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9133040.html,

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

作者:哈长辰张炼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生态语言学由此出现。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即从语言的生态环境角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本研究从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进行对比,从标题、词汇选择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索中美气候变化相关报道各自立场和意识形态差异。最终提高人们语篇对比分析能力和保护语言生态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4-0111-04

DOI:10.15958/https://www.360docs.net/doc/b419133040.html,ki.jywhlt.2018.04.023

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相关媒体开始对其进行报道,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报道的同时,也在通过语言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国家形象。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多维度、跨学科的方法对相关

语篇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出语篇中所蕴含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经笔者调查发现,新闻报道语篇已成为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中国日报》《新华日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中的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相关文本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来探讨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语篇使用的语言策略,分析其语言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即对比中美两国构建国家形象方式的异同点和其看似客观进行新闻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培养批判性思维,指出它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提高人们对话语和语篇中的非生态因素的识别能力,树

立正确的认识观。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生态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研究。Haugen (1972)表示生态语言学是研究任何特定语言和其周围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资源开发不合理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全球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让人们更加希望拥有和谐的生态环境。因此,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纷纷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来遏制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语言学家们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其将生态学相结合,形成生态语言学。

中美答记者问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中美答记者问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由于答记者问语篇是以提问回答的形式,而且提问的记者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答问的国家发言人、各级领导人解释问题时也渗透着代表方的利益及精神,因此,对他们公众交流的语言进行批评隐喻分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影响他们选用表达情感的隐喻的因素,并揭露语言使用者所隐藏的或潜意识的意图。文本语料摘自于中美相关官网的答记者问语篇,由于最近叙利亚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一个国际性热点话题,因此通过批评隐喻分析方法,对中美答记者问会议中有关叙利亚问题的隐喻及意识形态做了对比分析。 答记者问批评隐喻意识形态一、引言 近几年,许多国内外学者提出认知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两种语言研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应该相结合。于是,是Charteris-Black在2004年提出的一种新的隐喻分析方法——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综合运用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它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目的是揭露语言使用者所隐藏的或潜意识的意图。Charteris-Black基于Fairclough等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型,包括三个阶段:隐喻识别——辨别隐喻是否存在于语料库本文中,以及字面的始源域和隐喻性的目标域之间是否有张力;隐喻理解——确立隐喻和决定它们的认知和语用因素,包括概念隐喻和概念关键词。隐喻阐释——识别产生隐喻的社会机构和他们在劝说中的社会作用。 候选隐喻及隐喻关键词中国答记者问语篇美国答记者问语篇move、ahead、tracks、stepmove forward、moved on、path、going forward、rolling、creep、stephand in hand、friendly、neighbour、communication、coordination、encourage、seeparalyzed、frozen、breech、brazendialogue、consultation、oppose、complicateconflict、gun、threat、impact、opposition、consultation、opposition 二、中美答记者问语篇中隐喻的分析 1.旅行隐喻 中:例1:On the Syrian issue, we stand for both the international norms on prohibiting the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and the political settlement. We must move ahead on both tracks. 美:例2:In terms of opposition, Chuck, I expected this. This is hard, and I was under no illusions when I embarked on this path.But I think it’s good for our democracy. We will be more effective if we are unified going forward. 中美双方都使用旅行隐喻比较频繁,把具体的旅行域映射到解决叙利亚问题上,发言人运用旅行隐喻来告诉公众,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有

谈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篇中的应用

谈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篇中的应用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人们在交流中使用的表达不满、批评或 反对他人的语言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学问。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应用,并且在新闻报道、政治演讲、广告宣传等多个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新闻报道为例,探讨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篇中的应用。 新闻报道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形式,具有专业性、实时性、客观 性和公正性等特点。但是,新闻报道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批评性话语,这些话语通常是对某一事件、事物或人物的评价和反对,反映 了社会舆论的态度和观点。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用来探究新闻报道 中的批评性话语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的 语言特点和传播效果。 首先,批评性话语的结构特点是多样化的。批评性话语可以用 肯定词加否定前缀“不”、“非”、“无”等构成,也可以用一些 贬义词汇或形容词来表达不满或反对,例如“荒唐”、“糟糕”、“可笑”等。同时,批评性话语可以采用反问、比较、打比方等修 辞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 其次,批评性话语的语义特点主要体现在情感和价值方面。批 评性话语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愤怒、不满、失望等,表 达出发布者对某一事件、事物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同时,批评性话 语涉及到某些价值观的嵌入,例如公正、正义、民主等,展示了发 布者对社会价值观的关注和担忧。

最后,批评性话语的语用特点在新闻报道中尤为重要。新闻报道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原则,批评性话语的使用需要谨慎处理。批评性话语在新闻报道中可能会引发读者情绪的波动,因此,发布者需要在语用上进行控制,避免对读者进行过度影响。 总之,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用来研究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性话语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进而更好地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和传播效果。在新闻报道中,发布者需要注意批评性话语的使用,避免影响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同时,读者也应该对批评性话语进行辨析,理性看待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性话语,不被情绪所左右。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和谐话语分析研究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和谐话语分析研究》 摘要:广义上来说,生态和谐话语的分析和对和谐话语的生态分析构成了生态和谐话语分析,前者将关于生态的和谐话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后者则是主要研究和谐话语中的生态成分,从一方面来说,生态和谐话语分析是整个语言系统中生态成分的举例,同时也与和谐话语生态分析互为增补 摘要:生态和谐话语分析与话语分析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话语分析的分支并且有自己的分 析原则、方法和主体影响因子,这些可以追溯到M.A.K.Halliday有关语言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选择性和进化性的思想。生态和谐话语分析利用语言在构建现实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推动生态系统中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人与自然以及语言与生态之间的和谐,促进“思”和“行”的生态语言学化。本文尝试通过对生态和谐话语问题的讨论,勾画出生态和谐话语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和谐话语分析;生态和谐话语问题 1866年“生态学”一词首次问世。它由德国生物学家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已经有 150余年历史。在20世纪末期,生态学的发展展现了新态势,即生态泛化。生态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比如: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学、放射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翻译学、经济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美学、教育生态学等。这是生态学发展史诗性的进步。其中生态语言学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初生的极其重要的独立学科。生态泛化为生态问题的发现、分析和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生态语言学来说,如果要深入研究问题,首先应系统了解它的产生、发展、壮大;广泛的收集前辈们的研究观点、研究视角以及它本身的发展规律等相关文献。 广义上来说,生态和谐话语的分析和对和谐话语的生态分析构成了生态和谐话语分析。前者将关于生态的和谐话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后者则是主要研究和谐话语中的生态成分。甚至又延伸至语言系统中生态与非生态成分的探究。从一方面来说,生态和谐话语分析是整个语言系统中生态成分的举例,同时也与和谐话语生态分析互为增补。生态和谐话语分析专注于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它的出现、壮大,与当前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新月异的生活水平密切关联。从20世纪50年代起,全球性生态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比如:人与 环境、人与动物、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全人类都要直面这些生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蔓延正在严重威胁当前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空间。生态语言

媒体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9133040.html, 媒体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作者:尹嘉吕晶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运用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式,从语篇描述,话语解释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对《经济学人》中关于中国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本项研究,引导读者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认知,提高其批判阅读和思考能力。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新闻报道三维分析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67-02 批评话语分析(简称“CDA”)是批评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话语与社会、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van Dijk, Wodak, van Leeuwan 等学者的理论推动了批评话语分析在多个领域的发展。其中费尔克劳在社会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分析框架。他认为话语是三维的,分为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框架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领域。国内外的主流媒体有引导公众意识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从语篇描述、话语解释和社会文化分析三个方面对英国媒体《经济学人》中2008到2018关于中国的报道的文本进行批评话语分析。 一、语篇描述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一直以政治类话题为主,从2008年经济爆发之后,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英国媒体对中国经济类话题的报道明显增多,并且西方媒体开始关注民生、教育、环境、人民生活等社会生活的领域。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经济类话题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0%。其次是政治类话题,比重为33.2%。社会文化类话题所占的比重最低,为26%。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状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而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受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迟缓,所以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同,因此政治类报道也受到西方媒体的关注。 二、话语过程解释 (一)及物性(Transitivity)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领域的话语分析方法。该方法旨在透过表面文本,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不平等的结构。本文将介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和应用实践,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该理论在文本分析中的重要性。 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一些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语言在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形成中的角色。他们认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表达工具,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建构的重要手段。因此,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中隐含的不平等和权力关系,进而挑战传统的意识形态观念。 话语收集:从各种渠道收集与话题相关的文本,包括书籍、报刊、电视节目等。 话语筛选:筛选出与目标话题相关的文本,排除不相关或重复的文本。话语提取:从筛选出的文本中提取出与目标话题相关的关键话语。 话语转录:将关键话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转录,以便进行深入分析。

话语分析: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转录后的关键话语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不平等的结构。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例如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来探究新闻报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本文选择以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主要是因为新闻报道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人们的认知和态度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新闻报道中经常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的问题,这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悖。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的关键话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性别刻板印象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和影响,为改进新闻报道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大量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 刻板化的性别角色描述:在新闻报道中,常常使用刻板的语言来描述男性和女性,如“男性以理性著称”、“女性以感性为特点”等。这些描述不仅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点,也忽略了他们作为个体的差异。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 “浪潮”一词常被用以描述生态批评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主要包括:强调“自然书写”, 关注“荒野”的第一次浪潮;以多文体、多文化为特色, 更加关注地方文学和环境正义的第二次浪潮;将后殖民理论和环境人文学相结合, 进行跨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的第三次浪潮;21世纪以物质生态批评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 包括强调动物主体性和释能力(agency) 的动物生态批评、植物生态批评和后人文主义研究。实际上, 由于生态批评各阶段都在兼收并蓄前续思想的基础上展现新趋势, “浪潮”一词容易引起后浪取代前浪的歧义。本文将着重论述受斯特西·阿莱莫(Stacy Alaimo) 和苏珊·海克曼(Susan Hekman) 《物质女性主义》(Material Feminisms, 2009) 影响的21世纪生态批评呈现的新趋势。拟回答以下问题:新物质主义在生态批评如何得以体现;生态批评采用什么样的表述策略以适应研究主题的物质转向;生态批评如何围绕“可持续性”文学主题进行研究。作者认为, 21世纪生态批评的新取向包括物质性、叙事性和可持续性。物质性肯定物质普遍存在的释能力 (1) , 物质皆有叙事力, 物质与意义构成了“故事讲述的世界”;叙事性意味着叙事在生态批评中得到认可, 生态叙事研究对于生态批评做出了贡献, 实现了环境叙事的理论化;可持续性与阿莱莫关于“可持续性”忽视非人类自然观点的相互呼应, 生态批评以“可持续性”文学为文本, 激发读者思考从气候异变(Climate Change) (2) , 到日常生活中水和能源的使用、交通、建筑和食物

等现实层面相关的可持续性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生态批评多元化理论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 展现了克服二元对立思想和为保护环境而进行变革的趋势。 一、物质性 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也被称为“新物质主义”。物质生态批评指在新物质主义思想影响下揭示文本与世界的联系。它不仅带来新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说, 也带来分析语言和现实、人类和非人类、智识和物质的新方法。一些学者的著作对于新物质主义与生态批评的结合产生了影响, 如戴维·艾布拉姆(David Abram) 的《变为动物》(Becoming Animal:An Earthly Cosmology, 2010) , 阿莱莫的《有躯体的自然》(Bodily Natures:Science, Environment, and the Material Self, 2010) , 凯伦·巴拉德(Karen Barad) 的《和宇宙各半交融》(Meeting the Universe Halfway, 2007) , 简·本尼特(Jane Bennett) 的《活跃的物质》(Vibrant Matter, 2010) , 赛仁娜拉·伊奥凡诺(Serenella Iovino) 和瑟皮尔·奥普曼(Serpil Oppermann) 的《物质生态批评》(Material Ecocriticism, 2014) 。上述作品表达的共同思想是故事和释能力并非人类独有, 而是内在于世界的各种现象之中。本尼特提出的“释能力” (1) 、阿莱莫提出的“通透性(trans-corporeality) ” (2) 都阐释了人类身体与非人类世界之间不可避免的交互关系。

“一带一路”国家新闻中关于中美高层对话的话语构建—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协同研究1

“一带一路”国家新闻中关于中美高层对话的话语构建—语料库语言学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协同研究 1 摘要:该论文从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对于此次中美高层对话的新闻报道,以期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对于中美的态度以及呈现复杂态度的原因。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在关于中美对话的报道中部分国家不赞同美国干预中国内政的做法,总体呈现出中立的态度,并且希望中美两国加强经济合作的态度以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合作。这将有利于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选择,进而改进其与中国间国家关系,以构建更好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家;新闻;中美高层对话;语料库语言学;批评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050211 1引言 如今,“一带一路”倡议[1]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而国家媒体新闻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因此研究其媒体对于与我国相关的政治报道是了解其国家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渠道。近两年来,中美关系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关注,尤其是2021年3月的中美高层对话。此时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中美对话的态度有利改进其与中国关系,以构建更好的中国形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分析成为研究语言、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一种流行方法。Roger Flower[2]、van Dik[3]、Norman Fairclough[4]和陈忠柱[5]等学者都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结合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式,例如马博森[6]综述了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并提出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可以揭露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等。本文选取2021年3月到4月关于此次事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媒体报道作为研究语料,在语料库技术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闻文本。 2 理论框架 批评性话语分析(简称为CDA)是多重理论的一个集合,本文主要使用的是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提出的三维模型话语分析框架,即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分析话语、理解话语的潜在意义。本文主要以新闻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将费尔克拉夫三维模型分析框架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结合使用。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报道中呈现的对中美的态度是什么?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报道中呈现复杂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4分析与结论 4.1文本层面分析 1)索引行检索词语索引,也被称为语境共现(concordance),是语料库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检索主题词查看该词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并借助该词所在的语境来解读其背后的意义[7]。论文以“China-US”为关键词,应用AntConc3.2.4软件进行检索,可以发现媒体对中美关系的认知,以及媒体态度。例1:Today, Pakistan advocated for peaceful relations betwee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A time-tested Pakistan-China friendship notwithstanding. (来自每日时报)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翻译分析以转述话语的翻译为例

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翻译分析以转述话 语的翻译为例 一、本文概述 本文旨在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新闻翻译中的转述话语进行深入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它着重分析语言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的使用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含义。新闻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其转述话语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者的认知。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剖析转述话语的翻译实践,揭示新闻翻译在意识形态、权力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本文将概述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其核心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新闻翻译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新闻翻译中转述话语的实例分析,探讨转述话语在新闻文本中的功能及其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转述话语翻译中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操纵和权力关系体现,揭示新闻翻译在塑造公众认知方面的潜在作用。本文将提出针对转述话语翻译的建议和策略,以期提高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交流和理解。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概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是一种语言分析方法,旨在揭示语言使用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它强调话语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具有构建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的能力。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核心观点在于,语言不仅仅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参与到社会现实的构建和重塑过程中。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新闻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一种涉及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复杂社会实践。新闻翻译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不仅传递新闻事件本身的信息,同时也传递了特定的观点、立场和价值取向。因此,对新闻翻译进行批评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闻翻译如何参与到社会不平等的构建和维持中,以及如何通过翻译策略的选择来传递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转述话语是新闻翻译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涉及到对原始话语的重新表述和解释。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转述话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和传递过程。因此,对转述话语的翻译进行批评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揭示新闻翻译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新闻翻译的选择和效果。

中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对比分析

中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对比分析 摘要:不同的新闻报道反映媒体者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对新闻语篇进 行批评话语分析,目的正是揭示媒体人的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批 评话语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对《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家媒体对于中国股 市事件的英语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中美两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对 新闻的影响。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语篇对比 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是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在语篇分析领域成长迅速的一个重 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随着以新闻为主要载体的大众媒体的发展,合理的批 评性分析,对于获取正确信息和理解作者真正意图十分重要。 荷兰语言学家Van Dijk认为,社会集团成员在心理和认知上对自我和他人的 极化性态度,体现在话语上就是:对集团内的人或事进行正面、积极描述,对集团 外的人或事进行负面、消极描述。本文将重点以该理论为支持,通过对中英媒体 的语篇分析来探究包含其中的意识形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到股市中,股市的起伏跌涨无时不刻在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2016年上半年,股市起落尤 为突出,国内外各大媒体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报道。本文以《纽约时报》和《中 国日报》官方网站上的几篇报道为文本,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新闻 转述形式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认识的偏差和对中国国际形象 的颠覆,以及中国媒体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和对国民产生积极影响方面所采取的 语言策略。 转述形式是指报道者引述别人话语时,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做出的选择。前者指报道者忠实地引述别人的原话,后者指转述原话的命题内容,而不拘 泥于其措辞(辛斌 1998: 10)。与间接引语相比,直接引语具有更强的表达力。 (1)直接引语 《纽约时报》:One man said he was down about $10,000. “We’ve all lost money,” he said, growing irritated. “Everybody’s pretty much the same.” 在这段话里,通过对一名男性股民的采访,选用直接引语的方法,借当事人 之口,并加入对气愤语气的形容,突出了股市萧条,股民们叫苦连天的现状,也 从侧面表达报道者对中国股市的担忧。 《中国日报》:“The Chinese economy is undergoing a fundamental structur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ectors are slowing down, but the exciting new sectors are attracting investments,” Li said. 文章引用参加会议的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的话,进一步说明“近期中国经济放缓,但早期复苏的迹象已经出现”的事实,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旨在说明专家们 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希望,这也是了中国本土媒体鼓舞人心的常见做法。 (2)间接引语 间接引语是指引用者转述别人的观点,在使用上往往会比直接引语包含更多 的引用者自身立场。 《纽约时报》: “They say they are fine, but they’re just saying it,” Mr. Yan said. “It’s a lot of money, after all.” But Mr. Yan said there was a silver lining. Counseling sessions for couples had

生态话语分析生态哲学观研究

生态话语分析生态哲学观研究提要。生态话语分析是社会文化视域内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强调“生态哲学观”在话语分析中的指导作用。论文通过追溯生态哲学观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指出其3个区别性特征,分别是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在此基础上,论文系统阐释生态哲学观作为话语分析的伦理框架,在判定语篇生态属性和引导人们日常行为实践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鉴于生态哲学观与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均属哲学范畴,其研究边界并不清晰,因此论文分别从阶级性、观念性和现实性3方面阐述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的相同点。同时论文也从研究视角、社会语境层面以及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区别生态哲学观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以厘清二者关系,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哲学观;话语生态属性;意识形态 1引言 生态话语分析产生于全球环境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旨在揭示引起生态破坏和社会不公的话语实践,并积极找寻能够促进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实践。其与话语分析的最大不同是生态哲学观的参与。生态哲学观(ecologicalphilosophy,ecosophy)最早由挪威哲学家ArneNaess(1995)提出,指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态度,价值和假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判断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参照标准。论文首先阐释生态哲学观

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之后将生态哲学观和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进行综合对比,并系统梳理二者关系。 2生态哲学观的属性特征 一是个体性,即生态哲学观并不是某一群体集体持有的、无意识的观念;而是个体主动、有意识选择的结果。黄国文指出,生态哲学观是“由他们(生态话语分析者)的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伦理准则影响和决定的”(黄国文2017:881)。研究者的生态哲学观不同,其分析和判断语篇价值属性的伦理框架就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而生态哲学观体现个体差异性。尽管个体的生态哲学观蕴含的具体价值准则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涉及人类与其他生物体及生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回答。二是科学性,即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并不是随性而为的结果,而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在科学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基础上进行。生态伦理框架的建立需要研究者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地阅读,需要仔细观察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实践,并广泛吸取积极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理念。之所以突出生态哲学观的科学属性,是因为它在哲学层面分属意识范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会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能够引导人们做出积极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选择,也能够助力于解决当下的各类生态环境危机。相反,消极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加剧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威胁

COP28中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COP28中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而COP28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将提供一个难得的机遇,促使中美两国共同应对这一全球问题。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长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应对策略产生了急剧变化。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也意识到了自身在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因此,中美合作在COP28上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国家安全与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中美两国都深受其害,因此应加强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首先,中美可以共同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美是全球两大经济体,共同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近期提出的减排目标引领了世界的步伐,中美可以分享减排经验,加强技术合作,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同时,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能效和蓄电池等领域的创新,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中美可以共同推动国际合作机制。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利益,需要国际社会协同行动。中美在COP28上可以提出更具前瞻性的合作框架,为全球贡献解决方案。双方可以加强沟通和合作,通过技术转让和知识共享,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同时,中美还

可以共同倡导开展绿色金融和碳市场合作,为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提 供支持。 除此之外,中美也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和创新方面进行深度 合作。科技创新是推动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中美两国都在相关领域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可以开展更多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攻克 气候变化的难题。双方可以在大数据分析、地质探测和碳捕获技术等 方面加强合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 虽然中美合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一些难题,但仍然存在巨大的 合作潜力和共同利益。双方需要以对话与合作态度,超越分歧和矛盾,以实际行动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只有通过中美两个大国的紧密 合作,才能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总结一下,COP28将为中美合作提供一个历史性机遇,共同应对气 候变化的策略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议题。中美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推动国际合作机制、加强科研创新合作等多种方式,共同应 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只有通过中美的紧密合作,才能为全球解决气候 变化问题作出重要贡献,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类世”时代的困境——基于语料库的生态话语分析

“人类世”时代的困境——基于语料库的生态 话语分析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很多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生产活动不仅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影响着自然的演变[1],这些人类活动对地球和生态产生的深远影响被称为“人类世(Anthropocene)”。“人类世”这一术语最早由大气化学家Crutzen 和生态学家Stoermer 于2000 年提出[2],他们认为人类世起始于18 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时期。有关“人类世”的讨论主要聚焦在自然科学领域,鲜有学者从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语言学领域对“人类世”话语进行研究。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3],通过话语分析,可以深刻了解话语背后反应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现实,可以透过语言表层洞悉世界运作的本质。新闻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具有操纵舆论和引导公众认知的作用。而官方的新闻报道受到特定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左右,通过分析官方有关某一议题的新闻报道,有助于揭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 二、生态话语分析 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 的研究路径包括 豪根模式(Haugenian Approach) 和韩礼德模式(Hallidayan Approach)[4]。国际学术期刊Language Sciences 在2014 年提出,生态语言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开展生态话语分析,而且强调采用韩礼德模式研究生态话语,有助于揭示语言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5]。Alexander 和Stibbe[6]认为,所有的话语潜在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甚至会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已成为全球的焦点。本文将以环保为主题,通过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一、核心信息提取 本文的核心信息是:环保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全人类共同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二、语篇分析 1、语言表达 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和对仗等。例如,“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种比喻手法使得抽象的环境问题更加具象化,引起读者的共鸣。 2、句子结构 本文在句子结构方面较为简洁明了,通过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强调了环保行动的重要性。例如,“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这种简短明了的句子结构使得文章更具有说

服力。 3、话语分析 本文在话语分析方面较为清晰明了,每个段落紧扣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例如,在讨论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时,文章从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呈现出话语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话语分析 1、话语表达 在话语表达方面,本文通过多个段落阐述了环保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解决措施。例如,“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还关乎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这种表达方式突显了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话语内涵 在话语内涵方面,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和事实说明了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这些建议为读者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方向,使得话语内涵更具现实意义。

总之,本文从环保这一主题入手,通过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着重探讨了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措施。在未来的环保事业中,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环保问题,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为美丽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然而,人们在新闻的却往往忽略了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本文以一则国际新闻为例,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探究新闻语篇背后的隐含意义和权力关系,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 近期,某国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演讲,引起了广泛。这篇演讲的内容涉及到了气候变化、国际安全、贸易合作等多个方面,强调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然而,一些细心的观众发现,演讲中对于某些国家的批评和不点名指责,似乎隐含着其他意图。 在对于演讲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总统在演讲中大量使用了一系列与“发展”、“合作”、“共赢”等概念相关的积极话语,以强调全球合作的重要性。然而,与此同时,他没有明确指出某些国家在气候变化、国际安全和贸易合作等方面的消极态度和不当行为。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保持了演讲的积极基调,又巧妙地暗示了对某些国家的批评。

区域生态学 生态批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区域生态学生态批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区域生态学是研究地理区域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学科。它通过综合考察区域内各种生态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了生态系统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动态变化过程。区域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区域”,它强调了地理上的特定尺度,并关注不同地理尺度上的生态过程与模式。 区域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地理尺度上的多样性,从微观的景观尺度到宏观的生态系统尺度都有涉及。它以生态过程为基础,结合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地理区域上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将首先介绍区域生态学的要点,并探讨它在生态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然后,文章将重点讨论区域生态学的两个关键要点,包括区域内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最后,文章将总结区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区域生态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生态系

统的演变过程,探索和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区域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地理区域的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进一步推动和发展区域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在整体上的组织方式和框架。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使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明了。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 1.2 文章结构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概述和引入本文的主题。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区域生态学的定义和意义。区域生态学是关于研究某一特定地域内不同生物群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物种互作、能量流动和环境变化等方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给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将详细讨论区域生态学的两个要点。首先,我们将阐述区域生态学的要点1。此处可以列举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以教育语篇为例分析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

以教育语篇为例分析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 模式 摘要:生态话语分析反映我们的意指方式如何左右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及物性分析为主,但相关分析对小句的生态语义取向分类有待细化,已有的生态话语分析也较少关注教育语篇。针对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系统为理论基础,结合及物模式与作格模式,细化过程类型与参与者角色,并在生态哲学观的指导下,探讨不同过程的语义生态取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以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展示该模式的应用,揭示教育语篇中蕴含的生态观,并为教学实践中的生态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及物性分析;教育语篇;生态话语分析;生态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法

1、引言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范俊军,2005;韩军,2013;黄国文,2016a),是涉及语言和生态关系的所有研究总称(Fill&Mǜ hlhusler,2001;Fill&Penz,2018)。在生态语言学领域,有两种被广泛接受的研究范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其中,豪根模式又称语言的生态学(ecologyoflanguage),关注语言多样性、语言接触、濒危语言等,认为语言生态学要研究的是“任何特定的语言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Haugen,1972:57),并将这种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因此被称为隐喻模式。韩礼德模式关注语言对生态的影响,即“我们的意指方式如何左右我们对环境的影响”(Halliday,2007:14),强调语言在环境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视语言为干预社会实践的方式,突出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黄国文,2016a;何伟魏榕,2018a)。 从豪根首次提出语言生态学至今,生态语言学已初步形成了核心的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何伟魏榕,2018a)。研究主题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语言政策和规划、语篇分析、语言教学等(Chen,2016)。其中,韩礼德模式下的生态话语分析偏重及物性分析,但相关语义分类有待进一步细化,已有的生态话语分析也较少关注教育语篇。基于这一考虑,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