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试题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试题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试题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试题

一、单选题:

1、目前,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A )、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齐心协力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A. 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实现现代化

C.全面建成法治政府

D.全面开创新时代

2、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C )概念。

A.法治政府

B.法治社会

C.法治思维

D.法治中国

3、平等概念的核心是(D )

A.社会进步

B.政治文明

C.依法治国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A )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主体,在树立法治思维上应该起表率和带头作用。

A.领导干部

B.公职人员

C. 全体公民D、公务员

5、(B )是现代社会依法行政的主体。

A.领导干部

B.公职人员

C. 全体公民D、全体国民

6、(C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A.领导干部

B.公职人员

C. 全民守法D、公务员

7、法治思维强调(B )。

A.权力致上

B.制约权力

C.忽视程序D、迷恋暗箱操作

8、“稳定压倒一切”就是典型的(B )

A.法治思维

B.政治思维

C. 管制思维D、道德思维

9、“警察权”思维是一种(C )

A.法治思维

B.政治思维

C. 管制思维D、道德思维

二、多项选择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含义有(BCD )

A. 分配正义

B.权利义务一致

C. 平等保护D、反对特权

2、作为辩证思维的法治思维,在运用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ABCD )

A. 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B.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依法办事的关系

C. 处理好党的领导和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唤职权的关系

D.处理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3、法治思维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BCD )

A. 内容法治

B.形式法治

C. 实质法治D、程序法治

4、法治思维的主体从人员的角度划分,主要包括(ABC )

A. 领导干部

B.公职人员

C. 全体公民D、人员

5、严格践行依法行政理念的(ABCD )

A.为民行政

B.公平行政

C.责任行政

D.服务行政

6、培养和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保障机制有(ABCD )

A.完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制度

B.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任用制度

C.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终身问责制度

D.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7、法治思维的锻炼方式包括(ABCD )

A. 要加强法律逻辑训练

B. 严格依法办事

C. 勇于依法维权D、明确考核责任

8、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和共同点有(ABC )

A.推崇法律至上

B.本质上都是逻辑思维、理性思维

C.注重程序正义

D.注重实质正义

9、法律思维的主体包括(ABC )

A.法官

B. 检察官

C. 律师D、警察

三、名词解释

1、法治思维P003

2、法律素养P007

3、法律权威就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一切国家及社会行为均须以法律为依据,法是唯一的权威。P006

4、领导干部:指科级以上干部,包括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等。P022

5、公职人员P027

6、公民P032

四、简答题

1、法律思维具有哪些特征?P008—013

2法律素养的树立要达到哪几个目标?P007

3、领导干部作为法治思维主体应当遵循哪些法治内容和要求?P024

4、培养和强化公职人员法治思维的保障机制有哪些?P031--032

5、法治思维锻炼的方式有哪些?P048-051

6、法治思维和管制思维有何不同?P056-057

五、论述题

1、试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途径。前言P012-015

2、论怎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P036

3、试论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P53-55

第四章法治思维的运用

一、单选题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C )是善治之前提”。

A.道德B. 规章制度C. 良法D. 纪律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哪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D )

A. 十八届一中全会

B. 十八届二中全会

C. 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四中全会

3、(B )是法治的生命线。

A. 道德

B. 公正

C. 民主

D. 效率

二、多选题

1、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中的“现代化”主要包括(ABCD)。

A. 规范化

B. 法治化

C. 民主化

D. 效率化

2、改革的全面性要求法治思维的(AC )。

A. 全面性

B. 单一性

C. 系统性

D. 稳定性

3、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主要体现在(BCD )。

A. 待遇平等

B. 权利平等

C. 机会平等

D. 规则平等

三、名词解释

1、程序性法治思维:要求社会管理者能够熟悉法律程序,掌握法律术语;坚持依程序判断,谨慎对待法外判断;追求程序正义,坚持程序优先性思维。——P073

2、公正——P075

四、简答题

1、要做到法治思维的全面性,必须从哪些方面着手?P073

2、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P083-084

五、论述题

试述法治思维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P070-072

第五章法治风尚与科学立法

一、单选题

1、“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总所周知的规则以外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所以它构成了对政府机构的一切权力的限制,这当然也包括对立法机构的权力限制。”这句话是谁说的?(A )

A. 哈耶克

B. 狄骥

C.亚里士多德

D. 恩格斯

2、“良法被很好地执行即谓之法治。”这句话是谁说的?(C )

A. 哈耶克

B. 狄骥

C.亚里士多德

D. 恩格斯

3、法治的本质是(D )。

A. 道德之治

B. 圣贤之治

C. 威权之治

D. 契约之治

二、多选题

1、当前我国立法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AD )。

A. 受制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

B. 缺乏相关法律人才

C. 缺乏可供借鉴的先进立法经验

D. 欠缺立法的民主化意识

2、针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立法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ABCD )方面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

A. 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B. 加强立法解释工作

C. 深入推进民主立法

D. 建立立法工作的监督问责机制

3、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应从以下(BC )方面着手。

A.加强法律人才的培养

B.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C.加强引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

D.加强工程立法

三、名词解释

1、科学立法——P092

2、政绩立法——P102

3、工程立法——P104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科学立法是营造法治风尚的前提?P092-097

2、如何实现科学立法?P109-115

五、论述题

当前形势下,我国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P101-107

第六章法治风尚与严格执法

一、单选题

1、(B )是营造法治风尚的关键。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2、十八大以来中央文献对“严格执法”的完整表述是(D )。

A. 严格规范执法

B. 严格公正执法

C.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D.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C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 德治

B. 人治

C. 法治

D. 德主刑辅

二、多选题

1、行政行为法律制度主要包括(ABCD )。

A. 行政许可制度

B. 行政征收制度

C. 行政征用制度

D. 行政处罚制度

2、行政监督、救济制度主要包括(BCD )。

A. 行政处罚制度

B. 行政复议制度

C. 行政诉讼制度

D. 行政赔偿制度

3、行政执法机关权限划分不清会引发(ABCD )问题。

A. 权责交叉

B. 多头执法

C. 揽权诿责

D. 有责无权

三、名词解释

1、自费执法——P128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严格执法是营造法治风尚的关键?P121-124

2、当前行政执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P127-130

五、论述题

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管?P135-136

第七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评价司法工作合不合格、效果好不好的标准是(B )

A、公平

B、公正

C、正义

D、效率

2、上下级法院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C )

A、领导

B、平行

C、监督

D、互相独立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D )

A、法治

B、法院

C、党的领导

D、司法

二、多选题

1、司法具有哪些功能(AC )

A、价值评判功能

B、道德评判功能

C、教育引导功能

D、监督功能

2、司法活动行政化的表现有(ABC )

A、司法管理体制行政化

B、业务管理体制行政化

C、审判权与执行权不分

D、司法活动接受党的领导

3、司法不公的表现有(ABCD )

A、司法程序不公

B、裁判结果不公

C、执行不公

D、司法作风粗暴

三、名词解释

1、程序公正P144

2、司法权P146

四、简答题

1、简述新时期公正司法的内涵变化。P143--145

2、为何说公正司法是营造法治风尚的底线?P145-146

五、论述题

试述目前司法改革推出哪些改革举措。P155

第八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现在开展是是第(C )个五年普法教育

A、四

B、五

C、六

D、七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B )经济

A、自由

B、法治

C、平等

D、竞争

3、(C )是实现法治的核心环节

A、党的领导

B、立法

C、司法

D、守法

二、多选题

1、依法治国的新方针是(CD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D、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政府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的哪些权(ABCD )

A、知情权

B、参与权

C、表达权

D、监督权

3、普法教育应增强哪些特征(ABCD )

A、实效性

B、广泛性

C、针对性

D、多样性

三、名词解释

1、法治167

2、权力寻租176

四、简答题

1、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67

2、当前社会力量的博弈有哪些?179

五、论述题

试述全民守法是营造法治风尚的基石P166

第九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本质特征是(B )

A、司法

B、党的领导

C、群众监督

D、全民守法

2、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A )

A、党和法治的关系

B、党和群众的关系

C、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

D、党和政府的关系

3、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B )

A、依宪治国

B、从严治党

C、全民守法

D、司法

二、多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体范围包括(ABCD )

A、法律规范体系

B、法治实施体系

C、法治监督体系

D、党内法规体系

2、党和法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ABCD )

A、领导关系

B、一致关系

C、遵守关系

D、管治关系

3、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包括()

A、思想建党

B、制度治党

C、作风立党

D、监督兴党

三、名词解释

1、政治生态P205

2、破窗效应P206

四、简答题

1、简述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P189--191

2、当前应如何进行党的制度建设P201--202

五、论述题

试述党和法治的关系P197—199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试卷80分

1、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当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很重要。

正确

2、领导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潜能逐渐变成一个显能的过程。

正确

3、根据“利益衡量”理论来衡量各种利益关系,以便实现利益的均衡。

正确

4、从领导科学的角度来讲,人人都有领导力。

正确

5、据卫生部中国精神卫生中心公布数据:我国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超过1600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

正确

6、《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正确

7、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正确

8、领导需要解决好“决”和“策”两方面问题,因为决来源于策,策通过决实现,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

9、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10、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干部现场办公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给现场造成混乱。

正确

11、党的()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十五大

12、政治权力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合法性

13、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

打击

14、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实现

15、依法治国应当与()相结合。

以德治国

16、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7、解决非正常上访问题,需要坚持()最终原则,捍卫司法权威。

司法诉讼调解复议

18、()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

亨廷顿丹宁勋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9、现阶段,稳定社会秩序,除了要不断加快发展经济之外,重中之重就是要强调()。

平等公平法治福利

20、()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责任后果思维

21、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责任后果思维

22、规则在适用中具有()特点。

灵活性分轨性专一性针对性

23、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

以法治国以人治国以德治国以政治国

24、约两千四百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描绘了“法治国”的政治构想。

柏拉图苏格拉底比奥亚里士多德

25、1999年,()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

六七八九

26、()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2006 1999 2010 2007

27、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吴邦国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

28、()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

29、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治国。

民法宪法刑法经济法

30、“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告诫我们的。

陈云

31、以下几种现象与制度需要进行法治批判与反思:()。

领导视察中的现场办公现象党委领导与政府负责代表与被代表非正常上访

32、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

33、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3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就要()。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崇尚人治和法治相结合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3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制度

36、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行政以德治国

37、法治的价值包括()、秩序、平等等。

民主自由人权安全

38、规则不仅来自于“法定”,也包括“约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可以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不得用合同约定来改变、对抗法律规定

对于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必要再用契约重复约定

法定义务和责任是不能通过契约转让的,层层稳定责任制的签约只是明确责任而不是转移责任39、法治具有()价值,是法治与人治最重要的区别。

平等秩序安全公平

40、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

唯一可以实现的是规则平等平等主要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是指法律内容上的相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排斥差别对待平等还应当包括空间上的平等与时间上的平等

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8年元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四页,四个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闭卷考试。 一、比较与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这表明: A.中学时代决定人一生的成败 B.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C.中学时代机遇和挑战同在 D.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下列对学习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学习既包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做等,都可以是学习③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与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④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生活中进行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学会学习,需要: A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探索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 .知道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更重要 D.自觉、主动的态度 4、著名作家大仲马说:友谊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能立刻凋谢。这句话主要启示我们中学生

考试复习指南答题第四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考试复习指南答题第四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第四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1、(单选题)依法行政是()的基础和保障。 A.文明执法 2、(单选题)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的当今, 行政机关()往往成为了行政权力运行中的 一大风险。 C.不依法决策 3、(单选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宪法始终、体现在各部法律之内。B.权力制约 4、(单选题)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首先必须要(),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C.结合实际

5、(单选题)下列关于职权法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C.非经法律授权,不得作出行政管理行为,超出法律授权范围,不享有对有关事务的管理权,否则都属于刑事违法 6、(单选题)()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内容和基本遵循。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单选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C.共产党执政

8、(单选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载入宪法,明确规定“()”。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9、(单选题)行政机关的岗位职责来自于(),必须要牢固树立岗位权力清单意识,在想问题、作决策和办事情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尽职、依法行权。C.法律授权 10、(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D.权力清单 11、(单选题)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世界公布了新中国第一份()

讲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

讲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政法工 作法治化水平 一、为何选择法治 法治就是依法治理国家,上至国家政体,下至公民个人,其行为都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实施,而且人们对行为的后果都有合理的预期。 法律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然,而法律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埃德加·博登海默(美) 古代法家的法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治:三治三不治,即治下不治上,治外不治内,治民不治官。 (一)为何选择法治 当代中国选择法治的第一个原因:国家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条件来配置法治资源。 当代中国的国家财力完全可以保障法治的推进,同时,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不但有力保障了法治的推进, 而且也是强化执政党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动因。 (二)为何选择法治

当代中国选择法治的第二个原因:法治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挥。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执政党汇集了全党的政治精英,借助中央全会这样的政治舞台,通过大会决议这样的政治行为,完成的是对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而其中受影响最大、受益最多的还是千千万万的法律人。 (三)为何选择法治 国家搞不搞法治,国家的法治规模是大是小,主要还是从政治功能上出发来进行权衡,从国家治理全局出发来进行考虑。 法制的统一和完善,法治的实施和推进,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单纯是民主的产物,而是中央集权甚至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如果忽视了法治所承担的政治功能,那就是在根本性问题上犯了颠覆性错误。 (四)为何选择法治 司法权就是执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权威就是执政权威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推进法治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一方面,要严格遵循中央两办发布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 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不得借领导之名非法干预司法活动。另一方面,执法司法活动要始终自觉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下) 试卷 77分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下)试卷77分 1、《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 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正确 错误 2、政府在做很多事情时不计成本,这与其权利和责任不匹配没有任何关系。 正确 错误 3、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正确 错误 4、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正确 错误 5、从理论上说,只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正确 错误 6、在科层制的行政领域,处理问题需要尊重最基本的规律和原则,即行政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 正确 错误 7、现场办公与其说是“亲民”,更多时候可能是扰民,甚至是漠视基本的行政程序。 正确 错误 8、良法就是指法律具有正当性、合理性,而法自身所彰显的价值是其具有正当性、合理性的基础。 正确 错误 9、当前,我国社会并不需要秩序和安全。

正确 错误 10、为了维稳,政府不计成本的做法是正确的。 正确 错误 11、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这与我国的法治制度不够健全、法治环境不够完善没有任何关系。 正确 错误 12、对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部分群体,应进行野蛮驱逐。 正确 错误 13、单纯发展经济,有时候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社会秩序问题。 正确 错误 14、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公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法治的价值之一。 正确 错误 15、法治能够给社会提供秩序保障,能够给民众提供安全保障。 正确 错误 16、公权力只是权利不是义务。 正确 错误 17、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法律上是权利义务主体,而不是可以随意侵犯的客体。 正确 错误

2015公需课《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部分考试答案

2015公需课《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部分考试答案 考试: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良法善治开创法治新风尚试卷年份:2015年题量:10题答题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合格线:分1【单选】引用()名言谈司法公正:一次审判不公恶于十次犯罪。 ? A. 富兰克林B. 卢梭C. 马克思D. 培根 ? A B C D 正确答案:D 2【单选】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 A. 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 B. 依法执政,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 C. 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 D. 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A B C D 正确答案:D 3【单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 A. 审判B. 立案C. 侦查D. 检察 ? A B C D 正确答案:A 4【多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审级制度,下列说确的是()。 ? A. 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 B. 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

? C. 实现二审终审 ? D. 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 ? A B C D 正确答案:A B C D 5【多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 )。 ? A. 决策公开 ? B. 制度公开 ? C. 执行公开 ? D. 管理公开 ? E. 服务公开 ? F. 结果公开 ? 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C D E F 6【多选】目前我国立法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 A. 重数量 ? B. 重速度 ? C. 重质量 ? D. 重协调 ? A B C D 正确答案:A B 7【判断】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 A. 正确B. 错误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

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 【摘要】十八大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表明,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能力现状,并从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改善法治环境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用一个专题,以较大篇幅论述了依法治国方略。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执政党报告中首次出现,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到如此高度,这说明,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建设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社会矛盾亟待化解,法治建设任务任重道远。而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一、深刻理解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内涵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党的十八大的提法则更进一步,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法治思维”是思想层面的要求。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法律规范、原则、精神和逻辑对所遇到和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做出结论的思想认识过程。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要求领导干部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无论是在决策、执行和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解决过程中,要做到权力行使的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合法。 “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指领导干部通过制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运用法律创制的制度、机制、程序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方法。 二、当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现状 从当前来看,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国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缩影,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观念和习惯也在逐步养成。但是种种现象也表明,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城市1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城市 城市是所有市民的生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城市生活共同体的有效运行,需要发挥每一个组织、每一位市民的作用,让各类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成为城市政府的伙伴和助手,这既是“中国梦”具体实践的要求,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权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城市管理就是典型的社会事务,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提升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立法、执法、监督三方面实践。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运用有赖于立法、执法、监督三个方面的实践。法治思维就是法律的执行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形成结论、决定的认识活动过程;法治方式则是法律执行者运用法律处理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争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辩证统一体现在法治思维支配法治方式,法律执行者主动、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体现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点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管理渐上水平。但与践行精细化理念、向一流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标准看齐相比,城市管理中尚有四大乱象比较突出。一是车辆乱象。表现为非法运营,违章行驶,乱停乱放,违规超车,随意上下车。二是行人乱象。表现为多人并行,不管车辆行驶;爱走捷径,不走斑马线;抢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翻越护栏,不走人行天桥。三是行为乱象。表现为沿城市主干道散发小广告;沿马路堵车乞讨;烟花爆竹随意燃放,加重雾霾天气;乱堆乱放乱丢垃圾。四是养犬乱象。无证养犬,饲养烈性犬,犬伤人,粪便污染;将犬随便带至公园、广场、公交车、乃至餐馆影院等公共场所。针对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的各种乱象,不从立法、执法、监督上加以制止,长期下去势必变成隐患,治理的难度将会增大。因此,应从立法、执法、监督三个方面入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这些乱象。在立法上,适时制定新的法律,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用明确的法律来规范调节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在执法上,做到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那么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在监督上,做到公正司法,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一,思维方式决定思想高度。 法治思维是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塑造社会秩序、推进良法善治的逻辑化理性思维方式,与人治思维、权力思维相对立。从个体层面看,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办事原则;从社会层面看,法治思维要落实为一种有序的社会生活方式,表现为一整套有关权利、义务、权力、职责的制度性安排;从国家层面看,法治思维体现为一种宏观的国家治理方略,是一个国家在多种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治理手段;从精神层面看,法治思维是一种文明的国家精神,呈现出国家对人的尊严的终极关怀,对良法善治的深刻洞见与守护。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思维是一种制度性思维。厉行法治,就是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制度保障作用。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可预期行为后果的制度,是社会存在和延续的基础。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抑制人际交往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这种持续性的抑制还会逐渐凝结成共识,形成社会秩序并增进这种秩序。制度一经形成,即有助于实现人们设定的各项目标,并节约实现目标过程中高额的协调成本。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现代国家文明程度集中反映在它的制度体系及制度执行力上,制度文明往往体现并制约着该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表明我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发展道路。 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性思维。规则思维,即所谓尊重既定法律规则。法律既已制定,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去违背法律规则,只能严格遵照执行。法治思维体现了法律所固有的规则性及其内在的逻辑力量,表现出稳定性、确定性的刚性色彩。在既定法律面前,只有严格遵循方为合法正当。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对法律规则怀敬畏之心,要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讲起来、守起来。 法治思维是一种程序性思维。法律程序属于行为程序,为了达到一定的法律目的,通过法律预先设定行为方式和行为步骤,再通过对这些步骤和方式的遵循,一环扣一环而逐步充实展开,获得确定性法律后果。程序思维表现为,未经法律正当程序,对人身和财产等不得剥夺。法律程序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人的参与需求、理性选择和正义价值,还可以切实推进政治职能转变,提高法治政府水平。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规范决策流程,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

大学生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大学生怎样培养法治思维摘要: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基本内涵,深刻理解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主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就学校教育而言,也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教学问题,需要在环境营造、观念转变和程序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法制教育;意义;方法 何为法治思维?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是指治国理政者在尊崇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范来分析、判断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结论或作出决定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是指政治行为主体以法律规范作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的行动指南之思维方式。法治思维说到底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准绳的思维、是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的思维。法治思维不仅是不同于人治思维和德治思维等的概念,也是不同于法律思维的概念。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两个概念仅有一字之差,看似是一回事,实则却不同。虽然二者都是根据法律来思考,以法律规范为基准来观察、分析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所谓法律思维就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按照法律本身的内容规定和精神原则来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职业性思维。这种思维突出的是规则性、程序性和平衡性。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一,在是否必然蕴含着价值判断上有所不同。法治思维一定蕴含着对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安全秩序、权利优先、人权保障等方面的价值判断,有着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而法律思维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蕴含着这样的价值判断及其标准。其二,在适用主体和范围上有所不同。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镇空落(16*2-32分) 1、主动与家人交流,能增进相互的()和() 2、()和()标志着我们逐渐长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节选),父母对子女有()的义务;于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4、()方能悦亲:()方能剂亲。 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家里 的事,()()家庭生活会更和谐、更美满。 6、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做起,从()做起。 7、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二、判斯对错(2*10-20分), 1、我长大了,希望自己能做决定。不希望父母干涉我。所以明知他们讲的有道理时,也故意与他们作对。() 2、我们可以从父母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教育中感受到他们的爱。() 3.末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 4、与家人发生矛盾时,我会和他们争争吵吵。把事情说清楚。() 5、家里的事由父母做主,他们说了算,我只管搞好学习就行了。() 6、我们要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让自己合理的做法得到他们的理解。() 7、我家有什么决定总是全家人在一起商量,我也会发表看法。() 8、家训、京规是古代人的事,现代人崇尚自由,没有什么东规,遵纪守法就行了。() 9、每个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风。() 10、“静以修身,检以养德”出自《朱子东训》。() 三、选择题,选出下列正确的选项。(4*5=20分) 1.下列做法不对的一项是() A、妈妈总说:有时间多看书,剔老玩 B、我很小就在做家各 C.我摔倒了,爸爸总让我自己爬起 D、做播了事,妈妈从不批评比 2、“四心”沟通法不包括() A、留心看 B、大声讲 C、细心听 D、耐心说 3、爸爸失业了,正确做法是() A、感叹爸爸运气不好 B、不再要零花钱 C、每天愁眉不展 D、陪爸爸喝酒打牌取乐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期末测试 部编版(含答案)

2020春统编版丨五年级下册期末百分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应该()。 A.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 B.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 C.随心所欲,满足自己 2.()是我国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A.李四光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钱学森 3.下图是什么公共标志()。 A.允许接打电话 B.禁止接打电话 C.请勿大声喧哗 4.以下哪一时间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A.1945年9月2日 B.1946年6月1日

C.1949年10月1日 5.志愿服务精神是()。 A.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B.奉献、关爱、友善、进步 C.奉献、团结、互助、进步 6.红军长征时通过的铁索桥是()。 A.泸定桥 B.卢沟桥 C.赵州桥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现的新风尚。 A.兴赌博 B.剪发辫 C.握手礼 D.倡导自由婚姻 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睡觉 B.在医院的走廊内大声喧哗 C.利用社区体育设施进行锻炼 D.在旅游景点随手丢垃圾 9.以下哪次革命运动推翻了帝制?()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红色革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23分)

1.人人有权()公共生活,()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公共利益。 2.随着我们()的增长和()的逐渐增强,我们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还会与家人产生一些()。 3.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4.生活中,我们()、主动询问,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 5.全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逐渐成为燎原之势。 6.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 7.举世闻名的(),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精神。 8.排忧解难,方能帮亲。生活中,我们留心观察、主动询问,尽力()家人,让他们多一份轻松和宽慰,并与他们一起撑起我们的家。 9.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 10.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乘机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 2.没有停车位了,爸爸把汽车停在了消防通道上。() 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进入新时代。() 4.每年的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 5.每天出门,爷爷总说:“路上看车,注意安全!”这唠叨中饱含着爷爷对我的爱。() 6.近代以来清政府逐渐走向衰败,日本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7.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8.红红在家经常为奶奶捶背。()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2014-10-22 10:37:22 来源:四川法制网作者:先梦洪王其远【大中小】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豆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把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详细描绘法治中国新图景,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进依法治国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运用“法治思维”是坚持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成为各级领导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一、法治与法治思维内涵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法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权力与权利的冲突。这里的权力指的是公权,权利指的是私权。法治的精髓就在于限制权力、保护权利。对于权力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权利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由此可见,法治重在治权、重在治官。人民政府应该是“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的政府;政府官员应该是“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

的公仆。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所在。运用法治思维,是相对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来讲的,主要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的原则,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既是法治的精髓,也是运用法治思维的核心。 二、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思维素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 (一)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定势。 1、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加强法治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法治思维与权力行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权的关系,不断增强法治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2、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牢固树立依法治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以法为尊、保护人权、依法治权等法治理念,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价值,使领导干部能自觉用法治理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自觉而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领导干部要形成运用法治的思维定势。法治思维定势,就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法治思维时的一种心理定势和法律价值趋向。领导干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选择运用法治思维,还是行政思维、

自觉培育法治思维

自觉培育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刚才用相对比较多的时间汇报了全会的主要内容,当然讲的主要是一些梗概,因为决定还没有正式的公布。我下面再稍微讲一下第三部分,就是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大家为什么强调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实际上这是有考虑的,这个主要是面对行政部门,也就是执法部门的。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古今中外都有,但是他们都体现共同特点,就是行政和执法。因为各国都注重效果,你可以出台一个行政政策,可以做出一个行政行为,但最后都要看效果。法治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遵守法治思维,依法办事,可以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对最后的政绩考核是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的。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可能在座的各位都有听过,英国政府的一个案例,他表现的也是,怎么样用法律手段、法治思维来达成好的行政效果。这是一个历史事件,18世纪的晚期,那个时候澳洲还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英国政府有移民政策,要把本土的人送到澳洲,让他们在那边休养生息、繁殖。但是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因为是长途运送,路上拥挤不堪,海风、海浪等条件恶劣,所以移民途中死了很多人,死亡率很高。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就做了一些调查,做了一个改变,改变这个行政行为。以前是某艘商业运输船,我上了100个移民,每个人假设付1个英镑,就付给你100个英镑,作为运费。现在呢,做了改变,不是说我上船多少人给你多少钱,而是到了之后,下船多少人给你多少钱。这是一个简单的法治思维,用一个行政手段提高了他的存活率、降低了他的死亡率。一个行政人员处理这样的事,法律手段是很好用的。 我们是非常关注法律的,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我在学法律之前学了6年的人类学,人类行为、社会组织等,学完人类学就学法律了,法律实际上是一个强大的手段,它可以改变大家的思想、改变大家的行为。 大家就说,正面、反面例子都有。大家可能看报纸、看电视都看到了,比如说拆迁,按照面积来进行补偿,那他就把小院盖成房子,一层变成多层,你是根据这个来的,用别的没有办法解释,只能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还有“假离婚”现象等等。作为行政部门就要看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对他理解了,就会更好地达到你所要的行政效果,来解决一些问题,改善有关情况等等,法律是一个很好用的手段。 第二个例子,就是醉驾,通过立法醉驾就入刑了,符合各国的案例,入刑之后大家看看,醉驾率真的少了,我觉得全国各地都不会提出异议,醉驾就是少了,这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举一个反例,也可能会有错误立法或者不慎立法,比如说黄灯停,你把黄灯当成红灯了,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一个,北京市大家都有感触的,就是现在摇号买车,法学界有一个争议,就是你有没有权利来限购,因为你限制了我购买的权利,这个有没有合法性,这个可以讨论。但是我觉得大多数人认为是合理合法的,因为这确实解决或者缓和了现实的拥堵问题。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预计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行政的个案。 我们再举两个例子,像天津滨海新区,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行政执法案例。行政审批局建立了在滨海新区,用1枚公章代替了以前100多个公章,所以在行政领域有很多办法是可以更好的达到行政效果的,1枚公章代替过去那么多枚公章中间有一个规定,比如权限立法等等。把一些问题规定起来,这也是一个法律手段,也是法律方式,很多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这也是法律达到的一个典型案例,现在大家也接受的。 另外一个案例,上海自贸区的行政法规、行政决策,包括行政行为,都有一些新的风气。比如说,因为他要处理一些新的事项,有很多要依法有据,于是就出台了一些新的规章和规定,行政行为也有些改变。你看,他是用法治这个方式来考虑的,我觉得这是比较正面的案例。 就是很多我们要处理的问题,如果用符合法治精神、法治思维的方式来处理,就是依法处理,会有各方面的红利。 反面案例不好举,就举两个,而且也都是切实发生,新华社有过公开或者半公开报道的。有一个是这样,新华社的一个记者对一个市委书记进行调研,这个都有镜头记录的,这个书记在车上跟这个记者大谈加强法治的重要性,讲的非常好,完全体现了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而且讲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跟踪调查的下半段,下车之后他去拆迁现场指挥拆迁,这个拆、那个拆,而且很多是依法无据的,这是一个例子。就是说表面上体现法律思维、法治精神,但在具体办事的时候还是老一套。老一套在以前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可能反而会被认为能干,但是现在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了,包括追究制度、政绩考核都不一样了。这个引用的是记者的调查,实际上我们身边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 另外一个也是新华社的调查,是讲市委书记干预司法的,采用的是老一套的思维,我是市委书记,我管干部,你是法院的院长,你比我低一级,你是检察院的检察长,比低我一级,所以就应该怎样怎样。后来这个书记也出事了,这个反面案例实际上也非常普遍。我们以前的一些行为方式正在转型,从思维到办事、从想到做都要有一个转变。十八届四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伴 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 1.我们怎样看待我们的缺点()。 A.完全否定自己 B.改进自己 C.不在乎 2.好朋友就应该()。 A.互相包庇错误 B.互相借抄作业 C.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有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说谎话,也会因为()而说谎。 A.高兴、胆怯或胆大妄为 B.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 C.忧伤、胆怯或虚荣好胜 D.恐惧、胆怯或胆大妄为 4.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下列哪种方式不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特点?() A.照镜子 B.活动中 C.他人的看法中 D.书本中 5.我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这些缺点都不足以完全()自己。 A.承认 B.否定 C.肯定 D.夸奖 6.文明接打电话、收发邮件体现了我们小朋友的个人素质,下面谁做的对()。 A.小明:找谁,不在家。 B.小丽:嘿,快收邮件! C.小龙:你好,请问您找谁?

7.单丝不成线,()。 A.更上一层楼 B.独木不成林 C.绝知此事要躬行 8.下列属于说慌行为的是()。 A.小军诬陷同学偷东西 B.奶奶得了重病,但爸爸没有如实告诉她病情 C.我按时归还了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东西 二.填空题(共8题,共34分) 1.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 2.对于同一幅画,每个人的()是不一样的。 3.我们年龄差不多,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又有很多共同的(),能够()一起,()。 4.我们身边的()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 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6.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或()某些同学,我们应该团结合作,不让一个人落下。 7.我们可以不断地(),使自己变得更好。 8.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片()。同学之间有很多(),可又()。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 1.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规则、守纪律。() 2.“明山宾卖牛”的故事体现了明山宾诚实的品质。() 3.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伤害。() 4.我们应该只和有相同点的同学交往。() 5.顽皮的孩子只会招人厌烦,不会有优点的。() 6.我们只能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 7.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需要理睬,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8.李宇同学对电脑虽然还不太懂,但是他还有其他方面的优点。()

依法治国测试试题(带论述题)

依法治国试题(带论述题)

————————————————————————————————作者:————————————————————————————————日期: 2

《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考试试题纸 试卷A卷得分: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一、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3.在当代中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所在。 4.2014年12月4日,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 5.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是根本法、是总章程。 6. 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7、法治思维的核心是观念。 8. 目前我国只有49个较大的市拥有。 9. 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大举措。 10.法律的生命力在于。 二、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正确的选项后打“√”,错误的选项后打“×”) 1.法治就是法制。() 2.中国的法治道路可以照搬西方模式。() 3.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两者是根本对立、互相矛盾的。() 4.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行政法规管理国家。() 5. 依宪治国和宪政是一回事。() 6. 立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的质量。() 7、开门立法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大举措。() 8、事权,是指一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9、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10、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总开关,是法律实施的核心环节。() 三、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考试复习指南答题第四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第四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1、(单选题)依法行政是()的基础和保障。A.文明执法 2、(单选题)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的当今,行政机关()往往成为了行政权力运行中 的一大风险。 C.不依法决策 3、(单选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宪法始终、体现在各部法律之内。B.权力制约 4、(单选题)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首先必须要(),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C.结合实际 5、(单选题)下列关于职权法定的表述错误的是()。 C.非经法律授权,不得作出行政管理行为,超出法律授权范围,不享有对有关事务的管理权,否则都属于刑事违法 6、(单选题)()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内容和基本遵循。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单选题)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C.共产党执政

8、(单选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载入宪法,明确规定“()”。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9、(单选题)行政机关的岗位职责来自于(),必须要牢固树立岗位权力清单意识,在想问题、作决策和办事情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尽职、依法行权。C.法律授权 10、(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D.权力清单 11、(单选题)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世界公布了新中国第一份()的白皮书,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面肯定了人权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 D.《中国的人权状况》 12、(单选题)()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抓手。 D.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13、(单选题)行政垄断指行政机关(),违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违法指定特定企业从事特定业务、违法设置条件限制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等行为。 A.滥用行政权力 14、(单选题)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C.法制建设成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 部编版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检测作业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的逐渐增强,我们会觉得家人说话要求和自己内心不一致,而发生不愉快。 2.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家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学会以积极的,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 3. 我们和家人之间的相互和理解最为重要。 4. 父母对子女有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5. ,方能帮亲。 6.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 7. 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 8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9. 能引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10.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 二、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 “四心”沟通法不包括()。 A、留心看 B、大声讲 C、细心听 D、耐心说 2. 爸爸下岗了,我们作为子女,正确的做法是()。 A、替爸爸不值 B、不要零花钱了 C、陪爸爸喝酒解闷 D、一家人打牌取乐 3. 在家庭生活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承担家庭责任 B、同商议,共承担 C、爸爸说了算 D、发挥好“润滑剂”的作用 4.下面现象属于良好家风的是()。 A、小明撒谎说家里早餐迟耽误了上学时间 B、爸爸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 C、妹妹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求进取 D、妈妈经常打牌要我自己做饭吃 5.随着年龄的增长,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我们在家里承担的责任和事务越来越多 B、我们要以学习为重,适当减少家务。 C、不用管爸妈的意见了,自己拿主意就是 D、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做家务是爸妈的事。 6.当我们的看法与父母不一致产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做()。 A、坚持己见,与父母吵闹 B、理性面对,与父母沟通,化解矛盾 C、置之不理,不分辨 D、冷却一段时间再说 7. ()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情感的归宿、精神乐园。 A、医院 B、学校 C、家庭 D、社区 8. 关于家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家风能涵养德行 B、家风能修身立志 C、家风都能传递正能量 D、优良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点 9. “百善孝为先”体现了()。 A、爱国主义 B、孝心敬老 C、勤俭节约 D、修身立志 10. 下列属于家人关爱我们的是()。 A、妈妈能满足小芳的所有要求 B、爸爸对我非常严格,要我懂礼貌、守规矩

2020年大学生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大学生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摘要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基本内涵,深刻理解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主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就学校教育而言,也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教学问题,需要在环境营造、观念转变和程序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法制教育;意义;方法 何为法治思维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是指治国理政者在尊崇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范来分析、判断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结论或作出决定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是指政治行为主体以法律规范作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的行动指南之思维方式。法治思维说到底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准绳的思维、是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的思维。法治思维不仅是不同于人治思维和德治思维等的概念,也是不同于法律思维的概念。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两个概念仅有一字之差,看似是一回事,实则却不同。虽然二者都是根据法律来思考,以法律规范为基准来观察、分析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所谓法律思维就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按照法律本身的内容规定和精神原则来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职业性思维。这种思维突出的是规则性、程序性和平衡性。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一,在是否必然蕴含着价值判断上有所不同。法治思维一定蕴含着对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安全秩序、权利优先、人权保障等方面的价值判断,有着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而法律思维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蕴含着这样的价值判断及其标准。其二,在适用主体和范围上有所不同。法治思维作为相对于人治维而言的概念,侧重于强调一种社会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通常来说主要应为公权力的行使者所掌握运用(也不排斥普通公民的掌握和运用)。而法律思维往往更侧重于强调一种职业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般来讲应为法律职业者所掌握运用。简而言之,法治思维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和政府、政党与各级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遵循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法治思维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新思维,具体体现为: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的权限内行动。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之外,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职责意识。 法治思维并非与生俱来,其包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通过后天的培育才能逐渐养成。江泽民曾经指出,“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艰巨性,并逐步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无疑是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努力探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