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盆地XX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区域铀成矿规律

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区域铀成矿规律

第39卷第3期2022年9月World Nuclear Geoscience世界核地质科学Vol.39No.3Sep.2022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及区域铀成矿规律李安邦,冯超,陈小凡,丁迪生(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为系统梳理湖北省铀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文章以湖北省各类型铀矿化信息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归纳前人勘查成果基础上,通过研究典型铀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规律,将湖北省主要铀矿化类型划分为硅泥岩型热液叠加改造亚型、砂岩型、花岗岩型内外带热液亚型等3种主要类型。

总结了鄂西北桂坪、鄂东南麦市和宜昌盆地大桥边等典型铀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

圈定了鄂西北碳硅泥岩型铀成矿带、鄂东南花岗岩型铀成矿带、鄂中砂岩型铀-多金属成矿带3个主要铀成矿区带。

提出未来铀矿勘查工作部署应以鄂西北两竹两郧地区、鄂中荆门、当阳、宜昌地区和鄂东南幕阜山岩体内外接触带为主,主攻找矿类型为碳硅泥岩型热液叠加改造亚型、砂岩型、花岗岩型内外接触带热液亚型3种。

[关键词]铀矿化类型;铀成矿规律;碳硅泥岩型;花岗岩型;区域成矿模式;湖北[文章编号]1672-0636(2022)03-0458-11[中图分类号]P619.14[文献标志码]AMai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Types and Regional UraniumMetallogenic Patterns in Hubei ProvinceLI Anbang ,FENG Chao ,CHEN Xiaofan ,DING Disheng(Hubei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Surrey,Xiaogan,Hubei 432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explor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divide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Hubei Province into three main type:hydrothermal superposition transformation subtypes of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type ,sandstone type ,inner and outer zone hydrothermal subtypes of granite type.Through the study of typical uranium deposits (occurrence)and mineralization regularity.The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uranium deposits (occurrence)in Guiping northwest Hubei ,Maishi southeast Hubei and Yichang Basin were summarized.The three mai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belts were delineated,they are the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belt in northwest Hubei ,the inner and outer contact subtype of the granite belt in southeastHubei ,and the sandstone uranium-polymetallic belt in central Hubei ,and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future uranium exploration work should mainly focus in the area of Jingmen ,Danyang ,Yichang of the northwest Hubei ,around the inner and outer zone of Mufushan granite body in southeast Hubei.The main prospecting should be oriented to the types of hydrothermal superposition transformation subtypes of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type ,sandstone type and inner and outer contact zone subtype of granite type.Keywords :uranium mineralization type ;uranium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carbonaceous-siliceous-argillaceous type ;granite type ;regional metallogenic model ;HubeiDOI :10.3969/j.issn.1672-0636.2022.03.007[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地勘基金项目“湖北省罗田-蕲春地区铀钍多金属矿远景调查评价”(编号:﹝2018﹞46)支持。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纳岭沟铀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纳岭沟铀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纳岭沟铀矿床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模式郭虎科;焦养泉;苗爱生;王贵;王小龙;程铁红【摘要】通过对纳岭沟铀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纳岭沟铀矿床为典型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该矿床定位的构造条件是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泊江海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直接控制;铀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古层间氧化带蚀变作用。

从古氧化作用早期的酸性蚀变、古氧化期后的弱碱性蚀变到晚期还原弱碱性蚀变,整个演变过程直接控制了纳岭沟铀矿床铀的后生改造、富集成矿。

赋矿岩石的还原性组分特征和其它砂岩型铀矿床一样,主要是含有机碳、黄铁矿、硫(S2)等,铀的富集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成矿作用历经了沉积铀预富集、古层间氧化作用成矿、后期层间氧化作用改造成矿和晚期弱碱性还原作用保矿等4个阶段。

矿床形成年龄为84±1Ma、61.7±1.8Ma 和38.1±3.9Ma。

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纳岭沟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geology features and mineralization geochemistry in Nalinggou uranium deposit,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deposit is typical sandstone with paleo interlayer oxidization zones.The deposit was directly controlled by Bojianghaizi fault and the derived fractures which are affect-ed by the new tectonic movement.Mineralization related alteration mainly represented by the paleo in-terlayer oxidization zones which range from acid related alteration of early paleooxidation,slightly al-kaline alteration of later paleo oxidation to reductionof slightly alkaline alteration in the late stage.The evolution of alteration directly controls the epigenetic alteration mineralization of Nalinggou uranium de-posits.The features of reducing component in rich ore are thesame as other sandstone uranium deposits, which mainly includes organic carbon, pyrite, sulfur and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uranium enrich-ment.Mineralization experienced four stages:pre enrichment deposition,mineralization with paleo in-terlayer oxidization,mineralization of interlayer oxidation transformation in late stage,and slightly al-kaline and reduction for ore bearing in later period.The metallogenic age of deposits were 84 ± 1 Ma, 61.7±1.8 Ma and 38.1 ±3.9 Ma.Based on the summary of metallogenic features for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mineralization,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metallogenic model of Nalinggou uranium deposit, and systematically divided the mineralization stages for location of different uranium deposits in Dongsh-eng region.【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5(000)0z1【总页数】10页(P283-292)【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作者】郭虎科;焦养泉;苗爱生;王贵;王小龙;程铁红【作者单位】核工业 208 大队,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核工业 208 大队,内蒙古包头 014010;核工业 208 大队,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核工业 208 大队,内蒙古包头 014010;核工业 208 大队,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纳岭沟铀矿床是东胜地区继皂火壕铀矿床之后新近发现的又一处大型砂岩型铀矿床。

资中—威远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

资中—威远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

资中—威远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
李宝新;陈田华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4(034)003
【摘要】我国目前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床多产出于北方陆相沉积盆地中,而四川盆地作为我国南方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始终没有大的突破.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煤田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四川资中—威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威远隆起北翼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5、6段砂体和侏罗系下统上、下沙溪庙组砂体具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可划分出2片找矿远景区.
【总页数】4页(P390-393)
【作者】李宝新;陈田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成都610061;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成都6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14
【相关文献】
1.浙江199地区铀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J], 邵双洪
2.北秦岭成矿带丹凤三角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 [J], 赵友东
3.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 [J], 廉康; 赵兴齐; 王继斌; 宋炎
4.松辽盆地泰康地区四方台组铀成矿条件分析 [J], 刘晓辉;罗敏
5.呼斯梁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规模预测 [J], 王永君;张兆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地浸砂岩型铀成矿铀源分析

松辽盆地地浸砂岩型铀成矿铀源分析
第2 7卷第 1 期
21 0 0年 3月
世 界 核 地 质 科 学
W o l Nu l a G o c e c rd ce r e sin e
Vo .7. o 1 1 2 N .
Ma .01 r2 0
D : 03 60 i n1 7 - 6 62 1 .1 0 OI 1 . 9 . s.6 2 0 3 .0 0O . 5 9 s 0
部 铀源 ,它 们 共 同组 成 松 辽 盆 地 铀成 矿 的铀 源 。 [ 关键 词 ]松 辽 盆 地 ;砂 岩 型 铀 矿 ;铀 源 ;分 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图 分类 号 ]P 9 ;P 1 . [ 献标 志码 ]A 中 5 8 6 91 4 文 [ 文章 编 号 ]17 — 66 2 1 ) 一 0 5 0 6 2 0 3 (0 0 叭 0 2 — 6
Anay i fur ni m o r e n i —iu la ha l a l ss o a u s u c si n— t e c b e s ndso ‘ y e s t ne。 p t ur n um po i n So la sn a i de sti ng i o Ba i
c n b u a e s mma ie s d u l x n u e i o e rgn r lt d t p .Ur n u o e f r t n i o r d a o b e mii g s p rmp s d o i i — e ae y e z a i m r o mai s f o mu t s u c s l - o r e ,wh c o n y c me fo p o e a c r a b tas o t e c v ra d d e — o r e . i i h n to l o r m r v n n e a e , u lo f m o e n e p s u c d r h T e e t r e k n s o o r e g t e o ti u e t r n u mi e a iai n o o g io B sn h s e i d fs u c s t eh rc n rb t o u a i m n r l t f n l a i . h o z o S a Ke r s S n l o Ba i s n so e t p r nu d p st r n u s u c s a a y i y wo d : o g i s a n; a d tn —y e u a i m e o i ;u a i m o r e ; n l s s

郴州—钦州铀成矿带南西段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

郴州—钦州铀成矿带南西段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

Ab ta tT esuh et nsg n f h nhu Q nh uua im m n rl a o etsamut s g s c: h o tw s r emet e zo — izo rnu iea zt nb li l t e r e oC i i ia
a tvte b l o sr c u e— g ts c iii s e t f tu t r ma maim. Th NE srk Li h n— e x a a d e ti e ns a T ng in n Bo a — n i r c u e b i Ce x fa t r
郴 ,I 钦 州铀 成 矿 带 南 西段 k一 l t 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 力分析
李 小 英
( 西 壮族 自治 区 3 7核 地 质 大 队 ,广 西 贵 港 5 7 0 ) 广 0 3 10
[ 要 ]郴 州一 钦 州 铀 成 矿 带 南 西段 是 一 条 多 次 活 动 的 构造 一 浆 活 动 带 ,灵 山 一 藤 县 、 博 白一 岑 摘 岩
u a u i r lz to e t r ni m m ne a ia i n b l
LIXio y n a — ig
( u n x N cer elg a P r o 0 ,G ia g u nx 5 7 0 ,C ia G a gi u l o i l at N . 7 aG oc y 3 ug n ,G a gi 3 1 0 hn )
第2 7卷 第 3 期 21 0 0年 9月
世 界 核 地 质 科 学
W o Nuce r dd l a Ge s inc oce e
V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 1 2 No3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浸

哈萨克斯坦楚—萨雷苏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浸

布琼诺夫、 乌瓦纳斯、 坎茹干、 阿克达拉等世界著名 的超大型和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是全球最著名 的 产 铀 盆 地 之 一, 累 计 可 地 浸 铀 矿 资 源/ 储量 1 4 0 M t 以上, 占哈萨克斯坦全国砂岩型铀矿资源 / 储量的 6 0 5 %( 姚振凯等, 2 0 1 5 ) 。地浸矿山设计产 能超过 1 6 0 0 0吨, 占哈萨克斯坦地浸产能份额近 7 0 %, 是中亚乃至世界的天然铀生产中心, 并拥有全 世界最先进的地浸采铀技术和生产管理体系, 对全 球天然铀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是我国铀资源 开发“ 走出去” 和地浸采铀技术“ 引进来” 的重要目 标区域。 有关该盆地铀资源的研究, 过去国内的报道侧 重于区域成矿规律和微观层次成矿作用方面, 对矿 床的时空分布特征、 地质矿化特点、 地质—水文地质 条件, 以及先进的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则鲜有报道。 笔者曾连续多年在中哈合资地浸铀矿山一线工作, 期间接触到较丰富生产技术资料和历史勘查资料, 并借此机会对楚—萨雷苏盆地铀矿床的时空分布特 征、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浸采铀工艺进行了研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 编号:2 0 1 5 C B 4 5 3 0 0 6 ) 的成 果。 2 0 1 6 0 6 1 2 ; 改回日期: 2 0 1 7 0 6 2 7 ; 责任编辑: 章雨旭。D o i : 1 0 . 1 6 5 0 9 / j . g e o r e v i e w . 2 0 1 7 . 0 4 . 0 1 2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马亮, 男, 1 9 7 9年生。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铀矿勘查与开发工作。l t m a 6 2 8 @s o h u . c o m 。

铀矿基础

铀矿基础

核电站
铀资源勘查 高放废物处置
Company Logo
一、铀的基本性质
1.1 铀的物理性质
铀:元素符号U,原子序数92。1789年由德国化学家
克拉普罗特发现。
铀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稀有化学元素,铀主要含
三种同位素,即238U、235U和234U,都具有放射性,能 够自发地蜕变成另一种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 它们的半衰期分别是4.5×109a,7.3×108a和2.6×105a 。
铀矿基础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马汉峰
2013.10.19


一、铀的基本性质
二、铀矿物特征
三、铀矿床特征
四、铀的成矿作用
五、中国及世界铀资源概况 六、铀资源勘查 七、湖南省铀矿概况

核燃料循环示意图
“黄饼”
核工程
铀矿选冶
乏燃料后处理
扬子陆块东南缘
华南活动带
5.1 中国铀矿资源概况
5.2 世界铀资源概况
World U resources are hosted by ~14 different deposit types
>590 Economic / potential U deposits all types >500 Tonnes U @ >0.03% U (IAEA)
钙铀云母
2. 六价铀矿物
铜铀云母


一、铀的基本性质 二、铀矿物特征 三、铀矿床特征 四、铀的成矿作用 五、中国及世界铀资源概况
六、铀资源勘查技术
三、铀矿床特征
三、铀矿床特征
3.1 铀矿床工业要求
1)铀矿石品位:

花岗岩型铀矿

花岗岩型铀矿

5、产铀岩体的含铀性特征
产铀岩体其主体花岗岩的铀含量都显著 高于一般花岗岩铀含量克拉克值((3-4 )×10-6)的数倍,产铀花岗岩铀含量绝 大多数超过9×10-6,一般在(10-30) ×10-6之间(杜乐天,1982)。 产铀岩体中钍含量较低,Th/U比值常小 于3,大于3的岩体不利于铀成矿。
1、产铀花岗岩体区域地质背景
产铀岩体是指产有铀矿床的花岗岩体。 有些岩体虽然铀含量比花岗岩的平均铀含 量(3.5×10-6 )高得多,甚至含有较多的 晶质铀矿,但不产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 不能称为产铀岩体。
花岗岩型铀矿的产出具有地区性。如 西欧产铀岩体在空间上与褶皱带中的中间 地块有关。我国华南铀矿省重要的产铀岩 体都分布在古隆起区,为后加里东褶皱带 隆起带,是印支-燕山期强烈岩浆作用的 地区,类似西欧中间地块。闽赣粤后加里 东隆起(或武夷山后加里东隆起)是花岗 岩型铀矿床最重要的控矿单元。贵东、诸 广山、桃山、大富足等著名的产铀岩体都 分布在该单元中(图2)。
图2 华南产铀岩体的分布规律(据邓平等,2003) 1-江南地背斜;2-闽赣粤后加里东隆起;3-后加里东隆起 边缘;4-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凹陷; 5-产铀花岗岩;6-断裂
产铀岩体的围岩多数是早古生代地层 (前泥盆系),是一套巨厚含炭的暗色类 复理石或砂泥质细粒碎屑岩建造,通常具 有较高的铀含量(5-9)×10 -6 (杜乐 天等,1982)。
6)按元素组合划分为:①单铀型;②
铀-汞型;③铀-钼型;④铀-铜型;⑤铀铁型;⑥铀-钍型;⑦铀-多金属型;⑧铀钇型等等。 上述分类方案各有其优点,第1)、2)、 3)分类方案突出成矿的具体地质环境,有 助于明确找矿方向;第4)、5)、6)分类 方案突出成矿热液性质和矿石的物质成分 ,有助于对矿床的成因探讨及对矿石经济 价值的评价和综合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前

河 源盆 地 研究 工 作 始 于上 世 纪 6 O年代 ,16 9 0—18 90 年 ,中南 3 9队 2分队 、中南 29队 1队、基 建工程 兵 2 1 0 0 6 团 、现 广 东 省 核 工 业 地 质 局 二 九 二 大 队 ,先 后 在 河 源 地 区 系统进行 11万放射性普 查 ,对较 好 的异常 点带 、矿化 点 、 : 矿点 、矿床开展 l5千 ~1 2千 的水 化 、伽玛 、爱 曼 、铀 : : 量 、径迹 、钋法 等综 合找矿和揭露 勘探 ,: 并于 18 9 0年提交 中型矿床勘探 地 质报告 、小型 矿床勘 探地 质报 告 、揭 露评 价矿点报告 多个 。
2 6 矿 石 表量 .
浸出峰值 ,浸 出率 2 0~4 % ,第 二 峰值 在 15~15小 0 2 4 时 ,值 达 6 0~10 ,可见大部分为活化铀 ,这为铀矿床的 0% 形 成 提 供 了 很好 的铀 源 。 ( ) 赋 矿 岩 体 为 燕 山 期 复 式 岩 体 , 多 期 次 的 构 造 一 岩 4 浆 及 热 液 活 动 既 可 提 供 铀 源 ,又 可 供 给 热 源 ,有 利 于 铀 的 活 化 富集 。铀 矿 体 产 出 部 位 或 附 近 发 育 一 系 列 受 北 东 向 和 北 西 向 控制 的 燕 山 晚 期 浅 成 、超 浅 成 的 细 粒 花 岗岩 、花 岗 斑 岩、幔源基性脉岩 。在晚 白垩世一新近纪 的河源红盆 中,
沉积在柏埔岩体之上 。
22 . 岩 巢 皋
本 区岩 浆 活 动具 有 多 期 特 点 , 以燕 山 期 活 动 最 为 强 烈 , 侵入与喷发 活动 频繁 交替 出现 ,形 成经 燕 山早期 为主体 的 多期多 阶段 富铀 杂岩 体 ,铀 矿化 主要分 布在燕 山期 中粒 黑 云母花 岗柏 埔岩体( ’ 内,岩体 富含 晶质 铀矿 ,自变 质 ) 作 用 ( 云母 化 、 长 石 化 ) 强 , 变 带 ( 长 石 化 、 云 母 白 钠 较 蚀 钠 水 化) 发育 , 岩体 内岩脉 ( ) 布。 墙 广 河源一 蓝 口断陷带切 割富 铀岩体 部位 是矿 床 的主要定 位 因素 。河 源断裂和对 偶 断裂 的变异地 段及 其两侧 的次 级 构造 、圈围构造及各 种构造结 ,是矿体 的定位因素 。

花 岗岩 ( ) 内,由北往南 ,接触带 位置逐渐加 深 ,倾 角 逐渐变抖 ,形态越加 复杂 ,富矿主要集 中于此。 矿体产状以北北西 、北北东 向为主 ,倾角 2 4 。 7~ 1 。单 个矿体产状 多变 ,走 向、倾 向不稳定。埋 深 1 7 5~15m,工 业矿体分布在 1 9一一10m标高上。 0

囵 t z回 s囵 囵 5团 6回 ,回 8 回 图 9 1 圉 0圃 1 1囫 1 2囫 1 3囫 l 4回 1 5
1 四 系 ;2紫 红 色 砂 砾 岩 含 砾 砂 岩 , 巨 砾 岩 ,含 炭 细 砂 岩 ,泥 岩 ; 3泥 质 砂 岩 、 . 第 . . 砾 岩 、砂 砾 岩 : . 红 色 砂 砾 岩 含砾 砂 岩 , 钙 质 砂 岩 ;5棕 红 色 砾 岩 ,砂 砾 岩 ,含 4棕 . 砾 砂 岩 ; . 砂 岩 ,粉 砂 岩 ,砂 页 岩 , 煤 层 , 泥 灰 质 岩 ;7杂 色 砂 砾 岩 ,炭 质 泥 质 6细 . 夹 煤 线 砂 岩 , 粉 砂 岩 : 8灰 岩 .页 岩 .石 英 砂 岩 及 煤 层 ;9 黑 云 母 花 岗 岩 ; 1. . . 0中 细粒二长花 岗岩;1. 1中粒 闪 云 = 长 花 岗岩 ; 1. 质 界 线 ; l 整 合 线 ; 1. 层 2地 3不 4断
岗岩 ,铀 含量 3 6×1 I ; 23 0 ¨ -b 浅灰~ 肉红色 ,细粒花 岗镶 嵌结 构。脉岩相 当发育 ,有花 岗斑 岩 、细 粒花 岗岩 、伟 晶 岩脉 、闪长岩脉 、煌斑岩脉等 。
中图分 类号 :T 8 8 D 6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4 1 (0 1 4—39 0 6 2— 0 l 2 1 )0 1 5— 2 0

组近东西 向延 伸 的补体 花 岗岩脉群 活动 ,形 成裂 隙束和
小 挤 压 带 、 片理 带 。
2 4 矿化 特 征 .
2 矿 区地 质特 征
21 . 地 层
( )下侏 罗统兰塘群 ( . 灰 白色 细砂 岩 、粉砂 岩 与灰 1 J) 黑色泥炭质粉砂岩互 层 ,分 布于矿 床西 侧 ,走 向 1 0~2 。 O, 倾 向南 东 ,倾 角 2 。 5 ,与花 岗岩体呈 构造 接触 ,接触带 的局 部地段有铀矿化 。 ( ) 白 垩 系 上 统 ( :) 紫 红 色 砂 砾 岩 ,砾 质 砂 岩 夹 钙 2 K , 质 砂 岩 ,出 露 在 矿 床 北 部 ,走 向 5 。 O ,倾 向北 西 ,倾 角 2 。 5,
有 流纹岩 、玄武 岩溢 出。这 些燕 山晚期 的壳源 、壳 幔混合 源的酸性 、基性 岩浆活 动除 了供 给热 源外 ,也对铀 的活化 富集起 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 ) 断裂 构 造 导 矿 、赋 矿 。构 造 是 控 制 铀 成 矿 的 重 要 5 伊苏之一 ,河源 断裂 为 热 隆伸 展 构造 ,矿 源、热源 丰 富 , 活动时 问长 ,经历 多次构 造运 动 ,具 有 明显继承 性 ,早期 以挤 压 带 、动 力 变 质 带 为 特 征 ,晚 期 以 断 陷 为 特 征 。 铀 成 矿 是 在 红 层 堆积 之 后 , 即 断 陷 带 张 性 活 动 后 期 盆 地 封 闭 阶 段时 ,河源断裂 的活 动不仅 沟通 了深部热 源 ,使渗透 到深 部以地 表水 为主要成 分的含矿 水被加 热 ,增强 了其对 围岩 中成矿元素 的萃 取能 力 ,也使 热液 内部 的压力 逐渐 加 大, 沿 开启 性 断裂 向 压 力 较 小 的 地 壳 浅 部 运 移 和 成 矿 。所 以 盆
( 广东 省核 工业 地质 局 二九 二 大 队 ,广 东 河 源
摘 要 :文 章 通 过 对 河 源 盆 地 某 花 岗 岩 岩 型 铀 矿 地 质 背景 及 矿 化 特 征 的 阐 述 ,在 分 析 其 地 质 特 征 的 基 础 上 ,从 柏埔岩体 、构造控矿 等条件入 手 ,来研 究其成矿 条件 。 关 键 词 :河 源 盆 地 ;花 岗岩 型 ;柏 埔 岩 体 ;成 矿 条件
2 5 矿 体 特征 .
该 区岩 浆 活 动 频 繁 ,以柏 埔 岩 体 为 主 ,形 成 的 岩 体 有 :
24矿 床 探 明和 控 制矿 体 56个 ,其 中工 业 矿体 11 1 3 0 个 ,远景矿 体 14个 ,后备 矿体 3 1个 ,其 特 点是矿 体数 1 2 量多 ,规模大小 悬殊 、品位 低 ,其 中 5个 主矿 体约 占矿床
1 区域 地 质概 况
河源盆地在 区域 大地构造上位 于华南地 台(I) 华夏古 、 陆块 (I) 粤中印支褶皱带 ( , I 、 Ⅲ) 属滨 东太平 洋成矿域 的南 华活动带铀 成矿 省 、中国东部 环太 平洋 成矿 带 的内带 ,北 东 向武夷一 河源多金属 成矿 带西 南段 与东 西 向南 岭 多金 属 成矿带东段 交叉 复合部 位 。东 西 向德 佛 岗岩体 被 中一 新生 代 的断 陷盆地分 隔成 新 丰江岩 体 和柏埔 岩体 ,在 中部 黄 田 带残 留有 近东西向分布 的侏 罗一 三迭 系细砂岩 、砂 页岩 、 煤层 、砂砾 岩 、粉砂 岩等 ,盆 地盖 层下 部是 上 白垩统 南 雄 群 ,上部是古近 纪地 层。区内构造 中生代 以前 以褶皱 为主 , 华力西一 印支期 以过渡 型 褶 皱 为特 征 ,轴 向北 西 和东 西 。 中生代 以来 断块 活动强烈 ,断裂构 造发育 。断裂构造 以 N E 为 主 。 N 向 的河 源 断裂 是 本 区 主 干 构 造 , 由几 条 北 东 向 平 E 行 断裂带组 成。河源 断裂 同其 它几 条北 东 向的坳 头 、义 黄 等 断裂 组 成 N 向断 陷带 ,经 历 压扭 — — 引 张 — — 扭 的 外力 E 作用 和多期 多阶段的发展演化过程 ,形成 一条复合 断裂带 。 区 内 岩 浆 活 动 强 烈 而 频 繁 ,形 成 一 系 列 以 燕 山早 期 ( ) 中 粗粒黑 云母 花岗岩 为主体 的 多期 多阶段 的复 式岩 体 ,属 佛 岗岩体 东延 的一 小部 分 ,并 以北东 向河 源一蓝 口断 陷带 为 界 ,断陷带西北 部是新 丰江 岩体 ,东南部 为 柏埔 岩体 ,其 它各期岩浆岩呈小岩株或岩脉 产出。
主 ,其次为分散吸附状 态。
27 . 围岩 蚀 变
区内围岩蚀变有 绢云母 化 、硅化 、赤铁 矿化 及胶状 黄 铁矿化 、萤石化等 。蚀 变带受层 间破碎 带或 构造控 制 ,其 走 向一般与构造走 向一 致 。靠 近断裂带 或多组 构造交 汇部 位 ,多种蚀变较为强 烈 ,远离 构造带蚀 变种类 较单 一 ,强
及 产 状 ; 1 床 及 矿 点 。 5矿
图 1
区 域 地 质 略 图
23 .


区内 构 造 发 育 ,按 产 状 可 以 可 分 四 组 ,近 S 向、 N N W 向 、N E向 和 E 向 。 N N W N E—S N N向断裂为 区内主要 构造 ,其 中打米塘 断裂纵 贯矿床东部 ,是重要 的含 矿构 造带 ( V号矿带 ) 走 向断续长 , 约 80 m,宽 5~1 0 0m,最 大 影 响 宽度 可达 4 5 0— 0m,走 向 北北东 ,倾 向南东 ,倾角 3 4 。 5— o ,上 陡下缓 ,构 造 中心部 位 为 硅 化 角 砾 状 花 岗碎 裂 岩 。 N S向 构 造 为 碎 裂 岩 带 ,位 N 于矿床 的中部 ,长百余 米 ,宽 2~3m,走 向为 3 5 ,倾 向 4。 北东 ,倾角 3 4 。 E向构造 为破 碎硅 化带 ,分 布在矿 0~ 0 。N 床东部 ,规模较小 。S E向断裂带 ,规 模小 且分散 ,构 造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