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新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新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文完整版-新部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

《鹿柴》(必背)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暮江吟》(必背)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必背)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必背)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嫦娥》(必背)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塞》(必背)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必背)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必背)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别董大》(必背)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部编版四年级(下)

《宿新市徐公店》(必背)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必背)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清平乐·村居》(必背)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竹枝词》(必背)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蜂》(必背)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独坐敬亭山》(必背)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芙蓉楼送辛渐》(必背)

唐·王昌龄

2017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18首

2017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18首 【课内古诗词】 (一)13唐诗五首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26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课外古诗词】 (三)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东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东汉魏晋]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其二) [东汉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3.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_____ ______ ______ 4.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6.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鹧鸪天?送人【南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将至桐城【清】王士禛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型默写。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2.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13.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1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1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1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1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2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

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2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2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7.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28.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29.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 照《如梦令》)30.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二、理解型默写。 1.郦道元《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描绘出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2.《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日暮时分,山谷间灵动的生命气息的句子是: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把月光描绘得精妙且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与朱元思书》中最能表现作者寄情山水,不追名逐利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野望》一诗中透露出诗人在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6.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由周边景色引出自己羁旅思乡愁绪的名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8.苏轼评价王维诗画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9.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游动的视角描写出了旅途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 1. 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_____ ”。 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_____。” 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_____”这两句诗。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2.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 3. 先解释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______。诸:______。 意思:______。 (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______。唯:______。 意思:______。 (3)取之,信然。 信然:______。 意思: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 鞭炮噼里啪啦响, 饭菜满街满巷香; 对联喜气洋洋贴, 灯笼红红火火亮; 年画上墙满屋美, 老歌出口大家唱; 衣服新新鲜鲜美, 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 (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 ①放鞭炮②贴对联③划龙舟④挂灯笼⑤贴年画⑥吃水饺 (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6.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8.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默写

初中语文老师整理: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学霸都在提前背!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移居(其一)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文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必背古诗文(上册) ●《三峡》(全文必背) 南北朝·郦道元(节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全文必背) 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神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微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麟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必背)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朱元思书》(全文必背) 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野望》(新增必背)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必背)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语文教案 1.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íng ,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____(省、市、区、县)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整理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背诵: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jiá)蝶飞。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lài),溪头卧剥(bō)莲蓬。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日积月累: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四面你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呵! 那一颗星没有光? 那一朵花没有香? 那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绿(艾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日积月累: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蜂(唐·罗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全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清单 野望王绩(jì) 东皋(gāo)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ēi)。 1、词语解释①薄暮:傍晚②徙倚:徘徊③犊:小牛,诗中指牛群 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⑤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2、《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彷徨心情的两句诗是:东皋薄暮 望,徙倚欲何依。 3、《野望》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写景)两句诗 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4、《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 归的两句诗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 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7、本诗的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野望》中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运用了“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黄鹤楼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zǎi)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词语解释①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②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③晴川:晴日里的原野④历历:分明的样子 ⑤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⑥乡关:故乡 2、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两句诗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黄鹤楼》中崔颢运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两句诗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 草萋萋鹦鹉洲。 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日暮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6、诗中颈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答:天气晴朗,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可见,鹦鹉洲上的草木繁茂浓绿。

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

●古诗二首 ●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书写,题写。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缘:因为。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家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2)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3)豚:猪。4)疑:以为,怀疑。 ●古诗二首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使:出使 2)浥:湿润 3)更尽:再饮完。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3)厌:满足。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的月色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1)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2)谙:熟悉。3)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8.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3)子规:杜鹃鸟。4)了:结束。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杂兴:各种兴致。2)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未解:不懂。5)供:从事。6)傍:靠近。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3)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4)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整理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的水与天光相映。 子规声里雨如烟。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闲人少,乡村的四月没人闲着, 才了蚕桑又插田。刚刚忙完蚕桑的事又要插秧。 (《乡村四月》写了江南农村夏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 (《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描写了乡村农民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天上的鸟儿都飞得无影无踪了, 孤云独去闲。连天边仅有的一朵白云也越飘越远。 相看两不厌,我静静的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静静的看着我, 只有敬亭山。只有我们俩谁也不厌烦谁。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无风镜未磨。无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月光下洞庭湖苍翠欲滴的君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从远处看,就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能不忆江南?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古诗词

●古诗二首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书写,题写。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3)缘:因为。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家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注释:1)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2)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3)豚:猪。4)疑:以为,怀疑。 ●古诗二首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2)之:去,到。3)故人:这里指老朋友。4)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使:出使 2)浥:湿润 3)更尽:再饮完。 5.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3)厌:满足。班级: 姓名: 6.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的月色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1)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2)谙:熟悉。3)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8.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3)子规:杜鹃鸟。4)了:结束。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杂兴:各种兴致。2)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未解:不懂。5)供:从事。6)傍:靠近。 1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3)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4)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完整word版,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复习必背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复习必背 八年级上册 一、古诗词 (一)王绩《野望》 1.(2018·威海/广州)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崔颢《黄鹤楼》【课标篇目】 1.(2018·黄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2018·杭州)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2017·福州/成都)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2018·玉林)抒发诗人对天地悠悠、逝者如斯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三)王维《使至塞上》【课标篇目】 1.(2018·南京/扬州/福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2018·锦州)《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激愤和抑郁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名句,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 (四)李白《渡荆门送别》 1.(2018·聊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2018·哈尔滨)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李白《渡荆门送别》借江水的依依不舍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2018·南充)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五)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课标篇目】 1.(2018·哈尔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2018·天津/海南/郴州/贺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2018·重庆A卷)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2018·巴中)《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西湖春景美不胜收和诗人的喜爱与不舍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西湖热爱之情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2018·广西北部湾)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驻足赏花、骑马踏青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六)《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七)曹操《龟虽寿》 1.(2018·南通/柳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名言

诗句、名言警句: 关于春天的诗句: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花 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元王冕《墨梅》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zhēn)《菊花》(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晋陶渊明《过故人庄》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唐李白《孤兰》 (7)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唐王勃《春庄》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板桥《竹石》 (9)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郑板桥《墨竹图题诗》有关“日”(或太阳)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5.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关于“舟船”的诗句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唐李白《赠汪伦》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诗句、名言: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6).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18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

2018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 【课内古诗词】 (一)13唐诗五首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26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课外古诗词】 (三)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东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东汉魏晋]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其二) [东汉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小学语文四年级必背古诗词汇总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参考译文: 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好,我赶着马车登上了乐游原。快要落山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已经接近黄昏了。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参考译文: 锦城(成都)的管弦乐器每日热闹、错杂而又和谐地弹奏着,那悠扬动听的乐曲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白云间。这种曲子只应该在天上才有,人间又能听到几回呢?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参考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参考译文: 秋夜里的银白色的烛光冷清照映画屏,宫女手拿轻罗小扇扑打着飞萤。皇宫的石阶上夜色像水一样冰凉,可是宫女还静坐着仰望天上的牵牛织女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参考译文: 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千仞华山高耸上云天。陷入敌手的百姓流干了眼泪,盼望官军收复失地又过了一年。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考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参考译文: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山林更加空寂、安静。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里睡觉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不时地在空旷的山涧中回荡。 采莲曲(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