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的文化介绍 柯尔克孜族文化艺术
“百纳”工艺——柯尔克孜民间织绣艺术的奇葩

“百纳”工艺——柯尔克孜民间织绣艺术的奇葩王凡;赛力克江·沙提【摘要】"Art Fusion" It is a unique art and craft with distinctive national features which is the folk textile technology of Kirgiz that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egs. It is a unique art fusion which is an inheritance fi'om unique history and social life thousand years ago when the ancient ancestors was grazing in ancient prairie. The unique pattern design and characteristic ornamental of the art fusion not only may pos- sibly express high aesthetic value, and probably more record archives of prairie culture life of Kirgiz .%“百纳”工艺是柯尔克孜民间织绣艺术的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它是柯尔克孜先民在数千年漫长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民间工艺品种之一。
“百纳”工艺精致的图案设计、精关的装饰性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形象记录柯尔克孜民族草原生活的文化档案。
【期刊名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0)004【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柯尔克孜;民间“百纳”;审美价值【作者】王凡;赛力克江·沙提【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28作为草原民族的柯尔克孜族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源远流长。
关于柯尔克孜族刺绣的调查提纲范文

关于柯尔克孜族刺绣的调查提纲范文(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柯尔克孜族简介2.刺绣在柯尔克孜族文化中的地位三、柯尔克孜族刺绣的技艺特点1.刺绣材料2.刺绣技法3.刺绣图案与色彩四、柯尔克孜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1.非遗代表性项目2.设立非遗工坊3.开展技能提升和创新设计培训班4.记录保存档案五、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发展前景1.引入质量控制标准2.品牌推广活动3.设立展示销售平台4.将产品融入旅游线路六、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柯尔克孜族,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柯尔克孜族刺绣以其独特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对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历史、技艺特点、传承与保护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二、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柯尔克孜族简介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克陶县、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地。
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 世纪。
他们世代以游牧为生,勇敢善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
2.刺绣在柯尔克孜族文化中的地位刺绣是柯尔克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柯尔克孜族妇女从小就学习刺绣技艺,她们将刺绣视为一种生活技能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刺绣作品在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如衣物、饰品、家居用品等,都融入了精美的刺绣元素。
三、柯尔克孜族刺绣的技艺特点1.刺绣材料柯尔克孜族刺绣主要采用棉、麻、丝绸等天然材料。
其中,棉麻制品较为常见,丝绸制品则多为高端用品。
2.刺绣技法柯尔克孜族刺绣技法多样,有平针、十字针、链针、长短针等。
这些技法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使得刺绣作品图案丰富、线条流畅。
3.刺绣图案与色彩柯尔克孜族刺绣图案以自然景物、动物、花卉等为主题,充满了生活气息。
色彩方面,柯尔克孜族刺绣善于运用对比色,大胆使用红、绿、蓝、黄等鲜艳色彩,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柯尔克孜族风俗作文

柯尔克孜族风俗作文英文回答:Kazakh cust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ulture and identity. They reflect our traditions, beliefs, and value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s of Kazakh customs is hospitality. We take pride in welcoming guests into our homes and treating them with utmost respect and generosity. It is common for us to offer food and drinks to our guests as a sign of hospitality. We believe that by treating our guests well, we bring honor to ourselves and our families.Another important Kazakh custom is horse riding. Horses have alway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our nomadic lifestyle. We have a saying, "A horse is a Kazakh's wings." Horse riding is not just a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us, but also a symbol of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Kazakh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horse riding skills and there are various traditional horse riding competitions and festivals that take place throughout the year. For example, theKokpar festival is a popular event where riders compete to grab a goat carcass and score goals.In addition to hospitality and horse riding, Kazakh customs also include traditional clothing, music, and dance. Our traditional clothing, known as "chapan," is colorfuland intricately embroidered. It is worn during special occasions and festivals. Kazakh music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dombra, a traditional string instrument. We have many traditional dances, such as the "kara zhorga" and the "kara zhorga," which are performed during celebrations and gatherings.中文回答:柯尔克孜族的风俗习惯是我们文化和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第十课 柯尔克孜族的风土人情

柯尔克孜族早餐较简单,但营 养丰富,多以鲜牛奶佐以其他食 物,午餐也较简单,牧民们大都 是携带干粮在野外食用,晚餐一 般较丰盛。柯尔克孜人忌食猪肉 和自死牲畜肉,马肉马肠为冬季 最佳食品。 柯尔克孜族青年的婚礼仪式由阿 訇,其中有一个和饮食有关的插 曲很有意思,阿訇将一个馕分成 两半,蘸上盐水,分送给两个新 人,其含义是表示同甘共苦,永 不分离。
柯尔克孜族中最受重视的人生礼 仪有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 丧葬和婚礼。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 尔邦节和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 日。过节时,男女均着新衣,并以茶 水、油果等互相招待。 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男子常戴用羊毛 皮或毡子制作的白毡帽。穿无领“袷 袢”长衣,内着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衣, 外束皮带,左佩小刀等物。夏天穿立 领短袷袢,春秋喜穿条绒缝帛的宽脚 裤。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 背心,南部妇女穿小竖领衬衫。妇女 包头巾,喜戴装饰品
第10课
柯尔克孜族的风土人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时目标:
1、了解柯尔克孜族的风土人情。
2、了解柯尔克孜族的饮食文化。
柯尔克孜族还具有独特风格的工 艺美术,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 著名。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 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 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 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 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色彩 鲜艳,形象生动活泼。她们编织的 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花毡、 白毡帽、银质马鞍、木制碗、盒等, 精巧美观、古朴耐用。各种工艺品 以红、蓝、白色为主,尤以红色最 受欢迎。
课后思考题: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主要是什么?
浅谈柯尔克孜族叼羊舞的艺术特色

浅谈柯尔克孜族叼羊舞的艺术特色摘要:柯尔克孜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叼羊舞是该民族的传统舞蹈之一,研究它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与意义。
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这一悠久舞蹈的历史源流、动作特点以及文化特色的详尽探讨,来展现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的风貌。
关键词:柯尔克孜族叼羊舞艺术特色一、柯尔克孜族与叼羊舞的历史渊源(一)柯尔克孜的叼羊传统柯尔克孜族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柯尔克孜人民就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而在以后的漫漫岁月中,柯尔克孜人历经无数次的战乱、动荡,也曾受过匈奴、突厥、回鹘等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
铁的岁月铸就了柯族人民铁一样的性格,这大概就是柯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年而不衰,并发展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根本原因。
据史料记载,柯尔克孜族英雄玛纳斯,利用四十多天,以飞马传递的技巧,来训练自己的勇士,终将敌人卡勒玛克人打败,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财物夺了回来。
玛纳斯勇士们之所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作战的技巧,飞马传递,这种技巧有攻有守,有争有夺,后人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将这一技巧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叼羊竞技游戏。
叼羊活动体现柯尔克孜族人民驯马技术高低的一种体育活动,他是勇者的赛骑术,是力量的体现,是智慧的象征。
(二)叼羊在柯尔克孜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柯尔克孜族的青壮年在进行叼羊比赛的时候,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互不相让,因为这是力量、勇气、技巧的较量。
比赛开始后攻方的选手冲入群中抢夺羊羔,攻方选手携带羊羔冲出群中,疾驰在赛场上,一旦被守方选手追上,马背上的争夺战便真正开始了。
叼羊是力、勇、技的较量,即使平时最要好的朋友,赛场上也互不相让,奋力争夺。
持羊疾驰的骑手一旦被别的骑手追上,双方即在马背上展开夺战,这时马匹左盘右旋不住地转圈子,人也激奋难抑,使出混身解数,观众不停地呐喊助威。
须臾,众骑齐至,挤作一团,形成多人争抢。
有欲冲入人群夺羊的,有欲突出重围远走的,有的则千方百计阻挡其不令出入。
柯尔克孜族黑走马表演的介绍词

柯尔克孜族黑走马表演的介绍词黑走马,哈萨克语“卡拉焦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区广泛流传。
卡拉焦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马”。
哈萨克有句古谚:“歌和马是哈萨克斯坦的两翼”。
是哈萨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伙伴,“黑马”是马中尤物。
其形象凶悍雄壮,全身乌黑光亮,行走步伐稳健有力,体态婀娜,蹄音如铿锵之鼓。
骑黑马就像进入了一个艺术的境界,人在跳舞,马在跳舞。
由此形成了卡拉角以勒哈命名的同名民间舞蹈和音乐。
卡拉焦勒哈是一种古老的舞蹈。
关于它的起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哈萨克族的男孩在草原上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舞着马具驾驭了一匹非常野性的黑色野马。
小伙子历尽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它驯化成了一匹好马。
当他骑着一匹黑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村民们都来祝贺他。
上上下下,小伙子骄傲而幽默地用各种动作表演了捕捉驯化黑马的全过程。
此后,以骑马为主题,表现马在草原上奔驰的矫健姿态的卡拉焦勒哈舞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
“黑马”音乐的由来在哈萨克人中间也是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相传蒙古人强大后,发生了多次与哈萨克人争夺草原的战争。
战争迫使哈萨克族逐渐向伊犁河流域迁徙。
有一次,蒙古人夺取哈萨克草原后,还把哈萨克的马抢走了。
在长期的放牧生活中,牧民了解了马的习性。
他们知道被盗的马群中有一匹黑马,特别像人,能听懂牧人的斯皮兹笛声。
失去了对马的热爱的牧民,在焦虑无助的时候坐在山丘上,抱起心爱的斯皮兹,一遍又一遍地吹。
凄厉的笛声随风慢慢从山头飘到山脚,传到极灵黑马的耳朵里。
从笛声中,黑马听到了主人的悲伤、难过和思念,听到了主人地呼唤。
只见它抬起前腿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长长的嘶嘶声,然后它像旋风一样腾空而起,冲向马匹,把被抢走的马匹赶回它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回到它们的主人身边。
牧民被黑马的义举深深感动了。
一想到黑马不仅带回了被盗的马匹,还为马匹避免了两个民族之间可能发生的更为残酷的战争,他内心的激动如潮水般涌动。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猎鹰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
驯鹰和捕猎需要极大耐心和精力,现在已经没有人愿学了。
鹰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
但它费时费工,驯出的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
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鹰驯养。
难度虽大,但一旦驯化,威力加倍。
"自家驯养的上百只猎鹰。
每当冬季出猎,柯尔克孜族驯鹰手身跨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奔驰于山林草原之间,必会有所收获。
2011年5月23日,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简介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1218 项目编号:X-143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人与鹰,有着亲密的关系。
千百年来,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猎鹰之乡"。
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人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
过去,一只鹰的价格比一个柯尔克孜族姑娘的嫁妆还要高。
养鹰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儿。
办一个驯鹰许可证要500元不说,这家伙每顿能吃两公斤肉,还得是新鲜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明令禁止驯鹰。
两年后,因为了解到驯鹰术是柯尔克孜族人千百年来的特有民俗,需要保护和传承,禁鹰令才解除了。
柯尔克孜人与鹰恪守着一个约定:他们从不把这珍贵的猛禽连窝端,总是悄悄拿走那只最心仪的幼鹰回家驯养。
一个出色的驯鹰人需要具备三种品质:爱好、稳重、力气。
三者缺一不可。
猎鹰之乡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脉腹地的阿合奇县地处高寒山区。
北部天山南脉,南部喀拉铁克山,中间夹着狭长的托什干河谷。
河谷山麓地带,夏秋季节水草丰美,为猎鹰准备了足够的兔子、老鼠甚至狐狸等美食。
世居在此的柯尔克孜族人和他们的猎鹰都在这里找到了乐土。
自古至今,猎鹰都是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家庭一员,在鹰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他们更是为家里的猎鹰登记了"户口"。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与器乐

柯尔克孜族的民歌与器乐少数民族音乐之旅柯尔克孜族是跨界民族,在我国境内主要聚居在新疆西南部边境帕米尔高原与天山南麓的柯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是突厥语,意为“四十个姑娘”、“四十个部落”或“赤红色”等。
柯尔克孜人能歌善舞,有着深厚且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其传统音乐有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
柯尔克孜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音乐与哈萨克族相近,包括“阿赞”、“塔拉乌克”、“加帕拉尚”和一些宣扬伊斯兰教义的民俗歌曲等。
不过,在新疆额敏县和黑龙江富裕县的柯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和萨满教,此类宗教音乐多与蒙古族和藏族宗教音乐相近似。
民间音乐是柯尔克孜传统音乐的主体,包括民歌和器乐。
按照民族习惯,柯尔克孜民歌可分为“恰尔威奇额尔”(牧歌)、“木卡巴特额尔”(颂赞歌)、“达斯坦”(叙事歌)、情歌、习俗歌等类别。
牧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散板类歌曲,曲调辽阔开朗,节奏自由,旋律高昂,近似于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我们的草原风光好》《歌唱草原》等。
叙事歌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历史题材、小到生活琐事,都可以用这种体裁演唱。
歌词可长可短,一般采用同一首曲调反复演唱,多一字一音,旋律带有较强的说唱性。
较有代表性的曲目,如反映1913年柯尔克孜人民因反抗沙俄遭镇压被迫四处飘流的《悲伤的岁月》,以及驰名中外的长篇英雄史诗《玛纳斯》等等。
情歌在柯尔克孜民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内容多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向往,或者是对早期买卖婚姻的揭露和控诉。
此类歌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且曲调丰富,旋律抒情婉转,常由歌手持考姆兹自弹自唱,著名曲目有《姑娘的忧伤》《姑娘的哀怨》《古娜泰》《白鸽子》等。
习俗歌也是人们生活中应用较广的一类歌曲,根据使用场合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婚礼仪式过程中唱的“拖衣额尔”(婚礼歌),丧葬仪式中唱的“吉额拉西额尔”(哭丧歌),亲友话别唱的“阿依勒利西额尔”(离别歌)等等。
其中的婚礼歌又包括新娘出嫁前嫂嫂主唱的劝嫁歌,以及婚礼当晚青年男女向新娘夫妇唱的祝赞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柯尔克孜族的文化介绍柯尔克孜族文化艺术
导语:悠久的历史和牧业生产生活,造就了柯尔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其中最突出的民歌、诗歌、音乐。
柯尔克孜族的史诗最着名
悠久的历史和牧业生产生活,造就了柯尔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其中最突出的民歌、诗歌、音乐。
柯尔克孜族的史诗最着名的是《玛纳斯》,有20多万行。
是一部传记性的英雄史诗,描绘了玛纳斯家族八代人反抗异族侵略、保卫家乡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安宁生活这样一个主题。
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
柯尔克孜族人民能歌善舞,阿肯、伊尔奇、玛纳斯奇是民间音乐的创作者、加工者和传播者。
还肓多种群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如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拔河、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姑娘追,等等。
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
柯尔克孜族还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着名。
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
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
他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
花毡、白毡帽、银质马鞍、木制碗、盒等,精巧美观、古朴耐用。
各种工艺品以红、蓝、白色为主,尤以红色最受欢迎。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