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地区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黑山地区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黑山地区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某铀矿成矿因素及找矿远景浅谈 王 * (********任公司,浙江 ** ******) 摘要:根据《核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要求,为了促进我国铀矿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某铀矿床列入持续开发计划项目当中。矿床位于**地区某山I类远景区内,有着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较丰富的铀资源。而且在该远景区内还发现了某3矿床和某2矿点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异常点,所以,摸清某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对该矿床的开发利用和在同一远景区其他矿床、矿点的进一步找矿勘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铀矿;成矿因素;找矿远景;深远意义 A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Vision Discussio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proposed by “The nuclear industry 11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uranium mining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uranium deposits has included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Deposit is located in one class vision region of the Luzong Kunshan area ,it has superior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rich uranium resources. And a three deposits and a two mine sites and a host of other outlier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 vision in the area,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conditions of a deposit mineralization and mine 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al use of a deposit ,and further prospecting of the same vision of other deposits and mining point,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anium; Forming factors; Prospecting;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一、区域地质背景 庐枞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中朝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拗中的次级构造单元。郯庐断裂和长江构造带在本区相交。某铀矿床产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黄梅尖岩体外带中侏罗统罗岭组砂岩中(见图1)。 本区地层以中新生界为主。上三迭统、中下侏罗统为一套巨厚的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发育一套巨厚的中偏碱性火山岩系,使得区域内岩浆岩极为发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前言 本规程包括了岩心钻探工程设计得编制、钻探方法与设备选择、通用得工艺方法、冲洗介质及施工守则、钻孔质量保证、钻探施工得人身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内容,就是不同领域岩心钻探工程及各种专项钻探工艺技术方法得基础性规程。 本规程就是地质岩心钻探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与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得重要依据与准则。对于不同得勘查对象、勘查阶段、勘查目得而有所变更得一些特殊要求与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得规程、规范或通过协议、合同做出明确规定。 本规程就是遵循GB/T 1.1—2009得起草规则,首次以技术标准形式发布。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达、赵国隆、肖亚民、陈星庆、汤松然、孙建华、张林霞、刘秀美、戴智长。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钻探施工过程所有工序得技术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 本规程中对“岩心”得界定就是广义得,指能采集到得各类岩石样品,即除圆柱状得岩心外,也包括各种岩块、岩样与岩屑,故各种反循环连续取心也被纳入岩心钻探得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水文水井钻探与油气井钻探得小口径钻孔施工,可参照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孔深3000 m以内得钻孔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得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得结构与编写 GB/T 3787手持武电动工具得管理、使用、检查与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6722爆破安全规程 GB/T 9151钻探工程名词术语 GB 15848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规定 GB/T 16950金刚石岩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6951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 GB/T 18376、2硬质合金牌号第二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AQ 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DZ/T 0032--199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DZ/T 0053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 DZ/T 0054定向钻进技术规范 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88地质钻探用钻塔系列 3 基本规定 3、1 钻孔口径系列 地质岩心钻探口径系列就是钻探工程最基础得规定,依照国际通用得标准采用R、E、A、B、N、H、P、S作为代号,规格代号及对应得公称口径见表1。 表1 规格代号及对应得公称口径规格代号 单位为毫米 公称口径只代表理论钻孔口径尺寸,以便于统一钻具得规格系列,实际得钻头、扩孔器外径尺寸可根据不同得钻进方法与地层情况在合理范围内确定。3、2 钻孔深度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

第18卷 第1期铀 矿 地 质Vol.18 No.1 2002年 1月 Uranium Geology Jan. 2002 [收稿日期]2001-10-12 [作者简介]王正邦(1936-),男,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1981)1983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进修。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现状与展望 王正邦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29) [摘要]本文首先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分4个阶段概要回顾了世界铀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发展 的历史,总结了基本的历史经验。其次,全面阐述了当前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的现状,对砂岩型铀矿在世界铀资源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矿床分类、时空展布特点和规律及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剖析,重点从构造条件、古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条件及铀源条件等5个方面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3类表生后生渗入型砂岩型铀矿的评价准则进行了概括性总结。以美国和中亚两个砂岩型铀矿主产区为代表,概述了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方法的发展现状。最后,在展望世界铀资源供需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我国铀矿地质战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我们应采取4个方面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历史回顾;发展现状;展望和对策 [文章编号] 1000-0658(2002)01-0009-13 [中图分类号] P598 [文献标识码]C 为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对铀资源的需求,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技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由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具有开采成本低、矿量大和有利于环保等优势,目前已成为世界铀矿找矿领域的主攻类型之一。鉴于我国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该类型已成为我国铀矿勘查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国铀矿地质科技工作的重点。因此,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重点,简要回顾铀矿找矿和铀矿地质科技发展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展望其发展的趋势,对把握时代的脉搏,明确我们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抓住 关键性科技前沿问题,正确制定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研究中国问题,将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才能取得全面认识,有利于借鉴国外经验,正确进行决策。本文的目的就是重点对国外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概要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并针对我们面临的挑战,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1 历史回顾 自1850年捷克首先把铀矿石作为主要产品开采以来,铀矿勘查和铀矿地质科技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历程 [1] 。这一历史

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碳硅泥岩型铀矿是我国五大铀矿类型之一,随着国内铀矿找矿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深入,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特色和优势将日益显现。通过对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找矿实践经验,提出了”三层两带一环境”的成矿定位因素,并对找矿远景地段进行了划分和排序。 标签:碳硅泥岩铀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 赣西北为华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主要找矿基地,已落实中小型铀矿床7个,普查工作区12个,控制和探明铀矿资源储量××××吨,预期找矿潜力成果×××××吨,能达到国家铀矿资源规划”大基地”的要求,当前为国家找矿重点突破区。该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具有品位较高、规模较大、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同时核工业矿冶系统还保留了一支相对精干的采冶队伍,目前矿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急需资源保证。因此,深入研究赣西北地区铀矿成矿条件,规划找矿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质概况 本文所指的赣西北地区主要为九江市所管辖,总面积为28960平方公里,其中可查面积24150平方公里。根据黄汲清先生划分,其所处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为下扬子准地台,南缘与华南褶皱系接壤(图1);所处的二级构造单元,南部为江南台隆区,占地面积约23860平方公里,北部为下扬子台拗,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公里。 区内出露的地层及岩性主要有:中元古界基底变质岩,分布于本区南、北西两翼,为一套厚度巨大、变质程度较浅,以海相火山岩,火山细碎屑岩及泥砂质为主的复理石浊积岩系,面积约10750平方公里;上元古界—古生界陆相—海相沉积岩,以浅海相碳酸盐及泥砂质建造为主,面积约5750平方公里;三叠系—第三系陆相沉积岩,为断陷盆地的巨厚陆源碎屑沉积,面积约1550平方公里;第四系松散沉积及现代水面约400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不同时代的岩浆岩—主要是花岗岩类,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其中以晋宁和燕山为主要活动期。 区内褶皱构造分为基底褶皱和盖层褶皱,基底褶皱由双桥山地层组成,轴向呈NEE—近EW向,分布于区内的南北两侧;盖层褶皱由震旦纪至中三叠纪的各时代地层组成,其继承性较明显,主导轴向线展布与基底轴向基本一致,多为NEE-近EW向,主要分布于区内的中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古市—德安深断裂,郯—庐深断裂,渣津—柘林大断裂、铜鼓—罗溪(武宁)大断裂、柘林—王音铺大断裂。区内构造以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最为发育。近东西向构造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展布的向斜盆地、凹陷带、岩浆活动带及以压性为主要特征的断裂构造带等;北北东向构造以压扭性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穿切盆地和凹陷带的断裂构造带。此外以扭性为主要特征的北西向断裂构造也较发育,但在规模上远不及前两者,形成时间也较它们晚。

勘查行业技术标准汇编

一、固体矿产调查勘查行业标准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6-200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10)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 27、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0249-2010)

桂北711矿床外围铀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桂北711矿床外围铀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发表时间:2019-11-26T14:08:02.15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作者:王桂峰 [导读] 桂北711矿床外围铀矿化普遍发育,成矿条件良好。通过对本区铀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初步研究,认为铀矿体主要赋存于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红色玉髓脉、紫黑色萤石细脉、方解石细脉与铀矿物关系密切,放羊岭地段、牧牛岭地段、三马坪地段具有较好成矿远景。 王桂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 摘要:桂北711矿床外围铀矿化普遍发育,成矿条件良好。通过对本区铀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初步研究,认为铀矿体主要赋存于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红色玉髓脉、紫黑色萤石细脉、方解石细脉与铀矿物关系密切,放羊岭地段、牧牛岭地段、三马坪地段具有较好成矿远景。 关键词:桂北;铀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 1. 引言 区域铀源丰富,成矿条件优越,形成了苗儿山铀矿田,范围集中苗儿山岩体中段,由北部的荣平水至南部枫木岭,西部大坪里至东部的福竹。已知大、中、小型铀矿多处,这些矿床空间上具北西向排列的特点,成矿条件以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交汇复合成矿为主。区内地质条件与区域上铀矿床成矿条件工极为相似。鉴于此,本文通过区内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进行初步研究,进而初步选定成矿远景,对下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2. 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扬子陆块之桂北地块龙胜褶皱带[1]。区域内出露地层有青白口系、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白垩系及第四系。构造以断裂最为发育,加里东运动形成以北北东向为主的紧密线状褶皱带和初期的同生断裂,印支运动是又一次极其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并伴随基底断裂构造的复活,使扬子、南华两个板块碰撞、拼合。燕山运动以块断运动为特征,造成基底断裂再次复活,同时产生了以北北东向为主导的断裂构造,次为北西向、近南北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 3.成矿特征 3.1 构造特征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向)及近南北向构造,由西至东依次可见F700、F600、F500、F400、F300、F200、 F100、F25、F26、F27带组,以北东走向为主,其中F700、F600带组倾向以南东为主,F400、F300、F200、F100 、F25、F26、F27带组主要倾向北西,F500带组近直立。构造岩岩性主要有碎斑花岗岩、碎裂花岗岩、轻碎花岗岩,局部可见后期石英脉、玉髓脉穿插。另外工作区内还见有北西向构造,这些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的夹持复合部位往往形成铀矿床及矿点。 3.2围岩蚀变 常见的围岩蚀变种类有硅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钾长石化、水云母化、紫黑色萤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等。与铀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是有中等硅化、黄铁矿化、赤铁矿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紫黑色萤石化等。 4.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体特征 矿体形态较复杂,主要呈透镜状、脉状及扁豆状,产状和空间形态受构造带控制,埋深均在300m以浅。现将主要矿体描述如下: 矿体Ⅰ[5]:赋存于北东向F300含矿带下盘次级带F333中。矿体呈脉状产出,产状与构造带一致,倾向296°,倾角74°,属隐伏矿体,最小埋深78m,最大埋深174m。含矿岩性为蚀变碎裂花岗岩,主要见钾长石化、赤铁矿化、水云母化、硅化、萤石化;矿化与紫黑色萤石化关系密切,紫黑色萤石主要以细脉状发育,脉宽1~15 mm;围岩主要为碎裂花岗岩、轻碎花岗岩,蚀变与含矿岩性相似,只是未见紫黑色萤石化、硅化。 矿体Ⅱ[5]:赋存于北东向含矿带F300上盘次级带F309断裂带中。矿体呈脉状,产状与构造带一致,倾向275°~300°,倾角58°~62°。含矿岩性为赤铁矿化、硅化碎斑花岗岩、碎裂花岗岩,裂隙充填肉红色玉髓脉,局部可见蛋黄色硅钙铀矿和黄绿色钙铀云母。 矿体Ⅲ[5]:分布在工作区北部放羊岭地段,赋存于北东向含矿带F600上盘次级带F602中。产状与F602含矿带一致,倾向295°,倾角63°。含矿岩性为赤铁矿化、钾长石化、硅化碎斑花岗岩、碎裂花岗岩。 4.2 矿石特征 区内各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硅钙铀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等次生铀矿物。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黑云母、白云母、萤石、赤铁矿以及方解石等。矿石构造以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 铀矿石均为氧化矿石,根据矿石矿物共生组合、铀在矿石中的存在形式、分布特征、结构、构造、赋矿岩性等特征将矿石分为:钾长石化赤铁矿化碎裂花岗岩矿石、赤铁矿化硅化碎斑花岗岩矿石、赤铁矿化硅化萤石化碎裂(碎斑)花岗岩矿石等自然类型矿石。矿石的工业类型为特征性矿物含量低的铀酰磷酸盐、高硅酸盐铀矿石及富含萤石的高硅酸盐铀矿石。 5.矿床成因与成矿远景浅析 5.1控矿因素 根据矿体的形态、产状,矿石矿物的共生组合和近矿围岩蚀变等情况综合分析,本区控矿因素主要有: 1.富铀岩体控矿 大量的铀源供给是形成有一定规模的铀矿床的首要条件。苗儿山岩体出露面积大,属硅铝壳层经重熔改造形成的复式岩体。区内燕山早期、加里东期花岗岩岩石当量铀含量高,伽马异常晕大面积发育,说明多期多阶段的岩浆活动,促使地壳铀元素活化与迁移,在岩体中产生铀的预富集,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矗 2.构造控矿 区内经历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北东向断裂带组是区内主要含矿构造,已知铀矿床均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这些

矿产勘查规范解读论文

矿产勘查规范解读 魏继生 核工业二八○研究所,四川广汉6183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矿产勘查规范的解读,从矿产勘查五项基本原则、四个工作程序、四个工作阶段、工作内容、控制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七个方面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为地质工作者从事矿产勘查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基础的知识。 关键词:矿产勘查、规范、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工作阶段、勘查内容、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前言 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发现、探明矿产资源,基本任务是寻找或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矿产勘查工作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双重性质的一项科研—生产性的工作。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 矿产勘查规范是从事矿产勘查工作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在全国或在本行业从事该项工作的指南。它分国标(GB/T)和部标(DZ/T)。国标如: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等。部标如:铀矿地质勘查规范;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等。 1矿产勘查五项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这是矿产勘查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这是由矿床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和勘查工作性质决定的。 循序渐进原则。这反映了人们对矿床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认识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随着勘查工作的逐步开展而不断深化,故矿产勘查应本着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这一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研究原则。这是由矿产勘查的目的决定的,反映在对矿床进行地质、技术和经济全面的研究评价,克服矿产勘查的片面性,实现全面阐述矿床的工业价值。 综合评价原则。自然界的矿床几乎没有单矿物矿石存在,它们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有益组分,因此涉及矿产的综合利用,它对矿床的价值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使矿床由单一矿产变为综合矿产,使无意义的贫矿变为可供开发利用的工业矿床。 经济合理原则。这是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中非常重要的原则。矿产勘查本身就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在矿产勘查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重视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矿产勘查程度的前提下,用最合理的方法,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地质成果和最大的经济效果。 2矿产勘查四个工作程序 勘查项目的确立和论证(立项论证)。矿产勘查工作在实际上总是以勘查项目为基本的工作对象的。所谓勘查项目是指: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纳入计划的,或接受委托的,在指定地区,以客观地质体或矿体为研究对象,完成特定的勘查任务,独立编制设计,进行地质作业,并提交勘查报告的矿产地或工作地区。 勘查设计的编制和审批(设计编审)。矿产勘查项目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勘查工作的活动方案

【报告】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关键字】报告 铀矿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篇一: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非地浸型铀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控制程度,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3908-XX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33-XX 固体矿产勘查/闭坑矿山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ZBD10001-199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目的 铀矿勘查最终目的是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或矿业权流转提供铀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任务 3.2.1 预查 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铀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2 普查 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地表野外工作和施工少量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3.2.3 详查 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详查区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 3.2.4 勘探 是对勘探区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并通过可行性研究,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 4.1 地质工作 4.1.1 预查阶段 收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在预查区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选择一至数条路线进行的综合铀矿地质路线踏勘。 4.1.2 普查阶段 收集各种地质资料,研究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和铀矿成矿远景,在普查区采用

国内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国内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国内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通常认定为山盆构造基础上的后生水氧化理论。在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将砂岩型铀矿看成是“造山一造盆”作用后的结果[[26],其中铀的成矿演化与成矿作用经常受到造盆过程的控制。同时,造盆过程也会控制着铀、煤、盐、油、气共存的成矿系统。陈戴生[[27」认为铀矿成矿可分为后生改造型和沉积 成岩型2种类型。其中后生改造型还可再次划分成潜水氧化带型与层间氧化带型。 在鄂尔多斯盆地中成矿大致可分为潜水氧化板状矿体形成阶段、层间氧化作用卷状矿体形成阶段、油气还原保矿阶段、晚期铀矿体改造叠加阶段4个阶段。对于东胜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模式国内又有了新的解释。李子颖等[[28」认为东胜铀矿经过了构造“动一静”祸合、油气与热流体改造、潜水氧化与层间演化作用的叠加等过程,这一系列的成矿模式可称为“叠合成矿模式”。铀是通过络合物形式搬运。含铀体的物化条件会随着有机质的还原作用、酸化作用和吸附作用而改变。这些变化导致络合物不稳定最终形成卸载沉淀成矿。于文斌[[29」将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成矿阶段分为富铀基底建造形成阶段、还原流体烃源岩系发育阶段、含矿主岩形成及铀预富集阶段、 层间渗入氧化主成矿阶段、铀叠加成矿阶段和油气扩散还原保护阶段6种阶段。对于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的时期界限推断,含矿的砂体沉积要比铀矿成矿年龄大很多。 夏毓亮等[[30」认为这些铀矿都是后生的,成矿时代大部分集中在上

世纪以后的古近纪和新近纪。这一结论与当时干旱地质环境背景相一致。 国内砂岩型铀矿模式试举如下两例(图4.2,图4.3。图4.2表示传统层间氧化 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观点模型图。图4.3表示砂岩型铀矿氧化还原分带模型图。通过两张图的比较可以发现,图4.2并没有详细的表明宏观分带,只显示出层间氧化带的理论分带。通过图4.3可知铀矿与盆地环境是呈关联的。图4.3不仅表示有成矿物的储藏、运输及源头,同时,也表示有萃矿层和储矿层。除此之外,图4.3显示了沉积环 境的颜色呈水平分带特征。图4.3中也显示了铀源不仅来自山区深部也有来自于山区剥蚀,相对于盆地短轴61的挤压方向63为长轴的延伸方向。

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 地质论评 2016

第62卷 增刊 V ol. 62 Supp.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 REVIEW 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 邓祖林,晏中海,林洋,庄景遗,张亮 核工业二八〇研究所,四川广汉,618300 * 注:本文为中国核工业局项目(编号:201365)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6-07-10;改回日期:2016-09-20;责任编辑:章雨旭。 Doi :10.16509/j.georeview.2016.s1.014 作者简介:邓祖林,男,1984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Email:512347088@https://www.360docs.net/doc/b53844531.html, 。 关键词: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找矿方向 砂岩铀矿主要指形成于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王正邦,2002),一般产于中新生代盆地内,具品位低、储量大的特点(侯惠群等,2015)。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生代盆地,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找矿前景备受关注,其基底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部为震旦纪—中三叠世上扬子陆表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建造,和盆地周边的火山岩、侵入岩组成了盆地的基底和蚀源区,广泛出露于盆地周边。前人曾在四川盆地内开展过大量的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工作,以石油、煤炭工作程度较高,而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总体来说,铀矿勘查工作以四川盆地北部研究多,南部研究少;盆缘研究多,盆中研究少;局部研究多,全盆研究少;沉积相研究多,构造研究少;矿床研究多,成矿带研究少;矿床工作多,外围工作少。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工作手段及研究手段的丰富,对四川盆地、川北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有新的认识(巫声扬,1989;张金带,2005;荣建锋,2009;黄昌华,2015)。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川北砂岩铀矿化经历了沉积成岩和热液改造富集两个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肯定后生成矿作用的重要性。上述这些研究为在四川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提供了信息,为四川盆地砂岩型铀矿远景预测及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 1 地质背景 四川盆地及邻区主要存在扬子准地台、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秦岭地槽褶皱系、三江地槽褶 皱系四个一级构造单元。调查区主要位于扬子准地台之四川台坳上,区内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四川台坳之川北台陷上。四川盆地及邻区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以龙门山—菁河断裂为界,东、西两地区的地层特征差异明显。东部地层发育齐全,西部缺失侏罗系—白垩系。四川盆地及邻区岩浆岩比较发育,花岗岩类占70%以上,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攀西和川西高原地区。元古代及其以早的岩浆岩,大致自康定—攀枝花一线向两侧有时代逐渐变新的趋势,古生代以来的岩浆岩,大致平行于金沙江呈带状分布。 四川盆地内岩浆岩出露极少,仅分布在盆缘南江县以北大巴山一带,龙门山一带也有零星出露。大巴山一带,侵入岩多呈岩基、岩株、岩脉状产出,侵入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为基性—中基性—中酸性—酸性的岩浆杂岩体,表现为地槽型特征。火山岩主要为一套变钾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变凝灰质大理岩,常为变英安质角砾岩—安山晶质凝灰岩—变凝灰质大理岩。 四川盆地及周边构造发育,盆地内则以断裂构造为辅,褶皱构造为主,广泛发育背向斜;盆地周边则仅见断裂构造。四川盆地是扬子准地台之上发育的大型陆相中新生代盆地,中条运动、晋宁运动、澄江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在盆地内均存在明显的构造运动痕迹,以晋宁运动、印支运动、喜山运动最为强烈。 2 找矿目的层及类型的确定 砂岩型铀矿主要是外生后成的,其找矿目的层应选择区域上发育稳定,最好是河流—三角洲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对西藏某某县某某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的分析

对西藏某某县某某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藏××县××盆地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以及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的分析,确定了新近系芒乡组(N1m)为盆地砂岩铀矿的找矿目的层。该层中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具有泥-砂-泥的岩性组合,砂岩发育,在仓木错的东南边缓坡地带,存在诸多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条件,是成矿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盆地;新近系芒乡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 该盆地位于西藏××地区××县××乡境内,盆地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东宽而北西窄,长约30km,宽约20km,总面积约600km2,在盆地的西北部有一内陆湖仓木错,面积约100km2。盆地内基底主要是由古生界二叠系中统下拉组(P2x)的灰岩、细砂岩;中生界白垩系则弄群(K1Z)的砾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砂岩、页岩、生物碎屑砂岩;中生界白垩系多尼组(K1d)的含煤碎屑岩、灰岩;中生界白垩系郎山组(K1l)的灰、深灰色、灰黑色灰岩、生物灰岩和泥质灰岩地层组成。盖层由新近系芒乡组(N1m)陆相碎屑岩与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洪积(Qhal)松散堆积物组成。通过本人的野外调查和收集前人的资料,认为新近系芒乡组(N1m)为盆地砂岩铀矿的找矿目的层。 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该盆地在区域上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在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侧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为班公错—怒江缝合带;次级大地构造单元中区域大部属革吉—措勤复合弧后盆地;南部有隆格尔—江达断隆带;西南部有冈底斯岩浆弧带(图1)。 1.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2.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3.羌塘复合板片; 4.冈底斯板片; 5.班戈燕山晚期岩浆弧带; 6.狮泉河-申扎结合带; 7.革吉-措勤复合弧后盆地; 8.隆格尔-江达断隆带;9.冈底斯岩浆弧带;10.喜马拉雅板片 从盆地建造特征看,盆地北缘主要为古生界地层,它可能是盆地的陆缘基底;盆地内部主要为上侏罗—上白垩系各不同时代地层,其中则弄群(J3K1Z)角度不整合于下拉组(P1x)之上,说明盆地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形成发展而成,这与班—怒带南向俯冲会聚及其岩浆弧的形成时限是基本同步的,表明盆地的形成与班—怒带的南向俯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班—怒带南向俯冲过程中弧后扩张形成的弧后盆地。同时可能还受到了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叠加和影响。 新近纪末,整个青藏高原进入高原隆升的阶段(图2)。碰撞造山作用晚期,由于近南北向的强烈挤压,开始大幅度隆升,并导致第四纪近东西向挤压拗陷带(盆地)和隆起带的形成,隆起带遭受剥蚀为拗陷带的沉积提供物源。由于持续的南北向挤压诱发东西向的拉张,形成近南北向的断陷盆地或裂陷盆地。随后,由于应力的持续作用,发生北东向和北西向的共轭剪切走滑,使前期构造被斜切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

第1章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四十多年来,对相山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次。第一次

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摘要]钱家店铀矿床赋存于开鲁盆地上白垩统姚家组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中,论文经过对矿床铀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机理的研究,论文认为其成矿类型归属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该矿床铀源丰富,有适宜的水文地质条件,平缓西倾的单斜地层和贯通的深大断裂,以及发育良好的辫状河流相砂体,这些都为铀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姚家组地层中还原组分含量相对较高,局部形成了有利于铀富集的地球化学障。泥-砂-泥岩石组合及油气提供的还原环境,对铀矿床的形成及保矿起到一定作用。近期,在钱家店凹陷北段和中部地区又有新的铀矿化发现,极大提升了该区的勘探潜力,已成为矿床今后勘探的重点区块。 [关键词]开鲁盆地;钱家店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机理;勘探潜力Geological setting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of Qianjiadian uranium deposit in Kailu basin Abstract:Qianjiandian uranium deposit occurs in the sediments of braided river system inYaojia forma-tion of Upper Cretaceous in Kailu basinResearches on mineralization features, metallogenic geology andgenesis found that the deposit falls into interlayer oxidazed sandstone typeThe deposit was formed withrichful uranium source, suitable hydrologic condition, monocline strata gently tilted westward, deeplypenetrated fault and well devoloped sandbody of braided river facesDue to the high content reductant inYaojia formation, local geochemical barrier was formed to foster uranium mineralizationAquifer of mud-stone-sandtone-mudstone combination and reductant environment caused by oil-gas play an positive role tothe formmation and reservation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Recent discovery in the north and centre part ofQianjiadian depression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in this area.

铀矿地质行业标准

核地质标准一览表(地质、物化探部分) 2005年9月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GB/T10630—97放射性矿产地质术语分类与代码 2EJ/T276—1998铀矿水化学找矿规范 3EJ/T299—1998铀矿床水文地质勘探规范 4EJ/T353—881:20万铀矿遥感地质技术规定 5EJ/T363—1998地面Y能谱测量规范 6EJ/T366—89铀矿地质采集格式 7EJ/T551—91铀矿资源评价规范 8EJ/T605—91氡及其子体测量规范 9EJ/T611—2005 γ测井规范 10EJ/T701—92铀矿水化学编图规范(1:200000) 11EJ/T702—92铀矿地质普查规范 12EJ/T703—92铀矿地质详查规范 13EJ/T749—93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管理数据采集格式与代码 14EJ/T864—94铀矿地质勘探规范 15EJ/T830—94铀矿普查测量规范 16EJ/T831—94地面Y总量测量规范 17EJ/T832—94碳硅泥岩型铀矿找矿指南 18EJ/T865—94铀矿探矿工程地质物探原始编录规范19EJ/T866—94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2000) 20EJ/T867—94铀矿地质填图规范(1:10000) 2l EJ/T847—94放射性矿产资源探矿工程综合管理数据采集格式与代码 22EJ/T909.1—94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主观概率法 23EJ/T909.2—94铀矿资源评价方法矿床规模频率法 24EJ/T909.3—94铀矿资源评价方法成矿成功树法 25EJ/T909.4—1996铀矿资源评价方法矿床模型法 26EJ/T909.5—1999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专家系统法 27EJ/T909.6—1999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丰度估计法 28EJ/T909.7—1999铀矿资源评价方法体积估计法 29EJ/T920—95陆相沉积盆地铀矿找矿指南 30EJ/T956—95水的放射性组份检测取样规程 31EJ/T969—95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200000) 32EJ/T974—95铀矿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33EJ/T975—95铀矿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通则 34EJ/T976—95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指南 35EJ/T980—95车载Y能谱测量规范 36EJ/T983—95铀矿取样规程 37EJ/T995—1996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 38EJ/T996—1996火山岩型铀矿找矿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