人比孩子、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单向度的灌输,直到20世纪末随着各种新兴文化的兴起,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观念终于发生了动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实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中间都有一些较成人更为可贵的道德品质,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2000年4月,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把组织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2000年4月,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把组织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二、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研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