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胸部

合集下载

胸部CT基础PPT课件

胸部CT基础PPT课件

右颈总A 右头臂V 右锁骨下A
气管
锁骨胸骨端
左头臂V 左颈总A 左锁骨下A 食管
21
3 尖段支气管
1
2
3 尖后段 支气管
1+2
主动脉弓上层面
S1:上叶尖断 S3:上叶前段
S2:上叶后段 S1+2:左肺上叶尖后段
22
胸骨柄
右头臂V 无名A(头臂干)
左头臂V 左颈总A 左锁骨下A
肩胛骨
23
3
上叶后段V
10
正常胸部CT
11
支气管树(bronchial tree)
主支气管(一级),肺叶支气管 (二级) ,肺段支气管(三级) 等逐级分支形成的树支状结构
12
13
14
支气管肺段(肺段)
1. 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 2. 含肺段支气管,肺段动静脉和支气管血管
支 3. 呈锥形,尖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
叶间A
肺A干 左上肺V 左肺下叶A 降主A
32
中叶A
中叶支气管
叶间A
下叶A
下叶背段支气管
3 5 4
6
3 4 5
6
上舌段 支气管
上舌段V 段间支
左肺A下支
上肺静脉层面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S3:上叶前段
S4:中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侧段(左肺舌叶上舌段)
S5:中叶内侧段(左肺舌叶下舌段) S6:下叶背段
33
升主A 右上肺V 叶间A
胸部CT常规扫描,采用5 mm层厚及5 mm间隔。
4
4. CT引导下穿刺活检 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是介入放射学 的一部分。这一方法的使用使得CT突破了单纯形态诊断学的 范畴。 选择层面及入路的标准是:(1)病灶离体表最近;(2)病 灶直径最大;(3)避开骨骼、大血管和神经。

中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七章 按诊

中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七章	按诊

第七章按诊目录一.概述二.按胸胁三.按脘腹四.按肌肤五.按手足六.按腧穴概述1.按诊定义: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患者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病变情况的方法2.按诊手法:⑴触⑵摸⑶按⑷叩3.按诊内容: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按胸胁1.胸部按诊2.乳房按诊:⑴乳癖:妇女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伴有疼痛⑵乳核:乳房有形如鸡卵的硬结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而不痛⑶乳痨:乳房有结节如梅李,边缘不清,皮肉相连,病变发展缓慢,日久破溃,流稀脓夹有豆渣样物2.乳房按诊:⑷乳癌:乳房肿块质硬,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边界不清,腋窝多可扪及肿块,乳头溢出血性物质⑸乳疠:女子月经将行的青春发育期,或男子、儿童一侧或两侧乳晕部有扁圆形稍硬肿块,触之疼痛⑹乳痈:乳房局部有压痛,伴红肿、灼热3.虚里按诊:了解宗气之强弱、疾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寸口脉不明显时,更有诊断价值正常:虚里按之搏动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动气聚而不散,节律清晰一致,一息4~5至 — —心气充盛,宗气积于胸中3.虚里按诊:⑴虚里按之其动微弱:宗气内虚、支饮饮停心包⑵虚里动而应衣太过:宗气外泄⑵搏动迟弱,或久病体虚而动数:心阳不足⑶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宗气衰绝危候⑷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宗气不守⑸胸高而喘,虚里搏动散漫而数:心肺气绝⑹虚里动高,聚而不散:热甚①外感热病②小儿食滞或痘疹将发4.胁部按诊:⑴疟疾后左胁下可触及痞块,按之硬者为疟母按脘腹1.脘腹分区:膈以下统称腹部2.脘腹按诊内容:腹部可触及的脏器:大肠(结肠)、膀胱(充盈的)全腹高度紧张,状如硬板: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右下腹紧张:肠痈右上腹紧张:湿热蕴结胆腑,胆汁瘀滞按肌肤1.正常肌肤:正常肌肤温润而有光泽,富有弹性,无皮疹、肿胀、疼痛、疮疡、结节等 2.诊润燥滑涩:久病肌肤枯涩:气血两伤肌肤甲错:血虚失荣或瘀血3.诊尺肤:根据尺肤部缓急、滑涩、寒热的情况,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健康人尺肤温润滑爽而有弹性尺肤部热甚:热证尺肤部凉:泄泻、少气尺肤窅而不起:风水尺肤粗糙如枯鱼之鳞:精血不足,或瘀血内阻按手足1.正常表现:手足温润2.异常表现:热证反见手足逆冷:逆候,热盛而阳气闭结于内,不得外达,即热深厥亦深按腧穴1.正常表现:正常腧穴按压时有酸胀感、无压痛、无结节或条索状物、无异常感觉和反应 2.常用诊断腧穴:原穴、郄穴、背俞穴(?)、下合穴肺:中府、肺俞、太渊;大肠:天枢、大肠俞胃:胃俞、足三里;脾:章门、太白、脾俞心:巨阙、膻中、大陵;小肠:关元膀胱病:中极;肾:气海、太溪胆:日月、胆俞;肝:期门、肝俞、太冲2019-X-158.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协助诊断的有A.原穴B.郄穴C.背俞穴D.八会穴答案:ABC。

《胸片诊断基础》PPT课件

《胸片诊断基础》PPT课件
– 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肺梗死,水肿 – 慢性:支气管肺癌,淋巴瘤,机化性肺炎,嗜
酸性粒细胞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结节病
精选课件
104

结节病
精选课件
105
肺不张
阻塞性
粘液 肿瘤 异物

非阻塞性 胸膜渗出 气胸 球形肺不张
精选课件
106
结节或肿块
结节小于3cm 肉芽肿
•真菌 •结核 肺癌 转移 错构瘤
• 血管源性:脓毒性栓子,韦格纳肉芽肿。 • 肿瘤:支气管肺癌,淋巴瘤,转移。
精选课件
101

实变——形状——蝙蝠翼状
水肿 细菌性肺炎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病毒性肺炎
精选课件
102

实变——形状——反蝙蝠翼状
支气管肺泡癌 机化性肺炎 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结节病 放射性肺炎
精选课件
103

• 实变——发生速度

肿块大于3cm 肺癌 肉芽肿 错构瘤
精选课件
多发
感染 •结核 •组织胞浆菌病 •真菌 •败血症
转移 支气管肺癌 结节病 韦格纳肉芽肿 类风湿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 扩张症(Osler-RenduWeber综合征)
107

间质性改变
– 网格状 – 结节状 – 低密度 – 高密度
精选课件
108

间质性改变——网格状
精选课件
50
心脏和心包
• 左心室增大
– 心脏向左侧增大 – 侧位见向后增大
精选课件
51
心脏和心包
• 侧位是定位心脏瓣膜最佳的体位 • 由心底向心尖做一条线,正常情况下,肺
动脉瓣和主动脉瓣位于该线以上,二尖瓣 和三尖瓣位于该线以下。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之常见症状-胸痛的临床症状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之常见症状-胸痛的临床症状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诊断学之常见症状-胸痛的临
床症状
医学诊断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胸痛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胸痛的部位
1.胸壁皮肤炎症在罹患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改变。

带状疱疹呈多数小水疱群,沿神经分布,不越过中线,有明显的痛感。

2.流行性肌痛时可出现胸、腹部肌肉剧烈疼痛,可向肩部、颈部放射。

非化脓性肌软骨炎多侵犯第1、2肋软骨,患部隆起、疼痛剧烈,但皮肤多无红肿。

3.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

食管疾患、膈疝、纵隔肿瘤的疼痛也位于胸骨后。

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肺梗塞等常呈患侧的剧烈胸痛。

胸痛的性质
1.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

2.肌痛则常呈酸痛。

骨痛呈酸痛或锥痛。

3.食管炎、膈疝常呈灼痛或灼热感。

4.心绞痛常呈压榨样痛,可伴有窒息感。

5.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

6.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可有胸部闷痛。

影响胸痛的因素
1.心绞痛常于用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呈阵发性,含服亚硝酸甘油片迅速缓解。

2.心肌梗塞常呈持续性剧痛,虽含服亚硝酸甘油片仍不缓解。

3.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

4.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包炎的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5.过度换气综合症则用纸袋回吸呼气后胸痛可缓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医疗卫生人才网!。

诊断学课件:胸部 理学检查

诊断学课件:胸部 理学检查
胸部理学检查
胸部体征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性标志
1.胸骨上切迹 2.胸骨柄 3.胸骨角
意义:
1).第2肋软骨相连接 2).支气管分叉 3).心房上缘 4).上.下纵隔交界处 5).第5胸椎的水平
4.腹上角 5.剑 突 6.肋骨:共12对 7.肋间隔 8.肩胛骨 9.脊柱棘突 10.肋脊角
自然陷凹
肺和胸膜的界限
(一)肺下界
6
8
锁骨中线 腋中线
(二)斜裂,横裂
10 肩胛线
胸壁胸廓与乳房
(一)静脉: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二)皮下气肿: 体征:捻发音.握雪感 意义:
(1)肺.气管或胸膜受损后 (2)产气杆菌感染 (三)压痛:炎症.骨折.肿瘤 (四)肋间隙
胸廓
胸廓(一)
正常胸廓:
1.两侧对称,两肩同高; 2.腹上角约为90。角; 3.左右径稍大 左右径:前后径为1.5 :1; 4.胸椎稍向后凸,无侧弯畸形。
腹上角
垂直线标志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胸骨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垂 直 线 标 志
垂 直 线 标 志
体表标记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腋窝 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锁骨下窝 肩胛上区 肩胛下区 肩胛间区
自 然 陷 窝 和 解 剖 区 域
肺和胸膜(二)
(三)呼吸节律: 1.潮式呼吸
呼吸抑制,偶见老年人深睡时。 2.间停呼吸
意义;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临终前 发生。 3.抑制性呼吸:胸部疼痛
4.叹息样呼吸:神经性
正常呼吸 潮式呼吸 间停呼吸
生理
触:
胸廓 扩张

语音 震颤
右胸>左胸 上胸>下胸 下背>上背 肩胛间区较 强

诊断学胸部新本

诊断学胸部新本

规则呼吸后出现长周期 呼吸停止又开始呼吸
颅内压增高,药物引起 的呼吸抑制大脑损害 通常于延髓水平
cheynestokes呼吸
不规则呼吸呈周期性,呼 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吸频率和深度逐渐增加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
和逐渐减少以致呼吸暂 损伤 通常于脑皮质水
停相交替出现

kussmaul呼 吸
呼吸深快
代谢性酸中毒
3 胸腔内积液,可影响叩诊的震动及声音的传播。 4 肺内含气量,肺泡的张力、弹性等,均可影响叩诊音。
三 叩诊音的分类
*清 音 *鼓 音 * 过清音 *浊 音 *实 音
四 正常叩诊音※
52~53
Traube’s鼓音区
左侧腋前线下方有胃泡 的存在,故叩诊呈鼓音。
肺界的叩诊
上界: 正常人宽度约为5CM,又称Kronig峡
三 呼吸节律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 匀而整齐的。常见的呼吸节律改变如下:
呼吸节律的改变
潮式呼吸 老年人深睡
缺氧 中毒
间停呼吸 缺氧 中毒
临终
抑制性呼吸 疼痛
叹气样呼吸 神经衰弱 抑郁
精神紧张
常见异常呼吸类型的病因和特点
类型
特点
病因
呼吸停止 呼吸消失
心脏停博
biot's呼吸
检查方法
准备工作:室温适宜、光线充足、暴露全 部胸廓。
体位: 视病情及检查需要采取坐位或卧位
顺序: 视、触、扣、听。一般先检查前胸部和 两侧胸部,然后再检查背部。
胸部和肺的检查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第二节 胸壁、胸廓和乳房 第三节 肺和胸膜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锁骨上窝(左、右):为锁骨上方的凹陷 部,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上部。
• 锁骨下窝(左、右):为锁骨下方的凹陷 部,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相当于两肺上叶 肺尖的下部。
• 肩胛上区(左、右):为肩胛冈以上的区 域,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
• 肩胛下区(左、右):为两肩胛下角的连 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
经痛、带状疱疹、肋骨骨折等,可有局部 压痛。骨髓异常增生时,常有胸骨压痛或 叩击痛,见于白血病患者。
二、胸壁
• 肋间隙回缩或膨隆 吸气时肋间隙回缩提示呼吸道阻塞,因
吸气时气体不能自由地进入肺内。肋间隙 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张力性气胸、严 重肺气肿。胸壁肿瘤、主动脉瘤、儿童期 心脏明显增大者,相应部位的肋间隙亦常 膨出。
• 肩胛间区(左、右):为两肩胛骨内缘之 间的区域。
第二节 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
• 一、胸廓 • 正常胸廓 • 正常由12个胸椎、12对肋和胸骨构成,胸
廓两侧大致对称,呈圆锥形,上窄下宽。 成年人胸廓前后径较左右径为短,两者比 例约为 1:1.5;小儿和老年人前后径略小 于或等于横径。 Nhomakorabea 异常胸廓
6.肋脊角: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 的夹角,其前方为肾和输尿管所 在区域。
• 肋骨:12对。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 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
• 第1—7肋骨在前胸部与各自的肋软骨连 接;第8—10肋骨与3个联合一起的肋软 骨连接后,再与胸骨相连;第11、12肋 骨不与胸骨相连,其前端为游离缘,称 为浮肋。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骼标志
1.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 部分。
2.胸骨角:为胸骨柄和胸骨体交接处的 突起,相当于第2肋软骨连接处。是 一个重要标志:左右主气管分叉、 心房上缘及上下纵隔交界,与背部 第4胸椎下缘相对应。
3.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汇合处 所形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相当于 横膈的穹隆部。正常其后为肝脏左叶、 胃及胰腺的所在区域。
4.肩胛下角:为肩胛骨的最下角。两上肢 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对第7肋骨或 第7肋间隙水平,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 平,故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当两上肢附在椅子上时,肩胛下角相当 于第7肋间,是抽胸水的一个重要标志。
5.脊柱棘突:第7颈椎棘突最为突 出,其下即为第1胸椎;两侧髂 嵴最高点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 进行定位 。
• 腋后线:为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 下的垂直线。
• 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 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 后正中线:即脊柱中线。为通过椎骨脊突, 或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
三 胸部分区
• 腋窝(左、右):为上肢内侧与胸外侧壁 相连的凹陷部。
• 胸骨上窝: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 气管位于其后。
• 扁平胸 为胸廓呈扁平状,其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 一半,两者比例小于 1:2。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及瘦长体型者。(患者腹上角呈锐角,肋骨倾斜, 肋间隙变窄,锁骨突出等)
• 桶状胸 为胸廓前后径增加,等于或超过左右径, 两者比例接近 1:1,见于严重肺气肿,老年或矮 胖体型者。 (患者腹上角增大呈钝角,肋骨变平, 肋间隙增宽,颈短肩宽等)
异常胸廓
• 佝偻病胸 又称鸡胸,为佝偻病所致的胸廓 改变,多见于儿童,它包括佝偻病串珠, 肋膈沟,漏斗胸。
• 漏斗胸 胸骨下端剑突处内陷,见于佝偻病、 胸骨下部长期受压者,也有原因不明者。
异常胸廓
• 胸廓一侧或局限性变形 1 胸廓一侧膨隆(多伴有肋间隙增宽)多见
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 肺气肿。一侧平坦或下陷常见于肺不张, 肺纤维化,广泛性胸膜增厚和粘连等。 2 一侧或局限性凹陷多见于肺不张、肺萎缩、 肺纤维化、广泛肺结核等。(对侧多有代 偿性肺气肿)
异常胸廓
• 胸廓局部隆起 多见于心脏明显肿大,心 包大量积液,主动脉瘤及胸内或胸壁肿瘤, 肋软骨炎和肋骨骨折等。
• 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形 严重的脊柱前凸, 后凸或 侧凸均能导致胸部两侧不对称,肋 间隙增宽或变窄。常见于脊柱结核等。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
二、胸壁
胸壁静脉:正常胸壁无明显静脉可见。如可 发现注意检查其血流方向(方法实训课) 从而判断其意义。当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血流受阻建立侧支循环时,可见胸壁静脉 充盈或曲张;上腔静脉阻塞时,血流自上 而下;下腔静脉阻塞时,血流自下而上。
三、乳房:
• 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一般不明显,乳头位 置大约位于锁骨中线第4肋间隙。正常女性 乳房在青春期逐渐增大,呈半球形.乳头 也逐渐长大呈圆柱形。
• 光线充足,前胸充分暴露,病人采取坐位 或仰卧位
三、乳房:
• 1.视诊 注意检查包括大小、对称性、表观 情况、乳头状态及有无溢液等。
对称性:
• 正常女性坐位时一般情况下两侧乳房基本 对称, 但也可略有差别(此系由于两侧乳 房发育程度不同的结果)。一侧乳房明显 增大见于先天畸形、囊肿形成、炎症或肿 瘤及一侧哺乳等。一例乳房明显缩小则多 因发育不全之故。
二 胸壁
• 胸部皮下气肿 是由肺、气管、胸膜受伤或病变后,气体
逸出并存积于胸部皮下所致,严重者可向
其他部位蔓延。触诊:捻发感或握雪感;
听诊:捻发音。病因:肺、气管或胸膜受 损后气体自病变部位逸出,积存于皮下; 偶见于局部产气杆菌感染而发生。
二 胸壁
• 胸壁压痛 胸壁炎症、肿瘤浸润、肋软骨炎、肋间神
• 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正常情况下气 管位于切迹正中。
二、胸部体表标志线 :
• 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为通过胸骨正中的 垂直线。
• 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 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 直线。
• 腋前线:为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 的垂直线。
• 腋中线:为自腋窝顶端于腋前线和腋后线 中间向下的垂直线。
第七章 胸部检查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 第三节 肺和胸膜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
体征 第五节 心脏 第六节 血管检查 第七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
体征
• 胸部检查的内容很多,重点是肺、胸膜、 心脏及血管检查。检查应在温暖和阳光充 足的环境中进行。尽量暴露全部胸部。根 据病情和检查需要,被检查者可以采取坐 位,卧位或其他特殊体位。检查应从前胸 部开始,然后再检查两侧胸部及背部,全 面系统地按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的顺 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