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异质结结构太阳能电池设计分析(精)

合集下载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解读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解读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金属栅电极 减反射膜(MgF2) 窗口层ZnO 过渡层CdS 光吸收层CIGS 金属背电极Mo 玻璃衬底 高阻ZnO
低阻AZO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结构原理


减反射膜:增加入射率 AZO: 低阻,高透,欧姆接触 i-ZnO:高阻,与CdS构成n区 CdS: 降低带隙的不连续性,缓 冲晶格不匹配问题 CIGS: 吸收区,弱p型,其空间电 荷区为主要工作区 Mo: CIS的晶格失配较小且热膨 胀系数与CIS比较接近
测试设备主要有:台阶仪,SEM,XRD, RAMAN、分度光透射仪、I-V 分析系统等
铜铟镓硒(CIGS)太阳电池制造工艺路 线
清洁—基膜—单元或多元磁控溅射—沉积—硒化—防护膜—随机检 测—印刷—切割—检测—组装—检测—包装。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底电极Mo和上电极n-ZnO一般采用磁控溅射的 方法,工艺路线比较成熟 • 最关键的吸收层的制备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这些沉积制备方法包括:蒸发 法、溅射后硒法、电化学沉积法、喷涂热解法和丝网印刷法



CIGS的性能不是Ga越多性能越好的,因为短路电流是随 着Ga的增加对长波的吸收减小而减小的。 当x=Ga/(Ga+In)<0.3时,随着的增加,Eg增加, Voc也增 加; x=0.3时带隙为1.2eV;当x>0.3时,随着x的增加,Eg减小, Voc也减小。 G.Hanna等也认为x=0.28时材料缺陷最少,电池性能最好。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介绍
二、铜铟硒(CIS)薄膜太阳能电池介绍 三、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介绍
一、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综述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综述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一、引言:进入21世纪,传统的化石能源正面临枯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寻求可再生能源的迫切性。

据《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1999白皮书统计,传统化石能源随着人们的不断开发已经趋于枯竭的边缘,各种能源都只能用很短的时间,石油:42年,天然气:67年,煤:200年。

而且,由于大量过度使用这些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210万吨,并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空气中大量二氧化碳、粉尘含量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人们需要一种储量丰富的洁净能源来代替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

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符合这一要求。

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若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就可达5.6×1012千瓦小时。

而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

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中,太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

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各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异质结太阳能电池1、TCO/TiO2/P3HT/Au三明治式结构的p-n异质结的太阳能电池2005年5月份,Kohshin Takahashi等发表了TCO/TiO2/P3HT/Au三明治式结构的p-n异质结的太阳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1。

图1 ITO/PEDOT:PSS/CuPc/PTCBI/Al结构太阳能电池简图图2 TCO/TiO2/P3HT/Au电池结构示意图同时采用了卟啉作为敏化剂吸收光子,产生的电子注入到TiO2的导带,有效地增加了短路电流。

测得的短路电流JSC=1.11mA/cm2,开路电压VOC=0.50V,填充因子FF=48%,能量转化效率PCE=0.26%。

《2024年梯度掺杂a-Si_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设计与性能模拟研究》范文

《2024年梯度掺杂a-Si_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设计与性能模拟研究》范文

《梯度掺杂a-Si_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设计与性能模拟研究》篇一梯度掺杂a-Si_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设计与性能模拟研究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电池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转换设备,其研发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众多太阳电池类型中,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和良好的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研究梯度掺杂技术在此类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二、梯度掺杂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设计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主要由氢化非晶硅(a-Si:H)和晶体硅(c-Si)构成异质结。

梯度掺杂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中杂质浓度的空间分布,以优化太阳电池性能的技术。

在设计中,我们将梯度掺杂技术应用于a-Si:H和c-Si材料,以实现更好的能带匹配和电性能。

1. 材料选择与结构我们选择a-Si:H作为光吸收层,c-Si作为基底材料。

在a-Si:H层中,采用梯度掺杂技术,使杂质浓度从表面到内部逐渐变化。

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光吸收效率,减少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损失。

2. 梯度掺杂实现梯度掺杂的实现主要通过改变掺杂源的浓度分布来实现。

在a-Si:H层的生长过程中,通过控制掺杂源的蒸发速率或流量,实现杂质浓度的空间分布。

三、性能模拟与分析为了研究梯度掺杂对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性能模拟。

模拟主要基于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改变参数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太阳电池性能。

1. 模拟方法与模型我们采用了半导体物理和光电转换理论为基础的模拟方法。

通过建立能带模型、电流-电压模型等,来描述太阳电池的电性能和光性能。

2. 模拟结果与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梯度掺杂技术可以有效提高a-Si:H/c-Si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光吸收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梯度掺杂使得光生载流子在传输过程中损失减少,提高了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

此外,梯度掺杂还有助于提高太阳电池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光电转换器件,由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无机半导体材料组成。

它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可柔性化和透明化等特点,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将介绍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与优化、性能提升策略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一、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一般由透明导电玻璃基底、有机电子传输层、有机光吸收层、无机电子传输层和金属电极等组成。

其中,有机光吸收层是整个器件的关键部分,它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对于结构设计,需要在光吸收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一个能够有效分离电子和空穴的界面,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二、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材料选择与优化有机光吸收材料是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光吸收性能、电子传输性能和稳定性等特性直接影响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研究人员通过合理选择有机材料,如聚合物、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等,来改善器件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控材料的分子结构、掺杂和界面改性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器件的性能。

三、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升策略为了提高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策略。

例如,引入介质层或增加界面的修饰层,可以改善电子传输和光吸收的效果。

同时,采用光谱调控、界面优化和器件结构优化等技术,也能够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接合异质结或向复合材料发展等方法,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光电转换器件。

通过不断优化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策略,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预计在未来几年,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将成为太阳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其结构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半导体组成。

这两种材料的能带结构不同,形成了一个能带不连续的界面,称为异质结。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衬底层:通常使用硅衬底,其作用是提供机械支撑和电子传输。

2. n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是指掺杂了杂质,使其带负电荷的半导体层。

n型半导体层的作用是接收光子,将其转化为电子,并将电子输送到异质结。

3. p型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是指掺杂了杂质,使其带正电荷的半导体层。

p型半导体层的作用是接收从异质结传来的电子,并将其输送到电路中。

4. 异质结层:异质结层是n型半导体层和p型半导体层的交界处,其能带结构不连续,形成了一个电子势垒。

当光子照射到异质结层时,会激发出电子和空穴,电子会被势垒吸收,形成电流。

5. 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通常使用氧化锌或氧化锡,其作用是将电
流输送到外部电路中。

6. 保护层:保护层通常使用氧化铝或氧化硅,其作用是保护太阳能电
池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其优点在于可以利用不同材料的优点,形成更加复杂的能带结构,从
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同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也可以根
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类型之一。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并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

1.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由多个不同材料构成,其中最常见的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p-n结。

p型半导体具有相对多的空穴,而n型半导体则具有相对多的自由电子。

当p-n结与光照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p-n结中的电子-空穴对。

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半导体材料的带隙能量,才能够被吸收和激发电子-空穴对。

2.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结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具体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反射层、透明导电层和背电极。

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通过p-n结连接在一起,形成电荷的分离和集电的区域。

反射层位于p-n结的下方,用于反射未被吸收的光线,增加光的利用效率。

透明导电层位于p-n结的上方,用于传输电子和阻挡外界杂质。

背电极连接在n型半导体层的下方,用于收集电子。

3.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生电荷的分离和集电过程。

当光照射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p-n结中的电子-空穴对。

由于p-n结的内建电场,电子会向n型半导体层移动,而空穴则会向p型半导体层移动。

这样,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到不同的区域,形成电荷的分离。

电子和空穴在各自的区域中被透明导电层和背电极收集,形成电流。

4.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转换太阳能的特点,因此在太阳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充电器等领域。

由于其高效转换和可靠性,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被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技术。

总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通过p-n结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在当今世界上,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来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异质结光伏组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光伏组件类型,其参数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研究和探讨异质结光伏组件的参数。

首先,我们将介绍异质结光伏组件的定义和工作原理,从而为读者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

接着,我们将重点关注异质结光伏组件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电流、电压、功率、填充因子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异质结光伏组件的性能。

本文的目的旨在总结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重要性,并研究其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意义和作用,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光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型的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可能会出现新的突破和进展。

我们将对这些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重要性,并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光伏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1.2 文章结构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伏组件的特性和性能,并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准确评估光伏组件的性能和效率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相关知识,以期为光伏行业的研究者、工程师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异质结光伏组件参数的理解,促进光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解析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解析

现在CIGS组件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主要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 家公司。其工艺各具特色,主要采用的都是真空溅射技术,区别主要是制备 CIGS吸收层的部分工艺差别。下表给出了主要公司生产工艺比较。可以看出, 最主流形式是溅射金属预制层后硒化工艺。该工艺对溅射设备防腐要求低,维 护简单,生产过程更容易控制。也有采用四元化合物靶直接溅射CIGS的研究, 由于设备防腐要求高,吸收层存在缺陷,溅射后仍需要热退火处理,这种方法 现阶段没有表现出产业化优势。

CuInSe2黄铜矿晶格结构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点
• • • • • • 低成本 能量返回期短 大面积自动化生产 高温性好 弱光响应好(充电效率高) 其他
• 低成本
• 单结晶硅太阳电池的厚度<0.5um。 • 主要原材料是生产高纯多晶硅过程中使用的硅烷,这种气体, 化学工业可大量供应,且十分便宜,制造一瓦非晶硅太阳能 电池的原材料本约RMB3.5-4(效率高于6%) • 且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本厚度为240-270um,相差200多倍, 大规模生产需极大量的半导体级,仅硅片的成本就占整个太 阳电池成本的65-70%,在中国1瓦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硅材料 成本已上升到RMB22以上。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市场
• 大规模地成本发电站
• 1996年美国APS公司在美国加州建了一个400千瓦的非晶硅电 站,引起光伏产业振动。 • Mass公司(欧洲第三大太阳能系统公司)去年从中国进口约 5MWp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 日本CANECA公司年产25MWp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大部分输往 欧洲建大型发电站(约每座500KWp-1000KWp)。 • 德国RWESCHOOTT公司也具有30MWp年产量,全部用于建大规模 太阳能电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 i /c -S i异质结结构太阳能电池设计分析 *林鸿生马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 合肥 , 2300262001-09-10收稿 , 2002-01-14收改稿摘要 :通过应用 S c h a r f e t t e r -G u m m e l 解法数值求解 P o i s s o n 方程 , 对热平衡态 a -S i /c -S 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 , 着重阐述在 a -S i /c -S i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嵌入 i (a -S i :H 缓冲薄层的作用 , 指出采用嵌入 i (a -S i :H 缓冲薄层设计能有效增强光生载流子的传输与收集 , 从而提高 a -S i /c -S 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 同时还讨论 p +(a -S i :H 薄膜厚度和 p 型掺杂浓度对光生载流子传输与收集的影响 , 而高强度光照射下模拟计算表明 , a -S i /c -S i异质结结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光稳定性。

关键词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 牛顿-拉普森解法 ; 氢化非晶硅隙态密度 ; 载流子收集中图分类号 :T M 914. 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819(2003 04-470-06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D e s i g nf o r a -S i /c -S i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S o l a r C e l l sL I N H o n g s h e n g MA L e i(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h y s i c s , 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o fC h i n a , He f e i ,230026, C HNA b s t r a c t :A c o m p u t e r s i m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o f a -S i /c -S i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 s o l a r c e l l s a t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e q u i l i b r i u m u s i n g a S c h a r f e t t e r -G u m m e l s o l u t i o no f P o i s s o n ' s e q u a t i o nh a s b e e n d e v e l o p e d . I t s t r e s s e st h er o l eo f t h ei (a -S i :H b u f f e rt h i nl a y e ri n s e r t e d i n t ot h ea -S i /c -S i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s o l a r c e l l s . D u e t o t h e u s e o f d e s i g n s o f t h e i n s e r t i o no f a ni (a -S i :H b u f f e r t h i n l a y e r i n t o p -n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 , t h e c o l l e c t i o n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o f p h o t o -g e n e r a t e d c a r r i e r s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n c r e a s e , e n h a n c i n g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s o f a -S i /c -S i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s o l a r c e l l s . A l s o ,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s o f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p -t y p e d o p p i n g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 p +(a -S i :H t h i nf i l m s i na -S i /c -S i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s o l a rc e l l so nt h ec o l l e c t i o na n d t r a n s p o r t o f p h o t o -g e n e r a t e d c a r r i e r sa r e d i s c u s s e d .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o f p r o l o n g e d l i g h t s o a k i n g , t h e s i m u l a t i o ns h o w s t h a t a -S i /c -S i h e t e r o j u n c i o ns t r u c t u r e s o l a r c e l l p o s s e s s e s h i g hl i g h t s t a b i l i t y. K e y w o r d s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 s o l a rc e l l ; N e w t o n -R a p h s o n s o l u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 d e n s i t yo f s t a t e s i na -S i :H ; c a r r i e r c o l l e c t i o nE E A C C :8420; 2560B第 23卷第 4期2003年 11月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S S EV o l . 23, N o . 4N o v . ,2003*E -m a i l :h s l i n @u s t c . e d u . c n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 o. 698760241引言非晶 (薄膜 -晶态硅异质结 , 诸如 a -S i /c -S i ,µc -S i /c -S i 和 a -S i C /c -S i 等结构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得到人们愈来愈浓厚的兴趣 [1~4], 原因是晶态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虽高达 24%,但造价昂贵 , 而 a -S i :H 基太阳能电池不仅能大面积生产 , 造价又低廉 , 可是内在的 S t a e b l e r -Wr o n s k i 效应使其稳定性差 , 非晶 (薄膜 -晶态硅异质结结构是综合两者优点充分发挥各自长处的最佳设计 , 而且这种结构电池能在较低温度下 (<250ºC 制造 , 从而避免采用传统的高温 (>900ºC 扩散工艺来获得 p -n 结 , 这不但节约能源 , 而且低温环境使得 a -S i :H 基薄膜掺杂 , 禁带宽度、厚度得以较精确控制 , 为优化器件特性提供机会 ; 低温沉积过程中单晶硅片弯曲 , 变形小 , 因而其厚度可取作为本底光吸收材料光学所要求的最低值 , 约 80µm , 改善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与电池总厚度比值 , 从而允许采用 " 低品质 " c -S i 以及 p o l y -S i [1]。

非晶 (薄膜 -晶态硅异质结在制造大面积、高效率、低价格、稳定性好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非晶 (薄膜 -晶态硅异质结制造中采用所谓 H I T 技术 (H e t e r o j u n c t i o nw i t hi n s e r t e dI n t r i n s i cT h i n -l a y e r , 即对 p n 结嵌入本征缓冲薄层 , 从而很好提高其太阳能电池性能 [1~4]。

如在 120ºC 下通过化学汽相沉积 (P E C V D 技术把 a -S i :H 薄膜直接沉积于 N 型单晶硅 n (c -S i 本底材料上形成 p + (a -S i :H /n (c -S i 异质结 , 可获得 12. 3%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 但若嵌入质量好的 i (a -S i :H 缓冲薄层 , 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将提高到 14. 8%[2]。

本文准备应用 S c h a r f e t t e r -G u m m e l 解法数值求解 P o i s s o n 方程 , 对热平衡态 a -S i /c -S i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 , 推出其能带图 , 电场强度分布等 , 着重分析嵌入 i (a -S i :H 薄层提高 a -S i / c -S i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原因以及 a -S i /c -S i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 p +(a -S i :H 薄膜厚度和 p 型掺杂浓度设计 , 并讨论其稳定性。

2物理模型图 1是 p +(a -S i :H /i (a -S i :H /n (c -S i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简图。

下列 P o i s s o n 方程描述其热平衡态性质 :ε(x =2d x 2=c (x (1图 1p +(a -S i :H /i (a -S i :H /n (c -S i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简图d ie . 1S c h e m a t i c d i a e r a m of p +(a -S i :H /i (a -S i :H /n (c -S i s o l a r c e l l式中 b (x 称局部真空能级 , 它的数值与电子静电势相同 , 但符号相反 , 其单位为电子伏特[5, f ]; ε(x 是材料介电常数。

于是电池中电场强度 g (x 由下式得出 :g (x =d x方程 (1 右边空间电荷密度 c (x 表示为 :c (x =h [i (x j k (x +l +m (k n o (x +i t (x j k t (x ](2 其中 i (x 是价带中空穴浓度 , k (x 是导带中电子浓度 , l +D (k n o (x是净有效荷正电分立局域态浓度 , it (x是连续局域态上俘获的空穴浓度 , k t (x 是连续局域态上俘获的电子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