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药物开发临床应用
浅谈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

浅谈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可以为提高禽类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为禽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部分将围绕抗菌肽在肉鸡蛋鸡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为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抗菌肽作为一种天然抗菌肽类物质,在农业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抗菌肽在肉鸡蛋鸡无抗养殖中的应用,并通过深入研究,揭示其在养殖业中的潜在益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探讨抗菌肽的定义与特点,从理论上深入了解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生物学特性;其次,分析抗菌肽在肉鸡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提高肉鸡免疫力和生长性能方面的作用;再次,研究抗菌肽在蛋鸡中的应用潜力,探讨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此外,比较无抗养殖中抗菌肽的优势,分析在无抗养殖模式下抗菌肽替代抗生素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展望抗菌肽在养殖业中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对养殖业的启示,同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抗菌肽的定义与特点抗菌肽是一类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的天然抗菌肽质,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可用于对抗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抗菌肽主要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或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来发挥其杀菌作用。
抗菌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广谱性:抗菌肽对抗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且能够快速有效地清除病原微生物。
2. 高效性:抗菌肽在低浓度下即可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具有较低的耐药性风险。
3. 快速性:抗菌肽作用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大量病原微生物,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4. 作用机制独特: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不同,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或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在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杀菌效果。
抗菌肽的来源、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养殖与饲料2014年第7期抗菌肽的来源、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郑邓祥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收稿日期:2014-05-08郑邓祥,男,1991年生,本科。
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菌肽又称细菌素,是机体先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Boman 研究小组从惜古比天蚕中发现第一种抗菌肽“天蚕素”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新的抗菌肽被发现。
目前发现的多数抗菌肽具有较宽的活性谱,可有效杀死细菌、真菌、寄生虫甚至包膜病毒。
更为重要的是,抗菌肽可以有效抑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因此抗菌肽又被誉为“天然超级抗生素”[1]。
本文对抗菌肽的来源、功能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1抗菌肽的来源1.1昆虫迄今为止,约有200种昆虫抗菌肽被发现。
昆虫抗菌肽多数为阳离子肽,氨基酸残基数一般不超过100个[2]。
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特点,可将昆虫抗菌肽分为4大类:两性分子α-螺旋抗菌肽、分子内形成二硫键的抗菌肽、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及富含甘氨酸的抗菌肽。
另外,还有一类抗真菌的抗真菌肽和一类既抗细菌又抗真菌的抗菌肽。
1.2植物thionins 是第l 类从植物中分离的抗菌肽,能够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之后,陆续从植物的根、种子、花、茎、叶子等中发现许多抗菌肽,根据序列相似性和抗菌活性,将其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别:defensins 家族、cyclotides 家族、hevein-like proteins 家族、knottins 家族、impatiens 家族和snakins 家族。
1.3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抗菌肽被发现存在于嗜中性粒细胞、潘氏细胞、上皮细胞或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中。
这些抗菌肽包括defensins 、cathelicidins 、bactenecins 和indolicidins 几大家族。
defensins 是研究最多的哺乳动物抗菌肽,其通过化学趋化因子受体作用于树状细胞和T 细胞来调控宿主适应性免疫,以应对微生物的侵害。
天蚕素抗菌肽

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
抗菌肽在医药、食品和农业都有广泛应用。
抗菌肽用于饲料添加剂既可以增强动物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同时还减少药物残留,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
什么是抗菌肽?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抗菌肽是天蚕素,是1980年瑞典科学家G。
Boman等人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抗菌活性多肽物质,定名为Cecropins。
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 抗菌肽是一类很难导致微生物耐药性的新型抗感染药物多肽,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
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抗菌肽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线性多肽,富含氨基酸。
抗菌肽的抗菌机制抗生素抗菌机制是抗生素与病原体特定部位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原体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或使某些生物合成受阻,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当其作用的靶位点发生改变时,抗生素就会失去其抗菌作用。
抗菌肽只对原核生物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溶菌活性,对最低等的真核生物如真菌及某些植物的原生质体、某些肿瘤细胞等也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对人体正常的细胞则无损伤作用。
从大量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还不能达成共识,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的活性具有广谱性、高效性、稳定性、快速杀菌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等特点.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广谱抗菌活性抗菌肽的抗菌谱较传统抗生素宽,传统抗生素通常只对细菌有效,而对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无效。
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an...

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低于20%,临床治疗时可考虑首选这两个药。
综上,本次调查发现,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及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临床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尽量为每个患者采集标本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合试验结果个体化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定期对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此外,还应积极预防耐药菌的散播,坚持正确洗手、对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器械消毒、净化环境等基础措施控制感染。
参考文献〔1〕张永标,张扣兴,唐英春,等畅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J〕畅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4,24(7):77-82畅〔2〕谢景超畅控制细菌耐药的措施〔J〕畅中南药学,2006,4(5):73-74畅〔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畅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畅第三版畅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15-920畅〔4〕施腾飞,陈惠瑜,吴荣华,等畅2010年我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监测〔J〕畅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95-98畅〔5〕杨清宇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J〕畅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78-480畅〔6〕夏永祥,陈杰畅细菌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畅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0):1866-1869畅〔7〕SloosJH,DijkshoornL,BovenCPA畅Septicaemiascausedbyastrainofstaphylococcushaemolyticusexhibitingintermediatesusceptibilitytoteicoplanininmultiple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J〕畅AantimicrobChemother,2000,45(3):410-411畅〔8〕施腾飞,陈惠瑜,洪国粦,等畅某院2007~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畅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25-2228畅·药物与临床·抗菌肽———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陈 巍1,严益民1,邓 欣2(1畅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常州213004;2畅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南京210009)摘要: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重的副作用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抗菌肽的功能及发展前景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2)抗菌肽的功能及发展前景王鑫曹贵方*(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摘要: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广泛存在于昆虫、植物、动物中,一旦有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机体自身就会做出反应,产生抵抗物质,从而抵御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与破坏,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文简述了AMPs的来源、分类、功能、局限性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菌肽;抗生素;感染中图分类号S8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2-0021-5Th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Wang Xin(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010018,China)Abstract:Antibacterial peptide widely exists in insects,plants,animals,once has the externa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invasion of the body,the body will react and produce resistance substances,thereby further against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on the body damage and destruction,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mmune re⁃spons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classification,function,limit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MP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Antimicrobial peptides;Antibiotic;Infection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又称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被誉为天然抗生素,由多种组织及细胞产生,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第一道防线[1,2]。
综述抗菌肽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机理及发展

、
内的带正电荷的小分子多肽 , 具备着光谱抗菌性, 同时也是一个抗真菌 、 抗 病毒、 抗肿瘤的活性作 用模式 。 伴随着人们用药用量的不断增加, 抗菌肽 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 , 对于提高药 品的药效、 增加药物免疫 性能的发挥有着重
要的意义。 1 、 抗 菌 肽 概 念
பைடு நூலகம்
抗菌肽是天然免疫的重要介质 , 是 生物集体在抵 御病 原微生物 的时候 所产生 的一类 具备着 抗菌活性 的微 生物 短肽, 是一个具备着抗 菌、 抑菌和
一
三、 抗 菌肽 的药用前景 1柞蚕免疫血淋 巴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 滞育柞蚕蛹经接种 灭活 的大肠杆菌诱导产生免疫血淋 巴, 含有 多种 免 疫成分如抗菌肽 、 抗菌 蛋 白、 溶菌酶等 ; 供 治疗 乙型肝炎 的胶 囊, 试验证实 其在合适剂量能显著或 极显著 降低鸭血清 乙型肝炎病毒水平 , 能抑制 鸭体 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增殖作用 。 2抗 菌 肽 在 治 疗 癌 症 上 的 应 用 抗菌肽对体外培养 的癌细胞有作用 ,主要是使癌细胞膜上形成孔洞 , 内容物外 泄, 线粒体 出现空泡化 , 嵴 脱落 , 核膜界限模糊不 清, 有 的核膜破 损, 核 染色体 DNA断裂 , 并抑制染色 体 DNA的合成 , 细胞骨 架也受 到 定程度的损伤。 昆虫抗 菌肽具有光谱抗菌、 抗病毒、 抗癌能力 , 以及 活性浓 度低 , 无致 畸变作用 , 无蓄积毒性 , 不 易产生抗药性等 优点, 有望成 为新 一 代 的抗菌 、 抗病毒、 抗癌 药物 。 四、 前 景 展 望 抗菌 肽是哺乳动物 防御 系统 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 分, 具有 热稳定 、 水溶 性好 、 广谱杀菌甚至有 的能杀真菌、 原虫 等优点。 而且许 多抗菌肽在 1 0 0  ̄ C 加热 1 0 m i n 条件 下仍 能保持一定活力, 且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低 或较高
抗菌肽的结构特点_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发现为发展新型肽类抗生素提供了丰富的资 源, 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其有望解决传统抗生素长期使用 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 在 医 药 卫 生、农 业 生 产 、食 品 工 业 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 用 前 景 。随着 对 抗 菌 肽 的 作 用 机 理和 结构特点认识的深入, 人们除了利用生物化学方法从生物 体内分离出天然抗菌肽外, 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在短时 间内获得大量的抗菌肽, 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 个获得大量廉价抗菌肽的新途径。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 倾向于用基因工程的办法获得重组抗菌肽。 1 抗菌肽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 1.1 抗菌 肽 的 生 物 活 性 现 有 的绝 大 多 数 抗 菌 肽 都 具 有 抗 G+、G! 细菌的活性, 有些抗菌肽还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抗 肿瘤活性, 有些则偏好其中 1 种, 如 andropin 和昆虫抗菌肽 偏好 于 杀 死 G+细 菌 ; apodaecin、drosocin 和 cecropin P1 偏 好 于杀死 G! 细菌; drosomycin 和植物抗菌肽偏好于杀死真菌。 某些抗菌肽具有体外抗病毒活性, 例如防御素能使单纯疱 疹病 毒( HSV) 、水 泡 性 口 膜 炎 病 毒( VSV) 、流 感 病 毒( IV) 失 活; 鲎肽( polyphemusins) 具有抗 VSV、IV!A 和人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症病毒( HIV) 的活性; 天蚕素具有抗 HIV 活性。部 分抗菌肽具有抑制或者杀灭肿瘤作用, 如 magainins 能溶解 造血肿瘤细胞和实体瘤细胞, 中国鲎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 从欧洲林蛙( Ranatemporaia) 体内分离的 temporin L( 含有 13 个氨基酸残基) 能诱导肿瘤细胞坏死, 其他的抗菌肽如防御 素、天蚕素、乳铁蛋白 素 和 乳 铁 蛋 白 也 具 有抗 肿 瘤 活 性 。也 有 一 些 抗 菌 肽 如 蜜 蜂 的 蜂 毒 素( melittin) 、黄 蜂 毒 素( scor- pions) 、蝎 子 的 蝎 毒 素( charybdotoxin) 等 对 正 常 人 体 细 胞 具 有溶血毒性[3- 7]。 1.2 抗菌 肽 的 作 用 机 制[2] 人 们 对抗 菌 肽 的 作 用 机 理 有 多 种不同的看法。很多学 者认 为 , 抗 菌 肽 通 过 与 细 胞 膜作 用 , 使膜蛋白凝聚、失活, 形成离子通道, 引起膜通透性改变, 最 后导致细菌死亡, 即细 胞 膜 损 伤 机 理 。也有 人 认 为 , 抗 菌 肽 是通过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受体及其他因子协同作用 而导致细菌死亡的, 即胞内损伤机理。图 1 描述了抗菌肽的
抗菌肽的免疫功能和应用前景

第 1擞 证实 琉 素可 以 杀死 许多 种 赢原 菌 , 植物 具 有 对
保 护 功 能
在过 去 2 O多 年, 已发 现 5 0多 种 抗 菌肽 , 的种 0 有 类 分 布 极 广 , 防 掷 素 ( e n [) 植 物 、 虫 及 哺 乳 如 df s 在 e n 昆 动物体 内都有分 布
2 抗 菌肚 的免疫功能
生 当然研究者 是无法 在人体 内做 验 , 但是从一些 疾 病患 者 的生 理反 应 中可 以看 到类 似 的 结果 , 感 染肺 如
盘球 菌 的病 人 , 细 胞 质 中 Hh 其 d 2的表 达 量 增 加 4倍
望 成 为新 一 代 抗 茵 、 病 毒 、 癌 药 物 , 目前 医药 界 和 生 物 学界 的 研 究热点 , 抗 抗 是
抗 菌 肽 是 括 氪 基 酸 数 目小 于 ] 0 常 带 正 电 荷 . 0, 并 且 具 广 谱 抗 性 的 一 粪 小 肽 它 们 在 自然 界 分 布 广 泛 , 从 散 生 物 到 动 植 物 都 有 发 现 。 去 . 们 常 认 为 宿 主 天 然 过 人 防 御 系 统 的 主 要 参 与 者 是 吞 噬 细 胞 ( 巨 噬 细 胞 、 中 如 嗜
性 细胞 ) 白细 胞ຫໍສະໝຸດ ( 、 如肥 大细 胞) 血 清蛋 白( 、 如补体 ) 但 ; 自从 1 8 O年 ] ma 9  ̄ o n等 从 天 蚕 蛹 的 血 淋 巴 中 分 离 到 1
种 具 免 痉 功 能 的 抗 菌 肽 一天 蚕 紊 (erpn m 后 , cco i) 人 们 才 开 始 对 抗 菌 肽 有 一 新 的 认 识 , 它 们 是 宿 主 天 然 即 防 御 的 重要 参 与 者 。 菌 肽 不 仅 能 抗 多种 细 菌 , 且 可 抗 而 抑 杀 真 菌 、 毒 、 生 虫 及 肿 瘤 细 胞 , 此 在 动 植 物 病 寄 因 基 因工 程 及 药 物 开 发 领 域 中具 有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1 抗 菌 肚 的 发 现 早 在 几 个 世 纪 以 前 , 类 就 知 道 蛙 皮 有 药 用 价 值 人 但是 直到 1 6 9 Z年 Ki s s和 M i l在 铃 螗 皮 肤 分 泌 物 中 c h 发 现 一 些 能 抗 菌 而 且 具 血 溶 性 ( 破 坏 正 常 人 体 红 血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肽的药物开发与临床应用
【摘要】抗菌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
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抗细菌、真菌、霉菌、病毒、原虫、癌细胞等
多种活性,对多种癌细胞及动物实体瘤有明显杀伤作用。并具有抗
菌广谱、作用强而迅速,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易产
生耐药等众多优点。随着患者多耐药菌临床感染的日趋加重,抗菌
肽成为一类潜力巨大的新型抗感染制剂。
【关键词】抗菌肽;药物开发;临床应用
抗菌肽(antimicmbia1 peptide,amps)是生物体防御系统产生的
一类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中,不仅能够
直接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还具有多种免疫调节活性,在宿主抵
抗病原体的侵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抗菌肽主要包括抗菌
素(cathe1icidins)和防御素(defensins)两大家族,具有广谱抗革
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及有包膜病毒的作用,并对某些耐药
菌(如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杀菌活性[1]。这些抗菌
肽除了具有病原体溶解活性以外,还具有抗肿瘤、促进细胞分裂以
及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抗生物肽由于分子量较小,具有良好的热
稳定性和水溶性,广谱抗菌活性等特点,同时具有与抗生素完全不
同的抗菌机理,已成为动植物的基因来源和新型抗菌、抗癌药物研
究开发的重要候选者,其研究和应用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抗菌肽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抗细菌、抗真菌、病毒和抗癌药
物,其具有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极低的耐药性。
1抗菌肽的结构特点
1.1抗菌肽的早期发现: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就知道蛙皮有药
用价值。直到1962年kiss和michl在铃蟾皮肤分泌物中发现一些
能抗菌而且具血溶性(能破坏正常人体红血细胞)的肽类,并从中分
离出由22个氨基酸组成的铃蟾抗菌肽(bombinin),人们才了解蛙皮
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功效,是由于含有抗菌肽之类的活性物质。
1972年,有人从蜜蜂的毒液中分离到蜂毒素(melittin)之后,人们
开始对抗菌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植物界中,抗菌肽的发现更早。大约50多年前,人类已从植物
中分离到硫素(thionin),实验表明,它们在体外能抑制细菌及真菌
的生长,但直到1972年才第一次证实硫素可以杀死许多种病原菌,
对植物具有保护功能。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发现分离了2 000多个抗菌肽。有的种类
分布极广,如防御素(defensin)在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体内都有
分布。近年来,还从猪小肠中分离到与抗菌肽相似的肽(cecp)[3]。
1.2抗菌肽的分子结构:抗菌肽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天然的抗菌肽
通常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碱性,含有4个或4个以上带正电
荷的氨基酸,n端亲水,c端疏水.水溶性好,分子量约为4kd。大部分
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100℃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等电
点大于7,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
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4]。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5]。①单链无半胱氨酸的抗
菌肽,或由无规则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包括天蚕素、
magainins等。magainins由2条紧密相连的肽链组成,每一条肽
链有23个氨基酸残基,低浓度便可抑制许多细菌和真菌生长。②
富含某些氨基酸但不含半胱氨酸的抗菌肽。如富含脯氨酸或甘氨酸
的抗菌肽。从猪肠内分离的抗菌肽pr239的脯氨酸含量占总量的
49%;鞘翅肽(coleoptericin)和半翅肽(hemiptericin)的全序
列中富含甘氨酸。③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肽,该二硫键的位置通常
在肽链c端。如爪蟾皮肤细胞中产生的brevinins。④有2个或2
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2折叠结构的抗菌肽。如绿蝇防御素,分子
内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肽链c端是带有拟β2
转角的反向平行的β片层。实验证明,分子中的二硫键在其抗菌作
用中至关重要。⑤由其他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
菌活力的肽。
2抗菌肽的药物开发优势
2.1抗菌肽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
肿瘤治疗是医学界的热点和难点,抗菌肽对肿瘤细胞作用主要在
能特异性地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人体细胞无害,且
不产生耐药性。对晚期肿瘤采取的传统放疗或化疗都不可避免地会
造成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对免疫系统造成进一步的打击,
并且不能完全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抗菌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不会对细胞及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这无疑是人类征服肿瘤的一大福
音。已有关于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有杀伤
作用的报道[6]。天蚕素、爪蛙素、鼠抗菌肽np21和np22及人抗
菌肽hnp21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如纤维瘤细胞、宫颈癌细胞、肺癌
细胞等的杀伤活性。美国马盖宁制药公司现已开发出2种用于肿瘤
治疗的抗菌肽类新药magaininⅱ、ⅲ,进入临床ⅲ期研究[7,8]。
2.2抗菌肽具有促进创伤愈合、促进血管生成功能:ll-37在体
内和体外均可以促进创伤愈合。ll-37可以调节转录因子,活化基质
蛋白酶,促有丝分裂蛋白酶,激活磷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最终反式
激活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表皮细胞再生或形成肉芽组织愈合
伤口[9]。在体内ll-37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刺激肠上皮细胞生长,保证肠上皮组织屏障的完整性[10]。本研究
室从牛蛙皮肤中分离得到2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同时检测到其
具有对细菌感染创面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
2.3抗菌肽在系统感染治疗上的应用:抗菌肽对系统感染也有疗
效。人工合成的cap-18对绿脓杆菌引起的腹部感染有疗效,
protegrin能抑杀对二甲氧基苯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
菌,及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的肠道球菌和绿脓杆菌; indolicidin
可抵御曲霉菌感染。多黏菌素(主要是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和
短杆菌肽s(gramicidin s1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肽制剂,能够
有效治疗由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然而用
于全身抗感染治疗时,这两种药物均会产生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因
此,临床上常将多黏菌素b与短杆菌肽s混合,用于眼、耳、伤口
的局部抗感染治疗。研究发现,colistin(多黏菌素el、e2、e3)
的前体药物eolomycinfl皂通过静脉注射治疗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
部感染,安全性大大提高。
2.4抗菌肽的抗病毒作用:目前研究证明,抗菌肽可通过3种不同
的机制起到抗病毒的作用。(1)通过直接与病毒粒子相结合而起作
用,如α-防御素等对疱疹病毒的作用,polyphemnsins对人免疫缺
陷病毒(hiv)的作用。(2)通过抑制病毒的繁殖发挥作用,如蜂毒素
和杀菌肽a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3)通过模仿病毒的侵
染过程而起作用,如蜂毒素及其类似物k71的结构与烟草花叶病毒
衣壳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存在相似性,而这部分序列在病毒颗粒
组装中与rna和蛋白质结合密切相关,这样蜂毒蛋白分子可以伪装
成病毒包被蛋白,参与病毒合成,被病毒rna结合,导致rna的构象
改变,不能与正常蛋白质结合,使病毒颗粒无法正常组装。恩夫韦地
(enfuvirtide)于2003年上市,可结合hiv病毒糖蛋白gp4l和
gpl20,抑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临床上恩夫韦地与其他抗逆转录
病毒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载量,且安全性高,除引起
注射部位刺激外,无明显不良反应[11]。用于艾滋病患者的抗菌肽
制剂还有p-113。体外实验中p-113对白假丝酵母菌有很好的杀伤
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也同样有效。p-113被制成口腔
清洗剂,用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患者的口腔念珠菌病,并可通过吞
咽预防食道感染。由于p-113是唾液中天然组蛋白的衍生物,因此
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