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阴阳 执简驭繁

二、八纲辨证源流

《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王执中《伤寒正脉》张三锡《医学六要》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气血阴阳(二)何谓表里辨证:

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 外内浅深 里证——病较深重

2.辨别病势的进退——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

1.定义: 六淫 疫毒 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

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病机要点:

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 外邪客于

皮毛肌腠

肺气上逆—咳嗽

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 4.表证特点:

(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 (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

(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3)风湿遏表证(风湿表证):

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4)燥邪犯表证(外燥证):

恶寒发热、口鼻咽干燥、干咳、痰少而粘、苔干、脉浮。

(5)暑湿袭表证:

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 (6)风袭表疏证(太阳中风证、表虚证):

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缓。 (五)里证:

1.定义: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2.成因: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直中”;

(3)情志内伤损伤脏腑气血(虚)

饮食劳倦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实)

3.里证特点:

(1)多见于外感病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病中。

(2)凡不是表证、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均属里证范围。

(3)里证范围广泛,同属里证,但有浅深之别。

轻浅——在腑、在上、在气

深重——在脏、在下、在血

(4)基本证候特点: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5)起病可急可缓,病位较深,一般病情相对于表证较重,病程较长。

(6)治法复杂,不如表证易取效。

4.里证证型: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

(六)半表半里证(少阳病证)

1.定义:指外感病邪在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七)表里证鉴别要点

二、寒热辨证

(一)何谓寒热:

寒——病理性质具有“阴”的属性特征“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热——病理性质具有“阳”的属性特征(张景岳)

(二)何谓寒热辨证:

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三)寒热辩证的意义:

1.分析病邪属阴属阳,

2.分析机体阴阳盛衰,

3.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法提供依据。

(四)寒证:

1.定义: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2.成因:

起病急骤

体质壮实

阴寒偏盛

阳气虚弱病程长,

恶寒、畏冷、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诞、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

4.病机要点:

实——阻遏阳气形体失于温煦——恶寒畏冷,肢冷蜷卧,

冷痛,舌淡,

,筋脉拘挛作痛,

伸不利,冷厥不仁,脉紧或迟,舌青,

5.寒证证型:

(1)表寒证(寒邪侵袭肌表)

(2)里实寒证: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痛拒按,肠鸣泄泻,或痰鸣喘嗽,口淡多涎,小便清,舌淡(青)苔白润,脉迟或紧。

如寒邪客肺证,胃寒证,寒滞肝脉证,寒凝心脉证。

(3)里虚寒证:(阳虚证):侧重正虚

精神不振(重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五更泄),小便清长,少气乏力,舌淡胖嫩,苔白润滑,脉微或沉迟无力。

如心阳虚证,脾阳虚证,肾阳虚证,胃阳虚证。

(五)热证:

1.定义:是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2.成因:

火热阳邪侵袭(六淫

) 过服辛辣温热

体内阳热之气过盛 虚热证阴液耗损,虚阳偏盛, 形体虚弱

3.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

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等各类热证的常见症状。

4.病机要点: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面红目赤,舌红苔黄,火性燔灼,内扰脏腑——烦燥不宁; 易伤津耗气 消烁津液——口渴欲饮,小溲短黄,大便干结; 迫津外泄——出汗;

气随津伤——日久可见少气懒言,肢体乏力,神疲;

实:(高热神昏谵语)抽搐,角弓反张;

虚:手足蠕动,震颤;

火热致气血壅滞血腐肉败——痈疖疮疡。 5.热证证型:

(1)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痛,有汗,咳嗽痰黄而粘,脉浮数。

(2)里实热证:壮热喜冷,或自觉身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

便秘,小溲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滑、数、实。

如心火上炎证,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胃热证

(3)里虚热证(阴虚证):形体消瘦,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溲短赤,便干,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如心阴虚证、肺阴虚证、肝阴虚证、胃阴虚证、肾阴虚证。

6.寒热证鉴别要点 三、虚实辨证

(一)何谓虚实:

实——邪气盛实,“邪气盛则实”,

虚——正气虚弱,“精气夺则虚”。 (二)何谓虚实辨证:

用以概括和辨别邪正盛衰的二个纲领。 (三)虚实辨证的意义:

了解病体邪正盛衰,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提供治疗依据。 (四)实证: 1.定义:

感受外邪 邪气壅盛 表现为有余、亢 是对人体

阴阳气血失调 正气不虚为

盛、停聚特征 体内病理产物蓄积 基本病理 的临床证候 2.病因病机:

(1

(2 痰饮、水、湿、脓 壅聚停积

气机阻滞 瘀血,宿食 于体内 3.实证特点:

(1)症状:以有余结实的症状为主,如寒热显着,疼痛剧烈,呕吐咳

嗽明显,二便不通,脉实为突出表现;

(2)疾病新起或暴病,病情剧烈,体质壮实;脏腑机能障碍或亢进。 4.实证证型

风证,表寒证,暑病,湿证,表热证,外燥证,疫病,痰证,

饮证,水肿(实证),食积,虫积,气滞,血瘀,脓毒等。

(五)虚证:

1. 定义: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着,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

特征的各种证候。 2.病因病机:

(1)失天禀赋不足

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

(2)后天失调 思虑太过,悲哀卒恐 耗伤阴 劳倦过度 阳气血

房室不节→耗损肾精元气脏腑功能减退

(3)疾病耗损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减退

汗吐下太过

出血,失精

3.虚证特点:

(1)症状:以脏腑虚弱证候为主要表现;

(2)病程长,病势缓,体质虚弱,脏腑机能减退。

4.虚证证型: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津液不足证等。

四、阴阳辨证:

(一)何谓阴阳——同中基阴阳属性划分。

(二)何谓阴阳辨证:

是用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特点;对疾病的性质,临床证候进行属阴、属阳范畴划分的辨证方法。

(三)阴阳辨证的意义:

1.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概括——证候分类的总纲;

2.阴阳可概括其他六纲——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二纲六要”。

(四)阴证阳证归类特点:

1.阴证:不同的疾病,表现出的阴证证候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

畏冷肢凉,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

大便溏泄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2.阳证:不同的疾病,表现出的阳证证候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

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降,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五)阴证阳证的鉴别:

四诊阴证阳证

问 恶寒畏冷,喜温,食少乏味,不渴或 身热,恶热,喜凉,恶食,心烦,

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 口干渴引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

干硬,或秘结不通,或奇臭

望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 面色潮红或通红,狂躁不安,口唇

力,精神委靡,舌淡胖嫩,舌苔润滑 燥裂,舌红降,苔黄燥或黑生芒刺

闻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 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

气短 喘促痰鸣

切 腹痛喜按,肢凉,脉沉、细、无力 腹痛拒按,肌肤灼热,脉浮、数、

洪、大、滑、有力

阴盛证——实寒证 阴虚证

实证 阳盛证——实热证 虚证 阳虚证 阳亢证——本虚标实证 虚阳浮越证

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 证候相兼:是从病位表里,病性寒热,邪正盛衰虚实

等不同角度对病情进行综合辨别。

广义:各种证候相兼存在。

狭义:疾病每一个阶段 病位——表里

每方面 表(

实)寒证 证候至少应由 病性——寒热 一项综 表(实)热证 邪正斗争—虚实 合而成 表虚证 里实寒证 *相兼关系是八纲之间必然关系。 里实热证 里虚寒证 里虚热证 二、证候错杂:

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病位错杂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单一 表里实寒证

表里实热证

表里证候 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单一 ——表实寒里实热证 错杂类型 表里同病,虚实错杂,寒热单一 ———表实寒里虚寒证

临床最基

表寒里热

表寒里热

表里同病

表实热里虚热证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错杂——表实寒里虚热证

脏腑 寒热虚实

里证范围广 气血阴阳精津 证候错杂 骨髓

错综复杂 三、证候的转化

八纲相互

对立的 相互转化→本质与现象均已改变 证候之间 *说明疾病的可变化性 相兼、错杂与转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错杂证候

相兼 转化证候 (一)表里出入

1.辨别表里出入的意义:对预测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及时改变治法,及时截断,扭转病势或因势

利导均具重要意义。 2.临床类型:

(1)表证入里:指先有表证,而后出现里证,同时表证随之消失。 邪盛或正虚

表证 病邪入里→里证 外感病(初)中期阶段 失治、误治 病位由浅入深 病势发展

(2)里邪出表:指在里的某些病邪有向外透达之势,是邪有出路的趋势,对疾病痊愈有利。

pei 1.寒证化热:指原为实寒证,后出现实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的证候。 (1)成因:①外感寒邪未及时消散,机体阳气偏盛,阳郁内热;②寒湿之邪郁遏,机体阳气不衰; ③寒证使用温燥之品太过;

(2)临床意义:人体正气尚强,阳气较为旺盛;提示正气尚能抗御邪气; 2.热证转寒:原为实热证,后出现实寒证,而热证随之消失的证候。 (1)成因:

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

邪热毒气严重

耗伤正气

机能衰败 虚寒证——渐变

热证失治、误治 正不胜邪 阳气散失 亡阳证——突变 (2)临床意义:邪衰正虚,阳气耗伤处于衰惫的状态,

提示正不胜邪,病情险恶。

总之:寒热转化,是邪正力量对比所决定,关键在于机体阳气盛衰。 (三)虚实转化 1.实证转虚:

病邪耗伤正气 实证邪气渐却

虚证 阳气阴血受伤 2.虚证转实:

四、证候真假

疾病危重阶段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掩盖了病情真象(本质)。 寒热真假 虚实真假 (一)寒热真假

有时会出现一些与病的本质 寒极似热—真寒假热 相反假象(症状,体表体征) 热极似寒—真热假寒 1.真寒假热——里虚寒重证

指内有真寒,外见某些假热的证候,实为阳虚阴盛而虚阳浮越的“虚阳浮越证”, 古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

(1)病因病机:久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 ——虚阳浮越 (2)临床表现: *说明疾病严重时的表象复杂性。

2.真热假寒证——里实热重证

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也称“热极肢厥证”,古称“阳盛格阴证”。

(1)病因病机: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布达于外所致。

(2)临床表现:

3.寒热真假的鉴别

①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面色,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多是如实反映疾病本质,故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综合判断。

②假象的出现都有与之相反的真象的存在。

③简要辨别法:真寒假热证小便清白,真热假寒证小便红赤。

(二)虚实真假:

1.真实假虚证:指本质为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现象)症状(“大实有嬴状”)。

病因病机:热结胃肠

痰食壅积

湿热内蕴

瘀血停蓄

② 临床表现:

2.真虚假实证: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盛实现象。“至虚有盛候”

(1)病因病机:

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气机不畅。

(2)临床表现:

3.虚实真假的鉴别:

(1)病人整个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

(2)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

(3)舌质的嫩胖与苍老(前者虚,后者实);

(4)脉象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

4.虚实真假与虚实夹杂的区别:

(1)虚实真假可兼有虚实夹杂,但以前者为主,临证时,以“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之法可取效。

(2)虚实夹杂则应视虚实二者孰轻孰重而采用扶正祛邪法方可取效。

第四节八纲辨证的意义

一、用八纲辨别归纳证候,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

二、八纲是对辨证诊断提出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

三、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其他辨证分类方法则是八纲辨证的具体

深化。

四、八纲概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完善。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真寒假热,真热假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二、简答题:

1、何谓八纲,八纲辨证?

2、表证的临床表现如何?

3、表证有何特点?

4、里证的成因有哪些?

5、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如何?

6、如何从症状上鉴别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7、热证的临床表现如何?如何区别里实热证与里虚热证?

8、寒证的临床表现如何?如何区别里实寒证与里虚寒证?

9、如何区别寒证与热证?

10、实证与虚证的病因病机要点是什么?

11、八纲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各自的意义如何?

12、八纲相兼证候有哪些?

13、八纲错杂证候有哪些?

14、八纲的转化证候有哪些?

15、八纲的真假证候有哪些?

16、如何鉴别寒热真假?

17、如何鉴别虚实真假?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讲义 细目一:概述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意义:辨别疾病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 细目一:八纲 一、表里: 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表——皮肤、肌腠、经络。 里——气血、脏腑、骨髓。 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表证---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里证---证候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主要审察寒热症状,内脏证候是否突出,舌象、脉象等变化。 二、寒热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鉴别 三、虚实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四、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阴阳是辨别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 阴证: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细目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转化、证候真假四个方面 1.证候相兼:临床常见的八纲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2.证候错杂 指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3.证候转化 指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位、病性,或邪正盛衰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 证候的转化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4.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某些疾病在病情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掩盖着病情的真象。 证候真假的内容主要包括寒热真假与虚实真假。 (1)寒热真假 当病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一些与其寒、热本质相反的“假象”症状或体征,即所谓真热假寒、真寒假热。 真寒假热 概念: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又称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 真热假寒 概念: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 机理:阳热内盛,格阴于外,又称阳盛格阴。 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1.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 A. 感受外邪所致 B. 起病一般较急 C. 必发展成里证 D. 病较轻病程短 E. 恶寒发热并见 2.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 阳气亏虚 B. 阴液不足 C. 阴寒内盛 D. 阴邪致病 E. 阴气偏盛 3.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A. 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 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 C. 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 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 E. 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4.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

A. 病情一般较重 B. 无表证特征证候 C. 都是慢性起病 D. 病程一般较长 E. 以脏腑证候为主 5.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 A. 肝胆病证 B. 少阳病证 C. 气分病证 D. 中焦病证 E. 厥阴病证 答案解析 1. C 【答案解析】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常见临床表现有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等,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不一定发展成里证。

2. B 【答案解析】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阴液不足易致阴虚而非寒证。 3. D 【答案解析】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者属里证;寒热往来者属半表半里证。 4. B 【答案解析】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不同的里证,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故很难用几个症状全面概括,但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5. B 【答案解析】半表半里证多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特有表现,且舌苔变化不明显。与少阳病证类似。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 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 (1)表证的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 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 (1)寒证的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 (2)热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 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 (1)虚证的临床表现 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 2.阳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热证、实证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八纲辨证总结 细目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一证候相兼的内容 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 要点二证候错杂的内容 证候错杂指疾病的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要点三证候转化的内容 1.表里出入:由表入里、由里出表 2.寒热转化:寒证化热、热证转寒 3.虚实转化:实证转虚、虚证转实 要点四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1.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热极肢厥证、阳盛格阴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1、八纲的概念: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2、八纲辨证:通过对四诊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病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3、八纲辨证的意义,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按其类别、病位、性质及邪正盛衰,分别归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证候。其中阴阳又可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虚、寒证为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4、八纲之间的关系,八纲不仅可以单独出现,同时又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八纲相兼,二纲或两纲以上证候同时出现,为八纲相兼,如表寒、表热、虚寒、虚热、里虚寒、里虚热等等。 (2)八纲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八纲可相互转化,如表里转化、虚实转化、寒热转化、阴阳转化。 (3)八纲真假:在疾病的一定阶段,八纲可有真假证出现,如实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证。 第一节表里 1、表、里的概念: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则脏为里,腑为表。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存病属里。 2、表里辨证的适应范围及意义:表里辩证适用于外感病,其意义可察知病情的轻重、病位深浅及病势转归。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3、表、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4、表、里证关系。 一、表证

[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症见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 [证候分析]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部而发热。卫气受遏,外不能温 煦肌表,则恶风寒。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以致头身疼痛。肺失宣肃,且见鼻塞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均为邪气在表之征。 二、里证 [概念]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脏阴、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里证具有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的特点,其症状见寒热虚实辨证及脏腑辨证等章节。 [证候分析]详见各里证的不同证候内容。 三、半表半里证 [概念]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里;或里邪透表,尚未出于表,邪正相搏于半表半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详见六经辨证中的少阳证。 [证候分析]详见六经辨证中的少阳证, 四、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辨别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病证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一般说来,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的属表证;但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变化,脉浮主表证,脉沉主里证。 五、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一) 表里同病 [概念]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 [临床表现]表里同病常见有三种情况:表里同时受病;表证末罢,又及于里;里病末愈,又加新感。 由于表证和里证往往与寒热虚实相关,所以表里同病有多种证候。临床常见的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 [证候分析] (详见寒热虚实辨证)。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

中医八纲辨证纲要详解 八纲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 一、八纲辨证源流: 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二、八纲的概念: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三、八个辨证的纲领: 1、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2、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3、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4、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第一节】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里的相对性:↓↓ ↓ 表里的狭义性:↓↓↓ 表--躯壳、腑、经络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里--脏腑、骨髓 表证: 1、概念: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时所产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3、表证的特点:起病急,病程较短,病位浅,病情较轻,除肺以外,一般不影响其他脏腑。

广州中医诊断学教学 里证: 1、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里证的病因: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 3、七情、饮食、劳倦等。 3、临床表现:无寒无热,但寒不热,但寒不热,脉沉,舌象有明显变化,有内脏症状 4、范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的特定证侯,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畴,即“非表即里” 5、特点:病因复杂,病情较重,影响气血,病位深而广泛,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 表证里证的鉴别↓↓↓ 表证:↓↓↓里证:↓↓↓ 寒热情况:恶寒发热并见但发热或单畏寒 脏腑症状:不突出突出 病程的长短:短长 舌象、脉象:舌象无明显变化,脉浮舌象有明显变化,脉沉 半表半里证: 概念: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第二节】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①寒证 概念:寒邪偏盛或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侯。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之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之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中医诊断学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中公卫生招聘考试网带着大家复习八纲辨证的内容。 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真假、证候转化四个方面。 1.证候相兼 广义的证候相兼,是指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本处所指为狭义的证候相兼,即指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相反的证候存在。 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表虚证: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 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甚喘,身疼痛。 里寒证:面白,腹部冷痛,喜温,小便清长。 里热证:面红,口干苦,喜冷,小便短赤。 里虚证:气短神疲,腹痛喜按,食少便溏。 里实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胀满便闭。 虚寒证:面色恍白,肢冷畏寒,下利清谷,舌淡白胖大,脉弱。 实寒证:面色苍白,肢冷恶寒,腹部冷痛,舌淡苔白,脉紧。 虚热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少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热证:壮热,烦渴喜饮,神昏谵狂,便秘,舌红苔黄厚而干燥,脉洪数或滑数。 "证候相兼",是从表里病位、寒热病性、虚实病性等不同角度,对病情进行综合辨别。 2.证候错杂 证候错杂是指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不仅表现为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的性质相反,因而证候显得相互矛盾、错杂。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考察。证候间的错杂组合关系有四种情况:第一类是表里同病而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如表里实寒证、表里实热证等;第二类是表里同病,且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虚寒证、表实热里虚热证;第三类是表里同病,且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有表实寒里实热证,即"寒包火"证;第四类是表里同病,且寒与热、虚与实的性质均相反的证候,除可有表实寒里虚热证外,其余组合临床极少见到。 3.证候真假 某些疾病在病情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以掩盖病情的真象。所谓"真",是指与疾病的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所谓"假",是指疾病表现的某些不符合常规认识的所谓假象,即与病理本质所反映的常规证候不相符的某些表现。对于证候的真假,必须认真辨别,才能去伪存真,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往往造成误诊。 4.证候转化 八纲中相互对立的证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证候转化,大多是指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本质与现象均已变换,因此它与证候的相兼、错杂、真假等概念皆不相同。但应看到,在证候转化这种质变之前,往往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在真正的转化之先,又是可以呈现出相兼、夹杂之类证候关系的。

中医诊断学的八纲辨证详解

一、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 (1)表证分: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 (2)表证转归:表证→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3)里证成因分三类:①表证因外感邪气太盛或误治或失治,使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邪正交争于里形成里证。 ②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直中”为病。 ③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失调或气血津液等受病。 (4)表里证的鉴别要点:寒热、舌象、脉象。

三、虚实证 (1)虚证病因: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后天失养两个原因,以后天失养多见,其中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房室过度等致病因素最为常见。

(2)实证病因:①外感六淫、疫疠等邪气侵袭机体。②因精神因素、劳逸、饮食不节等使脏腑机能失调,气机郁滞,产生火热、宿食、痰瘀、水湿等邪气停聚于体内。 (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寒之品使阳气逐渐耗伤。+③年高体衰致阳气不足。 (2)阴虚证证候分析:阴虚证病因有四:①内伤杂病日久耗伤阴液。+②实热证中热邪伤阴或气郁化火日久耗伤阴血。+③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之品,耗伤阴液。+④年高体衰而阴血亏虚。 (3)阳虚证的发展与演变: ①阳虚证是气虚证演变发展来的,阳虚与气虚常常同时存在。 ②阳虚证可以发展为亡阳证、阴阳两虚证(阴阳互根,阳虚损阴)。 ③阳虚证还可以导致:气机郁滞、瘀血,水湿,痰饮停积而形成既有阳气亏虚,又有邪气盛实的证候。 (4)阴虚证的发展与演变: ①阴虚可于气虚、阳虚同时存在而形成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阴阳互根,阴亏 损阳)。 ②阴虚进一步发展成亡阴证及动风证。 (5)阳虚证与阴虚证的鉴别:

五、证候相兼错杂:是指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不仅病变部位表现为有表又有里,而且寒热虚实相互交错,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一)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 表里同病的原因有二类:一是外感病。由表证兼见里证,或外感病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二是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 表里同病时,往往出现虚实寒热等,它们之间排列组合而言,可见8种情况:①表里俱寒②表里俱热③表寒里热④表热里寒⑤表里俱实⑥表里俱虚⑦表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风邪致病的临床表现有 A.身重而痛 B.皮肤瘙痒 C.疲乏无力小吉 D.肢体麻木 2.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于风淫证候 A.发热恶风 B.皮肤瘙痒 C.半身不遂 D.四肢抽搐 E.咳嗽 BD C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主要可归纳为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转化、证候真假四个方面。 要点一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一)证候相兼的概念

广义的证候相兼,指各种证候的相兼存在。本处所指为狭义的证候相兼,即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的证候存在。临床常见的八纲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如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为表实寒证: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里虚热证。所谓表虚,主要是指卫表(阳)不固证(偏于虚寒),然而以往常将表证有汗出者,称之为“表虚”,表证无汗者,称之为“表实”,其实表证的有无汗出,只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毛窍的闭与未闭,是邪正相争的不同反应,毛窍未闭、肌表疏松而有汗出,不等于疾病的本质属虚。 (二)证候错杂的概念 证候错杂指疾病某--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证候间的错杂关系有四种情况:第一类是表里同病而寒热虚实性质并无矛盾,如表里实寒证;第二类是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但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虚寒证;第三类是表里同病,虚实性质相同,但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如表实寒里实热证,即“寒包火”证;第四类是表里同病,而寒与热、虚与实的性质均相反的证候,临床上除可有表实寒里虚热证外,其余组合则极少见到。 (三)证候转化的概念

中医诊断学之八纲辩证

八纲辨证 一、阴证的临床表现 1、概念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 2、临床表现 ⑴望诊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 ⑵闻诊语声低怯 ⑶问诊身重蜷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⑷舌脉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二、阴虚证、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三、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1、问诊冷汗淋漓,汗质稀淡,肌肤不温,手足厥冷 2、望诊神情淡漠,呼吸气弱,面色苍白 3、舌脉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4、辨证依据①有长期阳虚病史,或有导致阳气暴亡的因素,②以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 四、亡阳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1)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的进一步发展 (2)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 (3)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 (4)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 2、证候分析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失却温煦、固摄、推动之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脉微等垂危病状。 3、临床所见的亡阳证,一般是指心肾阳气虚脱。由于阴阳互根之理,故阳气

衰微欲脱,可使阴液亦消亡。 五、表里证 六、表里同病的临床表现 1、表里俱寒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肢冷、腹痛、吐泻、脉迟、舌淡苔白等 2、表里俱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喘而汗出、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等 3、表寒里热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4、表热里寒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 5、表里俱实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恶寒身痛、头痛、咽喉不适、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二便不畅、脉滑实有力 6、表里俱虚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鼻塞喷嚏、眩晕心悸、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脉虚浮 7、表虚里实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 8、表实里虚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或吐、自利等 七、表里出入的临床表现 1、由表入里 表证转化为里证,一般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阶段,由于机体未能抗邪向外,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原因。邪气不从外解,以致向里传变,使病情加重。 六淫等邪袭表,若不从外解,则常常内传入里,表现为表证的症状消失而出现里证的证候。如先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的证候;当恶寒消失,出现但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洪数等症时,表示表邪已入里化热而形成里热证。 2、由里出表 某些里证在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时,机体抵抗力增强,驱邪外出,从而表现出病邪向外透达的症状或体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第六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运用八纲分析综合 病位深浅——表里 各种辨证的总纲领, 四诊所获的病情 病理性质——寒热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资料,以辨别 邪正盛衰——虚实 辨别归类 病证类别——阴阳 执简驭繁 二、八纲辨证源流 内经无“八纲”之名,但已见散在内容,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王执中伤寒正脉 张三锡医学六要, 近人祝味菊伤寒质难中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解放后二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正式将八纲列为专章进行讨论,使八纲得到普及; 第二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一何谓表里: 表——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气血阴阳二何谓表里辨证: 辨别病位内外深浅的一对纲领; 三表里辨证的意义: 1.辨别病位 表证——病较轻浅 外内浅深 里证——病较深重 2.辨别病势的进退——外感病 病邪由表入里——病渐深重,为势进; 病邪由里出表——病势减轻,为势退; 四表证: 1.定义: 六淫 疫毒 所表现出表证证候的概括,主要见于外感病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恶寒恶风,发热①体温升高,②体温虽无升高,但自觉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2伴有症状: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 3.病机要点: 卫气受遏,不得宣发——恶寒 外邪客于 皮毛肌腠 ,气血不行——头身疼痛 ,脉气鼓动于外——脉浮 肺气上逆—咳嗽 肺窍不利—鼻塞,喷嚏,咽痒痛; 病未入里——苔薄白 4.表证特点: 1起病急,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 2症状共同特征为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病状不明显; 3病位在表,主要侵及皮毛,肌腠、经络,但可累及相应脏腑; 4病多属实,较易治愈;如外邪不解,可内传而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5表证是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故表证出现相对浅层的病理反应,不能理解为发生在皮毛的病变就是表证,如疔疮疖肿; 5.常见证型: 1风寒束表证表寒证,风寒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表热证,风热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头咽疼痛,有汗,苔薄白黄,脉浮数; 3风湿遏表证风湿表证: 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酸痛,舌苔滑腻,脉濡缓; 4燥邪犯表证外燥证: 恶寒发热、口鼻咽干燥、干咳、痰少而粘、苔干、脉浮; 5暑湿袭表证: 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白,脉虚数; 6风袭表疏证太阳中风证、表虚证: 发热恶风,汗出,鼻塞喷嚏,咳嗽,苔薄白,脉浮缓; 五里证: 1.定义: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的证候; 2.成因: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阴阳辨证 (一)阴阳是类证的纲领 阴阳是类证的纲领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 凡兴奋、躁动、亢进、明亮——属阳 凡抑制、沉静、衰退、晦暗——属阴 由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因而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景岳全书·传忠录》亦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足见古人对阴阳辨证的重视。 根据阴阳学说中阴与阳的基本属性: 临床上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 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可归属为阴证。 阴阳可概括八纲辨证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容意即在此-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 由于阴阳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概括,八纲中的阴

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余六纲,所以说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阴阳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在临床上,阴证和阳证之间有时不能截然分开的,往往出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复杂证候,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证型就属这类情况。 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其运用范围极广,既可用来概括整个病情,又可用于每个症状的分析归纳。根据阴阳学说中阴与阳的基本属性,疾病性质、临床证候,以及具体的症状和体征,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如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揭示了疾病过程中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不同侧面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各自代表疾病某一方面的特征,不能反映出疾病的全貌。六者在八纲中的地位是互等的,不能相互概括,也不能相互取代。而阴阳两纲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总的概括和归纳。即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是归纳证候类型的一对纲领。本来就是八纲就是纲,阴阳又比那六纲更高级一些。更抽象一些,更广一些。其他的六纲,表里、寒热、虚实不能够互相概括,我表里不能概括寒热虚实,虚实也不能概括表里、寒热,不能互相概括。只有阴阳可以概括。为什么阴阳可以概括?阴阳无所不指,无所定指。这应该是中医基础,学了《中医基础》应该要掌握的。阴阳是无所不指,什么东西都可以分阴阳。一件东西里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阴阳,无所不指。又无所定指,是什么东西呢?你就是说,我的钢笔是阴还是阳?我的手表是阴还是阳?它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哪一个具体的东西里面它都有阴阳。无所不指,关键是看它和什么相对。凡是有对立统一的东西,它都可以用阴阳概括,我说这支笔,不能说是阴和阳,要笔和什么东西相比。笔本身外面是为阳,里面是为阴。手表,上面是阳,下面是阴,所以它是无所不指,又无所定指。 主要根据辨证的时候,根据阴阳的基本属性,来概括疾病的症状、病位、病性、病势,都可以用阴阳来进行分类。症状,比如说恶寒,那当然属于阴,发热,应该属于阳,是不是呀?有汗和无汗相比,有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八纲八纲,即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 第三章八纲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四诊,掌握了辩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征候,称为八纲辨证。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在

中医诊断学:八纲 辨证

中篇辨证 绪论: 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医治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依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敏地处理,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二、证的内涵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理性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认识论、科学观与生命科学、医学实际内容的结合。 三、辨证的方法与关系 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病症、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精确的证名。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区分证候的性质,属于根底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 【教学目的】 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根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 【教学内容】 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 7.八纲辨证的意义。 【教学要求】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1.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 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根本证候 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熟悉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掌握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 2.熟悉寒热辨证的意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证候分析。掌握寒证与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3.熟悉虚实辨证的意义。掌握虚证与实证的概念,实证、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 4.熟悉阴阳两纲归类证候的依据与内容。 三、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熟悉证候相兼的概念;证候相兼的常见证型;表虚证与表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第八单元八纲辨证 重点:复习要点 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阴虚证、阳虚证、亡阳证、亡阴证)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相兼、错杂、转化、真假) 概述 重点:八纲的包含的内容。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表寒虚阴里热实阳 表里 重点: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表证里证 寒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 症状头身疼痛,鼻塞打喷嚏 (内脏证候不明显) 咳喘、心悸、腹痛、呕泻 (内脏证候为主) 舌苔舌苔变化不明显舌苔有变化脉象脉浮脉沉 临床意义外感病初期 (急、浅、短) 外感病中、后期或内伤疾病 (重、深、长)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寒热 重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喜恶口渴面色四肢大便小便舌象脉象 寒证恶寒喜温不渴白冷稀溏清长舌淡 苔白润 迟或紧 热证恶热喜凉渴喜冷饮红热便秘短赤舌红 苔黄 数 虚实(重点: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虚证实证 病程长(久病)短(新病) 体质多虚弱多壮实 精神萎靡兴奋 声息声低息微声高气粗 疼痛喜按拒按 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胀满时减按之疼痛,胀满不减发热五心烦热,午后微热蒸蒸壮热

阴阳(重点: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阴阳(重点:阴虚证与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阳虚证: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阴证阴虚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阳证 阴阳(重点:亡阳证与亡阴证的鉴别)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证候相兼——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 ●证候错杂——表里同时受病,而表现出寒、热、虚、实性质相反。如: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实里虚证、上热下寒证。 证候转化 1.表里出入:表证入里、里证出表 2.寒热转化:寒证化热、热证转寒 3.虚实转化:实证转虚、虚证转实 证候真假——多出现在疾病的危重阶段 “真”——与疾病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 “假”——不符合常规认识的假象 寒热真假鉴别要点 真——内部、中心(胸腹冷热最关键,胸腹灼热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灼热为寒证) 假——四肢末端、外部 真热假寒(阳盛格阴)——胸腹灼热,口渴,便黄,舌红苔黄,脉有力;四肢厥冷,面色紫暗,脉沉迟。

经络辩证八纲辨证

经络辩证八纲辨证 经络辩证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的若干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病理机转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人体经气运行的通道,又是疾病发生和传变的途径。其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故当外邪侵入人体,经气失常,病邪会通过经络逐渐传入脏腑;反之,如果内脏发生病变,同样也循着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脉循行的部位,特别是经气聚集的腧穴之处,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麻木、酸胀、疼痛,对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异常,或皮肤色泽改变,或见脱屑、结节等。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胁下,少腹、肩背,便是该脏经络循行之处。正由于经络系统能够有规律地反映出若干证候,因此临床根据这些证候,用经络辨证的方法,以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及其发展趋势。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互为补充,二者不可截然分开。脏腑病证侧重于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而经络病证则主要是论述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异常反应,对其所属脏腑病证论述较为简略,是脏腑辩证的补充,对临床各科,特别是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经脉病证 十二经脉,包括手足三阴经和三阳经。它们的病理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出现的病证与其循行部位有关。如膀胱经受邪,可是腰背、腋窝、足跟等处疼痛;二是与经脉特性和该经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肺经为十二经之首,易受外邪侵袭而致气机壅塞,故见胸满,咳喘气逆等肺失宣降的症状;三是一经受邪常影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1.疹毒外透证属 A.证候相兼 B.表里同病 C.证候真假 D.证候错杂 E.证候转化 答案:E 2.里寒证常见 A.发热恶寒 B.但热不寒 C.发热恶风 D.寒热往来 E.但寒不热 答案:E 3."寒包火"证属 A.证候相兼 B.表里同病 C.证候真假 D.证候错杂 E.证候转化 答案:D 4.里热证常见 A.发热恶寒 B.但热不寒 C.发热恶风 D.寒热往来 E.但寒不热 答案:B 5.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是 A.寒证 B.热证 C.实证 D.虚证 E.表证 答案:A 6.热证的临床表现不见下述哪项 A.恶热喜凉 B.口淡不渴 C.舌红苔黄 D.尿赤便干 E.面色红赤 答案:B 7.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是

A.寒证 B.热证 C.实证 D.虚证 E.表证 答案:B 8.患者身患外感实热病证,兼见喘喝,气不能接续,甚则心悸气短。其病机是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答案:A 9.患者,男,35岁。2日来发热微恶寒,口苦,胁痛,尿短黄,大便黏臭,舌红苔薄白,脉数。其证候是 A.表里俱热 B.表寒里热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E.表热里寒 答案:B 10.患者年高体衰,病属虚寒,久已卧床不起。今日晨起突然面色泛红,烦热不宁,语言增多,并觉口渴喜饮,舌淡,脉大而无根。共病机是 A.阴盛格阳 B.阳虚阴盛 C.阳损及阴 D.阳气亡失 E.阴阳离决 答案:A 11.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其病机是 A.阳盛格阴 B.阳损及阴 C.阳热偏盛 D.阳盛伤阴 E.阴盛格阳 答案:C 12.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即感灼手者,多属 A.真热假寒证 B.表热证 C.里热证 D.湿热蕴结证 E.阴虚内热证 答案:D 13.下述寒证和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

八纲辨证医案举例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表证 (一)风邪袭表证 【病案举例】 于某某,女,15岁。 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面色萎黄,精神颓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缓,尺微弱。治宜解肌退热,投以张仲景桂枝汤治之。 辨证:外感之邪未解,邪恋肌腠,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退热 方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3枚 高德《伤寒论方医案选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年4月第一版1 (二)寒邪束表证 【病案举例】 余友沈某某之房客某君,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因贫无力延医,延至一月之久。沈先生伤其遇,乃代延余义务诊治。察其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即如是。因予麻黄汤加生姜三片,红枣两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失。 辨证:外感风寒束表 治法:解表宣肺发汗 方药: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2枚 余瀛鳌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1 (三)暑邪伤表证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37岁,1951年6月4日来诊。 昨日午后自郊外归来,卒感头胀腹痛,身酸体痛,恶心欲呕,心中烦乱,胸脘痞闷不适,身热汗出,家属以为“发痧”,而予以周身揪刮,并服痧药未效。诊视患者,脉伏难寻,舌红,苔黄腻。 辨证:外感暑湿秽浊之气,阻遏中焦气机。 治法:芳香化浊,祛暑利湿。

方药:藿香6克苏叶6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厚朴9克大腹皮9克砂仁6克竹茹一团秫米15克 余瀛鳌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19 节选《李继昌医案》 (四)湿邪遏表证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48岁。 湿温病半月余,身热有汗不解,体温38℃。口甜,渴不多饮,胸闷,便溏,小溲赤少,肠鸣腹痛,苔黄腻,脉濡缓。 辨证:湿温邪湿相搏。 治法:芳香化浊,以通腑积。 方药:炒香薷10克广藿香10克川连2克广木香3克焦茅术6克制川朴2克橘梗6克砂蔻仁各1.5克炒麦芽10克茯苓15克车前子12克干菖蒲6克余瀛鳌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21 节自《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五)燥邪伤表证 【病案举例】 赵某,女,28岁,工人,1960.8.25初诊。 患者一周来咳嗽、发热、胸痛,前天经受台风雨淋后,今天热更高,右侧胸痛,咳嗽,呼吸加剧,咳痰不爽,汗出不畅。入院体检:T38.5℃,脉搏96次/分,律齐,心前区有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无殊。WBC 5500,N 75%,胸透:右肺上部外侧片状密度增深炎性阴影,痰浓缩找结核杆菌阴性。 诊断:右上肺炎 治拟辛润疏表、宣畅肺气。 薄荷叶3克,后入荆芥穗4.5克嫩苏梗9克仙半夏6克广陈皮4.5克 紫丹参9克黑穞豆12克大川芎4.5克连翘壳9克 一剂,水煎服。 二诊:身热得汗退而微尽,咳呛仍作,胸痛已止。秋凉之邪挟肺中痰热未清。舌红,中有裂纹,脉来濡数。拟清燥润肺以祛余邪。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答案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答案 1、单选真寒假热证古代亦称为()。 A.阴盛格阳 B.阳盛格阴 C.表热里寒 D.阳虚则外寒 E.阴虚则内热 正确答案:A 2、单选口渴而不欲饮,咽部不红肿,面色浮红如妆属于()。 A.真(江南博哥)热假寒 B.热证 C.真寒假热 D.寒证 E.寒热夹杂 正确答案:C 3、单选寒证的常见病因是()。 A.阳邪亢盛 B.暑邪亢盛 C.阴液亏损 D.阳气亏损 E.风热袭表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因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所致,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多为实寒证;因内伤久病,阳气虚弱而阴寒偏胜者,多为虚寒证。寒邪袭于表,多为表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虚阴盛所致者,多为里寒证。 4、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寒假热证临床表现的是()。 A.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 B.面色浮红如妆 C.口渴而喜饮 D.咽痛而不红肿 E.脉浮大按之无力 正确答案:C 5、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八纲辨证内容的是()。 A.表里 B.寒热 C.虚实 D.气血 E.阴阳

正确答案:D 6、单选风寒表证最常见的脉象是()。 A.浮数 B.浮缓 C.浮紧 D.右寸脉数 E.浮滑 正确答案:C 7、配伍题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白,脉浮紧,属于()畏寒肢冷,少气乏力,舌淡嫩,属于() A.表实热证 B.表实寒证 C.里实寒证 D.里虚热证 E.里虚寒证 正确答案:B,E 8、单选不属于阴证临床表现的是下列哪一项()。 A.倦怠无力 B.语言低怯 C.身灼气粗 D.小便清长 E.脉象沉紧 正确答案:C 9、单选虽大便闭塞而腹部不甚硬满属于()。 A.虚实夹杂 B.虚证 C.实证 D.真实假虚 E.真虚假实 正确答案:E 10、单选下列各项,属于真虚假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A.虽默默不语但语时声高气粗 B.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 C.肢体赢瘦而腹部硬满拒按 D.脉虽沉细却按之有力 E.虽小便不利但无舌红口渴 正确答案:E 11、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虚证辨证要点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