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概括新课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概括新课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概括新课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概括

燃料及其应用

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

一、 燃烧 ?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

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 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

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 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 灭火

? 灭火的原理:

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空气);

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①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 灭火器

◆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三、 爆炸

氧气 (2)

(1)

?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

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实验

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①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②气囊的作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③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可稍长一些,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以防危险。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必须做的安全措施:通风、严禁烟火。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实验探究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如下图,现象:铜片上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水中的白磷。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___________;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

综合上述,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和白磷燃烧的生成物都是

__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燃烧的条件图2 白磷在水下燃烧

2.据Internet(国际互联网)报道:由中国等六国共同破译人类基因图的工作终于在近年完成。基因图的破译将帮助医生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很多疾病,C9H13O7N7P是组成基因物质的一部分。其中含

种元素,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N∶P。

3.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或使,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

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越。

4.两种化合物x与y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x+3O2点燃

2CO2+3H2O;y+2O2

点燃

CO2+2H2O

(1)写出x和y的化学式:x ,y 。

(2)x和y中都含有的元素是,证明所含元素的实验方法是:

①,

5.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来灭火,是因为

二、选择题

1.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原因是( )

A.它是气体

B.它在高压低温下变成“干冰”

C.它能溶于水

D.它比空气密度大,一般情况下,既不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

2.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该气体是( )

A.氢气

B.甲烷

C.一氧化碳

D.以上都不是

3.在空气流通不好的情况下使用燃气热水器会使人中毒,原因是液化气燃烧会产生一种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1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 )

A.SO2

B.CO

C.CO2

D.SO3

4.为保证旅客的安全,铁路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物、易爆物、腐蚀品等危险品进站上车。下列物质中,能携带上车的是( )

A.鞭炮

B.白磷

C.汽油

D.矿泉水

5.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C.用酒精灯的内焰部分进行加热

D.向酒精灯添加酒精时,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6.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它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在汽缸里发生了如下反应:N2 + O2 ===== 2NO,2NO+O2 == 2NO2,这两个反应均属于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8.炒菜时油锅起火了,最简单、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

B.用手扑灭

C.用锅盖盖灭

D.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9.下列变化都能产生热,其中主要由物理变化生成热的是( )

A.电烫斗通电产生热

B.大量枯枝烂叶埋在地下发酵生热

C.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电火花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生热

10.灭火时常采用下列方法,请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序号填入括号( )

A.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清除可燃物

(1)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以外的地方铲除草,打出防火道( )

(2)油锅着火时,立即加上锅盖( )

电火花

(3)房屋着火喷浇大量冷水( ) (4)用湿布或沙土覆盖( )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B.白磷在高于它的着火点时也不一定燃烧 C.油库、面粉厂等地方都应严禁烟火 D.缓慢氧化不发光,也不发热 12.下列物质全部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 ) A.铜块、石油、木材、大理石 B.火药、汽油、酒精、白磷

C.铁丝、硫粉、氢气、爆竹

D.食盐、氮气、氧气、CO 2

13.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漏油,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A.洒水降温并溶解汽油蒸汽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及时修理

C.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离开车厢

D.让车内人员坐好,不要随意走动

14.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 4+2O 2=====CO 2+2H 2O ;

C 3H 8 + 5O 2 ==== 3CO 2 + 4H 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15.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为( ) A .泡沫灭火器 B .干粉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水 三、 简答题

1.家庭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气等如果泄漏,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细薄的木片?

四、 实验题

如右图所示,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中的蜡烛熄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B 中的不熄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的蜡烛熄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点燃

第二节燃料和热量

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煤——“工业的粮食”

◆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烟尘等。(SO2、NO2可导致酸雨)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

煤气等有用的物质。(干馏是化学变化)

?石油——“工业的血液”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分馏是物理变化)

◆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

蜡、沥青。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①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③提高肥效。

?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

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二、我们对待化石燃料的态度:合理开采、减少使用、综合利用。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部。

【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热;镁条逐渐变小或消失。

【实验结论】镁条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有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量,如:可燃物的燃烧;铝、镁等金属和盐酸反应等。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一些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①加大空气的量;

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

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①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

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化石燃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燃料。

2.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______________;汽车、飞机、轮船等使用什么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炼钢厂、炼铁厂使用什么燃料?_____。

3.煤是复杂的__________物,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还含有_____元素以及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元素。煤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将煤隔绝空气加热,煤分解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此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若不隔绝空气加热,煤则会__________。

5.煤燃烧后污染空气的物质可能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6.石油主要含有____和___两种元素,因此它很容易_____,燃烧的产物中一般会有____和_____;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分馏),此变化为_____变化;请你尽可能地写出得到的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然气主要是由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组成的气态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其化学式为_________。8.城镇的许多家庭做饭使用一种罐装“煤气”作为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这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二、选择题

1.煤和石油一定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A.碳B.氢C.氧D.硫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甲烷B.煤C.石油D.乙醇

3.下列物质中不具有固定沸点的是()

A.液态氧B.干冰C.石油D.酒精

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氮气C.甲烷D.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油B.煤C.甲烷D.乙醇

7.天然气和石油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氧B.碳、氢C.硫、碳D.硫、氧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工业制二氧化碳

B .石油炼制汽油

C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D .酒精燃烧

三、简答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属于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①氢气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②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③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④液化石油气中的丙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⑤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⑥镁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为什么煤矿的矿井要严禁烟火?

3.工业上有时利用煤等固体燃料,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你认为应将燃料怎样处理?

4.下表是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2)请你将计算的结果在下列图上画出:

四、计算题(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Mg:24)

1.已知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 3H 8)、丁烷(C 4H 10)、丙烯(C 3H 6)和丁烯(C 4H 8)等),请计算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平均数,据此判断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

2.用足量的稀盐酸和2.4g 镁带完全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大约多少毫升?(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 )

第三节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 煤燃烧时排放出SO 2、NO 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

成酸雨。

?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实验操作】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 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分别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见下表

【实验结论】酸雨呈酸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酸雨的危害:

①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②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③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④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

?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来源: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

二、防治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酸雨的防治:

①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②减少含硫煤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

③改善汽车用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④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开发使用新燃料、新能源。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三、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乙醇具有可燃性:C2H5OH+3O22CO2+3H2O

◆乙醇的用途: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重要的化工原料;制成车用乙醇汽油;

制造消毒剂;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等。

◆车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将变形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

车燃料。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①节省石油资源;

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③促进农业生产。

?氢气:见第三单元

?其他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煤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和______等污染物,它们不仅直接污染空气,而且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天然气、瓦斯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 ___;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______,所以应粘贴什么安全标志(从下图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和习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高频考点)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2Mg + CO22MgO + C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高频考点) (1)清除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器 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隔绝氧气降温和隔绝氧气 适用围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 起的失火 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 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扑灭图书、档案、贵 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处的失火 4、火灾自救措施(高频考点)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跑出火灾区。 (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让油与空气隔绝 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隔绝氧气 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电线着火先关电闸,后用二氧化碳灭 火器扑灭 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图书馆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导学案3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及其重要作用; 2.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3.认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旧知回顾】 1.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 1.根据你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化石燃料的认识: (1)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大化石燃料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在氧气中燃烧时都能生成_______和_______,同时会以光能和_______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因而是很好的能源;它们的组成中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转化为_________和________释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3.选择合适的燃料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烧烤时常用木炭,而不是表中其他燃料? (2)选择下列用途合适的燃料: 城市楼房供暖__________;乡村住房供暖__________;城市居民做饭__________。 5.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认识: (1)为什么称石油为“工业血液”? (2) 为什么称煤为“工业粮食”?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九年级化学化石燃料检测试题(附答案和解释)

1.下列不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是( ) A.汽油 B.柴油 C.煤油 D.煤焦油 思路解析:煤焦油是煤加工产品,汽油、柴油、煤油都是石油产品。答案:D 2.(2005湖南课改) 燃放鞭炮容易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益阳市政府早已在市区发布了禁放令,作为中学生,除了要带头遵守外,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是( ) 图5-20 思路解析:要记住国家颁布的各种安全标志,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图C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 答案:C 3.天然气、液体石油气燃烧的反应是:CH4+2O2 CO2+2H2O、C3H8+5O2 3CO2+ 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应采用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的进入量,增大液化气的进入量 B.增大两者的进入量 C.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的进入量 D.减少两者的进入量 思路解析: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析,相同分子数的气体,液化石油气燃烧消耗的氧气比天然气多,所以天然气灶具

改用液化气为燃料,应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气进入量,以保证液化气充分燃烧。 答案:C 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垃圾 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D.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思路解析: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随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可以减少CO、N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避免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B 5.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物 思路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固体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属于大气质量监测项目。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是监测项目。 答案:B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71675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 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 (1)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2)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课题二、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 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42973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 (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 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0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0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 )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02的量减少,C02和 H20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一一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实验验证一记录与结论一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一一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一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 加热的仪器是一一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 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燃料 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燃料知识点 一、氢气 1、 2、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 有性化学方程式: 现象:纯净的氢气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 优点: 缺点: 二、碳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 2、石墨(C)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 。可用于制(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体现了它的导电性)。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无定形碳包括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炭黑可制 4、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方程式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方程式 3、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方程式发出色火焰(2).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缺少而中毒。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生成的能使紫色 .... 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方程式为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写方程式) 3、用途: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发生装置:由决定:(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决定: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 ①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物于水,会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②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 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液面以下; 4、气体收集方法:原因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 验满方法: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 消耗途径 (都是混合物)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属于能源煤的干馏得到(冶炼金属)、(化工原料)、焦炉煤气,是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变化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原因:1、 2、

九年级化学化石燃料有哪些

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的关系 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其中还含硫元素等杂质。这些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碳粒,加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必然对空气造成污染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物质有: a.一氧化碳: b.碳氢化合物; c.碳粒和尘粒; d.二氧化碳 ②煤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 由于煤所含元素有C、H、N、S、O等几种,所以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酸雨会对森林、雕像、建筑物等造成腐蚀。当煤未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夺气的污染物。煤在燃烧时,会散出固体小颗粒(未燃烧的碳粒),造成对空气的粉尘污染。家庭里用煤炉烧煤时,常常会闻到一股激性气味,并看到炉口上方蓝色火焰、这种刺激气昧是烧煤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气味,蓝色火焰主要是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超过自然界的消耗能力,就会引起温室效应,会使大气变暖,陆地减少。 ③减少煤燃烧污染的措施

a.燃烧低硫优质煤,或是采用燃料脱硫技术.减少SO2的排放; b.尽量使燃料完全燃烧;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d.植树造林; e.变分散供热为集中供热。 化石燃料 概念: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 ①煤是固体燃料,其最大的缺点是燃烧速率慢,利朋效率低,且不适用于多数运输业作动力源,还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从资源、经济与环境三方面综合考虑,适宜在煤产地搞热电联产,提高煤炭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住城市发展煤气或液化燃料。煤的综合利用煤是我国主要的化石能源,占90%以上,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下列三条: a.煤的气化:目前主要是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为燃料气,又可作化工原料。主要产品有CO、CH4、H2等。 b.煤的焦化:也称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组成煤的物质发生分解反应。主要产品及用途:焦炭:金属冶炼;煤焦油: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气:含有CO、CH4、H2等,既可作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精简版)【最新整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6)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7)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 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8)物质的加热 (9)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10)蒸发注意点: (11)仪器的洗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氧气 (1)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剂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3)氧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O + 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九年级化学化石燃料练习题

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知识梳理 1.当今社会的三大化石燃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遗体,经几亿年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3.三大化石燃料的成分 (1)煤主要含_________________元素,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它是复杂的混合物。 (2)石油主要含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它也是复杂的混合物。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它也属于混合物。 4.化石燃料的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碳元素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氢元素燃烧生成__________。 5.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氮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__________。 6.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石油、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资源。试举出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例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难突破 如何判断石油的分馏、煤的焦化(干馏)、煤的气化分别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剖析:(1)石油的分馏:在分馏塔内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时分别由液体汽化出来,经冷凝分离,这种操作叫做分馏。原理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让它们逐一汽化出来。 (2)煤的焦化(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热,将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含有CO、CH4、H2、CO2等)的过程。此过程中生成了多种新物质。 (3)煤的气化:使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不完全燃烧,从而转化为既可作燃料气,又可作化工原料的CO、CH4、H2等。此过程中也生成了多种新物质。 问题探究 问题据报道:2010年全国死于煤矿瓦斯爆炸的人数达3 000多,如此大的数目让人触目惊心。安全重于一切,如何消除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学会不同恶劣环境下的逃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起来。当你遇到下述紧急情况时,你应当怎样做呢?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 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碳、S、Fe的燃烧有关问题 (1)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沙或水?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八、分解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化学的学习需要大家每天的积累,这样才能提高化学成绩,下面是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新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或空气)(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2);(3)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4、燃烧(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变化。 1、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 。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均为物、均为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②③。 (2)石油: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甲烷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3)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收集甲烷可以用法。 (4)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发出色火焰) 3、乙醇 (1)俗称,化学式: (2)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 (3)乙醇汽油的优点①②。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反应及等。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如。 5、新能源:、、、、、等。 6、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 (2)需解决问题:①②。 7、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氢气的方法是或。 8、除杂(写出除杂方法,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H2(H2O) H2(HCl) CO2(HCl) 9、鉴别H2、CO和CH4根据进行鉴别。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空气)(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燃烧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不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化学变化。 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的空 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影响植物生长②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③腐蚀金属制品。 (2)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化学名称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 NO3- CO3 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硫四价碳; 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常见磷酸根; 通常负价除铵根。 (3) 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 K+、Na+、H+、Ag+、NH4+ +2价 Ca2+、Ba2+、Mg2+、Zn2+、Cu2+、 Hg2+、亚Fe2+ +3价 Fe3+,Al3+ -1价 Cl-、OH-、NO3- -2价 O2-、S2-、CO3 2-、SO4 2-、 -3价 PO43-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及物理性质名称化学式俗称主要物理性质 硫 S 硫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氧化碳 CO2 固体俗称干冰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体干冰易升华。 一氧化碳 CO 煤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有毒性。 甲烷 CH4 沼气、坑气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乙醇 C2H5OH 酒精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易挥发的液体,可与水任意互溶。 乙酸 CH3COOH 醋酸、冰醋酸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固体称冰醋酸。 氧化钙 CaO 生石灰白色固体,易吸水,有腐蚀性。 氧化铁 Fe2O3 铁锈、赤铁矿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四氧化三铁 Fe3O4 磁铁矿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