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及实验研究

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及实验研究
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及实验研究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及实验研究

张富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年6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TP274+.2

国际图书分类号:621.38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及实验研究

硕士研究生:张富强

导师:祝宇虹副教授

申请学位:工学硕士

学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所在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答辩日期:2008年6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P274+.2

U.D.C: 621.38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ALGORITHM OF

SIGNAL PROCESSING OF PULSE

WAVES AND THE EXPERIMENT Candidate:Zhang Fuqiang

Supervisor:Prof. Zhu Yuho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ffiliation: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se:June, 2008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脉搏波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对于心血管疾病多参数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脉搏波信号的特征提取已经成为人体健康监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脉搏波信号能够检测心血管功能的多项参数,具有无创、快速等特点,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脉搏波信号的处理算法研究还不成熟,特别是信号的特征提取,使其在检测设备中的应用发展缓慢,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及社会意义。

首先,对脉搏波信号特点及波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脉搏波信号预处理算法,分别设计了加权组合形态滤波器去除脉冲噪声和抑制基线漂移,并进行了仿真研究,该算法能够有效去除噪声而不损伤原信号的特征。

其次,针对脉搏波信号与振动系统的联系,建立了基于振动理论的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算法,对该算法进行了数学分析,证明其物理可实现性,得到了相关参数的范围。并针对脉搏波信号的周期、波形和血压信号特征,定义了相关的特征提取向量,并给出具体实现过程中的信号运算数学表达式。

最后,设计了脉搏波信号处理实验系统,包括脉搏波和血压信号检测硬件电路,微处理器信号采集与处理任务,以及上位机基于VB6.0的心血管功能检测软件。利用实验系统采集到的脉搏波信号,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去除脉搏波信号中的噪声,提取出脉搏波信号和血压信号特征,通过实验分析,特征提取算法具有准确性高,计算量小、连续性好、在线处理能力强、可实现插值功能等特点。将算法应用到心血管功能检测中并进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脉搏波;信号处理;振动理论;特征提取;实验系统

- 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pulse-wave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 has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multi-parameter detection.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n pulse-wave signal has recently become the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health surveillance. The method of detecting parameters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 through pulse-wave signal is rapid without injury,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in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the processing algorithm, especially feature extraction is immature, which makes it develop slowly in application of detecting equipment. Therefore, study on this aspect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of application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Firstly, an overall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wave signal was performed, based on which the weighted combined morphology filter to remove high frequency pulse noise and inhibit baseline drift was designed by the morphology-based preprocessing algorithm for pulse-wave signal with simulation study. The method could efficiently remove noises without damag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iginal signal.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lse-wave signal and vibration theory, the vibration theory-based model of the pulse-wave signal feature extrac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n, algorithm of the pulse-wave signal feature extraction was proposed which had been proved to be physical realization through mathematic analysis of and the range of relevant parameters was acquired. More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lse-wave period, waveform and blood pressure signal were detailed designed. The vectors of relevant feature extraction were defined and the signal operation expressions in specific course of realizing were acquired.

Finally the pulse-wave signal experiment system was designed concluding hardware circuit for detecting pulse-wave and blood pressure signal, microprocessor for signal sampling and processing and host computer software on VB6.0 for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 detecting. The algorithm had been verified through the pulse-wave signal samp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lgorithm could remove noises from pulse-wave signal effectively and extract the signal

- 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feature of pulse-wave and blood pressure. Through experiment analysis, the algorithm presented had high precision, small computational amount and strong practically, and moreover the good effect was obtained by means of applying the algorithm into experiment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 detection.

Keywords pulse-wave; signal processing; vibration theory;

feature extraction; experiment system

- I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 IV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来源及课题背景 (1)

1.1.1 课题来源 (1)

1.1.2 课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

1.2.1 脉搏波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现状 (2)

1.2.2 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4)

1.2.3 脉搏波的应用现状 (6)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7)

第2章 脉搏波信号分析与预处理 (9)

2.1 引言 (9)

2.2 脉搏波信号分析 (9)

2.2.1 脉搏波形成与信号特点 (9)

2.2.2 脉搏波的传播与波形特征 (10)

2.2.3 血压信号特征 (13)

2.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方法 (13)

2.3.1 数学形态学与形态滤波器 (14)

2.3.2 组合形态滤波器设计 (16)

2.3.3 形态滤波器去噪仿真 (17)

2.4 本章小结 (19)

第3章 基于振动理论的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算法 (20)

3.1 引言 (20)

3.2 振动理论特征提取算法的提出 (20)

3.3 算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3.4 算法的数学分析 (22)

3.4.1 系统稳定条件下的参数范围 (22)

3.4.2 非线性激振力下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24)

3.4.3 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测性分析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3.5 脉搏波信号周期特征的提取 (32)

3.5.1 周期特征提取向量的建立 (32)

3.5.2 周期波形的提取 (33)

3.6 脉搏波形特征的提取 (33)

3.6.1 波形特征提取向量的建立 (33)

3.6.2 组成波的提取 (34)

3.7 血压特征提取与包络 (34)

3.8 本章小结 (35)

第4章脉搏波信号处理实验研究 (36)

4.1 引言 (36)

4.2 实验系统设计 (36)

4.2.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6)

4.2.2 系统软件设计 (41)

4.2.3 实验系统样机 (43)

4.3 脉搏波信号去噪实验 (43)

4.4 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实验 (45)

4.4.1 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与算法分析 (45)

4.4.2 对比实验与算法分析 (47)

4.5 血压信号特征提取实验 (49)

4.6 心血管功能检测实验 (50)

4.7 本章小结 (51)

结论 (52)

参考文献 (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7)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58)

致谢 (59)

- V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

1.1课题来源及课题背景

1.1.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863重点项目“心血管疾病多参数监测微系统”(2007AA042105)。旨在解决心血管疾病多参数监测微系统中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1.1.2课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心血管疾病与日剧增,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发病和死亡率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1],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努力解决的一个课题。要有效诊断心血管疾病就必须检测心血管功能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目前的心血管功能检查方法分二类:一为有创性(侵入法),如导管检查技术。另一类为无创伤性检查,如:X射线、心电图、心电向量图、阻抗图、超声心动图及桡动脉脉搏波图等[2]。有创伤性检查其费用昂贵,设备及技术要求高,病人检查时痛苦且易受感染;无创伤性检查相对费用低,设备及技术要求一般,病人无痛苦无感染,是发展的方向。

桡动脉脉搏波图法进行心血管功能参数检测是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及弹性腔模型理论,利用脉搏信号特征,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3],获得一组反映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及微循环功能的多项参数。该方法简便、快捷,适合院外监护使用,因此,研究桡动脉脉搏波图法心血管功能参数检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受到中医研究者的重视,西方学者则主要在脉搏波理论[4~9]方面做了较多研究。目前,基于脉搏波的心血管功能参数检测系统[10~14]多有研究,但还不成熟,其难点在于脉搏波信号的处理算法还没有较好地解决,尤其是特征提取方面,给其广泛应用带来了困难。

脉诊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脉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是建立在人们手指的主观感受的基础上,使脉象的辨认及识别缺乏统一、精确的标准[15,16],难以规范化,从而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脉象客观化便成了中医的重大课题。为提高脉诊的水平,促进脉诊在以现代科技为指导的临床诊断中有效应用,科研工作者们在脉象客观化[17~20]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国内外的许多医院和医疗机构开展了各种脉搏波的描记和分析研究工作,利用现代检测技术的各种方法,采集脉搏波信号,绘制成图谱,以便看图识脉;分析脉搏波信号的各种量化特征,在临床上研究其特征与多种疾病的相互关系,用以诊断。但由于人体生理信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人们对脉象自动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在脉搏信号的去噪及特征提取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缺陷[21],导致脉象的成功识别率不是很高。

综上所述,对脉搏波信号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新的有效的信号处理算法,有着很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可以指导基于脉搏波的无创心血管功能参数测量仪器的发展,提高仪器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快速、实时、高效率的算法可以指导无创血管功能参数测量仪器向便携式监护设备方向发展,以提高其应用领域。

(2)可以指导中医脉象客观化的发展,促进中医脉诊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更好地防治各种疾病。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脉搏波用于临床诊断的研究已引起了许多学科的注意,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而脉搏波信号处理是其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信号的去噪与特征提取,许多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努力,并将研究成果加以应用。

1.2.1脉搏波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现状

(1)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脉搏波降噪处理独立分量分析(ICA)是伴随着盲信号处理,特别是盲信源分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信号分解技术[22,23],其特点是把信号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成分。南方医科大学的苏永春等人研究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脉搏波降噪处理[24]。如图1-1所示,s(n)是一组相互独立的信号源,A是混合矩阵,x(n)是观察记录,即x(n)=Ax(n)。独立分量分析的思想是:在A混合矩阵未知并且对s(n)除独立性外无其它先验知识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情况下,求解混矩阵B,使得处理结果y(n)=Bx(n)中各分量尽可能独立,且逼近s(n),从分离后的盲信源中还原有效信号。在求解混矩阵B时,对B 进行优化是关键,信息极大判据是常用的方法。

图1-1 独立分量分析法处理脉搏波信号

Figure1-1 Pulse waves processed by ICA

独立分量分析是一种典型的多元统计方法,处理对象通常是多维观测向量,其适用的条件是信源数目N只能小于或等于观测通道M,由于脉搏波信号是一维的加噪信号,所以必须引入适当的虚拟观测将一维信号扩展为多维信号,而且在优化B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运算。独立分量分析作为一种新的信号分解技术,其方法还不够完善,该方法能否有效消除运动伪差、工频干扰等还没有定论。

(2)小波分析与提升方法的脉搏波去噪处理小波分析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在时域和频域都有表征信号局部信息的能力,因此,将小波分析用于脉搏波信号的去噪处理多有研究。但传统小波在构造小波函数的过程中引入了Fourier变换,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寻找一个很适合的小波函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小波变换有大量的卷积运算,实现速度比较慢,且在频域中进行,仅适合于规则的数据采样[25]。

1994年,W.Sweldens博士提出了提升算法(lifting scheme),也称为第二代小波[26,27]。它继承了传统小波多分辨率的特性,与传统小波不同的是,它不依赖于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后的系数是整数,所有运算在空间域进行,摆脱了对频域的依赖。天津大学姜印平、李艳文提出用提升方法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采用D4整数小波变换,减少了信号处理过程中的浮点运算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5]。但是提升方法对脉搏波信号处理过程中,存在小波系数的阈值处理问题,对于复杂多变的脉搏波信号,这仍是一个工程应用的难点。

(3)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脉搏波去噪 1960年由卡尔曼提出的卡尔曼滤波是一种估计线性系统的最优滤波方法,采用时域法以状态方程为数学工具,递推算法实现[28~30]。对于非线性系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对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的近似,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一阶近似,以最优状态估值进行线性化的滤波方法,即扩展的卡尔曼滤波(EKF:Extended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Kalman Filter)。大连理工大学的孙健将卡尔曼滤波用于脉搏波信号的去噪处理,起到了较好的去“毛刺”效果[31]。卡尔曼滤波数学理论相对复杂,滤波器参数是时变的,只有在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先验已知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最优滤波。

(4)脉搏波信号基线漂移抑制基线漂移是很多信号处理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复杂多变的生理信号,但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抑制基线漂移的方法。脉搏波信号的基线漂移抑制有一些研究,但不是很成熟。山东大学的王鹏提出,利用基于Meyer小波变换的自适应滤波器来抑制脉搏波的基线漂移[32]。基本思想是:选择脉搏波信号小波变换后1-6尺度下的高频分量作为参考输入信号,理由是尺度大于7时,有基线漂移的脉搏波信号经过小波变换后的幅值远大于没有基线漂移的脉搏波信号经过小波变换后的幅值,而在1-6尺度下,两种信号小波变换后的幅值差异很小。参考信号与原信号经过自适应滤波器作用,抑制脉搏波信号中的基线漂移。

该方法中的小波变换数学原理较为复杂,信号处理过程中有大量的运算,在PC机上可以较好的实现,但对于嵌入式应用领域,在快速、实时性等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1.2.2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1)阈值法与差分法阈值法阈值法在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寻找脉搏波的周期分界点和波形中的幅值最大点,从连续的脉搏波信号中提取出一个周期的脉搏波形。其思想是根据相邻周期脉搏波形相交点为极小值点,幅值最大点为极大值点,设定一个阈值,当波形数据中两个点的差值大于阈值,则认为找到了极大值与极小值点,实现方法为逐点搜索。该方法简单易懂,但在实际应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阈值的设定,由于每个人的脉搏波形都不尽相同,测量时幅值也相差较大,还有基线漂移等因素,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阈值并不容易。

差分阈值法主要用来寻找脉搏波形中的极值点与拐点,根据差分值的变化来确定相应的特征点。脉搏波信号是由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往往会出现相对长的不稳定信号,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差分序列在同一点附近会出现多个局部极大值,使得差分阈值法难以准确检测波形。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差分运算相当于用一个大小固定的窗函数作用于信号,而这种分辨率不可调的窗函数不能很好地适合脉搏波信号[33]。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另外,这两种方法均采用逐点搜索的方式,耗时大,且不能在线处理,搜索起点也难以确定。

(2)句法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黄祥钧等人提出基于句法模式识别的脉搏波特征提取方法[34]。句法模式识别方法把模式的分层结构类比于语言中的句子的构造,从而利用形式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模式。整个脉搏波形图用基元(基本波形段,如直线段和/或二次曲线段)子模式及连接构成,并采用关系树来描述,对每种不同的波形构造一个模式,定义相关的句法。该方法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分段线形化基元提取,得到输入模式,然后使用Earley 算法构造识别器对脉搏波波形进行模式判别,并在模式信息的基础上判断提取脉搏波波形特征。这种方法首先要对脉搏波形进行分类,句法模式识别根据先验的分类知识对实测脉搏波形进行识别,然后再根据不同类的波形特性确定特征点。因此,先验的分类知识很重要,别外,对分类后的波形如何确定特征点也很关键。

(3)高斯函数分解法 1994年钱伟立等提出,如果将脉搏波的每个特征波形都用一个高斯函数(钟形波)来近似,这种方法可使脉搏波的特征变得非常明确[35],不管用直观的方法能否找到重搏前波和重搏波,实际上它们都是存在的。这时,脉搏波的特征变化完全可以用三个高斯函数的参数变化而构成。由这样的数学模型可合成出各种常见的脉搏波波形图,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可由实测脉图中求出这三个高斯函数的参数。

2()31()i i t T U i i x t V e

??==∑ (1-1)

脉搏波由式(1-1)表示,脉搏波波形特征参数转化为钟形波的参数幅度i V ,时间i T 和宽度i U 。东南大学常昌远等人研究脉搏波的函数叠加逼近方法

[36],其思想与高斯函数法一致。大连理工大学的陈雪峰研究了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脉象特征提取[37],其思想也是由高斯函数构造脉搏波数学解析模型,采用最小二乘估计准则,利用混合遗传算法对脉搏波解析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些方法实现过程中有大量的迭代运算,速度较慢,且参数估计得到的不是直接的脉搏波波形参数,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4)小波变换 武警工程学院的张丽琼等人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取方法[38]。提出了两种提取脉象信号特征的方法:连续小波变换法和二进小波变换法。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两种特征向量:小波变换系数的尺度—主波峰值和小波变换的尺度—能量值。山东大学白金星等人研究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小波变换过零点表征的脉搏波信号分析,根据小波变换过零点和信号突变点之间的关系,分别运用小波变换过零点表征检测脉象时域特征点和各特征点脉搏信号变化的快慢[39]。北京工业大学刁越等人研究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桡动脉脉搏波自动检波算法[33]。小波变换以其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使其在脉搏波信号特征识别方面多有研究,但小波变换法在工程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波基的选取,相关阈值的确定。另外,小波变换计算量较大在微处理器中实现不是很理想。

(5)HHT方法 HHT(Hibert-Huang Transformation)方法是一种具有适应性的信号时频局部化分析方法,它不受傅立叶分析的局限,能够进行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线性化和平稳化处理,保留信号本身的特性。上海交通大学孙仁、沈海东等人提出采用HHT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处理脉搏波信号[40]。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技术将非线性、非稳态过程的原始离散数据序列分解为一组内的模态函数,(IMFs),然后对每一个IMF进行HT变换,这样得到的信号幅度和瞬时频率都是时间的函数,即获得脉搏波信号的时间和频率的时间分布,再根据已获得的HH谱,进而得到边际谱。HH边际谱提供了每一个频率值所对应的幅度值,在统计意义上表征了整个时间跨度内信号在每个频率点上能量积累的分布情况。从而HHT方法捕捉到脉搏波形信号随时间和频率动态变化的不同分量的主要特征。HHT方法实现时多次用到三次样条函数,会引起过冲或欠冲现象,同时还存在端点效应,这给方法的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1.2.3脉搏波的应用现状

(1)心血管功能检测脉搏波在心血管功能检测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十分成熟,其利用的是平稳脉搏波信号特征,计算心血管功能参数。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北京工业大学罗志昌等在理论分析和大量临床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从脉搏波波形图面积变化中提取脉搏波波形特征K值的分析方法[3]。由K值可导出包括心输出量在内的一整套血流参数计算方法,经临床对比,有很高的相关性。目前根据这一原理开发的心血管血流参数无创检测仪器已经进入国内外医疗仪器市场,如图1-2所示,为国产TP-CBS I型心功能参数无创检测仪,可以采集挠动脉脉搏信息,分析计算出人体心脏血管功能的13项参数。

另一种为根据人体循环系统建立起来的弹性腔模型理论为基础,对模型

- 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7 -

进行分室网络分析,用线性相关算法推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这些公式经过非线性补偿和临床经验参数修正,便能获得一组反映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及微循环功能的参数。如图1-3为合肥华科电子公司生产的ZXG-4C 型自动心血管功能诊断仪,可检测30多项参数。

图1-2 TP-CBS I 型心功仪 图1-3 ZXG-4C 型自动心功仪

Figure1-2 TP-CBS I heart instrument Figure1-3 ZXG-4C heart instrument

(3)无创血压测量 脉搏波在无创血压测量方面的应用较为成熟,其利用的是血压袖带中脉搏波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特征,即示波法[41~47]来计算血压。市场上电子血压计的产品较多,如图1-4为欧姆龙血压计HEM-746C ,图1-5为松下血压计EW3037,均采用示波法原理测量血压。

图1-4 欧姆龙血压计HEM-746C 图1-5 松下血压计EW3037 Figure1-4 HEM-746C hemomanometer Figure1-5 EW3037 hemomanometer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尽管脉搏波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相关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应用,但是,目前的信号处理方法还不够成熟,比如准确性不高,对非线性信号处理效果不理想;数学原理复杂,计算量大,不适合嵌入式应用;实时处理能力差,不利于在实时监护系统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导致其在心血管疾病检测,特别是在便携式监护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根据这一情况,本文从脉搏波信号分析入手,研究新的更适合脉搏波信号特点的去噪和特征提取方法,并设计实验系统采集信号进行实验验证。主要内容为:

(1)分析脉搏波信号的特点,研究脉搏波信号的预处理方法,寻找一种新的更适于脉搏波信号特点的方法,有效去除高频脉冲噪声和基线漂移,并且不损失原信号的特征,为脉搏波的特征提取奠定基础。

(2)研究脉搏波信号的特征提取算法,根据脉搏波信号特征提出一种新的简单易实现、计算量小且具有在线处理功能的特征提取算法,对算法进行数学分析,并设计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信号运算的数学表达式,分别实现脉搏波周期特征、波形特征与血压信号特征的提取,解决脉搏波的有效应用中存在的困难。

(3)设计脉搏波信号处理与心血管功能检测实验系统,包括脉搏波信号的硬件检测电路、微处理器多任务处理、基于VB6.0的心血管功能检测软件,将所研究的算法进行信号处理实验并对算法进行分析,同时加以应用,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脉搏波信号分析与预处理

2.1引言

脉搏波信号属于微弱生物信号,目前这方面有一些预处理方法的研究,但各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前文所述。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易实现,可以有效去除噪声并不损伤原信号特征的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对脉搏波信号进行深入分析,根据信号特点,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脉搏波信号预处理方法。

2.2脉搏波信号分析

脉搏波信号处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处理脉搏波信号,我们必须对该信号的相关特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掌握该类信号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这里,我们从脉搏波的产生与传播入手,详细分析脉搏波信号的特点,为后文脉搏波信号的有效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2.1脉搏波形成与信号特点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神经体液调节五个腔室组成,是一个充满血液的虎克弹性体管道系统,各腔室相互连接形成血液循环网络。心脏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提供了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持续动力。血液由心脏加压搏出,流经动脉至毛细血管,然后由静脉回流到心脏,形成在以心脏为中心的川流不息的血液循环,以完成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需要。循环过程中,心脏搏出的血量和由静脉流回到心脏的血量是均等平衡的。根据文献[4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主动脉瓣打开,血液被射入主动脉内,由于血管的阻力作用,这部分血液不会立刻进入静脉中,而暂留在主动脉近端,引起主动脉扩张,压力升高;心室舒张,主动脉瓣关闭,射血过程停止,主动脉因血管的弹性作用收缩。心脏周期地收缩与舒张,引起主动脉周期地扩张与收缩,产生有节律的受迫振动,使压力从主动脉近端以波的形式向远端传播,即主动脉压出的血液以压力波的形式在动脉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统中传播,从而动脉有节律地搏动,形成脉搏波,在颈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处,可用手指触知脉搏搏动。

从脉搏波的产生过程可知,脉搏波信号是准周期确定性信号,通过查阅相关文献[32,49],我们总结了脉搏波信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号频率低脉搏波信号频率很低,一般在0.2-40Hz之间,能量主要分布在2-20Hz之间,属微弱次声信号。

(2)信号弱容易受干扰从脉搏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脉搏波信号一般为毫伏数量级,很微弱,在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同时,人的呼吸以及仪器本身也会引入干扰,给脉搏波信号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脉搏波信号的主要干扰如下:

1)工频、高频及脉冲干扰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电磁环境日益恶

劣,容易引起较大的干扰;人体呼吸及肌肉痉挛产生脉冲干扰;

2)基线漂移非周期直流分量,频率在0.7Hz以下,主要是信号采集过

程中身体的移动引起的,另外还有仪器本身的因素。

(3)信号的变异性脉搏波信号具有变异性,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在同样条件下,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均会表现出不同的脉搏波形,这是脉搏波信号分析中的一个难题。

(4)信号数据量大由于脉搏波信号的变异性及很强的噪声,临床上对脉搏波进行采集的时候,需要记录一定时间内的波形数据,同时,为了得到更多的生理信息,通常会采用提高采样频率的办法,这样做进一步加大了信号的数据量。

2.2.2脉搏波的传播与波形特征

血液循环过程体现了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两种物理学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共性和基础是力能的转换,包括心脏力学、血管力学和血液流体力学,这三者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共同作用的。脉搏波形成后,从主动脉根部沿动脉向前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动脉血管弹性模量的改变、动脉血管分支的出现及血管横截面积不断变小等原因,脉搏波将不同程序的被反射和折射。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脉搏波在动脉传播过程中,不但存在向心的反射,而且该反射波还会在动脉瓣处发生再反射,因此,脉搏波在整个动脉管系中的传播是由初始波与反射波线性叠加而成的,这些线性组合构成了脉搏波的特征形状,如脉搏波中的重搏波,就是由

- 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反射引起的波形变化。但是,由于动脉血管的结构因素,不同部位的反射特性是不相同的。大动脉与小动脉、微动脉连接的分叉处,由于小动脉、微动脉的阻力作用,具有较大的阻抗,反射强烈;主动脉和大动脉连接的分叉处,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阻抗比较接近,近似于阻抗匹配,反射作用很小[48]。基于以上原因,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波形是不相同的,上半身的动脉脉搏波与下半身的脉搏波有的显著的区别,下半身的脉搏波一般只有主波的重搏波,而上半身的脉搏波有三个波:主波,重搏前波和重搏波。

影响脉搏波传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分析的反射波的作用外,主要还有如下因素:

(1)谐波分量传播速度不同的影响根据脉搏波的产生机制可以知道,脉搏波是准周期的简谐振动,可以分解成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其中,高频谐波的传播速度快于低频谐波,于是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名谐波成分先后不一的现象,从而导致脉搏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

(2)脉搏波传播过程的中衰减由于血液具有粘滞性,血管壁具有弹性,均对脉搏波的传播起着阻尼作用,导致脉搏波的波幅在传播过程中有不断衰减的趋势,对于脉搏波中的高频谐波分量,这种阻尼效应更为明显。

(3)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动脉中脉搏波传播的非线性效应主要来源于血管壁及血液物理性质的非线性、血管系统几何形状的非均匀性和血液流动的非线性。压力较高时,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

(4)心血管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随着人体生理年龄的增长,血管特性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血管的顺应性、外周阻力等,从而引起脉搏波波速的改变,导致脉搏波传播过程中反射规律改变,影响到脉搏波的传播。另外,心血管疾病也导致血管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对脉搏波的传播产生影响。

脉搏波波动信息即人体动脉血管的脉动信息,它反映了血管壁径向伸缩的信息,更为本质的是它反映了动脉血管壁,容积和压强的变化。每搏脉图应该认为是一次心动周期,它反映了从心房收缩,左室增压、喷血,血管运动,左室舒张到充盈,直到主动脉排空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脉搏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经计算机采样处理后的一个周期内的典型脉搏波形应如图2-1所示。

正常情况下为三峰波,分别为主波(B点)、潮波(D点)和重搏波(F 点)。图中各点的意义如下:

A点:主动脉开放点,即始射点,是整个脉搏波形图的最低点,标志着心脏快速射血期的开始,主要反映收缩期末血管内的压力和容积。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1 脉搏波形图

Figure2-1 Figure of the pulse wave

B点:主动脉压力最高点。此处是主波,是波形图的基线至主波峰顶的一条上升曲线,峰顶反映动脉内压力与容积的最大值。A->B为升支,是由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引起主动脉血压迅速上升,主动脉管被扩张而成。其上升速度主要与心输出量、心室射血速度、动脉阻力和管壁弹性有关。

C点: B->C为降支,在左心室射血后期,由于射血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流入血量低于向外周流出的血量时,压力随之下降,主动脉管弹性回缩形成。

D点:左心射血停止点,此处为潮波(重搏波前波)。位于波形图的下降支,一般迟延于主波之后,幅度低于主波而位置高于重搏波。它是在减慢射血期后期心室停止射血,动脉扩张,血压下降,动脉内血液逆向流动产生返折波的多次叠加所致的,重搏前波出现的时间及幅值主要与外周阻力、血管弹性及降支下降速度等变化速度有关。

E点:降中峡,是主波下降支与重搏波上升支构成的波形向下的切迹波。出现在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是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分界点,反映心脏舒张期起点的主动脉压力。降中峡的幅值,受外周阻力和主动脉瓣功能的影响,当外周阻力增高时降中峡抬高,反之降低,若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心舒期主动脉压力较低,降中峡位置亦低下。

F点:重搏波,是位于重搏波波谷之后的一个突出的小波,它的形成是在心室减慢射血期后,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迅速下降至明显低于主动脉压,主动脉内的血液开始向心室方向返流。因返流血液的冲击,主动脉瓣突然关闭,返流的血液撞击在骤然关闭的主动脉瓣上而产生的振荡,使主动脉压再次稍有上升,动脉管壁亦随之稍有扩张。它以反应主动脉瓣的功能状

- 12 -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与波段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与波段 电磁波的电场(或磁场)随时间变化,具有周期性。在一个振荡周期中传播的距离叫波长。振荡周期的倒数,即每秒钟振动(变化)的次数称频率。很显然,波长与频率的乘积就是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即波速。令波长为λ,频率为f,速度为V,得: λ=V/f波长入的单位是米(m),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ec),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Hz)。 整个电磁频谱,包含从电波到宇宙射线的各种波、光、和射线的集合。不同频率段落分别命名为无线电波(3KHz—3000GHz)、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丫射线和宇宙射线。 在19世纪末,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同在1895年进行了无线电通信试验。在此后的100年间,从3KHz直到3000GHz频谱被认识、开发和逐步利用。根据不同的持播特性,不同的使用业务,对整个无线电频谱进行划分,共分9段:甚低频(VLF)、低频(LF)、中频(MF),高频(HF)、甚高频(VHF)\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和至高频,对应的波段从甚(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米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丝米波(后4种统称为微波)。见下表。 无线电频谱和波段划分 段号频段名称 频段范围 (含上限不含下限)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含 上限不含下 限) 1甚低频(VLF)3~30千赫(KHz)甚长波100~10km

2低频(LF)30~300千赫(KHz)长波10~1km 3中频(MF) 300~3000千赫 (KHz) 中波1000~100m 4高频(HF)3~30兆赫(MHz)短波100~10m 5甚高频(VHF)30~300兆赫(MHz)米波10~1m 6特高频(UHF) 300~3000兆赫 (MHz)分米 波 微波 100~10cm 7超高频(SHF)3~30吉赫(GHz) 厘米 波 10~1cm 8极高频(EHF)30~300吉赫(GHz) 毫米 波 10~1mm 9至高频 300~3000吉赫 (GHz)丝米 波 1~0.1mm

人体脉搏检测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系统

人体脉搏检测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系统 程咏梅夏雅琴尚岚 (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力学部北京市100022) 摘要: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将人体脉搏波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使中医的脉象有了一个客观的分辨标准,便于揭开脉诊现代科学本质,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检测人体脉搏信号特征的系统。该系统由应变式脉搏传感器及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及脉搏信号数字处理软件组成。并用LabVIEW设计了虚拟仪器及相应的程序,使制作的脉搏检测系统能够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显示出脉搏的波形。 关键词:脉搏波、传感器、检测系统 A human blood pulse sen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Cheng Yongmei, Xia Yaqin and Shang L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Abstract: Information from human blood pulse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it may contain very pathological information which could be used as index to diagnose disease. The waveform, intensity and speed of pulse signals mostly read the phys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heart-blood system in human bodies. In this paper, the pulse signal that usually is feel by fingers of Chinese doctors was transferred into electric signal and thus could be measured by modern scientific way. As a result, the measured quantities can be used by a doctor as a more consistent index to make diagnoses. A pulse detect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its functions, circuits and software based on LABVIEW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s. Key Words: human blood pulse, sensor, detecting system 1 引言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直到今天,在西方仍常用脉搏作为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 心室周期性地收缩和舒张导致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流压力以波的形式自主动脉根部开始沿整个动脉系统传播,这种波称作脉搏波。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这些脉搏波可通过人体的表动脉如颈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等处进行检测。其中,桡动脉由于靠近体表外周血管,信息尤为丰富,检测也最

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发生电路之令狐文艳创作

波形发生电路 令狐文艳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发生器。 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 Z、103H Z和104Hz;方波的输出电压峰峰值V PP≥20V (1)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 1、由文氏桥振荡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把文氏桥产生的正弦波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 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把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积分器。转换成三角波。方案二: 1、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 路。 2、然后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方案三: 1、由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用折线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 (2)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方案一:

文氏桥的振荡原理:正反馈RC网络与反馈支路构成桥式反馈电路。当R1=R2、C1=C2。即f=f0时,F=1/3、Au=3。然而,起振条件为Au略大于3。实际操作时,如果要满足振荡条件R4/R3=2时,起振很慢。如果R4/R3大于2时,正弦波信号顶部失真。调试困难。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不对称,且选择性较差。因此放弃方案一。 方案二: 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就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是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范围很小的情况下使用。然而,指标要求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 Z、103H Z和104Hz。因此不满足使用低通滤波的条件。放弃方案二。 方案三: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如同方案二。 比较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可以发现,在正弦波从零逐渐增大到峰值的过程中,与三角波的差别越来越大; 即零附近的差别最小,峰值附近差别最大。因此,根 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别,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 按不同的比例衰减,就可以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 线化波形。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范围的限制。

阶梯波发生电路的设计

阶梯波发生电路的设计 实验三阶梯波发生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阶梯波发生器电路的结构特点。 2、掌握阶梯波发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3、学习复杂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能产生周期性阶梯波的电路,要求阶梯波周期在18ms左右,输出电压范 围10V,阶梯个数5个。(注意:电路中均采用模拟、真实器件,不可以选用计数器、555 定时器、D/A转换器等数字器件,也不可选用虚拟器件。) 2、对电路进行分段测试和调节,直至输出合适的阶梯波。 3、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确定影响阶梯波电压范围和周期的 元器件。三、实验原理 1、阶梯波发生器原理 要设计阶梯波发生电路,首先要设计好方波发生电路,然后通过微分电路,这是会得 到上下均有尖脉冲的波形。这是要只取上面的尖脉冲,就需通过限幅电路滤除下半部分的 波形。当这些脉冲经过积分累加电路时,一个尖脉冲累加为一个固定的值,下一个脉冲到 来时又会增加同样的一个值,于是输出形成了阶梯波形。当累加结果没有超过比较器的阈 值时,会一直累加下去。而达到门限后,比较器输出电压翻转,输出正电压使振荡控制电 路工作,使方波停振,同时积分电容对地短路放电,电容器恢复起始状态累加结束。而在 电容放电之后,积分器输出由负值向零跳变,使比较器又一次翻转,振荡电路不能工作, 比较器输出变为负 阶梯波发生原理框图 2、实验原理图 阶梯波原理图 四、实验过程 1、电路设计 (1)方波发生电路设计 设计电路如图3.03所示,从图3.04所示的示波器中可读出方波的周期为3.774ms。 方波发生电路 方波波形 (2)微分电路设计

基于脉搏信号的心率计算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研究报告 xxxxx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一、课题描述 已给定采集完毕的脉搏信号,使用MATLAB分析脉搏信号,并计算其心率。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的任务是根据采集的脉搏信号计算心率。首先使用MATLAB读取采集到的脉搏信号,因为脉搏信号中存在基线漂移、工频干扰与肌电干扰,所以要设计滤波器滤除干扰,得到有用的信息,得到满意的脉搏信号波形后,计算心率。 三、课题设计 脉搏信号以文本格式存储,使用MATLAB的load()函数读取已经采集完毕的脉搏信号,应注意文件的路径与名字必须正确。 经查阅资料可知基线漂移的频率在,工频干扰在50*kHZ(k为正整数),而肌电干扰无法滤除。所以首先设计一个高通滤波器滤除基线漂移,而后再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滤除工频干扰。因为IIR滤波器阶数更低、滤波效果更好,所以使用IIR滤波器。又因巴特沃斯滤波器与其他几种IIR滤波器相比,在通频带内频率响应曲线最为平坦,故选用巴特沃斯滤波器。 最后使用MATLAB中的findpeaks()函数捕获滤波后的脉搏信号的波峰,由波峰/总时间*60求得其心率。 脚本 MATLAB程序如下: clc; clear; x=load('F:/丑永新'); nn=40; x=x(1:nn,:)';%取出1-40行的所有数据 x=reshape(x,1,3000*nn);%重新排列

x=x./1000;%将mV化为V fss=1000;%采样频率 ts=1/fss; N=length(x); m=1:N; figure plot(m*ts,x) title('原始信号'); pinpu(fss,x); axis([0 5 0 1]) title('原始信号的频谱'); %接下来设计一个IIR高通滤波器 fs=;fp=;wp1=2*fp/fss;ws1=2*fs/fss;%设置通带截止频率以及阻带截止频率Rp1=3;Rs1=40;%设置通带波纹与阻带波纹 [n1,wc1]=buttord(wp1,ws1,Rp1,Rs1); [b1,a1]=butter(n1,wc1,'high'); figure freqz(b1,a1);%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title('高通滤波器频率响应') y1=filter(b1,a1,x); figure plot(m*ts,y1) title('第一次滤波后时域波形') %接下来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步骤与前一个相似 fp1=47;fs1=49;fs2=51;fp2=53; wp2=2*[fp1 fp2]/fss;

电磁波衰减

[吸收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 又称“衰减系数”当电磁波进入岩石中时,由于涡流的热能损耗,将使电磁波的强度随进入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种现象又称为岩石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吸收或衰减系数β的大小和电磁波角频率ω、岩石导电率σ、岩石导磁率μ、岩石 介电系数ε有关, 1 ) 1( 22 2 2 - + = δ ω σ με ω β 。在导体中则简化为:2 ωμσ β= 。 第十六章机械波和电磁波 振动状态的传播就是波动,简称波. 激发波动的振动系统称为波源 16-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1)要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亦即波源. (2)要有能够传播这种振动的介质 波源处质点的振动通过弹性介质中的弹性力,将振动传播开去,从而形成 机械波。 波动(或行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而不是质点的传播。 ◆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这种波称为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平行,这种波称为纵波. 2.波阵面和波射线 ●在波动过程中,振动相位相同的点 连成的面称为波阵面(wave surface)●波面中最前面的那个波面称为波前(wave front)波面 波 线

●波的传播方向称为波线(wave line)或波射线平面波球面波 3. 波的传播速度 由媒质的性质决定与波源情况无关 ●液体和气体中纵波传播速度 B-介质体变弹性模量 ρ-介质密度 ● 在 固 体 G-介质切变模量 中 Y-介质杨氏模量 4.波长和频率 ●一个完整波的长度,称为波长.

●波传过一个波长的时间,叫作波的周期 ●周期的倒数称为频率. 振动曲线波形曲线图形 研究 对象某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某时刻,波线上各质点位移随位置变 化规律 物理意义由振动曲线可知 周期T. 振幅A 初相φ0 某时刻方向参看下一时刻 由波形曲线可知该时刻各质点 位移,波长λ,振幅A 只有t=0 时刻波形才能提供初相 某质点方向参看前一质点 特征对确定质点曲线形状一定曲线形状随t 向前平移 16-2 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 ●前进中的波动,称为行波. ●描述介质中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学函数式称为行波的波动表式(或波 动方程)

应用LabVIEW进行人体脉搏分析

应用LabVIEW进行人体脉搏分析 1.1 人体脉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脉搏是由心脏搏动而引起, 经动脉和血流传至远端的桡动脉处, 它携带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信息。早在公元前7世纪脉诊就成为中医的一项独特诊病方法。但自古以来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及治病的疗效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中医一直是靠手指获取脉搏信息, 这难免存在许多主观臆断因素, 况且这种用手指切脉的技巧很难掌握,因此人们迫切期望尽早实现脉诊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随着传感器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能够将现代技术应用于中医脉象诊断,以便更科学、更客观地揭示脉象的实质与特征。另一方面从西医的角度看,近年来人们也试图根据脉搏波的变异性来评价和诊断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病变,以便能找到一个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早期无创诊断的方法。 因此,对脉搏信号进行无失真的检测、采集和处理是一项重要而很有意义的基础工作,它是对脉搏信号进一步分析并依此对心脏及动脉血管系统疾病进行预报和诊断的前提。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这方面来进行的,利用功能强大的虚拟仪器LabVIEW设计出脉搏的采集与分析系统,从客观、物理的角度来诠释人体脉搏系统。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脉搏系统和脉搏信息的研究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理论分析与计算(即建模方面);二是信号检测与分析。从发表的文献来看, 国外在前一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也早于国内学者; 而国内在后一方面的研究多于国外。对脉搏信号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脉搏信号检测与提取 用脉搏记录仪器描绘脉搏波图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860年法国人研制了杠杆脉搏描记器,成为现代脉象描记的基础。脉象仪的总体构成包括脉象信号检测,信号预处理和信号分析三个环节。我国医务界约从50年代初就开始了用西方传来的脉搏描记技术,使脉象图形化。近十多年来,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性能各异的脉象仪,各类脉搏描记器最关键和差异较大的部分就是脉象传感器的研制。从测量原理上讲,脉象传感器可分为机械式、压电式、光电容式等多种[1]。 (2)脉搏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设计 1 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要求方波和三角波的重复频率为500Hz ,方波脉冲幅度为6-6.5V ,三角波为1.5-2V ,振幅基本稳定,振荡波形对称,无明显非线性失真。 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直接产生三角波—方波。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 2.1 方案一 非正弦波发生器的组成原理是电路中必须有开关特性的器件,可以是电压比较器,、集成模拟开关、TTL 与非门等;具有反馈网络,它的作用是通过输出信号的反馈,改变开关器件的状态;具有延迟环节,常用RC 电路充放电来实现;具有其他辅助部分,,如积分电路等。 矩形经过积分器就变成三角波形,即三角波形发生器是由方波发生器和反向积分器所组成的。但此时要求前后电路的时间常数配合好,不能让积分器饱和。 如图1所示为该电路设计图。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 积分器两大部分。如图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1U 构成迟滞比较器,用于输出方波;2U 构成积分电路,用于把方波转变为三角波,即输出三角波。

图1 方案一电路设计图 U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p V 由1O V 和2O V 决定。利用叠加定理可得: 21211211211) ()(O V V O V P V R R R R R V R R R R V ?++++?++= 当0>P V 时,U1输出为正,即Z O V V +=1 当0

EDA实验四阶梯波发生器电路的设计说明

实验四阶梯波发生器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包括电路图编辑、虚拟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路分析方法。 2.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掌握EDA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熟练掌握有关阶梯波电路设计的方法,并应用相关知识来分析电路,掌握组 成阶梯波电路的各个部分的电路的在阶梯波电路中的作用,深刻体会阶梯波的调节方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能产生周期性阶梯波的电路,要求阶梯波周期在20ms左右,输出电压围10V,阶梯个数5个。(注意:电路中均采用模拟、真实器件,不可以选用计数器、555定时器、D/A转换器等数字器件,也不可选用虚拟器件。) (2)对电路进行分段测试和调节,直至输出合适的阶梯波。 (3)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确定影响阶梯波电压围和周期的元器件。 三、实验步骤 1.实验所用的总电路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路输出的波形如下图2和图3所示:

图2 图3 由上面两幅图可以看出阶梯波的周期为T=23.899mS,阶梯个数为5个,输出电压 为10.024V符合实验要求。 本实验所用的电路由方波发生电路、微分电路、限幅电路、积分累加器、比较

器、电子开关电路、振荡控制电路和电源等八部分电路组成,各个部分的关系可 由 下框图所示: 振荡控制电路 输出方波发生器微分电路限幅电路积分累加电路比较器 电源电子开关电路 2.电路工作原理 ①方波发生器电路 方波发生器电路如下图4所示: 图4

实验所用方波发生电路产生的方波的周期为T=Cln(1+2),带入相应 的数据可知T=2×18.7KΩ×100nF×ln(1+2)=3.76mS。其输出的方波波形如下图5和图6所示:

脉搏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滤波器的设计 (3) 第三章时域分析 (5) 第四章频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程序及图形.......................................................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心得体会、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脉搏是人体重要的动力学信号之一,它能反映人体心脏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变化,在临床健康观察和疾病诊断中十分重要。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人体脉搏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检测与分析,实现智能化的脉搏检测与分析技术,已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数字信号处理是将信号以数字方式表示并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集。 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是对真实世界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因此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之前需要将信号从模拟域转换到数字域,这通常通过模数转换器实现。而数字信号处理的输出经常也要变换到模拟域,这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实现的。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内容及要求 1.睡意检测实验与数据采集 2. 脉搏信号分析 (1)设计滤波器,实现对脉搏信号的噪声抑制。 (2)时域分析:波形特征检测。 (3)功率谱分析:对消噪后的信号进行功率谱分析。要求计算信号的功率谱、功率谱峰值、峰值频率。 3.信号特征分析。

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设计题目: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班级: 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等级(分数)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姓名:学号:

目录 一、设计意义 (1) 1.1信号发生器的概述 (1) 1.2预计完成步骤 (1) 1.3制定的措施 (1) 二、设计方案比较 (1) 2.1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案一 (1) 2.2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案二 (3) 三、电路组成框图 (5) 四、电路原理图 (5) 五、组装及仿真指标测试 (7) 六、总结 (8) 七、参考文献 (9)

一、设计意义 1.1信号发生器的概述 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里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数字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也常常需要方波,三角波,的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目前我们实验室用的较多的波形发生器主要有两种:低频正弦波发生器和通用多波形发生器,前者只能产生正弦波,调节范围不大,但是信号稳定,失真度底,主要用在对波形有很高的要求的实验中;后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也有的能产生三种以上波形。 本次课程设计是做一个能够产生三角波电路的设计。 由理论分析知,电压比较器可以产生方波,积分电路可以产生三角波。 1.2预计完成步骤 任务一 总体设计 任务二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设计 任务三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安装 任务四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仿真和调试 1.3制定的措施 使用National Instruments Multisim 编辑电路原理图。并且进行理论仿真。 在几个方案中选择具有可行性以及稳定性强的的电路原理图。 对选定的原理图进行安装调试。 二、设计方案比较 2.1三角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案一 图1 三角波发生电路(一) 三角波电路波形可以通过积分电路实现,把方波电压作为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入,在积分运算电路的输出就得到了三角波。 如图1所示电路输入方波电压,可见,输出为三角波。图中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 Z U U ±=01 ,他的输入电压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0U ,根据叠加原理,集成运放1A 同相输 入端电位

压控阶梯波发生器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120241 组号 14 题目1、压控阶梯波发生器 2、基于运放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姓名周文晨 学号12024128 指导老师张国英 成绩 2014 年05 月29 日

压控阶梯波发生器 【实验名称】压控阶梯波发生器 【设计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调试一个由电压控制的阶梯波发生器。 【设计要求】 1、输出阶梯波的频率能被输入的直流电压所控制,频率控制范围为600Hz---1000Hz。 2、输出阶梯波的台阶数为10级,且比例相等。 3、输出阶梯波的电压为1V/级。 4、输入控制电压的范围为0.5V至6V。 5、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原器件尽量少,成本低。 【调试要求】利用实验室设备和指定器件进行设计,组装和调试,达到设计的要求,写出总结报告 仿真图,草图,电路图附本实验的报告后 【参考元器件】 1、运算放大器uA741,LM324,LM358. 2、TTL电路74LS20,74LS161 ,74LS175。 3、CMOS缓冲器CD4010 4、稳压管二极管 5、电阻电容电位器

设计思路 一:输出阶梯波的台阶数为十阶 想法:采用十进制计数器,确保每十个时钟信号后清零。选取74LS161芯片 二:输出阶梯波每阶比例相等,电压为1V/阶 想法:⑴采用权组网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⑵运用放大器,将输出信号放大以满足要求。选取运算放大器LM358芯片 另外,74LS161是单纯的计数功能芯片,带负载能力很弱。对于后面串上的几十千欧级的电阻显得力不从心。用万用表实测74LS161输出管脚的电压值,也确实发现高电平对应的实际电压值并不恒定。为改善这样的情况,需把74LS161输出加到74LS175上,再把74LS175的输出加到CD4010上CD4010是缓冲器,可以把不稳的输入电压缓冲为稳定的输出电压,而且电流加大,大大加强了带负载的能力。74LS175和CD4010共同组成了缓冲器,虽然对电路的逻辑功能没有影响,但却是实现电路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电路应分为压频转换波分、计数部分、全电阻网络部分和信号放大部分。我们选取的芯片为:LM358、74LS161、74LS175、CD4010

基于LabVIEW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

收稿日期:2011-01-10作者简介:章伟(1986—),男,重庆永川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高博(1975—),男,山东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龚敏,男,四川成都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艺。 基于LabVIEW 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 章 伟,高 博,龚 敏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光电容积脉搏波包含了人体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可为临床研究和诊断提供 科学的指导。开发了一套基于图形化虚拟仪器工程设计平台LabVIEW 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采集系 统, 可完成对该信号的实时采集、显示和数据存储。经过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的透射式采集实验,在LabVIEW 前面板上准确显示出了该信号的波形,有助于对光电容积脉搏波进行深入分析。关键词: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829(2011)12-0016-04 A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ZHANG Wei,GAO Bo,GONG Min (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Abstract:Photoplethysmograph(PPG)includes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Real-time monitoring on it can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diagnosis.A PPG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This system is developed on an engineering design platform named LabVIEW,which is a virtual instrument based on graphic language.PPG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is used to collect,display and store data in real time.On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for this research,which gathers PPG signal from fingertip in transmission way.PPG waveform is exactly displayed on LabVIEW s front-panel.These display results are helpful to analyze PPG in depth. Key words:photoplethysmograph;acquisition system 光电容积脉搏波(PPG , photoplethysmograph )信号是人体重要的生理信号, 包含着人体心脏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当一定波长的光束照射到皮肤表面时,光束将通过投射或反射方式传送到光电传感器。由于受到皮肤肌肉组织和血液的吸收衰减作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电强度会有一定程 度的减弱。当心脏收缩时, 外周血管扩张,血容量最大,光吸收最强,因此检测到的光信号强度最小;当心脏舒张时,外周血管收缩,血容量最小,光吸收最弱,因此检测到的光信号强度最大,使得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度随心脏搏动而呈现脉动性变化。将此光强度 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再经放大后即可反映出外周血管血流量随心脏搏动的变化[1] 。PPG 信号对于临 床诊断和救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PPG 信号 在采集过程中易受体内、 体外各种因素干扰,信号波形容易受到影响,为信号特征参数的提取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目前对PPG 信号的应用还主要限于提取其振幅 来计算血氧饱和度、 根据频率来得到心率上。可见,获取高质量的PPG 信号是其在临床上得到推广的重要基础。 LabVIEW 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 )推出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是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G 语言)的Lab-VIEW 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函数模块库,包含数学、仪器I /O 和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函数。利用LabVIEW 软件可直接对经由PPG 信号硬件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利用软件的功能来设计低通滤波器,避免了滤波器硬件电路的设计,在降低设计难度的同时增加了滤波处理的精度,更可有效避免在滤波过程中引入的噪声和信号失真,使信号保持较高的真实性。因此,基于LabVIEW 来开发PPG 信号采集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磁场近远区区分方法电磁辐射频率范围

三、电磁辐射物理原理 1、电磁场的产生及性质 ⑴产生 根据电磁学基本理论,带电粒子周围会有相应的电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带电粒子产生变化的电场。由于带电粒子周围电位不同的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因此在两点间形成了电压。 当大量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时形成了电流,电流周围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 电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可以单独在空间中传播。变化的电场能产生磁场,反之,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对电磁场的测量通常有: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功率密度W/m2。 对于工频磁场,常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的关系为,B=μ0H,μ0为真空磁导率,μ0=4π×10-7,当磁场强度H以(A/m)为单位,磁感应强度B以μT(微特斯拉)为单位时,B=1.2566H。 ⑵性质 矢量 电场与磁场是矢量,不但有量值大小,还有方向,所以对于非各向同性的测量天线,测量时必须调整天线方向,直到读数为最大值为止。从目前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综合场强仪都是各向同性天线(探头)。 电磁场的迭加 电磁场有可迭加的性质,空间任一点的电场(或磁场)为不同电荷(或电流)在该点产生的电场(或磁场)的矢量和。理想导体内及所严密包围的空间内的电场强度为零,理想导体上各个位置的电位相等,理想导体表面的电场方向垂直理想导体表面。(如果不垂直,则电场有沿导体表面的分量,导体表面成了非等位面)。 电磁波的干涉、绕射、反射、透射 由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包括电磁波在内的一切波有干涉、绕射、镜面反射、漫反射(散射)、透射等特性。 当辐射源与测量点之间有障碍物时,电磁波可通过绕射方式达监测点,但强度能量有很大的损失。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一班 张静翀3004202334 脉搏波的概述 1.脉搏波的定义 脉搏波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源, 通过血管系的传导而产生的容积变化和振动现象。当心脏收缩时, 有相当数量的血液进入原已充满血液的主动脉内, 使得该处的弹性管壁被撑开,此时心脏推动血液所作的功转化为血管的弹性势能; 心脏停止收缩时, 扩张了的那部分血管也跟着收缩, 驱使血液向前流动, 结果又使前面血管的管壁跟着扩张, 如此类推。这种过程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有些类似, 因此称为脉搏波(pulse wave) 。 2.脉搏信息 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过程中,经历过心脏的舒张、内脏流量的涨落、血管各端点的阻滞、血管内波的折一反射以及血管壁的黏弹等过程。脉搏波不仅受到心脏状况的影响,同时要受到内环境调控功能器官(脏器) 状态所需血液参数以及系统状态参数等的影响。所以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 3.脉搏测量的意义 脉搏是临床检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包含了反映心脏和血管状态的重要生理信息。人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态、病变等信息将以某种方式显现在脉搏中即在脉象中。人体脉象中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通过对脉搏波检测得到的脉波图含有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可以用来预测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如:血管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质的变异会引起脉搏波波形和波速等性质的改变,而脉搏的病理生理性改变常引发各种心血管事件,脉搏生理性能的改变可以先于疾病临床症状出现,通过对脉搏的检测可以对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病变进行评估。同时脉搏测量还为血压测量,血流测量及其他某些生理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理参考信号。 设计目的与意义 目的 应用光电式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组成的脉搏测量电路 通过示波器显示人体指端动脉脉搏信息 意义 通过观测到的脉搏的次数、跳动的波形为临床提供部分 诊断价值的信息,为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提供生理参考信号

方波_三角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河西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 学院 综合设计实验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实验报告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侯涛 日期:2016年4月26日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 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Z、103HZ和104Hz;方波的输出电压峰峰值VPP≥20V 一、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 1、由文氏桥振荡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把文氏桥产生的正弦波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把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积分器。转换成三角波。 方案二: 1、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然后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 方案三: 1、由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用折线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 二、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方案一: 文氏桥的振荡原理:正反馈RC网络与反馈支路构成桥式反馈电路。当R1=R2、C1=C2。即f=f0时,F=1/3、Au=3。然而,起振条件为Au略大于3。实际操作时,如果要满足振荡条件R4/R3=2时,起振很慢。如果R4/R3大于2时,正弦波信号顶部失真。调试困难。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不对称,且选择性较差。因此放弃方案一。 方案二: 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就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是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围很小的情况下使用。然而,指标要求输出频率分别为102HZ、103HZ和104Hz 。因此不满足使用低通滤波的条件。放弃方案二。 方案三: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如同方案二。比较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可以发现,在正弦波从零逐渐增大到峰值的过程中,与三角波的差别越来越大即零附近的差别最小,峰值附近差别最大。因此,根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别,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按不同的比例衰减,就可以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线化波形。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围的限制。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三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三、工作原理: 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原理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阶梯波信号发生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阶梯波信号发生器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1、设计题目 (3) 2.设计目的: (3) 3.设计要求 (3) 4.设计方案 (3) 5.设计原理 (4) 5.1预置数功能实现 (4) 5.2时钟信号发生器 (4) 5.3 D/A转换器 (6) 5.4整体电路图 (7) 6、心得体会 (7) 7.参考文献 (7)

正文 1、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阶梯信号发生器 2.设计目的: 1).了解D/A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D/A转换电路。 3.设计要求 1). 以集成计数器为主要器件,设计一个阶梯波发生器,要求输出如图所示波形。周期为 2ms。 2).依据设计结果,创建实验电路。 3).仿真、调试。 4.设计方案 1)由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数器和D/A转换器组成电路。 2)时钟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频率可调,可采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3)由74LS161反馈置零法确定方波的阶数。 4)D/A转换器将计数器的输出值转换为模拟电压。

5.设计原理 5.1预置数功能实现 如下图 5.2时钟信号发生器 时钟信号发生器可由振荡器构成,振荡器采用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通过改变阻值实现振荡器频率可调。利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接通电源后,电容C1被充电,当电压上升到一定数值时里面集成的三极管导通,然后通过电阻和三极管放电,不断的充放电从而产生一定周期的脉冲,通过改变电路上器件的值可以微调脉冲周期。由所学知识知T= (R1+2R2)*C1,则f=1/T,通过直接按键盘字母F(增加R2的接入阻值)或者Shift+F(减小R2的接入阻值)来改变频率。 连线电路如下图:

脉搏参数采集

1 绪论 脉搏人体血管的跳动,脉搏跳动的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号脉是中医特有的传统诊疗方式,医生们通过号脉来诊断出病人的病情,但是传统的号脉方式主要是医生们通过经验来号脉,有一定的误差,如果诊断失误还可能会造成误判,从而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仪器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方式,而且其更有判断依据,更加的可靠。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不论是大型的医院还是乡村医院都需要脉搏参数器。 该系统先采用传感器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信号经过前置放大、模拟滤波、后后级放大电路进行处理,再经过A/D转换电路,最后单片机通过串口通信电路把信号送到PC机接口,最后显示信号。这种实时显示对于医学中心血管监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可以非常方便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同时也可以使诊断更准确。 一般人体的脉搏信号的幅度一般都在0~10mV左右,而A/D转换器的输入范围为-5~+5V,所以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应该放大到-5~+5V。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脉搏信号频率范围为0.5~20Hz,并且最后通过主控电路,可以在PC机上实时显示采集波形信号。 1

2 整体电路设计 本系统主要脉搏信号采集电路、脉搏前置放大、滤波、后级放大电路、AT89S51单片机、A/D 转换模块、串口电路发送模块组成。对微弱的脉搏信号进行采集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经过各处理电路的放大、滤波后,再经过A/D 转换传给单片机通过串口通信输出到PC 机,直接显示出来。系统总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总原理框图 信号采集传感器 前置放大电路 滤波电路 后级放大电路 A/D 转换电路 单片机控制 电 路 串口通信电 路 PC 显示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