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发表时间:2012-10-24T14:47:01.1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8期供稿作者:战海平孙玉梅

[导读]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

战海平孙玉梅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265701

“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依一个班级优、中、差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和达标检测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数学课堂“分层次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分清学生层次(如A层为优等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做到心中有人,从而因材施教。要以“立足全体,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以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研究“丰收”因素,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分层次教学”的每一堂课,要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恰到好处地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悬念,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复习引入。当新知识引出后,应及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做适当说明或解释,以引起学生注意。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尽量使C层学生不作陪客。

三、课前预习的层次性

由于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目的性、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师应不断学习掌握 “大纲”、“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精神,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C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尝试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的学生,或作个记号带着问题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仿效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受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来解决问题;A层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主动推导定理、公式,先行独立解答例题和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这样,使课前预习各尽所能,量力而行。

四、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要筛选不同的内容,做到分层次提问。对C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不论回答得对或错,都应鼓励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对A层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对他们故意施加压力,训练其能力。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即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角色意识,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个体的发展、整体的优化。

五、课堂练习的层次性

课堂练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发展、深化知识的作用。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题,考虑分层指导时间。题目应具有弹性、可攀性,“跳一跳”够得着。通过课堂练习使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思有所进,同步发展。课堂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六、布置作业的层次性

课后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选择作业题时,要适当扩大习题跨度。分层次布置的作业,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A层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七、达标检测的层次性

达标检测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教完每一单元后,均须安排一次达标检测,检测不宜过频,时机要掌握好。检测题以课本习题为主,检测内容注重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检测题。一是采用同一试题统一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对不达标者允许再一次机会重考;二是采用同一试题不同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三是同卷不同题。即对部分题直接注明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可采用附加题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应相一致,以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落到实处。

教师对检测情况要及时反馈,并注意信息反馈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答题情况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反思错因,及时加以纠正。同时,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多方面能力,避免为达标检测而检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