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2)

一、学科简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本学科在语文教学领域体现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统一。课程论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论研究怎么教的问题,二者必须统一,而以课程论为主。本学科在继承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当代国际教育界课程科学和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力图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本学科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给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师德优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热爱教育事业,有为语文教育事业献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具有比较宽厚的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意识。

4.具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和语文教育的实践能力,能够承担语文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领导和管理语文教育实践,能够进入学科前沿并找到创造发明的突破口,具有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5.经过三年的培养,成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创造性人才,能够适应高等师范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适应文化、出版、宣传部门的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

三、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要求至少修36学分。其中:

1.公共学位课修8学分;

2.学科基础课至少修6学分;

3.专业主干课至少修6学分

4.选修课至少修12学分;

5.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修2学分。

要求1—4个学期修满学分,5—6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见附表)

六、课程简介(见附表)

七、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

教育实习主要面向中文系本、专科教学,适当面向中学语文教学。实习方式包括上课,辅导,作学术报告,

辅导毕业论文等。二年级第二学期集中进行教育实习8周。

社会实践包括查阅学术资料,进行学术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参加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等。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在二年级或三年级进行。

八、学位论文

学位课程修满36学分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学位论文的撰写要在导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前学生要写出开题报告,经导师组论证后开始撰写。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内容要具有学术性和独创性,表达要规范而有个性。

九、学分的计算方法

以硕士研究生实际参与学习的课程计算学分。参与学习指:

1.按方案要求参与学习(见“学习年限”部分的“学分要求”);

2.按规定课时进行学习;

3.综合考试及格以上。

十、培养方式与方法

1.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导师在研究生处、教科所及院(系)的指导下,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专业学习、科学研究、教育实习、社会实践、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保证完成培养计划。

2.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结合。导师要把学生引入本学科的前沿阵地,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寻找创造发明的突破口。学生要按时完成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任务,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要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地研究,成为创造性人才。

3.导师面授、学生自学、师生讨论、外出访学相结合。在学术上要加强交流和碰撞,避免近亲繁殖。要实行开放式办学。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联系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本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5.因材施教。导师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

十一、考核

必修课均安排为考试,选修课可以安排为考试或考查。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具体考试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关于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

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的五、六月份进行中期考核,即对其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学科研究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测评,具体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关于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

十二、其他

研究生入学后,要根据培养方案在三个月内制定出个人的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既要服从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原则,又要在选课、培养方式、论文、实习等方面具体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个人学习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院、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保存。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90001 课程名称:文学研究专题

课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文学院开课学期:Ⅰ

教学要求:

通过对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重点介绍,了解文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不同时期文学创作之间的传承关系,掌握中国文学的审美特质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

一、诸子文学思想研究

二、《诗经》研究

三、乐府诗歌研究

四、唐诗研究

五、唐宋文研究

六、宋词研究

七、元曲研究

八、明清小说研究

九、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转型

十、鲁迅研究专题

十一、左翼文学思潮专题

十二、京派文学研究专题

十三、海派文学专题

十四、“百花文学”研究专题

十五、文化寻根文学研究专题

十六、先锋小说研究专题

主要参考书:

《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年

《唐宋文举要》,高步瀛,中华书局,1963年

《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许志英邹恬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百年中国文学丛书》谢冕孟繁华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新时期小说主潮》许志英丁帆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092001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课时:36 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分支学科,本课程在语文教学领域体现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统一。课程论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论研究怎么教的问题,二者完美统一,而以课程论为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继承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当代国际教育界课程科学和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力图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

第五章语文教学设计

第六章识字写字教学

第七章阅读教学

第八章写作教学

第九章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

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教学,使研究生掌握语文教育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为以后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打基础。

教材:

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黎锦熙著:《新国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

课程编号:092002 课程名称:语文教育发展史

课时:36课时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本课程主要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专题考察。通过研究可以得出语文教育的发展的几个必然规律和趋势,即:一、现代文取代文言文在语文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但不能完全排斥文言文,如果完全抛弃了文言文,那就是断流。二、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主要目的,取代古代语文教育中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是历史的必然。三、在处理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中,实现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训练,是历史的必然。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共同承担发展学生完美个性的任务,是历史的必然。五、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育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先秦时期语文教育

第二章秦汉时期语文教育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语文教育

第四章隋唐时期语文教育

第五章宋元时期语文教育

第六章明清时期语文教育

第七章近现代语文教育(1840-1949)

第八章当代语文教育(1949-)

第九章港澳台语文教育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研究生了解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增强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功底。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为将来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教材:

1.王文彦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远方出版社2006版

2.耿红卫著:《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参考资料:

1.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张隆华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林治金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号:092003 课程名称:语文教育科研

课时:36 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语文教育科研是一门研究语文教育科研方法论的课程。重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类型、选题的策略、资料的搜集和使用,论文的撰写步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

第二章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及资料储备

第三章语文教育科研的选题

第四章语文教育科研的资料

第五章语文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语文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

第七章语文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研究生掌握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语文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点,为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育研究提供方法论方面的指导。

教材:

李海林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1.李秉德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裴丽娜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张孔义、方龙云著:《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语文教育科研导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号:092004 课程名称:当代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学流派

课时:36课时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本课程共分两编。第一编:主要研究1949年以来的语文教育改革和语文教育理念。重点研究1949-2007年涌现出的语文教育家独具特色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大事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所谓“语文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重大事件以及“新生代”语文教育理念的反思研究,为建构21世纪的语文教学体系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第二编:主要研究当代语文教学流派问题。概论部分系统论述了语文教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流派原因的揭示。分类部分对各个教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流派的特点、流派的教育思想及各个流派代表教师的教学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编当代语文教学改革

第一章建国初期的语文教学改革

第二章“三老” INDIVIDUAL教育思想

第三章反右、文革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

第四章二十世纪末期的语文教学改革

第五章主要教育家的INDIVIDUAL语文教育理念

第六章世纪之初的语文教学改革

第七章“新生代”语文教改理念和教学风格

第八章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和借鉴

第二编当代语文教学流派

第一章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论

第二章情感派

第三章导读派

第四章思维派

第五章管理派

第六章语感派

第七章目标派

第八章快速写作派

第九章快速阅读派

第十章大语文教学派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研究生了解并、感悟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曲折历程,以及所取得成果和经验,为他们以后进行语文教学论研究、从事教学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

1.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改革》(讲义)

主要参考资料:

1.周全华著:《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王伟主编:《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滕英超著:《中学语文教学风格流派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阎苹、张正君主编:《中学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评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刘国正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编号:092005 课程名称:语文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课时:36课时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本课程重点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语文课程新理念提出的国内外背景,语文课程新理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情况,以及 21世纪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等,并对港台地区语文课程新理念、国外语文课程的发展汉语文教育在海外的发展情况等作了比较研究,旨在为当今我国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语文课程新理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章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港台地区语文课程新理念

第四章国外语文课程的发展

第五章新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六章当前我国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第七章汉语文教育在海外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研究生了解并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等问题,为他们以后进行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教材:

1.耿红卫著:《语文教育新论》,长江出版社2007年版

2.耿红卫主编:《和谐语文教育建构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耿红卫著:《海外华文教育研究》(讲义)

主要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咨询稿)》,2000年

5.台湾地区“教育部”制订:《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制课程暂行纲要之语文学习领域本国语(国语)课程暂行纲要》,1998年

6.倪文锦、欧阳汝颖著:《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周聿峨著:《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郭熙主编:《华文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9.陈荣岚著:《全球化与本土化: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编号:092006 课程名称:先秦语文教育和教育理念

课时:36课时学分:2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先秦时期以孔子的“诗教”、“离经辩志”为代表的语文教育开创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辉煌时期。先秦教育奠定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教育理念的基础。本课程旨在理清汉语教育渊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礼记·学记》、《论语》、《鬼谷子》的语文教育理念。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文字的起源和语文教育

第二章殷商甲骨文与语文教育

第三章西周语文教育和教育理念

第四章东周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繁荣

第五章东周语文教育和诸子教育理念

第六章伟大的语文教育家孔子

第七章《鬼谷子》和语文教育

第八章先秦语文教育理念的借鉴价值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研究古代教育资料的能力,借鉴吸收,以弥补语文教育史研究的不足,奠定他们的教育理论功底。

教材:

张正君著:《先秦语文教育和教育理念研究》,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出版社1991年版

2.司马迁:《史记》,岳簏书社1994年版

3.范文澜著:《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许梦赢著:《春秋战国教育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李大明主编:《五经四书(现代版)》,巴蜀书社1998年版

6.齐豫生、夏于全主编:《鬼谷子》,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200907 教课名称: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

课时:36课时学分:2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开设单位:文学院

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以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语文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将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引进课堂教学,探索和实践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科学地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教育媒体,切实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现代语文教育概说

第二章语文教学设计

第三章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准备

第四章Powerpoint、Authorware使用技巧

第五章常见课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多媒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研究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方法,根据语文教育的教材内容、文体等进行合理教学设计,灵活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教材:

郑有才著:《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1.方其桂著:《中学语文课件制作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版

2.何克抗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何克抗、郑永柏等编:《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