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分类及指标范文

煤炭分类及指标范文

煤炭是一种常见的矿物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根据不同的

煤质特性和化学成分,煤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

炭分类及其相关的指标。

一、煤炭的分类

1.根据煤质特性:

煤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四大类。

无烟煤:煤炭中含碳量较高,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的煤,常用于煤气、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锅炉。

烟煤:含烟性较强,适合用于发电厂和一般工业的燃料煤。

褐煤:挥发分较高,含水量较多,燃烧火焰较小,多用于家庭取暖和

小型锅炉燃料。

泥炭:大部分水分含量,低固体含量,多用于户外野营取暖以及燃料

添加剂。

2.根据煤的热值:

煤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几个等热值级别。

无烟煤:热值较高,一般在6000千卡/千克以上。

烟煤:热值一般在5500~6000千卡/千克之间。

褐煤:热值较低,一般在4000~5500千卡/千克之间。

泥炭:热值相对较低,一般在3000~4000千卡/千克之间。

3.根据煤的主要用途: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煤可以分为发电煤、冶金煤、煤制气煤和炼焦

煤等不同类别。

发电煤: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要求煤的热值高、灰分低且含硫量较少。

冶金煤:用于冶金行业,要求灰分低、热值高、燃烧性好。

煤制气煤:主要用于煤制气厂,要求挥发分高、热值适中、灰分低。

炼焦煤:主要用于炼焦厂,要求煤炭具有较高的固定碳和较低的灰分、硫分。

二、煤炭的相关指标

1.热值:煤的热值是燃烧煤所释放的热量,一般以千卡/千克或兆焦

耳/千克表示。煤的热值决定了其燃烧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2.挥发分:煤中在加热时挥发有效的成分,常用以表示煤炭在加热过

程中释放挥发分的能力。

3.灰分: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残留的无机物,主要是煤中的矿物质成分。高灰分会增加燃烧设备的磨损和废气排放。

4.硫分:煤中含有的硫元素的含量,高硫煤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酸

性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5.水分:煤中的水分含量,高水分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能力。

6.固定碳:煤中不挥发的固体有机物质的含量,固定碳越高,煤炭的

热值越高。

7.工业分析: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分析煤炭的相关参数时,常用的指标包括:水分、挥发分、灰分、硫分和固定碳。

煤炭的分类及其相关指标多种多样,不同的煤种和用途对煤炭的要求也各异。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煤炭的分类及其指标,有助于合理选择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煤炭的形成、分类、用途及指标

目录 第一节煤炭介绍 (2) 1、形成过程 (3) 2、成分 (4) 3、伴生元素 (4) 4、分类 (5) 5、用途 (6) 6、采矿方法 (7) 7、储藏量 (7) 8、生态破坏 (7) 9、中国的煤炭资源 (8) 10、政策调整 (10) 第二节煤的形成阶段 (11) 第三节煤炭的种类及用途 (16) 1、煤炭的分类: (16) 2、煤炭的用途: (19) 第四节煤炭分类指标 (25)

第一节煤炭介绍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 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煤炭是一种可以用作燃料或工业原料的矿物。它是古代植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 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是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的。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煤炭分类及指标范文

煤炭分类及指标范文 煤炭是一种常见的矿物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根据不同的 煤质特性和化学成分,煤炭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 炭分类及其相关的指标。 一、煤炭的分类 1.根据煤质特性: 煤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四大类。 无烟煤:煤炭中含碳量较高,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的煤,常用于煤气、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锅炉。 烟煤:含烟性较强,适合用于发电厂和一般工业的燃料煤。 褐煤:挥发分较高,含水量较多,燃烧火焰较小,多用于家庭取暖和 小型锅炉燃料。 泥炭:大部分水分含量,低固体含量,多用于户外野营取暖以及燃料 添加剂。 2.根据煤的热值: 煤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几个等热值级别。 无烟煤:热值较高,一般在6000千卡/千克以上。 烟煤:热值一般在5500~6000千卡/千克之间。 褐煤:热值较低,一般在4000~5500千卡/千克之间。 泥炭:热值相对较低,一般在3000~4000千卡/千克之间。

3.根据煤的主要用途: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煤可以分为发电煤、冶金煤、煤制气煤和炼焦 煤等不同类别。 发电煤: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要求煤的热值高、灰分低且含硫量较少。 冶金煤:用于冶金行业,要求灰分低、热值高、燃烧性好。 煤制气煤:主要用于煤制气厂,要求挥发分高、热值适中、灰分低。 炼焦煤:主要用于炼焦厂,要求煤炭具有较高的固定碳和较低的灰分、硫分。 二、煤炭的相关指标 1.热值:煤的热值是燃烧煤所释放的热量,一般以千卡/千克或兆焦 耳/千克表示。煤的热值决定了其燃烧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2.挥发分:煤中在加热时挥发有效的成分,常用以表示煤炭在加热过 程中释放挥发分的能力。 3.灰分: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残留的无机物,主要是煤中的矿物质成分。高灰分会增加燃烧设备的磨损和废气排放。 4.硫分:煤中含有的硫元素的含量,高硫煤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酸 性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5.水分:煤中的水分含量,高水分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能力。 6.固定碳:煤中不挥发的固体有机物质的含量,固定碳越高,煤炭的 热值越高。

煤炭的参考分类及相关技术指标

煤炭的参考分类及相关技术指标 煤炭: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煤化作用转化而成的富含碳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相应的灰分产率小于或等于50%(干基质量分数)。 在煤炭分类体系中,先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等指标,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再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粘结指数等指标,将烟煤划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粘煤、不黏煤及长焰煤。 无烟煤: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烟煤: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褐煤: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贫煤: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最低的烟煤,不结焦。 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瘦煤:变质程度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大部分能结焦。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较差,耐磨强度低。 焦煤: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生成的胶质体热稳定性好,所得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 肥煤: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 1/3 焦煤: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气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1/2 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弱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不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无粘结性的烟煤。 长焰煤: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 煤炭参数分类: 1、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 ①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以质量分数表示; ②干燥无灰基氢含量(H daf):以质量分数表示; ③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 gr,maf),单位为兆焦每千克(MJ/kg) :以假想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计算所得的高位发热量。 2、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 ①烟煤的粘结指数(G R.I),简记G: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 ②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Y),单位为毫米(mm):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下层面差的最大值。 ③烟煤的奥阿膨胀度(b),以百分数表示:由奥迪贝尔和阿尼二人提出的、以膨胀度b的收缩度a等参数表征烟煤膨胀性和塑性的指标。 ④低煤阶煤透光率(P M):低煤阶煤与硝酸和磷酸的混合酸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反应后产生有色溶液。根据溶液颜深浅,以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作为标准,用目视比色法测定煤样的透视率。 低煤阶煤: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低于24MJ/kg的煤。 透光率(P M):煤在规定条件下用硝酸与磷酸的混合液处理后所得溶液的透光百分率,本标准适用于褐煤和低煤阶烟煤。 灰分(A):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 第一部分煤炭分类及分布 一、煤炭分类 煤炭主要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按照碳化程度分类,煤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依次提高 (1)褐煤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外观呈褐色,光泽暗淡。褐煤含碳量60%~77%,挥发成分占比大于40%,水分含量较高,约为15%~60%,燃点约270°C,化学反应性强,易风化。 (2)烟煤烟煤为褐煤进一步煤化产物,含碳量约80%~90%,含氢量4%~6%,含氧量10%~15%,多具有一定粘结性,挥发物约占10%~40%,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 (3)无烟煤无烟煤是所有煤种中煤化程度最高的煤,具有挥发成分低(挥发分≤10%)、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或少烟等特点。主要对应下游行业为电力、建材和化工。目前无烟煤主要分为块煤、精煤和末煤,其中,块煤的主要下游用途是固定床煤气化生产合成氨尿素等;无烟洗精煤因其热值高、含硫量低等特性被广泛用于高炉喷吹、铁矿烧结、水泥建材等领域。 注:高炉喷吹技术是将粉状煤和高炉热风一起从高炉风口喷入高炉,在风口前燃烧,产生热量和一氧化碳,作为高炉的热量和还原剂,代替部分焦炭进行高炉冶炼,从而节省焦炭、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主要是以无烟煤作为原料洗选而得,部分烟煤也可做为喷吹煤原料。 二、煤炭分布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且具有地域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北富南贫。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为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其中内蒙古和山西产煤占比超50%。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为18.05亿吨,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6.2%、27.0%、17.3%、7.1%。我国煤炭生产重心正加快向资源禀赋好、开采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大秦铁路是我国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运输的货品以动力煤为主,主要承担晋、蒙、陕等省区的煤炭外运任务。港口方面,环渤海地区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港口,其中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港,秦皇岛煤炭价格和库存数据已成为我国煤炭市场的风向标。 三、价格体系 价格体系主要包括微观煤炭价格指标、煤炭企业与电厂的定价机制以及宏观的煤炭价格决定因素。在结算价格构成方面,由于不同的运输储存环境,煤炭结算价格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煤炭具有“资源分布与需求分布空间错位”的特性,即下游需求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而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等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从煤炭出坑到运输至下游发电厂往往长达几千公里,并需要经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路运输等方式,因此运费对下游煤炭用户采购成本会有很大影响,根据煤炭的不同运输状态和销售时交割地点的不同,可将煤炭价格口径分为坑口价、车板价、平仓价等,各自含义如下: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行业。根据其热值、挥发份、灰份和硫份的不同含量,煤炭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下面将重点介绍煤炭的分类及其主要质量指标。 一、煤炭的分类 根据热值和特性,煤炭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几个大类。以下是详细分类: 1.无烟煤:热值较高,易燃烧,无烟无焦。主要包括无烟煤和半焦煤。广泛应用于发电、加热和工业锅炉等领域。 2.烟煤:热值适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烟雾和灰烬,但具有较高的热量。主要适用于工业锅炉和冶金炼焦等领域。 3.褐煤:较低的燃烧热值和相对较高的水分含量。主要应用于发电和 加热。 4.泥炭:含水量非常高,热值较低。主要用作花园土壤改良剂和园林 建设。 1.灰份:煤炭燃烧后残留的无机物质,是煤炭中不可燃的部分。灰份 含量高低与煤炭的挥发份有关,一般来说,灰份含量低的煤炭燃烧性能更好。 2.挥发份:煤炭的挥发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煤炭加热蒸发的水分和 其他可挥发成分的总和。挥发份越高,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越大。

3.硫份:煤炭中的硫化物含量。高硫份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降低煤炭中的硫份含量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4.热值:煤炭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煤炭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煤炭的热值是衡量其能源价值的重要指标,热值越高,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越大。 5.水分:煤炭中的水分含量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一定影响。水分含量高的煤炭燃烧时会消耗大量的热能去蒸发水分,从而影响煤炭的热效率。 6.全硫:煤炭中硫的总含量,包括有机硫和无机硫。高硫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煤炭的分类及其主要质量指标对于合理选择和使用煤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煤炭的分类及其主要质量指标,有助于科学配置能源资源,并开展合理的燃煤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报告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报告 中国煤炭产量居世界之首,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煤炭 资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中国对煤炭进行了分类和分级。本文将介绍中 国煤炭的分类和煤质指标的分级报告。 首先,中国煤炭可以根据其产地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华北煤田、华东煤田和华南煤田。华北煤田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煤 炭具有低灰分、高热值的特点,适合作为燃料使用。华东煤田主要分布在 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煤炭质量普遍较好,适合作为洗煤和高效发电的 原料。华南煤田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煤炭中含硫量较高, 适合作为化工原料使用。 其次,中国煤炭还可以根据其煤质指标进行分级。主要指标包括热值、挥发分、灰分、硫分等。根据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分为六个等级:无烟煤、贫煤、焦煤、肥煤、气煤和长焰煤。 无烟煤是指煤炭的热值较高,挥发分和灰分较低的煤种,适合作为燃 料使用。贫煤是指热值较低、挥发分和灰分较高的煤种,适合作为动力煤 使用。焦煤是指含挥发分较低,适合制作焦炭的煤种,主要用于冶金行业。肥煤是指含挥发分较高,灰分较低的煤种,适合作为洗煤使用。气煤是指 热值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煤种,主要用于生产煤气。长焰煤是指挥发分较低,灰分较高的煤种,适合作为工业锅炉燃料使用。 根据煤炭的质量指标进行分级能够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无烟煤、焦煤和长焰煤具有较高的热值和较低的灰分,适合作为 洗煤和高效发电的原料。贫煤、肥煤和气煤虽然热值较低,但挥发分较高,

适合作为燃料使用。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分类和分级,可以更好地满足 不同行业和用途的需求,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总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通过对其进行分类和煤质指标的分级报告,可以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无烟煤、焦煤和长焰煤适 合作为洗煤和高效发电的原料,贫煤、肥煤和气煤适合作为燃料使用。通 过合理的分类和分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化工等行业。煤炭的种类众多,每种煤炭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下面将对 主要的几种煤炭进行详细介绍。 1.无烟煤:也称为炼焦煤,主要用于钢铁生产中的焦炉炼焦。无烟煤 的煤质较好,含有较低的硫、灰分和挥发分。由于其较高的碳含量,无烟 煤燃烧后煤灰的生成量较少,适合用于发电。 2.烟煤:也称为燃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烟煤的煤质较差,含有 较高的硫、灰分和挥发分。烟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 严重。为了减少烟煤的环境影响,需加装烟气脱硫装置。 3.褐煤:也称为泥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褐煤的煤质较低,含有 较高的水分、硫、灰分和挥发分。褐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并且褐 煤燃烧过程中的烟雾较浓,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煤炭的指标用于衡量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挥发分: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挥 发分越高,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同时也容易产生烟雾和煤尘。 2.灰分:指煤炭中的无机物成分,主要是矿物质。灰分含量高表示煤 炭中杂质较多,燃烧后产生的煤灰量也较大。灰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影响,高灰分煤炭燃烧时易产生结渣现象。 3.水分:指煤炭中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高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同时也增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

4.硫分:指煤炭中的硫含量。硫分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对燃煤设备造成腐蚀。 5.固定碳:指煤炭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主要是炭质。固定碳的含量高表示煤炭中的碳含量高,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也较高。 6.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称为煤的热值。发热量与煤炭的碳含量、挥发分、水分等有关,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除了以上指标,煤炭还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对煤炭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例如,褐煤水分高、质地松散,适合在发电厂附近使用;而无烟煤硫分低、灰分少,适合用于高温工业生产。因此,了解不同种类煤炭的指标及其特点,对合理选择和利用煤炭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六项基本指标

煤炭六项基本指标是什么? 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第六个指标: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煤的发热量表征了煤的变质程度(煤化度),这里所说的煤的发热量,是指用1.4比重液分选后的浮煤的发热量(或灰分不超过10%的原煤的发热量)。成煤时代最晚煤化程度最低的泥炭发热量最低,一般为20.9~25.1MJ/Kg,成煤早于泥炭的褐煤发热量增高到25~31MJ/Kg,烟煤发热量继续增高,到焦煤和瘦煤时,碳含量虽然增加了,但由于挥发分的减少,特别是其中氢含量比烟煤低的多,有的低于1%,相当于烟煤的1/6,所以发热量最高的煤还是烟煤中的某些煤种。鉴于低煤化度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的变化较大,所以,一些国家常用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作为区分低煤化度煤类别的指标。我国采用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来划分褐煤和长焰煤。 (1)发热量的单位 热量的表示单位主要有焦耳(J)、卡(cal)和英制热量单位Btu。焦耳,是能量单位。1焦耳等于1牛顿(N)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 1J=1N×0J1MJ=1000KJ 焦耳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采用的热量单位,也是我国1984年颁布的,1986年7月1日实施的法定计量热量的单位。煤的热量表示单位:J/g、KJ/g、MJ/Kg 卡(cal)是我国建国后长期采用的一种热量单位。1cal是指1g纯水从19.5C 加热到20.5C时所吸收的热量。欧美一些国家多采用15Ccal,即1g纯水从14.5C 加热到15.5C时所吸收的热量。1cal(20Ccal)=4.1816J1cal(15Ccal)=4.1855J

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

《煤炭的各项技术指标》 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时,无益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此刻咱们常报的水分指标有: 一、全水分(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也常常利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二、空气干燥基水分(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分。也可以以为是内在水分,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分”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烧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通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效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份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尽是煤中固有成份,还有部份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肯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肯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利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按照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 FCad=100-Mad-Aad-Vad (100-干燥基水分-燥基灰分-干 燥基挥发份); FCd=100-Ad-Vd(100-灰分-挥发份) FCdaf=100-Vdaf(100-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份地域要求在0.6和0.8以下,此刻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常利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六指标:煤的发烧量 煤的发烧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烧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如果利用煤的发

煤炭的各种指标

煤炭的各种质量指标 1发热量(Q): 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 发热量国际单位是百万焦耳/千克(MJ/kg)常用单位: 大卡/千克,换算关系是:1MJ/kg= 239."14kcal/kg;1J= 0.”239kcal;1cal= 4.”18J。 国际贸易通用发热量标准为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ad),它较为准确的 反映煤的真实品质,不受水分等外界因素影响。在同等水分、灰分等条件下,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比受到基低位发热量高 1.25MJ/kg(300kcal/kg)左右。 2挥发分(V): 是指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 一。"一般来说,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的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3灰分(A): 灰分的来源和种类,煤灰几乎全部来源于煤中矿物质,但是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的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横大。我们一般所说的煤的灰分实际就是煤灰产率,煤中的矿物质和灰分的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种:

(1)原生矿物质: 它是原来存在于成煤植物中的矿物质,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难用机械的方法将其分开。它燃烧后形成母体灰分,这部分数量很少。 (2)次生矿物质: 当死亡植质堆积和菌解时,由风和水带来的细粘土、沙粒或由水中的钙、镁、铁离子生成的腐植酸盐及FeS2等混入而成,在煤中成包裹体存在。用显微镜观察煤的光片或薄片时,如它们均匀分布在煤中,并且颗粒很细,则难与煤分离;如它们颗粒较大,比重与差很大,并在煤中分布不均,则把煤破碎后尚可能将它们洗选掉。 煤中的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合称为内在矿物质。来自于内在矿物质的灰分,称为内在灰分。一般次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不多,仅有少数煤层中次生矿物质较多,如迁移堆积形成的煤层就是如此。 (3)外来矿物质: 这种矿物质原来不含于煤层中,它由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和夹研层中的研石所形成的。就其数量多少,根据开采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波动。它的主要成分是 SiO2A1203也有一些CaSO3CaSO4FeS2。这类矿物质应通过加强质量管理、灵活利用炸药、巩固坑道、合理采煤并通过转筒筛选机筛选和手选的方法予以减少。外来矿物质的块度,比重越大越容易分离,可用一般选煤的方法将它除掉。外来矿物质在煤燃烧时形成的灰分称为外在灰分。 4水分(M): 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Wwz: 外在水分是指在煤开采、运输和洗选过程中润湿在煤的外表记忆大毛细孔(直径>10-5厘米)中的水。它几机械方式与煤连结着,较易蒸发,其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相等。在空气中放置时,外在水分不断蒸发,直至煤中水分的蒸汽 压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为止,此时失去的水分就是外在水分。 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应用煤,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风干煤。外在水分的多少与煤粒度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分为十四大类,24小类,大类为: 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硬度高,不易磨碎。纯煤的真密度为1.4—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少数电厂也用。. 2)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 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

4)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5)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6)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7)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8)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中等挥发分,一般大于18%—30%,大多能单独炼焦。Y值一般大于12%—25%,主要是炼焦用。

9)气煤:是煤化程度最底的炼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大于3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5—25mm,隔绝空气加热能产生大量煤气和焦油。主供炼焦,也作为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煤质低灰低硫,可选性好,是我国炼焦煤中储量最多的一种。 10)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挥发分一般为24%—4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炼焦,也作动力用煤。 11)弱粘煤:粘结性较弱,煤化程度较低的煤,介于炼焦煤和非炼焦煤之间,结焦性较好,低灰低硫高热量,可选性较好。部分炼焦,多部分作动力煤和民用。 12)不粘煤:挥发分相当于肥煤和肥气煤,但几乎没有粘结性,水分高,发热量低,主要作动力煤。

我国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我国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按照2010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T 5751-2009体系中,先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等指标,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再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粘结指数等指标,将烟煤划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及长焰煤。 一、无烟煤 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硬度高,不易磨碎。纯煤的真密度为1.4-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部分用作电厂动力煤、钢厂烧结煤和喷吹煤。 二、烟煤 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多数能结焦。 1)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 2)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配煤。 4)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挥发分大于10-28%,大多能单独炼焦。G值大于50-65,Y值不大于25,主要是炼焦用。 5)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挥发分大于10-37,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炼焦,单独炼焦产生较多的横裂纹。 6)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

煤炭的分类

煤炭的分类 煤炭是指黑色或黑褐色的,有臭味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主要由古代生活在水中的植物遗体埋藏后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转变而成。 目前,全世界已知煤炭储量有1390。 3亿吨,其中有4。 6亿吨是可以利用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世界的煤炭资源,有25%左右储存在中国,其余75%分布在其它各国,中国和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煤炭生产国。 人们把煤按颜色、质地、可燃性等加以分类。目前,世界各国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四种: 1。 煤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用途分为动力用煤,工业用煤,民用煤;根据外观形状分为末煤,块煤,粉煤;根据形态分为煤球,型煤,散煤;根据密度分为密煤,散煤。动力用煤一般是挥发分高、灰分低的褐煤和长焰煤。工业用煤有洗混煤和炼焦用煤两大类。民用煤一般是发热量较高、含硫量较低的烟煤,以及少量的气煤、肥煤。 现在社会中,一般说到煤,都指得是工业用煤。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煤球叫做“蜂窝煤”,这并不表明蜂窝煤就是工业用煤。蜂窝煤只不过是外观像蜂窝状的煤球罢了。在农村,人们还常用蜂窝煤作燃料取暖。人们之所以认为蜂窝煤是工业用煤,只是因为煤球、蜂窝煤的形状与工业上用的蜂窝煤很相似,而且又是一种商品。而实际上,农村用的蜂窝煤一般都是作生活燃料用的。工业用煤还有洗混煤、焦炭、瘦煤、贫煤、无烟煤、天然焦等,它们的密度一般比蜂窝煤要大。为什么要对煤进行分类呢?

我们知道,所谓煤炭是由古代生活在水中的植物遗体堆积而成的,这些植物遗体在地层下面堆积了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由于地壳的变动,才露出地面成为煤层。所以说,煤是堆积在地层下的植物遗体。我们人类是由古代的原始人进化而来的,因此也属于古代的植物。人类与其它的高等动物一样,体内也含有碳。所以,煤也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转变成了人类的肉体和智慧。因此,古代的植物就是古代的动物。所以,从本质上讲,煤也是古代的动物。所以说,煤既是古代的植物,也是古代的动物。

煤的分类及密度

煤炭的分类及密度 (1)真密度或称实情对密度( TRD),指单位体积(不包含煤的全部孔隙)煤的质量。 真密度指的是 20℃时,单位体积(不包含煤中全部孔隙)煤的质量。利用 不一样物质(如氦、苯、甲醇、水、正己烷等)作为置换物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煤的真密度。因为煤中最小直径约为 0."5-1nm,而氦能完整进入煤的孔隙内。 影响真密度的要素 1.成因种类的影响 不一样成因的煤密度是不一样的,腐植煤的真密度比腐泥煤大。 2.煤化程度的影响 煤化程度低的时候,真密度增添迟缓;靠近无烟煤时,真密度增添很快。 泥炭 0."72 g/cm3 ;褐煤 0."8~ 1."35 g/cm;烟煤 1."25~ 1."50 g/cm;无烟煤 1."3~ 1."90 g/cm。 3.煤岩的影响

4.矿物质的影响 (2)视密度或视相对密度,指单位体积(只是包含煤粒内部孔隙)煤的质 量。用 ARD表示。 煤的视密度能够用于计算煤的埋藏量。 (3)堆密度或称散密度,指单位体积(包含煤粒内部孔隙和外面缝隙)煤的 质量。聚积密度的大小除了与煤的真密度相关外,主要决定于煤的粒度构成和 聚积的密实度。聚积密度对煤炭生产和加工利用部门在设计矿车、煤仓以及估 量煤堆重量、炼焦炉炭化室随和化炉的装煤量等方面有很大的实质意义。 以上三种密度的数值挨次减少 1)无烟煤( WY) 无烟煤的特色是固定碳高,挥发份低,纯煤真密度(TRD)高达 1."35~ 1."90g/cm3 ,无粘结性 ,燃点高 ,一般达 360~420℃左右 ,焚烧时不冒烟。这种煤又分 01 (年迈), 02(典型)和 03(年青)三个小类,此中北京、晋城和阳泉矿区的无烟煤分别为 01 号、 02 号和 03 号无烟煤的代表。 无烟煤主要作民用燃料和合成氨造气原料;低灰、低硫且质软易磨得无烟 煤不单是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用的复原剂与燃料,并且还能够作为制造各样 碳素资料(如碳电极、炭块,阳极糊和活性炭、滤料等)的原料;某些无烟煤 制成的航空用型煤还能够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 2)贫煤 贫煤是烟煤中变质程度最高的一小类煤,呈不黏性或轻微的粘结,在层状 炼焦炉中不结焦。

焦煤的各项指标范文

焦煤的各项指标范文 焦煤是一种用于生产高品质焦炭的煤炭类型。它是活性煤中的一种, 含有高水平的纯碳与低水平的杂质。焦煤中的特殊成分使其成为铁矿石的 主要燃料,并且广泛用于钢铁与铁合金工业。 化学指标: 1.固定碳含量:焦煤中的固定碳含量一般在75%至95%之间。固定碳 含量越高,焦炭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 2.挥发分含量:焦煤中的挥发分含量一般在5%至40%之间。挥发分含 量越高,焦炭的孔隙度越高,燃烧性能也越好。 3.硫含量:焦煤中的硫含量一般在0.3%至2%之间。硫含量越低,石 煤燃烧产生的硫气体排放越少,对环境污染也越小。 4.水分含量:焦煤中的水分含量一般在3%至8%之间。水分含量越低,焦炭的能量损失越少。 5.灰分含量:焦煤中的灰分含量一般在2%至20%之间。灰分含量越高,焦炭的质量越差,燃烧性能也越差。 6. 高位发热量:焦煤中的高位发热量一般在24MJ/kg至35MJ/kg之间。高位发热量越高,焦煤的燃烧性能越好。 物理指标: 1.粒度:焦煤的粒度要能满足冶金炼焦的需要。一般来说,焦煤的粒 度应分为不同大小的颗粒,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焦炉。

2.密度:焦煤的密度对于焦炉操作和煤气分离过程非常重要。高密度 的焦煤可以提高焦炉的炉料热值。 3.强度:焦煤的强度决定了其在焦炉内的物理稳定性。高强度的焦煤 可以减少焦粉的产生。 燃烧指标: 1.焦炭产率:焦煤的性能可以通过焦炭产率来衡量。高质量的焦煤可 以产生更高比例的焦炭,同时产生的煤气含量也相对较少。 2.可燃物损失率:焦煤在燃烧过程中,部分碳会转化为二氧化碳或一 氧化碳气体,这称为可燃物损失。这个损失率越低,说明焦煤具有更高的 可燃性能。 除此之外,焦煤的灰熔融性、焦渣气化性、固结指数等指标也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焦煤在焦炉内的加工性能和炉渣处理能力。 总之,焦煤的各项指标对于冶金工业的稳定运行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良好的焦煤质量可以提高焦炭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并且降低生 产成本。因此,在选购和使用焦煤时,不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应根据其具 体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焦煤品种。

各种煤炭特征及技术指标

各种煤炭及其基本特征 一、无烟煤(WY)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 25000~32500kJ/kg ,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 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 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 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 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 02 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 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如北京、晋城、阳泉分别为01、02、03 号无烟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 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 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 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 6000-6500 千卡 / 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破碎率 +磨损率 /% ≤3 密度 /g ·㎝3 1.4~1.6

挥发分﹤10% 含泥量 /% ≤4 盐酸可容率 /% ≤3.5 密度大于 1.8g/cm3 含量 /% ≤8 粒径范围 /mm0.8~1.8(双层);0.8~1.6 (三层) 粒径小于下限颗粒 /% ≤3 粒径大于上限颗粒 /% ≤2 二、贫煤(PM) 贫煤是是烟煤的一种,对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的称谓,不粘结或 微具粘结性。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这种煤 着火温度高,燃烧时火焰短,但发热量高,燃烧持续时间长。一般挥 发份 >10%~20%,含碳量高达90%,含氢量一般在4%~4.5%。贫煤一 般用作炼焦配煤。 贫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10%~20%,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 黏结指数G≤5。贫煤在加热时,不软化,不熔融;在层状炼焦炉中 不结焦。单独炼焦时,不能结成焦块,为非炼焦煤。贫煤燃烧时火焰 短,耐烧,通常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在瘦煤供应严重不足,而炼焦 配合煤中又有足够黏结组分时,可少量配入贫煤作为瘦化剂。当配入 贫煤时,宜将贫煤进行细粉碎,以防止在焦炭中形成裂纹中心。 三、贫瘦煤(PS)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煤炭分类及个别指标介绍

1、粘结性: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经过胶质状态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有的煤不 仅自身有粘结能力,而且还能将其它惰性物体粘结在一起。煤的这种性质叫煤的粘结能力。有粘结性 的煤不一定有粘结能力,有粘结能力的煤一定有粘结性。 2、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3、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关系密切,结焦性包括保证结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所有性质,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粘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就好〔如肥煤〕。但结焦性好的煤,其粘结性一定好。 4、煤是不均一的物质,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属于活性物质,在热解过程上能熔融并产生活性键成分,具有粘结性;而惰质组为惰性成分,在热解过程中不能熔融,不产生活性成分,不具备粘结性。但惰性成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缺少或过盛都对炼焦不利,都会导致焦炭质量下降。 5、测定煤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根据胶质体的数量和性质进行测定,如胶质层厚度、基氏流动度、奥亚膨胀度等。 ②根据煤粘结惰性物料能力的强弱进行测定,如罗加指数和粘结指数等。 ③根据所得焦块的外形进行测定,坩埚膨胀序数和葛鑫指数等。 6、胶质层最大厚度Y:表示胶质体的数量,是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重要指标, 当Y<10mm 或Y>25mm 时Y 值测不准。 最终收缩度X:可以表征煤成焦后的收缩情况,通常收缩度大的煤炼出的焦炭 裂纹多,块度小,强度低。最终收缩度主要与煤化程度有关,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最终收缩度变小。另外,对煤化程度相同的煤,其最终收缩度与煤岩成分也有关系,稳定组的收缩度大,镜质组次 之,惰质组最小。 粘结指数G R丄〔简G〕:表征区分烟煤粘结性的一种指标。对强粘结性和弱粘结性的煤区分能力较高。测定原理是基于有粘结能力的烟煤在炼焦过程上具有粘结本身或惰性物质〔如无烟煤〕的能力。通过测定焦块的耐磨强度来评定烟煤的粘结性大小。

(2021年整理)煤炭分类及指标

煤炭分类及指标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煤炭分类及指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煤炭分类及指标的全部内容。

1、粘结性: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经过胶质状态生成块状半焦的能力。有的煤不仅自身有粘结能力,而且还能将其它惰性物体粘结在一起。煤的这种性质叫煤的粘结能力.有粘结性的煤不一定有粘结能力,有粘结能力的煤一定有粘结性。 2、结焦性:是指在工业条件下将煤炼成焦炭的性能。 3、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关系密切,结焦性包括保证结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所有性质,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粘结性好的煤,结焦性不一定就好(如肥煤).但结焦性好的煤,其粘结性一定好。 4、煤是不均一的物质,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属于活性物质,在热解过程上能熔融并产生活性键成分,具有粘结性;而惰质组为惰性成分,在热解过程中不能熔融,不产生活性成分,不具备粘结性。但惰性成分也是不可缺少的,缺少或过盛都对炼焦不利,都会导致焦炭质量下降。 5、测定煤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根据胶质体的数量和性质进行测定,如胶质层厚度、基氏流动度、奥亚 膨胀度等. ②根据煤粘结惰性物料能力的强弱进行测定,如罗加指数和粘结指数等。 ③根据所得焦块的外形进行测定,坩埚膨胀序数和葛鑫指数等。 6、胶质层最大厚度Y:表示胶质体的数量,是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重 要指标,当Y〈10mm或Y>25mm时Y值测不准。 最终收缩度X:可以表征煤成焦后的收缩情况,通常收缩度大的煤炼出的焦炭裂纹多,块度小,强度低。最终收缩度主要与煤化程度有关,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最终收缩度变小。另外,对煤化程度相同的煤,其最终收缩度与煤岩成分也有关系,稳定组的收缩度大,镜质组次之,惰质组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