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猪牛羊养殖管理系统
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98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吴成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老君街道畜牧兽医站,四川高坪 637156)摘 要:我国居民重要的肉食来源是猪,牛,羊三种牲畜。
为了保证我国的物资充足促进畜牧业发展,减少因为流行病造成的大批量牲畜患病的可能,需要做好常规的疾病防治措施。
本文将浅析猪牛羊常见的疾病症状并对其预防治理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猪牛羊;常见疾病症状;防治方法0 引言做好猪牛羊的常规疾病防治工作有助于保证我国的肉类食品产量稳定,稳定我国的食物储备。
此外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的健康,减少因为误食患病牲畜患病的可能。
因此需要及时发现病情,针对性的提出治疗方案,综合管理猪牛羊严防疾病扩散。
1 猪牛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原则1.1 综合性原则在集中养殖管理猪牛羊期间,牲畜出现患病的诱因和源头渠道较为广发。
常见的问题有猪牛羊养殖圈舍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圈舍存在空气流动性差通风不好的问题。
因为空间相对密闭使得室内温度较高,脏污严重,阴暗潮湿等环境卫生问题。
这种不卫生的环境会导致细菌滋生,加剧其在动物之间的传播。
养殖户在准备猪牛羊的饲料和饮用水的时候,因为操作不规范使得饲料饮用水中会存在超标的病原体微生物,病虫卵等患病因子,这些有害物质从口进入猪牛羊的身体内部会导致猪牛羊患病。
当引进外国的新猪牛羊品种时未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疫工作时会增加引入患病牲畜的可能。
当将患病牲畜放养于养殖区时,会引起大规模的突发性患病情况,缺乏及时防护的流行病一般会造成大规模牲畜患病。
当出现患病牲畜或者病死牲畜时,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的管理精神,没有及时将患病动物和病死牲畜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形成潜在的感染因素。
为了实现猪牛羊疾病防治,要求养殖人员坚持综合性管理圈舍环境,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及时完成疫病检测,及时清除患病动物,实现系统全面的管理猪牛羊养殖活动。
1.2 针对性原则猪牛羊常见的疾病种类繁多,对应不同的疾病要有相应治疗方法,且同样的病症在不同动物身上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差异,这就使得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畜牧业如何实现“软着陆”

牛 6.61万 头 、羊 65.2万 只 、禽 95.56 (牧 )场起 到 带动 、宣 传 的作用 。
社 、绿壳蛋鸡养殖联合社 、肉羊养殖联
万 只 (羽 ) 、其 他 8.1 2万 头 (只 、
2.创 新 工作 方法 ,发挥 引导作 合社 、藏香猪养殖联合社。
匹 ) ; 畜 禽 年 末 存 栏 88.76万 头 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积极发挥政
存 栏41.07万 只 (羽 )、其 他存 栏4.13 做 好接 洽工作 ,引导各生态大牧场 、标 结构 、增加农 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将发
万 头 (只 、匹 );畜 禽 出栏 l17.07 准化畜 禽养殖场 (小 区 )、养殖专业合 展Hale Waihona Puke 代 畜牧业与建设 新农村结合起来 、
万 头 (只 ),其 中 ,猪 出 栏 29.26万 作社 、家庭农 (牧 )场的负责人参加展 与发展 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升
的发 展 战略 ,大 力 发 展 标 准
现畜牧业的 “软着陆” ,将是畜牧兽
二 、 开展 工 作
化 规模 养殖 ,积极 扶持 生 态养 殖 和特
医工作 人 员需 要解 决 的问题 。
1.加 大培 训 力度 ,推广 畜禽 养 色 养殖 。 建基 地 ,树 品牌 ,创 效益 ,
一 、 发 展 现 状
促进全区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 契 机 ,大 力推广 、宣传畜牧 业生产 组织化程度 ,推进产业化经营 ;强化监
转 变 、由分散养殖 向标准化规模 养殖转 技 术 ,争 取做 到 以点 带 面 、扩大 辐射 管 ,着力提升畜产 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
变 ,畜牧业 实现 了跨越式发展 。
畜牧业的地域分布与资源配置

北方地区:以牧羊、牧牛为主,如内蒙 古、新疆、青海等地
西部地区:以牦牛、骆驼为主,如西藏、 甘肃、宁夏等地
南方地区:以养猪、养鸡为主,如广东、 广西、四川等地
中部地区:以生猪、家禽为主,如河南、 湖北、湖南等地
东部地区:以奶牛、蛋鸡为主,如北京、 上海、江苏等地
东北地区:以奶牛、肉牛为主,如黑龙 江、吉林、辽宁等地
合理规划:根据各地区的自 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制定合 理的畜牧业发展规划。
提高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 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
效率和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环境保 护和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
发展。
Part Four
地域分布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方向和 重点
地域分布影响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 生产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合理规划 畜牧业区 域布局, 充分利用 各地资源 优势
优化资源 配置,提 高资源利 用效率, 降低生产 成本
加强环境 保护,减 少污染, 保护生态 环境
推广先进 技术,提 高生产效 率,降低 劳动强度
加强转变
加强国际 合作,引 进先进技 术和管理 经验,提 升我国畜 牧业竞争 力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畜牧业的影响 地理环境:地形、土壤、水源等对畜牧业的影响 资源条件:饲料、草场、水资源等对畜牧业的影响 市场需求:不同地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差异对畜牧业的影响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资源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畜牧品种和养殖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 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畜牧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可谓是蒸蒸日上,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越来越快地向前奔跑。
说实话,从养猪、养牛到养羊,这些“小伙伴”们不仅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也逐渐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蛋”。
如今,养猪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农民靠着养猪发家致富,真是“家有一猪,富可敌国”啊。
不过,养殖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环境保护、疫病防控等问题也是让人头疼的事。
1.1 养猪业的崛起提到养猪业,大家可能会想起“猪肉涨价”的新闻,确实,猪肉价格波动得厉害,时而飞涨,时而跳水。
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故事”。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爱吃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猪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许多农户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科技感满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一来,大家的餐桌上不仅有了新鲜的猪肉,也让养殖户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1.2 牛羊养殖的新趋势除了养猪,牛羊养殖也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养羊成了一项“致富快车道”。
放眼望去,白花花的羊群在草原上吃草,那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随着牛奶消费的增加,奶牛养殖也迎来了黄金时期,鲜奶、酸奶、奶酪等产品层出不穷,吃得我们都是口水直流啊。
可以说,牛羊养殖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2. 畜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畜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挑战也不少,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
大家都知道,畜牧业的废弃物处理是一道难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环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问题,像“牛粪味”这样的苦恼可不是人人能忍受的。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地方开始尝试新的环保措施,比如利用粪便发电、生产有机肥料等,真是“因势利导”,既环保又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
2.1 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再说到疫病防控,养殖户们可得时刻保持警惕。
你想啊,疫情一来,损失可就大了。
如今,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随时掌握家畜的健康状况。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整理)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工程技术:猪舍建造技术、沼气池工程建设技术、贮肥池建设技术、水利配套工程等。
基本要素:“户建一口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运作方式: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
农户除养猪外,还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核心技术: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智慧畜牧业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

宁波市智慧畜牧业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吴朝芳;王海霞;余全法;洪晓文;麻觉文【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和畜禽养殖管理水平,确保畜禽产品.宁波市结合实际,深入研究,以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为主线,在全市初步建立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智慧畜牧业平台,为保障动物源性产品安全打下了扎实基础..【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1271-1274)【关键词】动物卫生监管;畜禽养殖;智慧畜牧业;畜产品安全【作者】吴朝芳;王海霞;余全法;洪晓文;麻觉文【作者单位】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315012;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315012;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315012;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315012;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315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01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各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极大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1]。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畜产品安全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但对于突发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前管理”与“事后追溯”尚缺乏一个直接、全面、即时的信息化管理与预警平台,畜禽养殖管理模式依然比较传统。
宁波市畜牧业要提高行业运行与管理效率,确保畜禽产品“舌尖上的安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和畜禽养殖生产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为此,宁波市结合实际,周密筹划,以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追溯为主线,在全市初步建立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智慧畜牧业平台,为保障动物源性产品安全打下了扎实基础。
1.1 总体思路为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创新监管和服务手段,2009年,宁波市根据农业部关于畜牧信息化建设相关法规的总体要求以及宁波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全市畜牧生产与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分层构建、分步实施”的顶层设计思路,开发建设宁波市智慧畜牧业系统平台。
牛羊布病防治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临症资料20226247牛羊布病防治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王传锋(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市 835000)摘要: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地位,畜牧养殖中疾病防治工作开展水平与养殖户经济效益创造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作为牛羊养殖的常见病之一,布病防治效果不仅影响到牛羊能否健康发育,还关乎着养殖户能否实现效益增大创造。
文章从牛羊布病防治问题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阐明布病防治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布病防治;牛羊养殖;检疫制度;防治意识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2)06-0061-03作为畜牧养殖的常见病,布病在牛羊养殖中频繁出现,若在养殖期间防治工作未全面、高效开展,轻则因疫病大范围传播影响到养殖户效益创造,重则对养殖户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的持续发展,我国对布病防治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并要求各地区严格依照文件要求,通过检疫、消毒、检测等手段的综合应用做到对布病的全面防治。
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布病防治工作开展期间隐藏些许问题,致使布病防治无法满足牛羊养殖实际需求。
正因此,探讨如何借助科学对策来提升布病防治水平,对促进牛羊养殖事业的规模化开展有着重要影响。
1 布病病原与流行特点1.1 病原分析目前已知布鲁氏菌类型包括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羊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等,其中危害性相对较高的则是牛、猪、羊布鲁氏菌病[1]。
在牛养殖期间,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牛布鲁氏菌的感染,易感染牛群包括奶牛、黄牛、水牛等;羊养殖期间布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羊布鲁氏菌,易感染羊群包括绵阳、山羊等。
同时,牛、羊布鲁氏菌除对牛羊健康发育造成影响外,还会威胁到人体健康。
1.2 流行特点1.2.1 传染源携带细菌或患病牛羊是养殖期间布病传播的主要传人员,若出现母牛、母羊感染布病的情况,极易出现细菌存在于羊水、乳汁等体液中。
若出现公羊、公牛感染现象,精液则会成为布病的传染源[2]。
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畜牧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逐步得到提升,进而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畜牧产业发展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农业进程。
为此,本文结合实践,探讨和分析了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以期对基层畜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河南地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1、产业层次较低。
河南地区小散饲养场户仍然占据一定比重,设备装置及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够完整,抗市场打击能力较差。
再加上非洲猪瘟影响下的生猪销售渠道受阻,导致养殖用地落地难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效益。
2、养殖成本高。
河南为典型农业生产区,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高效利用,再加上天然草地的缺失,导致草料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畜牧养殖效益。
而花生秧易霉变、青贮饲草无保证等问题的存在,也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3、污染问题严重。
畜牧业占据河南省农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为水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源头之一。
由于河南省环境领域科技投入大多集中在环境评价、常规预防方面,缺乏专业系统工艺,导致畜牧业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二、河南地区畜牧业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1、提高产业层次(1)针对现阶段畜牧业产业层次低的问题,河南省应依托现有畜牧产业发展政策,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资金带动作用,促进畜牧业发展。
即利用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两牛”发展资金,统筹用于生猪、肉牛、奶牛生产环节的良种引进、圈舍改造、防疫保险以及仓储加工、冷链物流建设,加快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进度。
(2)在生猪产业方面,河南省应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快推进杞县牧原育肥场、通许牧原育肥场、濮阳市广安农牧有限公司生猪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奶牛、肉牛养殖方面,河南省应积极推进花花牛睢县、兰考首农、新蔡瑞亚奶牛场及焦作蒙牛百亿园区项目、恒都公司夏南牛产业园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投产;在肉羊及家禽产业方面,河南省应依托现有行情,加快推进上蔡正兴、兰考中羊、禹州汉元家禽“云养殖”蛋鸡生产二期等项目标准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杰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畜牧业管理标签阅读器。
标签产品有:猪牛羊用耳牌电子标签, 动物注射式电子标签, 动物玻璃管标签
阅读器产品有:手持式阅读器 , 固定式阅读器
同时我们在动物畜牧业行业有多种RFID管理产品,
请联系深圳杰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张罗生(先生),谢谢
深圳杰瑞特基于RFID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牛肉生产国,从相关资料得知,我国现有牛存栏头数1.38亿头,牛肉产
量达到675.9万吨。但牛肉人均产量只有4.3千克,低于世界平均9.8千克的水平。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鲜冻牛肉出口比重还很小,仅占世界贸易量的1%左右。牛肉的出口
被发达国家垄断,我国在出口方面则一直处于弱势。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业实际
上还处在初级阶段水平,特别是在生产水平、疫病控制、肉产品安全方面以及高效牧场管理
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成为中国肉牛业发展以及打入国际市场的瓶颈因素。
欧盟各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出台了法律法规,对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性提出了强制性要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我国对畜牧业给以重点政策倾
斜,特别是肉牛全面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带区域规划等必将推动其可溯源、追踪管理体系的
建立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肉牛业的国际竞争力。
山西正大奶牛肉牛养殖场率先以RFID视角面向动物识别追溯,开始探索肉类食品在养殖、
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继而开发了适用于畜牧业养殖的动
物标识及可追溯系统——RFID畜牧业养殖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家畜从饲养到销售进行全程
跟踪与监控, 当爆发疫情时,可对其进行追溯。卫生部门通过该系统能够对可能感染疾病
的动物进行追溯,以决定其归属关系以及历史踪迹。同时系统能提供家畜从出生到屠宰的即
时、详细、可靠的数据。实践证明,使用RFID技术进行畜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养殖
环节中信息化管理,从而能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造成严重的灾害和损失。在行业中、公众面
前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显着提高产品竞争力,并可通过管理手段提升对基地农户的管理控
制水平,实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系统简介
山西正大奶牛肉牛养殖场提出的“RFID肉牛养殖管理系统”是利用RFID作为信息载体,并
依托网络、系统集成及数据库技术,在牛养殖场范围内建立一套信息化平台,实现在整个产
业链中从饲料、养殖、防疫一直到销售终端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 同时,相关部门可
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对产业链的各种活动进行有效地查询和监管,并及时准确的进行数据统
计。
系统构架:系统由养殖管理中心、养殖场管理子系统、通道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养
殖人员管理系统组成。中心建立大型数据库,每个子系统与中心进行网络连接并实现数据共
享。
系统内容:包括肉牛电子标签、射频识别装置、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4个部分。结合我
国肉牛养殖的实际情况,经过多项成功案例实践,山西正大为RFID肉牛养殖管理系统量身
打造了配套硬件设备。设备包括134.2KHz RFID低频动物生物玻璃管标签(产品型号:C112004)
和134.2KHz低频手持式动物RFID阅读器 (产品型号:222005)。先在每头牛的身上注入这种
玻璃管标签,再通过与其匹配设置相识别的低频手持式动物RFID阅读器,结合已建立的能
够监控与调控的后台管理软件系统就可以实现对牛场里的每头肉牛进行全程监
控和定位跟踪。
系统管理内容
1 建立身份性管理,给肉牛及其产品建立身份标识
系统对每一头牛都置有电子标识,而该标识具有16位有效数字,即有1 000兆亿以上的不
重复数据,因此对每头牛的状况可逐一获得,而不会混淆、不会重复、不会更改,确保被管
理对象的各项数据、指标绝对准确可靠。对乳肉产品的追踪做到溯源到户,甚至具体到每头
牛。
2 建立可控性管理,建立肉牛的精密喂养数据库
采用本系统后,由于对每个单位的每头牛的饮食、运动、健康状态能24 h全天候自动控制,
在计算机中设定健康预警,任何疫情及普通的疫情均能被自动认出,并能及时地进行确认与
处理,其可控程度极高。养殖企业能方便地利用计算机获得宏观的或个性的存栏、出栏、疫
情等状况,并对此做出准确选择。一旦出现问题,即可追溯至各个企业,甚至每一头具体牛,
便于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政府或企业、集团对牛的控制变化一目了然,企业、集团本身或
散户配置系统后,牛的成长状况、健康状况均都自动进入,无法隐瞒。
3 建立经济性管理,优化肉牛场日常管理系统
系统可根据牲畜状况自动调节饲料配给。例如肉牛发育期问应增大饲料量,成品后应及时
出栏,多存一天造成大量浪费,系统能准确地提醒管理员,并自动调剂饲料的种类与数量,
以便降低饲养成本。
4 建立信息化管理
实现相关部门信息一体化采用本系统后,将牲畜的饲养企业和政府防疫部门、兽医部门、
饲料供应部门、肉品供销部门、进出口公司及科研院校等联系起来,共享信息及时控制。
5 建立标准化与国际化管理,促进进入国际市场
采用该系统后,可以将企业集团与散户全部自行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使各地各企业均能
根据不同的畜种和国际上对畜产品要求及时调整,实施最佳饲养管理措施。
牛场应用RFID管理系统产生的效益
1 提高了牛场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生产效益
为肉牛的识别提供了现代化管理牧场的方法,从饲养到最终上市进行可跟踪管理,对其喂
养和生长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同时便于牛入棚的管理,防治疾病的发生,节约饲养成本,
提高养殖的效益。解决了饲养企业的实时、完整的数据自动采集,降低了生产损耗、提高了
劳动生产效率、增加养殖效益嘲。
2 提高肉牛及产品的回溯性,对其疫病进行控制,形成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
由于近期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反映,我们必须重视
并重建已经严重落后的牲畜、食品公共安全体系。因此从源头开始控制管理是最科学的做法,
给肉牛等高价值动物实施身份证管理。建立从出生、饲养、运输、屠宰直至最终进入流通领
域的全程卫生防疫监控。
3 提高对肉产品的安全与卫生管理水平,健全中国食品卫生防疫体系,为进入国际市场提
供保障
RFID肉牛养殖管理系统应用于肉牛的自动识别与控制,实现对每批和每头牛的各种信息,
包括饲养管理、健康状况以至屠宰中的卫生检验检疫合格情况、重量、膘厚等。收集和生产
加工规程的可视化管理。同时,也解决了屠宰加工企业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胴体识别的追踪
与追溯,对畜牧业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以及中国的肉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等,都具有非常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结语
发展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精细养殖既是体现和实现我国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和现
代化的需要,也是缩短与其他国家之间差距的必然要求。正大的这一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
多个牛场示范基地,现已卓有成效,此举为国内RFID肉牛养殖的广泛推广吹起改革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