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使用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食品加工中的生物保鲜技术与抑菌方法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生物保鲜技术与抑菌方法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生物保鲜技术与抑菌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加,食品加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食品保鲜和菌群抑制的技术研究。

生物保鲜技术和抑菌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围绕该主题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保鲜技术。

生物保鲜技术是通过利用微生物活动控制食品腐败过程,延长其保鲜期。

常见的生物保鲜技术主要包括乳酸菌保鲜、醋酸菌保鲜、酵母菌发酵保鲜等。

乳酸菌保鲜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生物保鲜技术。

乳酸菌能够利用食品中的糖分,产生乳酸,降低食品的pH值,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在乳制品和肉类制品加工中,乳酸菌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将乳酸菌添加到食品中,并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能增加其风味和口感。

醋酸菌保鲜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保鲜技术。

醋酸菌能够利用食品中的酒精,产生醋酸,使食品呈酸性,从而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在蔬菜和水果加工中,醋酸菌保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将醋酸菌发酵液喷洒在食品表面,可以有效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此外,酵母菌发酵保鲜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保鲜技术。

酵母菌能够利用食品中的糖分,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在面包、啤酒等食品加工中,酵母菌发酵保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添加适量的酵母菌,食品不仅能够延长保质期,还能增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除了生物保鲜技术,抑菌方法也是食品加工行业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抑菌方法主要通过使用抗菌剂和提高食品的抗菌性来达到抑制菌群的目的。

抗菌剂是一种有效的抑菌方法。

常用的抗菌剂主要包括盐、糖、酸、抗生素等。

通过将适量的抗菌剂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然而,抗菌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控制剂量,确保安全性。

提高食品的抗菌性也是一种重要的抑菌方法。

通过改变食品的组成和工艺,增加食品中的抗菌物质,如多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可以提高其抗菌性。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需求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因此,如何有效延长果蔬的保鲜期,确保其质量和口感,成为了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下面将从冷藏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贮藏条件优化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探讨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冷藏技术。

冷藏技术是目前果蔬贮藏保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随着冷藏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冷藏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冷藏技术可以通过降低果蔬的温度,延缓果蔬的新陈代谢速度,抑制果蔬的腐烂,从而达到延长果蔬保鲜期的目的。

在未来,我国可进一步提高冷藏技术的精确度和智能化程度,通过改进设备技术,实现对不同果蔬的精确调控,提高果蔬贮藏保鲜的效果。

其次是真空包装技术。

真空包装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果蔬与外界氧气的接触,减缓果蔬的呼吸代谢过程,抑制果蔬的腐烂和氧化,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然而,目前我国的真空包装技术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提高包装设备的性能,并完善真空包装的工艺流程。

此外,还可以探索新的包装材料,提高其抗氧化和防污染性能,以提高果蔬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贮藏条件优化也是我国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贮藏条件是影响果蔬贮藏保鲜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

在当前的农产品贮藏保鲜过程中,往往不能对这些条件进行精确控制,导致果蔬的贮藏保鲜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国可以在贮藏条件的调控上下功夫,通过改进贮藏设备和优化贮藏环境,实现对果蔬贮藏条件的精确控制,提高果蔬的质量和口感。

最后是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冷冻技术、高压处理技术、辐照技术、气调包装技术等都已经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应用。

未来,我国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探索更多涉及果蔬贮藏保鲜的新技术,以提高果蔬的质量和延长其保鲜期。

防腐剂的种类,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

防腐剂的种类,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

.
29
(一)性状
苯甲酸
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未,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中,可溶解于乙醚等脂 溶剂中;沸点 249.2℃。
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对225nm紫 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苯甲酸钠
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未,无臭或微 带安息香的气味,味微甜,易溶于 水;
属强碱弱酸盐,酸性条件下出现 离析(不易溶解)。
.
毒性、解毒 30
.
28
苯甲酸以苯甲酸钠的形式使用,主要用于保护将要进 一步处理的果汁。为了保护产品防止氧化作用、酶的损 坏以及细菌的腐败(乳酸和醋酸发酵)。一般来说,苯甲 酸钠应与少量SO2联合使用。另外,果汁应进行巴斯德灭 菌以钝化酶类和减少微生物的数量。所用苯甲酸钠的浓 度为0.05~0.2%,这浓度取决于果汁类型和产物所需保 鲜时间的长短。在不含酒精的软饮料中,使用0.02%的苯 甲酸钠,会增大抵抗酵母菌腐败的安全系数。在汽酒中, 由于有二氧化碳和酒精的联合防腐作用,再加苯甲酸钠, 增大了安全防腐系数,则苯甲酸钠用量往往低于0.1%以 下,果酒中,苯甲酸钠的添加量稍大些,但也不超过 0.15%的范围。
***── 且不能一劳永. 逸
13
一、防腐剂的定义和作用机制
1、防腐剂的定义 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
期而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食品中具有同样作用的调味品如食盐、
糖、醋、香辛料等不包括在内。 -作为食品容器消毒灭菌的消毒剂亦不
在此列。
.
14
一、防腐剂的定义和作用机制
2、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
③食品发酵
指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氧化还原酶促使食品 中所含的糖发生不完全氧化而引起的变质现 象。
-常见的食品发酵有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天然水果保鲜剂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天然水果保鲜剂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天然水果保鲜剂的研发与应用前景目录一、天然保鲜剂的研发与应用 (3)二、保鲜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6)三、保鲜技术对水果品质的影响 (9)四、水果产业链对保鲜技术的需求 (11)五、水果保鲜的定义与重要性 (14)六、报告结语 (16)水果保鲜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延长销售周期、减少损耗等措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保鲜技术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冷链物流、包装材料等,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水果保鲜有助于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新鲜的水果口感更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通过保鲜技术,可以确保水果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化学保鲜技术主要包括防腐剂处理、涂膜剂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

防腐剂处理是利用化学物质杀灭或抑制水果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变质。

涂膜剂处理则是在水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隔绝氧气和水分,延长保鲜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则是通过调节水果内部的植物激素水平,延缓其成熟和衰老过程。

保鲜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降低农药残留,确保水果的食品安全。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的保鲜手段,可以确保水果在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减少水果内部水分的蒸发也是保鲜技术的重要一环。

这主要通过对环境相对湿度的控制和细胞间水分的结构化来实现。

相对湿度的控制可以防止水果因水分散失而导致的结构、质地和表面变化,而细胞间水结构化技术则可以使水果组织细胞间的水分参与形成结构化水,提高溶液的粘度,从而减慢酶促反应速率,抑制水果的水分蒸发过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天然保鲜剂的研发与应用(一)天然保鲜剂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1、茶多酚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有机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菌能力。

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及应用

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及应用

May. 2020 CHINA FOOD SAFETY 187食品科技在农业市场中,农产品加工技术能为农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从而为销售者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部分农产品的保质期很短,所以贮藏技术是为农产品保值的重要技术。

因此,每一项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都能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种类1.1 分离提取技术分离提取技术是一种农产品加工技术,包含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两种。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溶剂将农产品中的精华提炼出来的分离技术,这种特殊溶剂是一种压力和温度都处于超临界的流体,具有超强渗透、强溶解力的特性,而且具有环保、粘性低的优点。

膜分离技术是通过透析性强的高分子膜,进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挤压,从而分离多种气液混合物,达到提纯效果的提取技术。

具有适用常温环境、减少营养流失和避免气味挥发的特点,是一种适用性广的优良技术。

1.2 检测与分选分级技术当前,检测与分选分级技术出现了多种新型技术,包含了像声学特性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与电磁特性技术等技术含量高的新技术。

声学特性技术主要利用声波的各种特性去影响农产品,从而达到分选分级的目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利用近红外光谱对农产品进行分析检验的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代替人的视觉观察,从而精准地对农产品进行分选;电磁特性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的各种性质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技术。

1.3 贮藏与保鲜技术贮藏与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真空技术和气调贮藏技术。

真空保鲜技术是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新技术及应用□ 白 露 九师职业技术学校摘 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物质保障。

农产品技术的革新,能为人们的膳食提供丰富的营养,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其中,新的贮藏与加工技术,更为农业现代化、品牌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因此,本文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新技术及应用。

防腐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防腐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防腐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一、引言防腐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添加剂,它们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保持其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防腐剂的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以提供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一个更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了解。

二、防腐剂的应用方式2.1 直接添加法直接添加法是指将防腐剂直接添加到产品中,在制作过程中稳定物质的保质期。

这种方式适用于液体产品,如饮料、果汁、调味品等。

常用的防腐剂有山梨酸钾、脱氧乙酸和苯扎氯铵等。

2.2 表面涂布法表面涂布法是将防腐剂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刷涂或浸渍的方式涂布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方式常用于包装纸板、木材等产品的防腐处理。

2.3 包装材料添加法在包装材料中添加防腐剂,使其能够杀灭或抑制包装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式适用于粉剂、颗粒状的产品,如食品添加剂、药品等。

常用的防腐剂有二氧化硫、丙二醇等。

三、防腐剂的注意事项3.1 合理使用防腐剂在选择和使用防腐剂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使用方式和贮存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和剂量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不同种类的防腐剂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不可随意混用或超量使用。

3.2 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些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引起过敏反应或对特定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防腐剂时需要注意产品的安全性评估和相关的法规要求,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3 防腐剂与其他添加剂的相容性防腐剂可能会与其他添加剂发生相互作用,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使用防腐剂时,需要考虑到与其他添加剂的相容性,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反应和副作用。

3.4 防腐剂的最佳使用条件不同的防腐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效果,如pH值、温度、湿度等都会对防腐剂的抑菌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使用防腐剂时需要了解其最佳使用条件,以确保产品的防腐效果最大化。

四、总结防腐剂在各个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产品的保质期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改善农产品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利用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改善农产品的保鲜效果的研究

利用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改善农产品的保鲜效果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领域,纳米材料包埋技术的出现给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本文将探讨利用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改善农产品的保鲜效果的研究,并介绍其背后的机制和应用前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是什么。

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是指利用纳米级材料来封装、涂覆或包裹食品,以达到延长保鲜期和改善食品质量的目的。

在包埋过程中,纳米材料可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阻止气体、水分和微生物的进入,减少农产品的腐败和损失。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色泽、质感和口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纳米材料包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纳米包埋果蔬。

通过包埋技术,我们可以改善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效果,延长其货架期。

研究人员发现,将苹果、香蕉等水果用纳米材料进行包埋,可以有效减缓水果腐烂的速度,并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口感;而将蔬菜如黄瓜、菜心等进行纳米包埋,则可以保持其绿色和嫩度,减少蔬菜变黄变软的现象。

除了水果和蔬菜,纳米材料包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肉类、海鲜等动物产品的保鲜。

以肉类为例,研究人员使用纳米材料将肉制品进行包埋,不仅可以延长其保鲜期,还可以防止氧化和细菌的滋生。

此外,纳米材料包埋技术还可以调控食品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保证肉类的嫩滑和口感。

纳米材料包埋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新型纳米材料的不断涌现,使得纳米包埋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具有更多可能性。

例如,石墨烯(graphene)被称为“未来材料之王”,其高导电性和高强度使其在食品包埋中具有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利用石墨烯包埋食品的可行性,发现其具有出色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能够显著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然而,纳米材料包埋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是成本问题。

纳米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相对复杂,价格较高,这将增加食品包埋的成本,对农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

其次,纳米材料包埋技术涉及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和食品安全监管。

谷物加工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与控制

谷物加工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与控制

谷物加工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与控制1.谷物作为人类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加工过程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保质期等方面。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谷物加工行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控制措施。

2. 谷物加工行业中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与应用2.1 防腐剂防腐剂是谷物加工食品中常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2.2 漂白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改善谷物加工食品的外观,使其更加白净。

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是常用的漂白剂。

2.3 香料和调味剂香料和调味剂用于增强谷物加工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香草精、肉桂、甜蜜素等是常用的香料和调味剂。

2.4 稳定剂和凝胶剂稳定剂和凝胶剂主要用于改善谷物加工食品的质地和结构。

例如,羧甲基纤维素、瓜尔胶等。

3.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控制措施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谷物加工行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控制措施。

3.1 法规和标准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和标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3.2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追溯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同时建立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3.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与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与监管,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4. 结论食品添加剂在谷物加工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当使用可能会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谷物加工行业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控制,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5.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毒性评估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毒性评估,以确定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腐剂;保 鲜 剂 ;添加剂
我 国 是 农 产 品 生 产 大 国 ,但由于分散的生产 经 营 模 式 及 落 后 的 保 鲜 技 术 ,农产品产后损失高 达2 0 % 〜3 0 % ,而 发 达 国 家 的 产 后 损 失 仅 为 1 % 〜 5 % [1〜2]。近 年 来 ,为 减 少 农 产 品 产 后 损 失 ,防腐 剂 、保鲜剂、添加剂(以 下 简 称 “三剂冶)等被应用 于产后收、贮 、运环节。然 而 , “三剂”的使用也 存 在 一 些 不 合 理 行 为 ,如 采 前 农 药 用 于 采 后 ,工业 投 入 品 用 于 农 产 品 等 。“毒 蘑 菇 ”、“毒 莲 藕 ”等问题 时有报道,引 起 了 消 费 者 对 “三剂”产品的误解。 因此,对 “三剂”使用乱象的治理迫在眉睫。
风险监测与评估
我国农产品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使用技术研究
黄 伟 素 i ,3 楼 甜 甜 1 陆 柏 益 1 贺 妍 2 范 蓓 2
(1.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杭 州 310058;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表 1 食用农产品收贮运环节中可能添加的“三剂”品种
“三剂 ”是 指食用农产品采收、贮 藏 、运输等 环节中所使用的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农业部 《农 产 品 包 装 和标识管理办法》[3]中对农产品中的 “三 剂 ”进 行 了 定 义 。农 产 品 中 防 腐 剂 是 指 防 止 农 产品腐烂变质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农产 品中保鲜剂是指为保持农产品新鲜品质,减少流通 损 失 ,延长贮存时间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或者天然 物 质 ;农产品中添加剂是指为改善农产品品质和 色 、香 、味以及加工性能加入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或者天然物质。现阶段,我 国 对 农 产 品 “三剂”的 范围界定尚不明确,其品种范围与农药和食品添加
― 、 食 用 农 产 品 “三剂”的 使用现状及问题
(―) 野三剂冶的使用现状随着农产品产后商 品 化 处 理 和 初 加 工 比 例 的 不 断 提 高 ,食用农产品
基金项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计划(GJFP2017012) ; 浙 江 省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2014C02002)。 作者简介:黄 伟 素 (1 9 8 2 - ),副教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E - m a il: sophie212@。 陆 柏 益 (1 9 8 0 -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E - m a il: bylu@ (通讯作者)
剂 ;为促进果实的成熟,常在采前或采后喷施乙烯 利 ;为延长苹果、柑橘等水果的贮藏时间,常在表 面涂抹果蜡进行保鲜。生 鲜 蔬 菜 中 常 用 的 “三 剂 ” 有 多 菌 灵 、百 菌 清 、亚 硫 酸 盐 、柠 檬 酸 盐 等 ,如为 防治多种蔬菜类植物病虫害,常在采前喷施多菌灵 等 杀 菌 剂 ;为 保 持 莲 藕 、茭 白 、蘑菇等产品的色 泽 ,常用焦亚硫酸钠、无水亚硫酸钠、柠檬酸及其 盐类浸渍、喷洒 。 肉 制 品 的 贮 藏 中 常 用 的 “三 剂 ” 为亚硝酸盐、Nisin等 ,如用亚硝酸钠腌渍肉类延 长货架期等。
北 京 100193; 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杭 州 310058)
摘 要 :食用农产品采收、贮 藏 、运输等环节中所使用的防腐剂、保 鲜 剂 和 添 加 剂 简 称 “三剂”。本文概述了我国食用农 产 品 中 “三剂”使用及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了 “三剂”的使用中主要存在4 方面问题,即 使 用 未 经 批 准 的 “三剂”、超范围 使 用 、超 限 量 使 用 及 使 用 不 符 合 质 量 标 准 的 “三 剂 ”,指 出 了 “三 剂 ”技 术 研 究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从 法 律 法 规 、监 管 体 制 、科学 研究及科普宣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剂有相互交叉重叠。本 文 中 讨 论 的 “三剂”主要分 为 农 药 类 “三剂”、食 品 添 加 剂 类 “三剂”和非农 药 非 食 品 添 加 剂 “三 剂 ”。其 中 农 药 类 “三剂 ”主 要 根 据 作 用 农 药 可 分 为 杀 菌 剂 、除 草 剂 、植物生长 调 节 剂 等 8 类 ,如多菌灵、噻菌灵等杀菌剂广泛应 用于果蔬保鲜[4]。食品 添 加 剂 类 “三剂”主要是为 改善食品色、香 、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 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或者天然物质,包 括 防 腐 剂 、漂 白 剂 、护 色 剂 等 2 3 类 ,如 壳 聚 糖 、 果 蜡 常 作 为 被 膜 剂 用 于 果 蔬 保 鲜 ,亚 硝 酸 盐 、亚硫 酸盐等常用于肉制品和水产品的护色、防 腐 而 其他在食用农产品采收、贮 藏 、运输等环节中所使 用的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不 属 于 农 药 类 “三 剂 ”和 食 品 添 加 剂 类 “三 剂 ”,本文全部归入非农 药非食品添加剂”三剂”类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年第4 期
23
风险监测与评估
“三 剂 ”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收贮运环节。表 1 中 列 出 了 食 用 农 产 品 收 贮 运 环 节 中 可 能 添 加 的 “三 剂 ”品种。使 用 “三剂”的农产品主要包括易腐败 的水果、易发生褐变或腐败的蔬菜,以及需长时间 贮藏的肉制品等,通常采用浸泡、熏蒸 、喷洒和直 接 添 加 4 种处理方式。表 2 列出了食用农产品收贮 运 环 节 中 部 分 “三剂”的使用现状。生鲜水果中常 用 的 “三 剂 ”有 百 菌 清 、多 菌 灵 、乙烯利、果 蜡 、 壳 聚 糖 等 ,如 为 防 止 柑 橘 、梨 等 水 果 采 后 腐 烂 ,常 在 采 前 1 0 d 左 右 喷 1〜2 次多菌灵、噻菌灵等杀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