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作用的对比分析

50%,5年内死亡率为100%。
合并卡波济肉瘤以及丙型肝炎时预后效果更差。
多数患者确诊后会出现较大精神、心理负担,为疾病康复造成较大影响,使得患者过早死亡〔2〕。
但采用有效治疗方式可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甚至长期存活,因此研究不同治疗方式便十分重要。
现阶段疾病常用治疗方式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此种治疗方式治疗时常用药物为富马酸诺福替韦二吡呋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
此种药物可有效降低病毒复制,继而改善T淋巴细胞功能、数量,同时也可有效抑制异常免疫细胞再生〔3 5〕。
由于为联合用药,因此可提升药物协同性,继而起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主要缺陷在于会因为患者个体性差异引发较多不良反应,加之病毒耐药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7〕。
中医分析认为艾滋病为疫毒损伤正气,邪气自口鼻进入,存在脏腑不在经络。
气血阴亏,禀赋薄弱,使得使得后天失养。
因此采用扶正排毒方进行治疗。
方内黄芪可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除脓毒;党参则可补气、健脾有益肺之功效;白术则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之功效,熟地黄也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茯苓可健脾胃、效肿胀,金银花则可清热解毒的效果,甘草调和众药。
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黄芪主要有效成分可快速提升细胞巨噬功能,免疫功能,也可杀伤细胞的作用。
党参则可提升患者自身免疫能力。
白术主要成分可调节免疫力,继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联合两种药物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提示可知,由于观察组患者联合两种治疗方式干预,因此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总有效率更高。
对比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时发现,患者均有各种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也无较大差异P>0 05。
此种情况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药物不良反应有关,但由于联合中药治疗时各种药物用量得到降低,因此整体不良反应更少。
对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时发现,观察组患者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 05。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临床指标的比较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临床指标的比较高海杰;李萍;吴芹;杨宏毅【摘要】目的:比较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接诊的8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来曲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率、成熟卵泡数量、生殖激素水平。
结果: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卵泡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殖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成熟卵泡发育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排卵,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生殖激素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罗米芬,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10【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作者】高海杰;李萍;吴芹;杨宏毅【作者单位】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 361000;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功能失常并存的综合性分泌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闭经、肥胖、卵巢增大、无排卵、生殖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不成熟卵泡数量多等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据统计,30%以上的不孕妇女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1]。
长久以来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降低其生殖激素水平一直是妇产科关注的重难点。
本研究以我院接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来曲唑与克罗米芬促排卵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对比

是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血液循环及减轻其器官、组织的损伤[4]。
乌司他丁是一种具有广谱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糖蛋白。
此药具有调节炎症因子释放、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适用于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治疗[5]。
头孢哌酮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此药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但对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的作用较差。
头孢哌酮舒巴坦是一种复合制剂。
此药对多数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有研究证实,用此药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3.3%(42/45)〕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75.6%(34/4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的水平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1] 李国吾,邹俊,赵亮,等.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5-7.[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54(4):401-426.[3] 姬晓伟,方强,胡北平,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于重症脓毒症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123-4125.[4] 罗正超,谭家余,吴志雄,等.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5):856-859.[5] 郑冰洁.乌司他丁对ICU脓毒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器官功能损伤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3):200-202.[6] 刘丽红,王永芳.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脓毒血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Pro-ADM、MIF水平[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9):4082-4087.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对比陈春苗(文昌市人民医院生殖科,海南 文昌 571300)[摘要]目的:对比用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比较

2019年6月C 第6卷/第18期Jun. C. 2019 V ol.6, No.1874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的疗效比较刘梦佳(张家港市澳洋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摘要】目的 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5月共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治疗药物将患者平均分为来曲唑组和克罗米芬组,每组分别接受较低剂量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雄激素过多症治疗4~6周后,其内分泌指数恢复正常停止用药。
来曲唑组在月经第5天用来曲唑治疗,克罗米芬组在月经第5天用克罗米芬治疗。
比较两组之间的子宫内膜和卵泡发育,激素水平,排卵和妊娠。
结果 来曲唑组的成熟卵泡和成熟卵泡组的平均直径均低于克罗米芬组(P <0.05),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明显高于克罗米芬组(P <0.05)。
雌二醇水平也明显比克罗米芬组低(P <0.05)。
两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睾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
来曲唑排卵,妊娠病例数高于克罗米芬组(P <0.05),SHSO 和LUFS 病例数低于克罗米芬组(P <0.05)。
结论 利用来曲唑治疗PCOS 与克罗米芬相关,不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可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概率得到降低。
【关键词】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8.74.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根据患者治疗用药,将其分为来曲唑和克罗米芬组,每组34例。
来曲唑与克罗米酚在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及在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曲唑与克罗米酚在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及在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来曲唑(LE)与克罗米酚(CC)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及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中的作用。
方法:两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来曲唑2.5mg或氯米芬50mg,并选择PCOS排卵障碍患者120例(58个周期)随机分为LE组和CC组,分别用LE、CC进行促排卵治疗。
结果:肌注HCG当日最大卵泡MFD、周期排卵率、异位妊娠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来曲唑组HCG日优势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周期妊娠率均优于氯米芬组(P<0.05)。
其中来曲唑组发生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1例,而氯米芬组有3例。
两组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结论:LE用于不孕妇女的促排卵治疗优于氯米芬,将来有可能替代氯米芬作为一线的诱发排卵药物。
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酚促排卵药物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诱导排卵本文对120例不孕妇女进行促排卵治疗并进行了对照研究,就来曲唑(LE)和克罗米酚(CC)两种促排卵药以探讨LE这一较新的促排卵药物对PCOS患者诱导排卵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PCOS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提供在一线使用的可能性。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2008年8月~2010年7月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PCOS排卵障碍患者120例(58个周期),年龄22~39岁,平均29.15±4.12岁。
随机分为CC组(26例,30个周期)和LE组(20例,28个周期)。
PCOS诊断依据2003年鹿特丹会议制定的标准。
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为不孕,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或腹腔镜证实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男方精液无异常,排除免疫及感染因素。
所有患者记录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例(WHR)、Ferriman Gallwey(FG)评分、不孕年限、月经失调年限等临床资料。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用药效果的比较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用药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来曲唑与克罗米芬促排卵效果。
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来曲唑组与克罗米芬组各40例,来曲唑组应用来曲唑治疗,克罗米芬组应用克罗米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
结果:来曲唑组的排卵率为72.5%。
克罗米芬组的排卵率为50.0%,来曲唑组高于克罗米芬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来曲唑组的自然妊娠率为52.5%,克罗米芬组的自然妊娠率为22.5%,来曲唑组高于克罗米芬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效果优于克罗米芬,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排卵率与自然妊娠率,值得推行。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来曲唑;克罗米芬;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诸多研究结果表明,该疾病是一种原发性卵泡病,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关系,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慢性无排卵、闭经、月经稀发、多毛、不孕、卵巢多囊性增大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进行治疗[1]。
本研究为了比较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来曲唑与克罗米芬促排卵效果,选取本科室2018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科室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均经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等确诊,符合2003年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于荷兰鹿特丹会议上修订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毛、高雄性激素、女性型脱发、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2]。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来曲唑组与克罗米芬组各40例。
来曲唑组:年龄20~38岁,平均(28.5±3.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7±1.2)年;有生育史24例,无生育史16例。
克罗米芬组:年龄20~39岁,平均(28.8±3.4)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6±1.3)年;有生育史25例,无生育史15例。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效果对比研究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效果对比研究高洁;范亚洲【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 for ovulation induction in PCOS women. Methods184 cases of women with PCOS were divided into letrozole group and clomiphen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92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Results Endometrial average thickness, pregnancy rate, single follicular growth rate of letrozole group was signi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of clomiphene group (P<0.05), Multiple pregnanc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t signiifcant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etrozole inthe treatment of PCOS in ovulation induction was better than clomiphene, it'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目的:对比分析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效果。
方法1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来曲唑组和克罗米芬组,每组92例,分别采用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治疗。
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的效果对比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532016 年11月C 第3卷/第19期Nov.C 2016 V ol.3 No.19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的效果对比刘 芳,余自立(航空工业襄阳医院生殖医学科,湖北 襄阳 441002)【摘要】目的 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分别对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排卵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0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患者均为两组(68例/组),给予克罗米芬进行促排卵治疗设定为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治疗设定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排卵率及妊娠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情况及临床促排卵效果。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性激素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排卵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克罗米芬,具有进一步推广意义。
【关键词】来曲唑;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19.053.02在临床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失调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最主要特征为慢性无法排卵以及高雄激素血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不孕、月经周期不规律以及多毛等;给众多待孕妇女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及生活压力[1]。
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现今临床针对该类病症多采用药物促排卵为主要治疗手段[2]。
本文通过对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进而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分别对促进该类病症患者排卵的临床效果,研究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究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对比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来曲唑;克罗米芬;促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因排卵障碍导致不育,占所有不育妇女的25%左右[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期不排卵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是引起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探讨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克罗米芬、来曲唑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处于24~38岁阶段内,平均(31.2±1.4)岁;不孕时间2~9年,平均(4.6±0.7)年;原发性28例,继发性12例。
试验组患者年龄处于22~39岁阶段内,平均(30.8±1.6)岁;不孕时间3~10年,平均(4.8±1.0)年;原发性31例,继发性9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鲜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针对性比较。
1.2 临床诊断标准
①依据《妇产科学》[2],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行子宫和输卵管碘油造影表明输卵管通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②排除认知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妇科疾病患者,其它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患者。
1.3 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月经第4~8天用药,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患者服用克罗米芬胶囊(广州康和药业公司生产,规格:50mg,批号:国药准字H44021970),每天50mg,连续用药5天为1个疗程。
试验组采用来曲唑治疗,患者服用来曲唑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公司生产,规格:2.5mg,批号:国药准字H19991001),每天2.5mg,连续用药5天为1个疗程。
10天后进行B超检查,每2天1次,观察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当卵泡直径在16mm以上,B超检查每1天
1次;当卵泡直径在18mm以上,注射HCG5000U,36小时后同房,并观察妊娠现象。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3]:显效:患者成熟卵泡发育率、排卵率均在50%以上,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有效:患者成熟卵泡发育率、排卵率在25%~50%之间,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无效:患者用药前后变化不大,或成熟卵泡发育率、排卵率在25%以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其中治疗有效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和χ2检验。
P<0.05说明对比差异鲜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数据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共计37例,占总数的92.5%;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占总数的75.0%。
对比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排卵减少、雄激素水平高、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卵巢增大、多毛、不孕、黑棘皮症等。
连续不排卵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提高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就目前而言,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晰,但研究认为和以下因素相关: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二是肾上腺功能紊乱,三是遗传因素,四是代谢因素。
克罗米芬药物成分主要作用在子宫内膜和宫颈上,能够和雌激素受体竞争结合,阻断雌激素对下丘脑发出的反馈,从而增加促卵泡激素的分泌数量,有利于卵泡生长。
但缺点是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增厚不明显,宫颈粘液分泌量少,因此排卵率高但妊娠率低。
来曲唑能够抑制卵巢内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促使雌激素对下丘脑正常反馈,从而促进促卵泡激素分泌,实现治疗效果。
与克罗米芬相比,优点表现在两个方面[4]:第一,该药物半衰期只有45小时,短于克罗米芬的5天,所以药物成分消除快,不会对雌激素造成大量消耗,有利于优势卵泡发育,有效减少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第二,优势卵泡分泌的雌激素能够在子宫内膜、宫颈部位发挥作用,增加宫颈粘液,为精子的穿行提供有利条件,增加了胚胎着床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37例,占比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和解敏的研究数据相近[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日常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入手:一是肥胖患者应科学减肥,要求每天减少500卡热量
的摄取。
二是治疗过程中要优化饮食,选择食物应小心,每天补充1000mg的钙和400mcg的叶酸,增加饮水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氢化脂肪酸的食品,可以选择鱼肉、蛋白、坚果类蛋白质源食物。
三是适量运动,有利于血糖、血压、血脂水平的控制。
综上,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真,乔杰.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7):502-504.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211-220.
[3]褚志平.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41-43.
[4]朱华.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5):395-397.
[5]解敏.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效果对比分析[J].河北医药,2014,2(10):1454-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