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资料

《性别差异》资料
《性别差异》资料

《性别差异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一)性别差异客观的存在

1、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殖的生物实体,也是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

会实体。

2、男女两性互为基础,互为前提

(二)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主要研究——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

二、学习课程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促进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为正确认识自身提供理论依据(二)实践意义——

(1)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2)增进异性间的了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

(3)因性施教

三、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现实中性别差异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2、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3、运用相关知识优化自身性别角色,和谐相处

4、培养尊重、理解、宽容的态度

第二节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第三节关于性别的基本概念

一、性征

认识性别,首先要了解性征的概念。

性征是指男女两性的性别特征,综合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性别特征,可以分为:

(一)第一性征

指男女生殖器官可以分辨出外形和构造的差异。

男子:睾丸、阴茎等

女子:阴道、子宫等

这是由遗传物质—染色体的不同所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通常据此分为男女,第一性征确立了人们要经历的性别社会化过程,是建立社会性别的基础。

(二)第二性征

指男女在青春期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特征,男女性激素的差别—决定第二性征具体表现是青春发育后:

男性开始变得高大、肌肉结实、厚街突出、变声、长胡须、汗毛加重….

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脂肪增加、月经来潮…

随着生理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社会诸因素对个人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三)第三性征

指男女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又称性别程度,简称性度,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明朗化。

是以第一、第二性征为基础的,强调一套稳定的、固定化的、两性对立的行为举止及其行为的社会意义。

二、性别的双性化

贝姆认为,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至少有三方面优点:

1、允许表达异性特征

虽然具有某些异性的特征,但他们的独立性却没有受到影响。在独立

性方面,双性化人格与男性化人格的表现是一致的,均比女性化人格

更具有独立性。

2、富有同情心,有教养

3、具有很强的自尊心

有更强的归隐模式(成功归于内部,失败归于不稳定外部因素),这意味着成功的永恒性和失败的暂时性。

三、跨性别

涉及各种与性别角色部分或全部逆转有关的个体、行为以及相关群体。

对于跨性别的界定有很多争议。

(一)说法1:(最广泛的定义)

指那些在出生时根据其性别器官而被指定了某个性别,但是却感觉那个性别是对他们一种错误或不完整的描述的人。

(二)说法2:指那些对其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感到无法认同的人。

(三)说法3:指认为自己有不同于男性和女性的另一种性别的人。

(四)说法4:跨性别——是一个概括性的词汇,包括以下几种:

1、跨性别者:指做异性(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会觉得较为为自在的人。

通常全部或部分的时间是以异性的角色生活。

(贝姆称其为:只具有异性的人格属性)

2、变性欲者:指寻求通过变性手术永久改变自己的身体,以符合其个人

对自身性别的定义的人。

3、易装恋者:指穿着异性(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服装以达到情绪或性

方面的目的的人。(变态心理学—易性癖或异性症)

4、双重灵魂者:指具有男性与女性灵魂者。通常这种人因为其躯壳同时

包容两个灵魂而受到尊敬。

5、双性或雌雄同体者:指出生时同时具有雄性与雌性的器官的罕见医学

状况。(往往会通过施以手术来指定性别)

四、性别的界定

(一)最新研究结果:性别的光谱化存在(图)

性别的存在并不是很绝对的,就像一个光谱一样,两端有很纯粹的黑或白,但人数很少,中间还有很多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性别模式。

性别可能是一种生态化或类生态化的存在,世界中的植物动物可以多样,性别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也可以多样。

(二)人类性别的分类:

1、基因性别(由XX、XY决定)、

2、生物性别(由性激素决定)每人都有雄雌激素,比例不同

五种原生态的生物性别——

假女真男:外表是女,内在器官是男的。

纯男人:内外都是男

半男半女:上边女下边男,或上男下女

纯女人:

假男真女:外表是男,内在器官是女的。

3、生理性别又称自然性别,指按照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雄性和雌性。

(解剖学意义上的性别,如第一、第二性征)

4、心理性别(我认为我是什么性别)

5、社会性别

——指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的标签,用来

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

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而赋予他们的不同的期望、要求、限

制,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有关男女角色分工、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等

综合体现,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与男女两性生物相关的一套规范的

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即gender。

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五、性别认同

有两种情况:

(一)同一性与明确性:

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是同一的、明确的。

但有少数人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不同一,属于性少数,体现了性别的多样性。

(二)多样性、混杂性:

1、典型案例:同性恋现象(主要是心理性别出现了问题)

2、混杂性——基因性别、生物性别、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统一。

第四节性别的对待

如何看待性别这种社会现象。

一、性别是一种社会存在。

1、性别存在一定的划分标准

(社会存在性别的划分标准,且是刚性的)

2、存在一定的性别规范

社会有一套性别规范,且是刚性规范,会要求男女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如男孩子要坚强,有泪不轻弹。男刚女柔、男主外女主内等。

3、存在一定的性别角色分工(角色分工存在一定性别化)

劳动强度的安排会考虑到性别。

与关怀有关的工作----女性多

与高端技术相关的工作----男性多

4、存在一定的性别地位之分

男高于女。纯粹性别的人地位高于非纯粹的人。

5、存在一定的性别资源的配置

资源的配置存在一定性别化:

受教育机会、接受培训的机会-----男多于女

6、存在一定的公认的性别关系

性别之间应建立何种关系,何种关系是被看做是正常?这规范着我们每个

人。夫妻中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往往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搭配。如两人反

差大的会觉得不牢固。

7、存在一定的性别观念

何种性别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更有价值?哪些被忽视。

8、存在一定的性别价值以及评判体系

价值以及评判体系也是刚性的。

性别是如何存在的——

1、性别存在的多样化

孰强孰弱多样化,汉族家庭中男强女弱正常;其他家庭女强也正常。

2、性别存在的多元化

包括性倾向的多元、家庭制度、婚姻制度的多元。

3、性别存在的光谱化

一端是一夫一妻制、另一端是完全杂婚制,中间还会有多个过度模式。

4、性别存在的阶段性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性别存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生殖力社会:

这个时期因为人口多多益善,在不了解孩子从哪里来的前提下认为女人很神秘很伟大,是地位相当于女神。

(2)体力社会:

铁器的发明不再刻意需求大量人口,并且发现了男人在生殖中的地位,女性就从女神慢慢掉到了女奴的地位。男人地位上升,成为男神。

(3)智能社会(或工业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性别不再是判断某一个性别是否有用有价值的唯一标准。5、性别存在的变迁性

性别是不断变化的,流动的,带有过程的。

这些变迁使得有关性别的常识和主流理论受到质疑和挑战。

二、性别是一种社会制度,表现在:

1、性别的价值定位与角色规范和期待

指社会、他人、自我对不同性别的认同和价值定位、对不同的性别类型在行为、姿势、语言、情绪、生理、心理等方面规范与期待,以及个体的自我实践、实现。

2、性别化的资源配置

社会和家庭在进行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时基于性别的差异性对待,以及这一差异性对待被社会、他人、个人的合理化和合法化。

上学、就业、疾病等等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资源配置都存在性别化的倾向。

3、性别化的劳动分工

指的是在社会生产、家庭劳动、家务劳动、社区工作等方面基于性别的差异性安排。这一差异性安排反过来也强化了不同性别的社会或家庭角色、地位的评价,形成一条回馈路线。

行业角度看:存在行业的性别隔离。

推荐阅读:(1)《妇女也是国民吗》

(2)《服务于家人的家务劳动是国民生产吗》

4、性别化的家庭、亲属关系

媳妇和婆婆的关系,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

5、性别化的性行为模式

性行为指广义,包括所有有性内涵意识的行为。

性不仅仅是两腿之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两耳之间的事情。

6、性别化的个性特征

基于性别的,关于不同性别如何行动、如何表达、如何与人相处等的两性模式。

7、性别化的社会控制

基于性别的,对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行为给予正式或非正式的鼓励直至奖励;

对违反社会性别规范的行为给予正式或非正式的谴责、处罚、惩罚、污名化,直至进行社会隔离和医学治疗的制度性安排。

如同性恋过去被列入了精神疾病种类中,会被绑到医院对大脑的某部分进行切割来防范再同性恋,以医学治疗的方式进行残酷打压。自二零零零年国际卫生组织将其从疾病中分离拿出来,

8、性别作为一个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领域中基于性别对性别角色、地位、作用等进行定义、评价时,存在和实施的性别差异化对待,以及对这些差异性对待的合理化和合法化。

9、性别化的社会--文化符号

社会--文化符号(包括形象、语言、文字等)基于性别而出现和存在的差异、差异性涵义和差异性表达等。以及这些符号在社会文化中的生产和再生产,显现和遮蔽、延续和消亡。

三、性别是一种个人生活理念和行动,表现在:

1、对于生物和生理性别的确认

个体存在一个了解和认识自身性别的阶段和触发点。

2、对社会性别身份的认同

认同或不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

3、婚姻和生育

对婚姻定位不同,对生育的看法不同。

所以婚姻失败对女人的打击大,无孩子对男人是致命打击。

4、性取向

自己的性取向是什么,如何看待他人的性取向

5、情感表达

表达方式不同:如对待哭泣

父爱母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6、性别化的社会化过程

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也是一个生物人到性别人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性别化的区别教育

7、关于社会性别的个人理念

认同或不认同、肯定或否定,由此形成自己的理念

8、社会性别的自我呈现

作为性别人如何表现自己。

第二章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性别差异心理学诞生的条件

(一)从思想发展史的线索看

须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相互尊重,彼此信赖。

把相互的差异理解为一个合理的历史过程,而非孰优孰劣。

(二)从方法论的线索看

要确定人在心理上存在差异的科学依据,以及验证这些证据的科学方法。

二、性别差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高尔顿(F.Galton 1822-1911)——差异心理学的先驱

19世纪后半期高尔顿开创了个体差异的研究

(1882创建“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二)施太伦创立“差异心理学”

(个别差异、文化差异、性别差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独立分支

70年代后长足发展。

(三)麦考比(Maccoby,E.E)和杰克林(Jacklin,C.N)

1966麦考比《性别差异的发展》

1974麦考比和杰克林合作出版《性别差异心理学》

——被公认为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是性别差异心

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来自布洛克(Block,J.H)批评之声最严厉——

她认为有三个弱点:

1、资料根据的弱点

2、已有研究进行考察的框架具有的弱点

3、收集资料、计算结果和进行推论方面的误差导致的弱点。

尽管如此,但人们还是公认:

麦考比和杰克林的《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对男女差异心理研究的最为杰出的贡献,是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一座里程碑。

三、确证的和有待确证的结论(麦考比和杰克林的研究)

(一)确证的结论:

1、女孩比男孩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2、男子有较强的视觉-空间能力

3、男子数学能力稍优

4、男子更有攻击性

(二)有待进一步确证的结论:

1、女孩不比男孩更有“社会性”

2、女孩不比男孩更易受暗示

3、两性有同样的自我尊重要求

4、女孩的机械学习和简单重复学习并不更好,男孩在抽象的学习和新内容的

学习中也不更强

5、男孩并非更擅长于分析

6、男女在受遗传和环境影响上是一样的

7、女孩并不缺少成就动机

8、认为女孩靠听觉,男孩靠视觉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章性别差异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两性观

(一)弗洛伊德:(尚男抑女论)

弗洛伊德用“去势恐惧”、“阳具羡慕”、“俄狄普斯情结”等概念说

明男女性别角色的获得机制。

1、基本假说:包含幼儿性欲在内的“力必多”阶段性发展的理论。

2、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认为每一阶段由于快感集中于人体某一性感带,个体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个体从出生到五六岁,要经过三个固定的连续发展阶段:

口腔阶段——吮吸和吞咽获得快感男女相同

肛门阶段——排泄

生殖器阶段————男孩—“去势恐惧”

女孩—“阳具羡慕” (二)多伊奇:(女性类型说)

1944年海伦·多伊奇《女性心理学》,相信妒忌男性和恋父情结冲突的解决对女孩人格发展的巨大作用。

观点:(1)女孩对男孩的妒忌是由儿童的一般嫉妒倾向而产生。

(2)恋父情结根本不存在,女性更具有自恋倾向、被动性和受虐性。

三者以相对平衡的形式构成了正常女性的人格心理。

(3)把女性分为两种类型:

女性型——被动、自恋和受虐

男性型——主动、竞争和攻击性

(三)埃里克森:(内部空间观)

内部空间概念是他对两性研究的一大贡献

男女的内部的空间决定了人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还决定了人类的生物

行为特征和社会角色。

(四)阿德勒:(男女平等观)

强调社会文化决定女性心理,提倡男女平等,女性的自卑、低贱是社会赋予的,必须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

(是女权运动的先驱)

二、两性角色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性别定型的基础

重视性别差异的表现。不否认遗传在两性角色定型中的作用,更强调两

性角色的社会化学习,即通过观察、强化和模仿获得。

1、观察学习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强化过程

2、班杜拉运用“直接强化”的概念解释对儿童性别行为的塑造。

“直接强化”是指为了实现性别的定型化行为对男孩和女孩的奖励和

惩罚必须予以区别。

3、模仿即儿童从观察成人行为到表现成人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直接强化、模仿是性别定型过程的基础。

(二)两性角色的获得

男女两性角色的获得是观察、强化、模仿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

常持续很长时间。

(三)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三、认知发展的两性观

着重研究成长中的儿童如何知觉其周围的事物,如何了解由男人和女人组

成的世界。

(一)认知发展两性观的理论基础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认知结构心理图式(心理建构)

人的智力依据同化、调整而达到平衡和发展

提出智能发展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两性观的基本内容

柯尔伯格继承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并将他的认知原则推广到性别角色领域。

1、基本内容:

(1)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归类----性别角色态度的基础。

(2)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己发育初期表现出的身体状况和判断而形成,此时儿童接受同性行为,排斥异性行为。

(3)这种认知判断虽是2-7岁儿童形成性别认同的结果,但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往往受环境的某些变化的影响。

(4)基本的自我类型决定基本的价值取向,“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在于把自身性别相符合的事物作为追求的目标。

(5)基本的普遍的性别角色发展于幼年期,从男孩女孩意识到彼此的生理差别开始。

(6)这种习惯性概念使儿童产生“男子气”、“女子气”的表现,即与同性人物确立性别同一性。

(7)双亲适当的行为可促进和巩固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价值的形成,这一过程在各种养育条件下都会产生。

2、性别认同及其发展

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需经历三个阶段:

性别认同、性别分化和亲长认同

(1)性别认同

2岁认知自己的性别标记

3岁根据外观特征把性别标记类化到别人身上

4-5岁明白性别基于身体的构造,认为性别可变

6-7岁知道性别与解剖结构组织不可变,“性别常性”、“物体常性”

(2)性别分化

性别认同-------

柯氏认为身体意象的意义

男性意象---权力尊严侵略性

女性意象–-抚养照顾孩子——刻板印象

男女都有珍视与其性别相一致事物的自然倾向

男孩:自我一致性与权力尊严不矛盾——稳定的性别化偏好

女孩:两者相互抵触——偏好较弱

(3)亲长认同

男孩“我是男的”——珍视模仿依附男性“我们都是男人”

女孩“我是女的”——想与母亲认同抚养及缺乏权力尊严所有儿童都倾向于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及具有权力尊严的人(并非同一个人)。渐增的父亲取向与渐减的女性化偏好并没有减弱女性评价和自我肯定,相反稳固。

“互补模仿” 将自我与男性化的刻板印象相比,学习以适当的女性化方式和男孩子们相互作用。

四、两性世界中的文化人类学观

社会固有的文化传统迥异,这种差异对于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米德对原始部落的考察

男女气质和性格是由社会条件形成的,性别差异也取决于社会文化。每一社会都选择了一些奠定在生物性性别差异基础上的男女心理特点加以肯定和强化,选择另一些加以否定和惩罚,从而塑造出因不同性别而具有不同性格的人。

(二)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特征

人类学家根据人类觅食与满足需要的不同方式,将文化划分为:

1、狩猎与采集

2、园艺文化

3、农业文化

4、游牧文化

5、工业化社会

(三)跨文化变异的普遍原则:

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差异并使之日趋复杂。男性性别角色总是受到更高的评价。

利用男女间体力的明显差异作为劳动分工的基础---最简洁、最经济的方法五、社会性别理论(当前流行最广泛)

(一)当代最有用的社会性别理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