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五龙金矿外围找矿方向

合集下载

五龙金矿成矿预测研究

五龙金矿成矿预测研究

五龙金矿成矿预测研究作者:姚磊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3期摘要:五龙金矿床是辽宁省开发最早的特大型金矿,现探采深度之大直接影响矿山经济效益,急需开辟新井区以缓解目前状态。

为此特别从五龙金矿的成矿与找矿的关联方面入手,提出在矿区内进行再次地质找矿的看法。

关键词:五龙金矿;控矿构造;找矿方向1引言国内外市场对黄金的巨大需求,寻找新型金矿床和对大型金矿床成矿理论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现代金矿成矿理论在全球构造与成矿、深部过程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研究、流体成矿作用和碰撞造山成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这对我国金矿储量及黄金产量的突破性增长带来一定的困难。

2矿区地质2.1 五龙金矿床地质概况五龙金矿位于东西向营口-宽甸隆起和北东向鸭绿江断裂带交汇部。

矿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是辽河群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

五龙金矿的围岩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近年习称五龙岩体。

其北部为弟兄山花岗岩岩基体,南部为三股流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岩株体。

矿体以含金石英脉型矿化为主,个别少数脉体为蚀变岩型。

几经地质调研、地质勘查矿区内发现447条含金地质体,其中含金石英脉380条、硅化蚀变带67条,工业矿脉约占五分之一,矿山实际生产开拓矿脉紧占十分之一,余者为民采占据。

尽管如此,矿区内还保留着大量的含金石英脉待找矿评价,因此其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是不言而喻的。

2.2 成矿流体形成的条件众所周知,下辽河群主要是一套含有铁硫铜和钴的海底火山(细碧角斑岩类)喷发及其喷流沉积物;上辽河群主要是含有大量有机碳的陆源为主的。

2.3 成矿流体形成与迁移储集辽河群沉积成岩期形成的含金热液在不同性质的构造热事件影响下将发生迁移、分异和汇聚,这是显然的。

众所周知,热液的流动的动力是热驱动和压力差驱动,即向低能区或扩容区迁移,并且在流动迁移过程中发生分异。

3五龙金矿构造控矿规律3.1 控矿断裂构造形成与演化所谓控矿断裂构造是指控制矿化地质体的空间展布的构造要素总和。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发布时间:2021-07-06T07:49:55.87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7期作者:刘月吉周乃强[导读] 五龙金矿属于大中型高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为石英脉型,金矿体呈脉状产出于大面积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中,矿体严格受北西与北北东两组断裂组成的菱形格状构造控制,矿体定位于近南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中,与细粒闪长岩伴生。

刘月吉周乃强辽宁省第七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丹东市 118003摘要:五龙金矿属于大中型高中温岩浆热液金矿床,为石英脉型,金矿体呈脉状产出于大面积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中,矿体严格受北西与北北东两组断裂组成的菱形格状构造控制,矿体定位于近南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中,与细粒闪长岩伴生。

关键词:五龙金矿;菱形格状构造;断裂绪言矿区附近地层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层状岩系,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区内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华北板块(Ⅲ),华北陆块(Ⅲ-5),辽东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带(Ⅲ-5-7),辽东古元古代裂谷(Ⅲ-5-7-3),处于鸭绿江金多金属矿成矿带上。

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具有优越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岩浆岩极为发育,主要分为中生代晚侏罗世侵入岩五龙岩体是五龙金矿床的成矿围岩。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地层矿床附近地层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层状岩系,分别由里尔峪岩组二段、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盖县岩组组成。

岩石类型有:浅粒岩、变粒岩、二云片岩、绢云片岩、大理岩等。

在区域上构成了基底构造格架,其变质程度为中压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空间上区内各金矿床(点)均与之紧密相伴,且其参与了印支期、燕山期构造活动。

因此古元古界地层是本区金矿产可能存在的间接指示标志。

1.2 构造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华北板块(Ⅲ),华北陆块(Ⅲ-5),辽东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带(Ⅲ-5-7),辽东古元古代裂谷(Ⅲ-5-7 3)。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作者简介 :刘争(1986-),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辽宁五龙金矿周边找矿方向浅析刘争1,张德会1,2,王杰亭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主要对辽宁五龙金矿控矿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构造与岩体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该区成矿有利部位,并通过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认为其外围找矿方向应在田家堡子-石岱、三级台-杨家堡子、油盘岭区、谢家-韩家堡子一带。

关键词:五龙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方向辽宁省最具悠久开发史的五龙金矿已面临着极度资源危机状态,本文通过分析五龙金矿成矿特点,及总结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对其外围找矿方向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后期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1 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全球性金矿带中的中西太平洋金环外二环东亚段;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

东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著名的平北金矿集区隔江相望,该区与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岩性有云母片岩、大理岩、黑云母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侏罗系出露零星,为一套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石。

矿区内主要分布辽河群变质岩,多呈透镜状残留体分布于印支期花岗岩中。

2控矿构造本区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其具体特征描述如下:2.1 地层及其含矿性区内仅零星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于家堡子组、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

这套岩系金丰度值较高,片岩、变粒岩金丰度值5.36-21.0×10-9,大理岩金丰度值3.88-11.0×10-9,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区内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辽宁丹东五龙金矿外围金矿评价地质报告

辽宁丹东五龙金矿外围金矿评价地质报告

项目负责人: 田树海 报 告 主 编:田树海 报告编写人: 田树海、齐恩波、孙国强、孙文涛 单位负责人: 田豫才 总 工 程 师:杨德江 提 交 单 位: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查总院 提 交 时 间:二○○三年五月 计划项目名称:辽东地区矿产资源评价 实 施 单 位:辽宁省有........................................................................................................................................1 1.1 工作目的任务 ..........................................................................................................................................1 1.2 工作区地理及经济条件 ........................................................................................................................2 1.2.1 位置交通情况(附图 1) ....................................................................................................................2 1.2.2 自然与经济地理 .............................................................................................

五龙金矿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找矿预测

五龙金矿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找矿预测

55M ine engineering矿山工程五龙金矿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找矿预测姚德环(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六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铁岭 112000)摘 要:通过对五龙金矿矿区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收集证,利用3DMine 软件建立矿区主要矿体模型、地表实体模、探矿工程部署模型。

初步实现五龙金矿区矿体空间分布及探矿工程控制程度的三维可视化。

与此同时总结本区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对空白区域进行找矿预测及潜力评价。

关键词:三维;金矿;地质模型;找矿预测;成矿特征中图分类号:P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4-0055-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姚德环,男,生于1990年,汉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本区位于柴达木—华北板块、华北陆块、辽东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带、辽东中新生代盆地带、辽东中、新生代岩浆弧(Ⅲ-5-7-7-2)。

图1 本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按前南华系构造单元划分本区属于辽东新元古代—古生代坳陷带。

区域内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呈捕虏体残留于中生代花岗岩中,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

区域内东西向构造主要为辽河群中的褶皱构造和五龙岩体中的片麻状构造。

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则以断裂构造为主。

北东向构造主要为鸭绿江断裂构造,北北东向构造自东向西依次为:黑沟断裂、大孤顶子断裂、鸡心岭断裂、杨家断裂、红石断裂、韩家堡断裂。

区域内经历了多次岩浆侵入作用,主要以酸性-中酸性岩浆。

分别为古元古代的岩浆活动,形成了辽吉花岗岩体;中生代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形成五龙岩体、五龙背岩体、三股流岩体。

图2 区域地质图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主要由粉砂质粘土、砂砾石等组成。

2.2 构造矿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分别为北北东向鸡心领断裂构造和北东向姚家沟断裂构造。

鸡心领断裂构造属于本区主要的导矿和控矿构造,走向北东20°~30°,倾向北西西,倾角70°~90°,宽度5.0m ~20.0m。

辽宁五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

辽宁五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

辽 宁 五 龙 地 区 金 矿 成 矿 规 律 及 找 矿 前 景 分 析
周 月 霞 于 天利 ,
( . 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三队, 1辽 辽宁 丹东 180 ;. 10 82 本溪县 国土资源局, 辽宁 本溪 17 0 1 10)

要: 本文通过对五龙地 区金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 , 出区内金矿床 的成 矿环 境及矿床类型 。 总结
多极有价值的结论。近年来 , 随着五龙地区勘查程
度 的不 断加深 , 五龙 金矿 床 的深部 又 发现 了新 的 在
花岗斑岩型金矿床 , 进而使五龙金矿 的资源储量大
大增加 。
图 1 五 龙 金 矿 区域 地 质 简 图
区 内构 造 岩浆 活 动强 裂 , 区北侧 有 燕 山期 五 矿 龙 背 一凤 凰 山 斑 状 黑 云 母 花 岗 岩 体 出 露 ( 1. 16 9 M )南 侧有 三股流 花 岗闪长岩体 出露 (2 . ) a, 162Ma 。
第2 6卷第 3 期
21 0 0年 6月




Vo . 6 № 3 12 .
N0N —FERROUS M
i AND ETALLURGY G M【
J n 0 0 u e2 1
文章编号 :07—97 ( 0 0 0 0 O 10 6 X 2 1 )3— O 6—0 5
分布有四个 脉带, 其走 向近南北 , 脉带间距 60— O 80m, 0 脉带 长 300~ 0 0 650m。在 每个花 岗斑 岩脉 带两侧 10m范围内发育细粒 闪长岩脉 , 5 其边部往
往 是金矿 脉产 出的最佳 位置 。
裂成群成组出现, 相互交错形成菱形格子状构造框 架( 1 , 图 )其构造交汇部往往是金矿床的定位空间,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成矿模式与外围找矿潜力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成矿模式与外围找矿潜力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金矿区成矿模式与外围找矿潜力摘要:五龙金矿地处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端,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金资源潜力巨大,经过多次地质评价工作,对金矿类型的划分、矿床特点、控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预测有新的认识。

基本进入以方法找矿和理论找矿为主阶段。

近年来,在该区及周边进一步研究对矿床的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五龙金矿找矿标志矿床特点探矿潜力序言燕山早期,基性岩浆切穿古元古界辽河群之下地层,断裂充填细粒闪长玢岩脉。

成矿期首先产生北北东压扭性断裂、北西张扭性断裂、北东压性断裂,并被为细粒闪长玢岩脉充填;稍有构造间歇后,成矿期断裂再次活化,闪长质岩浆同化混染酸性含金古老基底成花岗闪长质岩浆,金及其它金属硫化物和二氧化硅、挥发份一起在断裂构造低压区形成含金石英脉。

一、矿区地质特征辽宁五龙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矿区大地构造单元处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营口宽甸台拱(Ⅰ13)凤城凸起(Ⅰ13-1)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端。

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

1、地层仅零星出露古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里尔峪岩组、高家峪岩组、大石桥岩组和盖县岩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

2、构造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

鸭绿江断裂是区域上规模最大的断裂带,位于区域边缘,呈北东50°~60°方向延伸,倾向南东,经多次挤压及剪切作用形成。

该断裂带控制着区域上铜、金矿床的展布。

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压性断裂,为中生代晚期构造运动产物,断裂间距分别为2~4km和4~6km,延伸均在10km以上,该两组断裂形成菱形格子状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

3、岩浆岩矿区内发育古元古代黑云母及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早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伴随侵入的大量岩脉。

五龙金矿西部有红石古元古黑云母花岗岩体,南部出露燕山期(126Ma)三股流花岗闪长岩岩株,北部出露燕山期(112Ma)丁岐山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例析金矿成矿地质概况

例析金矿成矿地质概况

例析金矿成矿地质概况一、矿区地质概况1、地层工作区大面积出露混合花岗岩,其原岩金丰度值较高,经地壳重熔形成的混合花岗岩使金得到了进一步的富集,其金丰度值达10×10-9,为工作区内金矿床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矿质来源。

工作区內残留有辽河群盖县组,地层走向近东西。

该套地层在区域上通过大量原生晕分析数据统计,金银背景值较高,为中国地壳丰度的4-8倍。

辽河群盖县组(PtLg):成不规则状分布在韩家堡子北部及陶家堡子一带,主要由黑云片岩和黑云母变粒岩组成。

黑云母片岩:呈黄褐色,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黑云母、石英和长石组成;黑云母变粒岩:呈黄褐色~灰褐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

该层位在工作区内出露厚度大于400m。

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沟谷和山坡底下,由现代河流和冲坡积层堆积而成,由各种不同岩石的砾石、砂粒和粘土堆积物组成,厚度1~10米不等,局部有砂金矿。

2、构造工作区内构造复杂,呈多期叠加特点。

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有北东、北西和近南北三組断裂,在区内形成格子状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多为张性,被后期脉岩所充填。

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区内金矿带的展布。

压扭性断裂分布于工作区中北部,走向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5°,宽0.6-3m。

控制延长600m。

压片理明显,泥质、碳酸盐质胶结。

带中见轻微硅化及褐铁矿化。

3、岩浆岩工作区中大面积分布混合花岗岩,是工作区的主要成矿围岩。

由于在成岩期后受到强烈的塑性变形,普遍糜棱岩化。

岩体内含有较多辽河群变质岩残留体。

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为:高硅,SiO2含量在70~75%;铝过饱和,Al2O3/(K2O+Na2O)>1;低Fe、Mg,MgO<0.5%,(FeO+Fe2O3)<2%;高碱,K2O+Na2O含量为7.5-9%,K2O>Na2O,富F(300-700ppm),低Cl,(50-150ppm),F/Cl比值高;稀土元素总含量约100ppm,为轻稀土富集型,ΣLREE/ΣHREE=7.53,Eu正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延 长 1 m 以上 , 0k 常被 北东 向断 裂切 割 。
褶 皱构 造 由于 受后 期 构 造 运动 的影 响 , 态 残 形
度 值 为 ( . 6~2 . 53 1 0)×1 一, 理 岩 金 丰 度 值 为 0 大 ( . 8~1 . )×1 38 10 0一, 金 的初 始 矿 源层 , 们 奠 为 它
Ma 三 股 流花 岗闪 长 岩 体 , 石 化 学 特 点 为 演 化 范 , 岩 围广 ,i 5 % ~7 % , 指 数 由小 于 1转 化 为 SO 为 8 5 铝
不 同级次 地球 化学 场 的分 带性 , 即元素 、 元素 组 合或 由它们 构 成 的其 他 带状分 布 是任何 级次 异 常地 球化 学场 的重 要标 志 , 是可 靠 、 也 客观 的矿化 标 志 。
育, 是金 矿体 的定 位空 间 。鸭绿 江深 大断 裂 , 东 向 北

2 9
争 ( 9 6 ) 女 , 士 研 究 生 ,0 0 3北 京 市 海 淀 区 学 院路 18 一 , 硕 10 8
断裂 , 以及 控 矿 的近南 北 向及 北 西 向断裂 , 形成 了较 完整 的控 矿构 造体 系 ( 1 j 图 ) 。
三股 流 花 岗 闪长 岩 , 面上 呈 北 东东 向 的椭 园 平
的丁岐山岩体和凤凰山岩体。该类岩体 的主要特征 为 富硅 ( SO )>7 % ) 低 铝 ( A : 为 1 % m( i2 0 , m( 1 ) 2 0
m( a0)>m ( 2 , 铁 , F O) m( e + N2 K 0) 富 m( e / F O
S ra . 0 ei lNo 5 9 S pe e. e t mb r 201 1




总 第 59 0 期
2 1 年 9月 第 9I
辽 宁 五龙金 矿外 围找 矿 方 向
刘 争 王 杰 亭
( 国地 质 大 学地 球 科 学 与 资 源 学 院 ) 中
S型花 岗岩 。
株状 产 出 , 要受 早期 岩体 边 缘 构 造 和 岩体 内断 裂 主 控 制 , 型岩 体 代 表 为产 于 五龙 背一 大 堡 岩体 之 中 典
燕 山早 期 的花 岗杂 岩 系分 布 面积 亦 较 广泛 , 有 近 100k 的大 岩基 ( 五龙 背 . 堡 岩体 ) 也 有 0 m 如 大 , 小 岩 株 ( 三 股 流花 岗 闪长 岩 岩 体 ,0k , 发 如 5 m ) 并 育 众多 的 中酸 陛岩脉 群 , 与金矿 关 系十分 密切 。
从 晚 元 古宙 开 始 至 显 生宙 古 生 代 末 , 着 地壳 随 的升降运 动 , 五龙 地 区先 降后 升 , 升为 主 , 凹 陷 以 在 区只接受 震 旦纪 沉积 岩 系 , 布 于工作 区东 南部 , 分 呈
布 。总体 来说 , 区域北 东 向和北 西 向断裂 构造 发育 。 特别 是 五龙金 矿 区 , 部 近南 北 向和 北 西 向断 裂 发 局
Mg 为 0 8~0 9 m( eO )m( e 高 , 映 成 O) . . , F2 。/ F O) 反 岩 时 的氧 逸度 高 。F高 ,l , F / C) c 低 m( ) m( 1可达 1 0 以上 。这 种 富碱 、 水 、 F 高 氧逸 度 、 温 的花 岗 贫 富 、 高
岩 系可与 I 型花 岗岩相 比_ 。 由于该 岩系 形成 时 间 4 J
k 和 4~6k 延 伸 均 在 1 m 以上 , 两 组 断 裂 m m, 0k 该 形成 菱形 格 子状 构 造 , 制 着 金 矿 体 的 产 出部 位 。 控 鸭绿 江 断裂是 区域 上规 模 较 大 的 断裂 带 ( 合 带 ) 开 , 位 于 区域边 缘 , 北 东 5 。 0 方 向延 伸 , 向 南 呈 0 ~6 。 倾 东, 经多 次挤 压及 剪 切 作 用 形 成 。地 球 物 理 资 料 表
( aO)富 F 30×1 一 ~ 0 N 2 , (0 0 。 70×1 。 , c (0× 0一) 低 l5 1 ~ 一10×1 ) m( )m( 1高 ; 土元 素 总 含 0 5 0 , F / C) 稀 量 约 10×1 ¨ 为轻 稀 土富 集 型 , 重 稀 土含 量 比 0 0I, 轻 值 为 75 , u正 异 常 。上 述 特 点 说 明岩 浆 为 低 熔 .3 E 点 共 结 岩浆 。岩浆 热 能低 , 移距 离 短 , 位深 , 运 侵 属
定 了区 内金 矿床 形成 的物质 基础 。
缺 不全 , 仅在 区域 东南 部发 育 , 皱轴 向总体呈 北 东 褶 向, 由下 元古 界 辽 河 群 和 震 旦 系 地 层 组 成 , 长 l 延 O
k m左 右 , 营 口一 草河 口一 宽甸 复 向斜 中的次 级 褶 属 皱部 分 。该 褶 皱 控 制 着 四道 沟 中 型 金 矿 床 空 间 分
摘 要 : 对辽 宁五龙 金 矿控 矿 因素进 行 了全 面分 析 , 强调 了构 造 与 岩体 控 矿 的 主 导作 用 . 析 分 了该 区成矿 有 利部位 , 并通 过 分 析 其 周 边 成矿 要 素 信 息 , 为其 外 围找 矿 方 向 应在 田 家堡 子一 石 认
岱 、 级 台一 杨 家堡子 、 三 油盘 岭 区、 家一 韩 家堡 子一 带 。 谢 关键 词 : 龙金 矿 五 控 矿 因素 找矿 方 向
状 , 西 向长 1. m, 东 14k 南北 宽 52k 面 积 约为 5 . m, 0
k 其 围岩 主要 为 印支 期 混合 花 岗岩 , 在东 南 侧 m, 仅
与 辽河 群变 质岩呈 侵 入接触 。 根 据结 构构 造 , 度及 成分 变化 , 粒 岩体 边缘 相 为 中细粒 结构 , 岩性 为石 英二 长 闪长岩 ; 渡相为 中细 过 粒 似斑状 结 构 , 性为 花 岗闪长 岩 ; 岩 中心相 为粗 粒似 斑 状结构 , 性 为似斑 状花 岗 闪长岩 。 岩 三 股流 花 岗闪长 岩 S N m.d等 时线年 龄 为 162 2 .
3 2
刘 争
王 杰亭 : 宁五 龙金 矿外 围找矿 方 向 辽
2 1 年 9月第 9期 01 大于 1 m( / N 由小 于 1转 化 为 大 于 1 , K 0) m( a0) , 因此反 映 了钙碱 性 岩 系 的演 化 规 律 , 族 元 素含 量 铁 m( 1减 小 。对金 有 巨大 的迁 移 能力 , C) 分异 好 , 位 侵
区域 出 露地 层 主 要 为 下元 古 界 辽 河群 , 岩性 为
云母 片 岩 、 大理 岩 、 云 母 变粒 岩 和斜 长 角 闪岩 , 黑 侏 罗 系 出露零 星 , 为一 套火 山一 沉积 浅 变质 岩 石 。矿
断裂 构 造 主 要 为北 东 向和北 西 向压 性 断裂 , 为
中生代 晚期 构 造 运 动 产 物 , 裂 间距 分 别 为 2~4 断
裂 带控制 着 区域上 铜 、 金矿 床 的展布 。此 外 , 区域 上 局部 地段 发 育近东 西 向断 裂 , 由西 向东逐 渐收 敛 , 断
系 , 为残 块 , 捕 虏体残 留在大 面积 分布 的中生代 多 呈
花 岗岩 中 , 自下 而 上 主要 有 于家 堡 子 组 、 子 山组 、 浪 大 石桥 组 和盖县 组 , 主要 由各 类 大 理 岩 、 片岩 、 变粒 岩 组成 。这 套岩 系 金丰 度值 较高 , 片岩 、 粒岩 金 丰 变
期 金矿化 一 花 岗斑 岩 脉一 晚期金 矿化一 煌斑 岩 脉一 燕 山 晚期 为 偏 碱性 角 闪条纹 长 石 花 岗岩 , 岩 呈
7% ; 5 铝过饱和, A2 3/ K 0+ a0 1 低 m( 1 ) m( 2 N 2 )> ; 0 F 、 gm( g ) 05 , ( e F 2 3 < % ; e M , M O < .% m FO+ eO ) 2 高 碱 , K O+N 2 为 7 5 ~9 , K O)>m m( 2 aO) .% % m( 2
辽 宁省 最具 悠 久开 发史 的五 龙金 矿 已面 临着极 度 资源 危机 状 态 。通 过 分 析 五龙 金 矿 成 矿 特 点 ¨ ,
零 星残块 出露 , 石发 生过 轻微 的变 质作 用 , 岩 岩石 组 成 为石英 岩 、 石英 砂 岩 、 泥灰 岩 等 。中生代 构造 岩 浆 活 动强烈 , 壳运 动 以升为 主 , 地 局部地 段 出现 凹陷 盆 地, 接受 晚侏 罗纪 火 山喷发 沉积 , 盆地 多呈 南北 向和 北 东 向延 长 , 主要岩 性为 紫色 砂岩 、 岩 、 灰 岩 、 其 页 泥 主要 分 布在 工作 区 东 南 部 , 绿 江 深 大 断 裂 两 侧 。 鸭 新 生代地 层 主要 为第 四 系 的河 流 相 、 冲积 相 的 砂砾
高 ( 位于地 壳 的 中、 侵 浅部 位 ) 属 I型花 岗岩 。 ,
此 外 , 同源岩浆 演化 而成 的不 同岩 石类 型 , 由 它
岩 脉及 金矿 体 清楚地 显示 了这 种线性 特 点 。据 此认
为三者 确属 同源 岩浆 发展 不 同阶段 的产 物 。
图 1 五 龙 金 矿 控 矿 构 造 体 系示 意 图
伴随三股 流岩体发育大量脉岩 , 在五龙矿区主 要 有成 矿前 的细 粒 闪长 岩 及 花 岗斑 岩 , 矿期 后 的 成 煌 斑岩 和辉 绿玢 岩 。成矿前 中酸性脉 岩 与金矿 脉关
系密切 , 含金 石 英 脉 中约 有 9 % 与 脉 岩 ( 0 细粒 闪长
岩 和花 岗斑 岩 ) 生 , 布 在 脉 岩 的一 侧 或 切 穿 脉 伴 分 岩 , 际上石 英脉 是 沿 脉 岩构 造 中变 形 较 强部 位 充 实 填的 , 因此脉 岩 常成为 矿脉 的直 接 围岩 , 分岩 脉被 部 矿 化交 代可 构成 工业 矿体 。根 据上述 四种 脉岩 与金 矿 化形成 的先后关 系 , 可排 序为 : 细粒 闪长 岩脉 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