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3课 美苏争霸 作业

第3课美苏争霸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为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③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④开始实行“缓和”战略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A 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缓和”战略是在20世纪70年代,而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均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选项A在时间上是符合题意的,故A项正确。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 )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解析:选B 所谓的“和平”不过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形式,体现出当时的大背景是“冷战”,而不是采用战争的手段来称霸,因此本题选择B项;A项错误,两国之间相互竞争,并不是合作;C项错误,所谓的“和平”都是争霸的幌子;D项错误,这与中国无关。

3.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这说明( )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C 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由“如果……战争”可知①④正确。故选C 项。

4.导致“戴维营精神”开始烟消云散的事件是( )

A.“柏林墙”的修筑

B.美国U-2飞机事件

C.古巴导弹危机

D.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解析:选B 1960年5月,苏联导弹击落一架美国U-2间谍飞机,生擒飞行员,此事使美苏关系顿时紧张,“戴维营精神”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

5.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解析:选C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的确是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但是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只能是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被迫撤出古巴导弹。故选C项。

6.柏林墙是民主德国为了阻止公民出走于1961年修建的。民主德国一直把它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而联邦德国则把它称为“监狱之墙”。这一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两国( )

A.社会制度的差异

B.对民主的理解有分歧

C.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D.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解析:选D 柏林墙是“冷战”形势下的产物,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不同的称谓是基于政治目的的不同,反映了两国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7.德国的历史学家曼弗雷德·马伊说:“古巴危机是现代历史中的一个转折。两个

超级大国都认识到‘强权政治’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使用原子武器,如果它不想毁灭自己和整个人类的话。”这说明美苏“冷战”( )

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威胁到世界和平,使人们生活在恐怖之中

C.美苏开始形成对峙的局面

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选D “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使用原子武器”,说明在美苏“冷战”之下,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避免了核大国之间爆发直接的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8.勃列日涅夫推行与美国争夺霸权的“缓和”战略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且陷入越战泥潭

B.洗刷古巴导弹危机的耻辱

C.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

D.苏联在经济军事方面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解析:选D 苏联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的情况下,积极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推行与美国争夺霸权的“缓和”战略,选项D符合题意,正确;选项A是美国的国情,不符合题意,排除;“缓和”战略和洗刷古巴导弹危机的耻辱无关联,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属于“缓和”战略,不符合题意,排除。

9.识读下图,与此次会议相符的史实是( )

①参加会议的两方均是资本主义国家②会议体现了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

本精神③美苏在争霸过程中,都注意推行“缓和”战略④会议产生了“戴维营精神”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③④

解析:选B “欧安会”是由东西方国家参加的,排除①;赫鲁晓夫访美时形成了“戴维营精神”,排除④。排除含①④的选项,故选B。

10.尼克松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

A.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优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解析:选B 美国的外交政策,无论是收缩还是扩张都是以维护本国的利益为核心,尼克松主义的提出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11.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同中国改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变侵越战争的结果

B.在美苏争霸中得到中国的支持

C.调整对外策略,以华治苏

D.借中国压制日本的发展

解析:选B 美国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其目的是扭转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

12.美苏争霸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影响,但不包括( )

A.曾对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B.导致了苏联经济的严重畸形发展

C.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冷战思维

解析:选C 美苏争霸是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所以不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选项C符合题意,正确;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的确对人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美苏争霸也使苏联经济的严重畸形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美苏争霸也产生了冷战思维,并且冷战思维还影响深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下图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关系的一幅漫画。

材料三: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1)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指什么?(12

分)

(2)材料二展示的漫画反映了哪一事件?画面反映出什么问题?(6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8分)

答案:(1)转折点: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确立,从战时的美苏同盟关系转变为美苏对峙。巨大变化:日本、欧共体崛起,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苏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并超过美国。

(2) 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美苏争霸,但当时美国处于战略优势。

(3)不同点:材料一表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战略;材料三表明美国坚持全球扩张的政策,但减少直接出兵的方式,同时承认苏联的霸权地位。本质相同点:都是推行霸权主义。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克松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以有限的力量去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是调整“伙伴关系”,让其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缓解美国的困境;二是增强“实力”,即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与苏联抗衡的基础;三是通过“谈判”签约来限制苏联实力的发展,缓和国际局势。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上述材料反映的美苏关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指出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6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其直接背景。(1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主张“缓和”的国际因素。(6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谈判’签约来限制苏联实力的发展”“苏联的‘缓和战略’”并结合所学可知共同特征是缓和的。第(2)问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政策,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尼克松主义”的实行、通过“谈判”签约来限制苏联实力的发展、

收缩美国的海外战线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第(3)问由材料二中的“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等可知苏联“缓和战略”的主要目的是要麻痹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军事和经济实力。而背景则要从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在增强的角度进行解释。第(4)问只需回答“国际”因素,即国际背景,要突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呼声等方面即可。

答案:(1)共同特征:美苏关系表现为缓和。

(2)政策:实行“尼克松主义”,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3)主要目的:麻痹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军事和经济实力,加紧争夺世界霸权。直接背景:苏联在军备竞赛中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

(4)国际因素: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依靠两大阵营对抗已不可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