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摘要】现代图书馆建筑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已经展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本文从数字化创新、可持续发展、空间利用优化、人性化设计和多功能性布局五个方面探讨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将深刻影响未来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
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注重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空间利用优化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实现空间的灵活多样化利用。
人性化设计体现在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智能化,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
多功能性布局则旨在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扩展和全方位服务。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化、人性化和多功能化的方向不断推进,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用户需求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持。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建筑, 未来馆舍形制, 发展趋势, 数字化创新, 可持续发展, 空间利用优化, 人性化设计, 多功能性布局, 结论, 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特点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创新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信息的快速增长,现代图书馆不再只是传统的书籍和资料的储存场所,更多地充当了文化交流、知识传播、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
现代图书馆建筑注重融合性和交互性,通过设计创新、空间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等手段,营造出开放、便利、多样化的学习与阅读环境。
现代图书馆建筑也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多的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致力于打造绿色建筑。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也成为重要特点,包括舒适的阅读区域、便利的服务设施、无障碍的空间布局等,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愉悦的阅读体验。
现代图书馆建筑不仅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更注重创新性和多功能性,体现了城市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新风向。
2. 正文2.1 未来图书馆的数字化创新未来图书馆的数字化创新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服务和功能,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学术研究与知识传承的重要场所,其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并就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与展望。
一、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图书馆以纸质书籍为主,然而纸质书的存储空间有限,且获取信息的速度较慢。
现代高校图书馆引入了数字化资源,通过互联网将相关的数字材料整合在一起,使读者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图书馆的智能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自动化的书籍借还系统、智能导览系统、智能学习空间预约管理系统等,都成为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些智能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还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提升了读者的学习体验。
二、多功能和共享化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以书籍的收藏与阅读为主要功能,然而现代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多功能化成为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图书馆不仅提供了阅读空间,还兼具了学习、交流、展示、会议等多种功能。
这种多功能化设计,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服务,也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共享化也成为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另一个特点。
高校图书馆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的学术交流之地,也是校内外人士的文化共享空间。
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和学者前来交流讨论,共享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
三、个性化和舒适化在现代社会中,个性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诉求,而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也在朝着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个性化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上,例如设立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个性化的阅览室、个性化的服务台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特殊需求。
舒适化也成为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图书馆比较注重功能性,然而现代高校图书馆更加注重读者的舒适体验。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产业的逐渐兴起,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播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图书馆的建筑形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进,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那么,从现代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和设计理念来看,我们能否窥见未来图书馆馆舍的发展趋势呢?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一、多功能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需求的多元化,未来的图书馆馆舍将更加强调多功能化。
传统的图书馆馆舍主要是以藏书、阅览为主,而未来的图书馆馆舍将融合阅读、学习、娱乐、社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在馆舍内设置多个功能区域,如阅读区、休闲区、研究区、儿童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未来的图书馆馆舍还将注重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培训等,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和交流空间。
二、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图书馆馆舍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如电子图书、数字化期刊、在线数据库等将成为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图书馆馆舍还将加强技术设施的建设,如电子阅览区、智能学习区、虚拟现实体验区等将成为图书馆的重要配置,以满足读者对数字化资源的需求。
图书馆还将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远程服务,如在线借阅、数字化参考咨询等,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
三、环保节能未来的图书馆馆舍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将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将更加倾向于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再生材料,如绿色建筑材料、极地板材等,以降低建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上还将更加注重 passivhaus 理念,如采光、通风、隔热等将成为设计的重点,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未来的图书馆馆舍还将注重垃圾分类、水资源回收等环保措施,将环保理念融入图书馆的方方面面。
四、智能化未来的图书馆馆舍将更加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图书馆的馆舍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的建设和管理。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和挑战。
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角色和职能将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以期帮助读者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数字化资源和开放知识共享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图书馆将继续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开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数字化资源的优势在于其容量大、检索方便、永久保存等特点,使得用户可以更快速、便捷地获取到所需的知识。
开放知识共享是未来图书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开放知识共享,图书馆将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中心,更是一个促进知识共享和合作的平台。
图书馆将加强与其他机构以及个人的合作,推动知识的开放与共享,为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二、学习空间的转型传统意义上,图书馆被认为是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用户可以在这里阅读书籍、学习知识。
然而,未来图书馆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空间,而是转变为多功能的社交和学习空间。
图书馆将提供更加舒适和灵活的学习环境,为用户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工具。
除了书籍和数字资源,图书馆还将提供创客空间、合作学习区、多媒体设施等,以鼓励用户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此外,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交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举办各种讲座、展览、演出等活动,增加人们对图书馆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智能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将推出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个性化推荐系统。
未来,图书馆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通过智能化服务,图书馆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
无论是图书推荐、学习指导还是文献检索,都将通过智能系统来实现。
这将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使图书馆成为用户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源中心。
四、社区参与和社会服务未来,图书馆将更加注重社区参与和社会服务。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第一,图书馆将采用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服务理念。
未来的图书馆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和服务,以符合用户的需求。
为此,图书馆建筑将会采用更加开放式的设计,配备更加多样化的服务设施。
例如,在图书馆中建设多个休息区、咖啡厅、阅览室等,为读者提供舒适、轻松的环境,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第二,图书馆建筑将集成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图书馆将会采用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设计,将各种先进技术设备集成到图书馆内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例如,在图书馆内部安装智能化自动检索设备、电子借书设备、虚拟阅览室等,以提高读者的效率和舒适度。
第三,图书馆将通过新颖的设计理念建立独特的文化形象。
未来的图书馆将重点呈现独特的建筑设计和文化形象,以提高其信息传递和文化表达的能力。
例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图书馆的设计中,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第四,图书馆将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未来的图书馆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绿色建筑设计、节能设施的使用和环保材料的选用等手段,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图书馆也将会更加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意识,致力于打造一个低碳环保的文化空间。
总之,未来的图书馆将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服务理念,集成先进的技术设备,建立独特的文化形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多种手段,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这些都将会对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会使其成为一个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文化载体,为全社会的知识普及和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

从现代图书馆建筑看未来馆舍形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现代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籍存放场所,而是多功能的文化中心和知识共享平台。
未来馆舍形制的发展趋势也正在朝着更加开放、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馆舍形制的发展趋势是开放性和互动性的提升。
传统的图书馆往往以封闭式的空间布局为主,但现代图书馆越来越注重开放性和互动性的体验。
未来的馆舍将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搭建多功能的学习和交流空间,营造出沟通和合作的氛围。
未来的图书馆也将引入互动技术,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交互方式。
未来馆舍形制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推进。
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向电子书和在线资源过渡。
未来的图书馆将注重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提供更加便捷和丰富的电子阅览服务。
未来的馆舍也将引入各种数字化设备,例如智能屏幕、电子标签和无线网络等,以提供更好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和服务。
未来馆舍形制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推广。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未来的图书馆将注重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应用。
选用环保节能材料、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未来的馆舍也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读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
未来馆舍形制的发展趋势还包括社区参与和跨界合作的加强。
现代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阅读场所,而是整合了学习、娱乐、社交和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未来的馆舍将与社区和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和演出等,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和文化交流。
未来的图书馆还将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例如与科技公司、艺术家和学术机构等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资源。
未来馆舍形制的发展趋势是开放性和互动性的提升、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推广,以及社区参与和跨界合作的加强。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教育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下面将从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数字化和智能化四个方面详细探讨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注重环境营造。
传统的图书馆空间通常以书架和阅读区为主,给人一种安静、严肃的印象。
现代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注重打造一个舒适、开放、具有灵活性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设计师们通过巧妙利用自然光线、绿色植物、柔和的色彩搭配等手段,营造出一个温馨而又有活力的学习空间。
一些图书馆还会设置休闲区、咖啡厅等设施,提供供人们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学习环境的要求,还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充分考虑功能布局。
以往的图书馆主要是提供图书的借阅和阅览服务,人们进图书馆通常是为了找书或者看书。
而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集阅读、学习、研究、交流、展览等多功能一体的学术中心。
图书馆中通常设置有阅读区、自习区、小组学习区、多媒体学习区、会议室等不同功能的空间。
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们在不同的学习需求下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空间,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数字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空间也逐渐数字化。
传统的图书馆空间需要大量的图书柜,而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不仅更加注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图书资源,也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学习和知识传播中的应用。
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在线图书借阅、电子阅读、数字化文献检索等功能,同时也提供电子资源和网络学习环境。
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满足了人们对知识获取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智能化。
智能化是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方向。
一些高校图书馆利用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智能储物柜、自助借还书机等,提高了图书馆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且增加了用户体验。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作为现代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公共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发展和建设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
一、弘扬开放包容的精神公共图书馆是一个知识的殿堂,应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为根本宗旨。
无论身份、年龄、学历、职业背景如何,每一个人都应该能够进入图书馆获取知识。
公共图书馆要提供充足的座位和阅览空间,确保读者能够舒适地阅读和学习。
公共图书馆还要注重广泛收集各类图书和资料,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只有做到开放包容,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二、加强数字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公共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加强数字化建设,将自身的服务延伸到虚拟空间中。
公共图书馆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网站,在网站上提供图书检索、预约借阅、在线阅读等功能,方便读者进行自助借阅和阅读。
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数字资源的采集和管理,建设一个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字化资源。
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推广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
三、加强社区服务公共图书馆是服务社区的重要机构,应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公共图书馆要了解社区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如果社区中有很多老年人,公共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活动,如讲座、读书会等,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与社区的其他机构合作,共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如文化展览、上门服务等,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习能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 顾建新
2019年05月10日 山东大学
内容提纲
目录
CONTENTS
A. 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势 B. 图书馆建筑设计案例 C. 处处留心皆学问 D. 图书馆建设若干思考
内容提纲
A
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势
1、教育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没有之一;图书馆履行教 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设计方案招标
─ 五个方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 院,江苏省建筑研究设计院
─ 五位专家:鲍家声,居其宏,浙江大学设计院,梁老师
─ 招标结果:建筑学院的方案 : 设计院的方案= 3:2
方案一
方案二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图书馆第三 层共3100 平方米,改 造后划分为 :
技术、合作 、研究、学 习、休息、 多功能 等 多个空间。
4、 哈佛大学图书馆
总馆
本科生图书馆
5、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美 国 第 一 个 公 共 图 书 馆 , 1880 年 代 填 海 造 地 建 设 , 1895年建成。没有先例,花费巨资,科学家艺术家塑像, 华贵的大理石、名画中的故事,让人感到读书的重要和神 圣;书店老板两次捐100万美元购买图书,建主阅览室, 贵族平民都使用,体现了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关于九龙湖校区图书馆的想法和建议
为提高有效利用率,我们建议如下:
─ 现方案只有南面出入口,为方便读者,建议北面出入口可同时让读 者使用。两面都设门禁和监测仪,同时要设有总服务台和咨询台
─ 阅览室空间要紧凑,工作流线不要太长 ─ 密集书库楼设在4-5层,黄金楼层2-3楼可做开架阅览室一楼的网
学校于2003年在南京江宁九龙湖征地3700余亩 ,启动新校区建设,并确定在新校区建设一座5万 平方米的图书馆。校园总体规划要求图书馆应位 于校区的主轴线上,并在校区的中心位置,成为 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东南大学图书馆也确立了 “有特色的、开放式 、数字化、研究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 的建 设目标。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提出:“反 思图书馆空间”,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提供用于支持合作 学习与小组实践的空间环境。
《地平线报告: 2015、2016、2018年高等教育版》中的关键 技术:
创客空间
《图书馆版地平线报告》几年来的“关键趋势”
2016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
2、图书馆转型发展
美国图书馆与情报资源理事会(CLIR)在2014年发布的《 变化中的图书馆与情报服务事业》报告中预测:
到2024年大部分图书馆建筑都将成为学术共享空间( Academic Common),旨在增强其作为协作互动和学习空间 的作用。除了图书馆的特别馆藏外,图书馆的实体(和虚拟) 馆藏将围绕这些学术服务提供。如果不转型,图书馆将成为 容纳行政职能,学术部门,或非常需要的教室或社交空间。
─ 舒适,家的感觉;
─ 生态,节能环保。
加拿大UBC图书馆
现代,技术先进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高密度存储图书馆:可藏书800万册,目前藏书350万册,有阳 光阅览大厅,总造价8000多万美元(建筑6500万,设备1800万)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伊利诺伊大学图香书槟馆分校
Main building at UIUC, 2007
络交换中心和和五楼网络中心可合并到一楼西侧采编部附近(校网 络信息中心现不放在图书馆内)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关于九龙湖校区图书馆的想法和建议
为提高有效利用率,我们建议如下:
─ 电子阅览室可分设两层, 方便调整 ─ 厕所太小、数量少、位置太靠正门 ─ 增设无障碍设施 ─ 每层楼要有供读者使用的热水供应处 ─ 数学系和外语系设有独立的进出通道
─ 建筑又以强烈的虚实对比,体块的穿插产生很强的现代 感,形成庄重、严肃的形象特征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建筑造型设计
─ 在细部设计上,墙体的凹凸产生丰富的阴影,使立面具 有强烈的立体感。建筑墙面采用白色花岗岩干挂,并以 连续的凹缝,强调建筑的竖向感
─ 入口处以三块8米进深的挑板结合直接上二层的大踏步, 简洁有力
开放式论坛:
一个阶梯状的空间,中间可以办讲座活动,有投影,学生们 坐在阶梯上,阶梯上放置了彩色的坐垫,没有阶梯的地方同学们 也能搬来彩色沙发凳围观讲座。
白板墙:
鼓励学生们小组讨论和合作型学习。
香港大学学习共享空间----智华馆
香港大学图书馆----level 3空间
Mass storage center at UIUC
纽约三馆的Recap远程密集书库
哥伦比亚大学 科学图书馆
荷兰Dalft 大学图书馆
多元,功能齐全 英国国家图书馆
田纳西大学图书馆
互动,社区空间
美国UC-Berkeley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的设计要求:以用户为中心
─ 开放,存储并存; ─ 现代,技术先进; ─ 多元,功能齐全; ─ 互动,社区空间; ─ 舒适,家的感觉; ─ 生态,节能环保。
─ 图书馆对传统文脉、时代精神及文化特征作出了更进一 步结合。整体造型独特、简洁、美观、流畅,充分反映 高校建筑的特色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关于九龙湖校区图书馆的想法和建议
在图书馆的有效利用方面:
─ 方案使用面积低,阅览空间严重不足。方案一相对好一些, 方案二中一楼挑空,利用率更低,就是方案一中各楼层有效 利用率也较低: 一楼:37% ,二楼:41.05%, 三楼:59.8%, 四楼:53.5%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图书馆的室内装修
指示标识系统
内容提纲
C
处处留心皆学问
香港中文大学 图书馆扩建工程
进学园学习走廊:
建筑师应该做的工作:
1. 熟读设计任务书;记住一些关键的数据,特殊的要 求和问题:包括哪几大组成部分,各部分的总面积 要求,多少藏书量,提供的阅览座位,报告厅的数 量和座位数。
2. 现场察看基地,寻找设计难点 3. 深入体验,向馆员讨教,争取图书馆专家参与设计 4. 分析矛盾,进行多方案设计 5. 制作工作模型进行体形研究 6. 深入研究,反复推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方案
东南大学有 102年的 历史,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
1931年的大礼堂容纳 二千多人,曾是东南亚最 好的礼堂,是学校的标志 性建筑。
孟芳图书馆
1923年建成。内部为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采用 标准的爱奥尼亚式柱廊、山 花、檐部等西方古典形式构 图,并用仿石材构造的水刷 石粉面,整个建筑造型十分 严谨,比例匀称,细部装饰 精美,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 的爱奥尼亚式建筑。现为全 国文物保护单位。
图书馆的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建筑计划书是图书馆馆长或其它负责人对外说明 图书馆建筑目的、建筑范围及功能之基础,并作为计算建筑 物之面积、核算建筑成本之依据。
建筑计划书的内容应包括《台湾图书馆建筑与设备》: (1)兴建缘起;(2)图书馆之任务、服务理念、服务目标; (3)社区分析;(4)图书馆之组织;(5)图书馆之馆藏; (6)建筑设计原则;(7)空间需求;(8)各部门关系与 动线规划;(9)家具设备;(10)建筑基地;(11)建筑 工作时程;(12)经费预估(含兴建工程费及未来经营维护 费用)。
共活动区
潘洋,顾建新.空间即服务:新加坡公立大学图书馆空间 再造项目扫描[J].图书馆杂志,2018(12)
内容提纲
B
图书馆建筑设计案例
我国的建筑方针
─ 我国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 图书馆建筑: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灵活、舒适 ─ 关肇邺先生:最好的建筑不一定是创新的,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 功能是基础的,创新是首先的
建筑方案的选择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齐康院士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委托设计:建筑大师齐康院士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
建筑造型设计
─ 建筑采用了传统经典的三段式古典立面形式。基座、双 柱、檐口三部分形成良好的比例关系,100多米连续的柱 廊使建筑在立面上有很大的气势,整体性很强,给人以 震撼
白色的桌子和彩色的凳子,且凳子都是可移动的沙发 凳,浅黄色的地板让人想直接坐在地板上,营造了轻松、 现代化的空间。采光好。
泡泡小组讨论间:
一个半圆柱体,里面是圆形桌子,提供笔记本电脑,LED 屏,互动式白板,wifi,是个4-8人学习空间
多功能间:
更大的圆柱体,可用来上课,做培训,提供30个座 位和笔记本电脑。
设计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
1. 提出项目的目的、规模和依据; 2. 建馆条件和馆址方案; 3. 建设方案(包括总体、分部的布置原则、施工条件和工艺方
面的要求); 4. 公共设施的落实情况; 5. 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6. 投资估算和资金; 7. 效益分析; 8. 图书馆的设计要求(具体化)
图书馆的藏书和规模; 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情况; 组织管理情况 学术交流空间; 平面空间布局要求及其面积分配等
─ 整体有效利用率为46.94%,大大低于我校浦口分馆的66.8%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
关于九龙湖校区图书馆的想法和建议
为提高有效利用率,我们建议如下:
─ 将现方案的东西向休息廊加宽至两个柱间距,变成阅览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