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菊原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洋甘菊原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洋甘菊原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洋甘菊原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洋甘菊是一种十分不错的保养物品,洋甘菊原液更是

有十分不错的美容功效。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洋甘菊原液这个名字,却不知道洋甘菊原液有什么作用。洋甘菊原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洋甘菊分为: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和摩洛哥洋甘菊。其中,摩洛哥洋甘菊事实上并不是洋甘菊,而是一种有着洋甘菊香味的花朵,疗效稍逊。德国洋甘菊精油富含“蓝烟油”,是一种高效抗敏成分,另外还含有小茴香醛。罗马洋甘菊精油也含有“蓝烟油”,但浓度略低。

洋甘菊的气息甜美宜人,能安抚紧张焦虑的心情。

洋甘菊还能改善青春豆、过敏、湿疹、烧烫伤,可说是皮肤最佳精油之一。多饮洋甘菊茶,能改善痛经。

德国洋甘菊、罗马洋甘菊、接木骨花、小米草在欧洲是眼霜添加的重要成分。多用洋甘菊纯露敷眼,可改善浮肿、黑眼圈,预防衰老。

但是,芳香疗法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日

两日之功。只有贵在坚持,才能看到她独特的疗效。

怎么样?看完了上面关于洋甘菊原液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的资料,您是不是对洋甘菊原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看到洋甘菊原液有这么好的美容作用,您有没有心动呢?如果有的话,不如去买一瓶来试试看吧!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花茶的功效及副作用

茶味思分析:各种花茶的功效及副作用介绍 饮用花茶注意事项 在饮用花茶的选择上,一定要遵循“对症下药”的准则,建议您在饮用前,最好找中医咨询一下,看看自己是何种体质,以便选择相应的花茶来日常饮用。需要注意1.了解花草茶的特性,对症饮用;2.依照身体状况选择需要的花草茶;3不要饮用过量,若以茶代水,喝太多的茶。会造成胃痛,贫血等症状;4.花茶属寒性,喝多了容易体虚、过敏、咳嗽以上信息爱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54568663.html,收集整理。 花茶,自古以来就是爱美女士的最爱,《本草纲目》记载:花茶性微凉、味甘、入肺、肾、经,有平肝、润肺养颜之功效。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饮用花茶有祛斑、润燥、明目、排毒、养颜、调节内分泌等功效。 因花茶品种繁多,功效不同,大家要针对自身来购买调理的品种。 天气酷热,不少人爱饮茶解暑,一般人认为花茶比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平和,而一些爱美女士则认为喝各种花茶还有美容功效。但医生提醒,不少花茶有副作用,饮用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 医生说,许多花饮具有药用价值,但与其他中药一样,都有一定的适应人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双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若用法不当,会造成经血不止或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孕妇会导致流产。在决定长期饮用前,最好能找中医咨询,以免保健不成反致病。 中医专家还认为,人们常饮的菊花茶,虽然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但对中医所指的阳虚体质就不太合适;玫瑰花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但对中医所指的血瘀症就不太适用。其实,花茶偶尔饮饮无妨,但几乎所有的花茶,都不能长期大量随意饮用,应根据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医生介绍说,不少花可以入药,但都有一定副作用,切不可随意将其作为保健品来饮用。如红花可活血化淤,但若用法不当,会造成经血不止或心脑血管疾病,孕妇可导致流产;双花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常用。花茶饮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选择。 不同的花茶功效也不同,在选购的时候需看清其作用,比如说玫瑰花茶有减肥、解暑热、散瘀血、降血压、降血脂、化热、消水肿等功效。玉蝴蝶花、千日红、红巧梅、桃花等,常喝都有美容、润肤、祛斑、减肥等效果。芦荟有清火去痘的作用。洋甘菊特别具有安定神经与助消化系统的作用,最适合餐后与睡前饮用,是容易失眠的人的最佳茶饮。黄色的金莲花,能治鼻炎、扁桃体炎、口疮等,对专门吸烟的人很有效果。紫罗兰能保护支气管,适合吸烟过多者饮用,同时还有治疗便秘的功效。

冬凌草甲素资料

我公司冬凌草相关产品市场分析 1冬凌草及有效成分介绍 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碎米桠干燥地上部分,一般夏秋收割 多年生草本植物,霜降过后,与霜周身结薄如禅意的银白色冰凌,因此又称冰凌花,冰凌草。中药中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疼 冬凌草中主要成分,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冬凌草丙素、冬凌草丁素、迷迭香酸等 冬凌草甲素CAS #:28957-04-2分子式: C20-H28-O6纯度: >98% , HPLC最大吸收l max:237nm熔点 248-250°C 冬凌草甲素对热不稳定,极易分解,在生产储存过程中都会有含量下降的情况发生, 药理作用:冬凌草甲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灭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抗癌,抗菌、抗肿瘤、杀虫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健胃活血及等作用 2冬凌草产品分类 冬凌草目前有市场的成分为冬凌草甲素,根据用途客户等我们将产品分为3类 第一类:冬凌草甲素98%,研究方向抗M2型白血病注射剂,效果很好,因为水溶性问题,制剂紧张缓慢,现在在原基础上做分子修饰,增加水溶性。美白作用,客户提供。目前客户有国内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各种院校或研究机构、对照品公司、国外贸易公司 第二类:冬凌草甲素1%左右,客户主要用于做冬凌草片和冬凌草糖浆,根据我们了解,目前客户大多数采取自己买原料自己提取,原因:1药典有明确的工艺过程,难度不大,容易实现;2目前需求量不大,没有必要采购;3国家政策原因,外购风险大;4能满足自己生产规格产品价格贵,外购不划算 第三类:冬凌草比例提取物, 3具体工作 第一类产品,除了国内制药公司通过临床后有可能上量外,其余客户上规模采购的可能性不大,我们主要配合现在正在做临床研究的制药公司做好产品服务,有机会获得以后的长期订单;我们在冬凌草甲素98%目前占据了国内一半以上的产量,做好宣传,尽量拿掉中间环节,把利润最大化 第三类产品,这类产品市场采购量会很少,因为产品的功效能用到保健品或者化妆品方面的很少,可以用下脚料生产部分产品,低成本,真货,低价 重点是做好第二类产品的主动销售,按正常冬凌草片、冬凌草胶囊、复方冬凌草片都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生产的冬凌草提取物1%左右产品,冬凌草糖浆具体使用规格有待考证 冬凌草片 0.25克重本品每片含冬凌草以冬凌草甲素计,不得少于0.40mg。实际根据药典工艺生产的话在1.5mg-16.5mg 不等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说服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针对设想和实际碰到的问题,一步一步化解我们的优势:1工艺先进,采用低温提取、萃取、浓缩技术,最大限度的保证冬凌草的原生品质和冬凌草甲素的有效含量;2价格优势,比市场上同品质同规格的产品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比厂家自己生产更具优势;3质量稳定,大批次规模化生产,有效保证产品的均一性;4专业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定制专属于客户的优质产品,并且在客户生产、认证等过程中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技术相关服务;5采用我们工艺提取的冬凌草原料放置2年含量下降约10%,普通工艺提取的冬凌草原料含量下降约60%

中药药理学(课后习题)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第01章绪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二、填空题 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问答题 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3.简述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 4.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毒副反应低,请简述你对此的看法。 5.请例举几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或中药的活性成分,并简述其研究概况。 6.什么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A.NA B.Ach C.5-HT D.GABA E.NO 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 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 二、填空题 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三、问答题 1.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的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 3.中药归经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简述四性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5.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五味”所含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归经”间有何规律性? 7.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 一、选择题

洋甘菊护手霜好用吗

洋甘菊护手霜好用吗 肤如凝脂手如柔夷,如果用这样的词汇形容一双女人的双手那便是了不得啊,除了女人的脸之外那便是这一双玉手惹人怜爱了,看到钢琴家的双手,任何乐器家对自己的双手保护那是重中之重啊,说到手的养护有钱的去美容院做手护,没钱的就买个护手霜就好了。今天就来讨论下洋甘菊护手霜好用吗。 洋甘菊护手霜的效果 1、洋甘菊护手霜以清凉、消炎杀菌、镇痛安神的显著作用而著称。昆虫叮咬,烧伤冷敷,皮肤干裂等症,使用洋甘菊护手霜可以很快缓解。 2、洋甘菊护手霜有改善受保护肤质、修复敏感肌肤的功效。由于洋甘菊特有的功效,所以洋甘菊护手霜具有非常好的舒敏和修复敏感型肌肤,减少红血丝和调整肤色不均的作用。 3、由于洋甘菊富含黄酮类的活性成分,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制造抗敏感类高端护肤品来保护脸部,手部和脚部等最敏感的肌肤。洋甘菊护手霜清凉舒爽,对于平衡皮肤表面油脂分泌,补水保湿有着显著的功效。 如何自制护手霜 保护玉手,只需几滴精油、些许面霜,就可以自己调制精油护手霜。建议用12滴肉豆蔻油、12滴没药油、12滴玫瑰花油、18滴白檀香油,加入100毫升面霜里,混合搅拌成为精油护手霜。这种护手霜比护肤泥的效果要好,可以延缓肌肤老化的速度。还可以将一小撮可可脂与一个蛋清混合进行搅拌,加入1克珍珠母粉、1克印度乳香粉、1克没药粉,也比单一的护手霜效果好。 这既是小编针对洋甘菊护手霜好用吗这个问题做的相关调查资料,看到小编提供的自制护手霜的小妙招有没有动心呢。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自制护手霜,根据自己想要的香味想要的量去定制护手霜,每个人的用量都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可根据自己的量去调至适合自己的量是不是很棒,每一年都有独一款的护手霜。

乌骨藤的功效与作用

乌骨藤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乌骨藤的简介*二、乌骨藤的功效与作用*三、乌骨藤的市场信息1. 乌骨藤的价格2. 乌骨藤的选购方法3. 乌骨藤的保存方法 乌骨藤的简介乌骨藤,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攀援灌木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入药。出自《贵州民间药物》,具有祛风湿、通经活血、止血之功效。现代研究,乌骨藤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免疫功能而起到抗肿瘤作用。乌骨藤毒副反应很小。此外,有萝藦科同名药物,亦具有抗癌等功效。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贵州和台湾等地。 乌骨藤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 根皮含白叶瓜馥木碱(fissicesine),白叶瓜馥木碱N-氧化物(fissicesine N-oxide),鹅掌楸碱(liriodenine),芒籽宁(atherosperminine),芒籽宁N-氧化物(atherosperminine N-oxide),氧代克列班宁(oxocrebanine),库夫明(kuafumine)。茎皮含离生木瓣树胺(discretamine),巴婆碱(asimilobine),克列班宁(crebanine),N-甲基芒籽宁阳离子(N-methyl atherosperminium),羟基木番荔枝碱(norannuradhapurine)。茎木含离生木瓣树胺,克列班宁,氧代克列班宁,鹅掌楸碱,芒籽宁,N-去甲基芒籽宁(N-noratherosperminine),N-甲基芒籽宁阳

离子,羟基木番荔枝碱。 2、功效作用 治痨伤,除风湿。内服:煎汤,10-20g,亦可酒泡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临床应用 3.1、治痨伤、风湿:乌骨藤七钱,见血飞:铁筷子、五香血藤各五钱。泡酒一斤,日服三次,每次五钱。 3.2、《贵州民间药物》:治痨伤,除风湿。 3.3、《全国中草药汇编》:通经活血,止血。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乌骨藤的市场信息 1、乌骨藤的价格乌骨藤的价格约为20元/公斤。 2、乌骨藤的选购方法乌骨藤:白叶瓜馥木,攀援灌木,高达 3m。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cm,宽2-4cm,先端通常圆形,或为短尖,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乌骨藤的叶柄长约1cm。花数朵集成聚伞式的总状花序,被黄色绒毛;萼片3,卵状三角形,被黄毛;花瓣6,2轮,外轮花瓣阔卵形,先端钝,长约7mm,宽5mm,内轮花被小,长约5mm,宽3mm,被黄毛;雄蕊多数,长约1mm,药室

冬凌草片的说明书

冬凌草片的说明书 五官的好坏直接能反映出体内身体的健康状况,面色红润气色好,就是气血旺盛的标志。无眼袋,证明你肾气足等等。五官疾病主要指的是耳鼻喉、眼科、脖颈和面部的一些疾病,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在这里我们推荐一种叫做冬凌草片的药物,它能有效治愈您的五官疾病。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冬凌草片 商品名称:冬凌草片 拼音全码:DongLingCaoPian 【主要成份】冬凌草。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蔗糖、滑石粉、川蜡、明胶、柠檬黄。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黑绿色或褐棕色;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消肿。用于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喉炎,口腔炎。 【规格型号】0.25g*24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对本药品过敏禁用。 【注意事项】1、忌辛辣、鱼腥食物。2、用于咽炎扁桃体炎之轻症,凡体温高、扁桃体化脓者慎用。3、服药七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对本品过敏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阴凉处放置。 【包装】铝塑包装,每盒24片。 【有效期】36 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1021027 【生产企业】三门峡广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看了上述的文字简介,您对于冬凌草片这种药物是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呢?五官科是目前患病率比较高的一个科室,五官是人的脸面,五官的健康与否能直接表现出这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因此治疗刻不容缓。

中药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医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归经: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3.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4.活血祛瘀药: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祛瘀药。 5.开窍药: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二.填空题 1.《新修本草》,唐朝2.泻下,收敛固涩3.1~5g,0.5~1g 4.石膏、知母等5.栀子,山药6.黄连、白头翁等 7.大青叶、板蓝根8.秦艽、黄柏9.牵牛子,金银花10.生姜、吴茱萸等11.相须,相反12.牛膝,枸杞子 13.润肺止咳,杀虫灭虱14.半夏、白芥子15.天麻、钩藤 16.萆薢,海金沙17.沉香、磁石18.山药、黄精等19.熟地,雄黄等20.桑螵蛸、金樱子等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D 5.D 6.A 7.A 8.C 9.A. 10.A 11.C 12.B 13.A. 14.D 15.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CDE 4.ADE 5.ABD 6.CD 7.ABCE 8.BCD 9.ABDE 10.ABD 五.功效比较题 1.磁石与龙骨 磁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龙骨收敛固涩 2.郁金与丹参 郁金行气止痛、疏肝解郁、利胆退黄 凉血活血、调经 丹参消痈、安神 3.天南星与禹白附 天南星善定惊止痫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散结止痛 禹白附止痛、解毒

4.车前子与滑石 车前子渗湿止泻、清肺化痰、清肝明目 清热利水通淋 滑石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5.大黄与栀子 大黄泻下攻积、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利湿热 栀子清心除烦 六.简答题 1.补虚药分为几类,其主要适应于何病证?举例说明。 补气药:适应于气虚病证,气短乏力等,如人参。 补阳药:适应于阳虚病证,阳痿、畏寒等,如杜仲。 补血药:适应于血虚病证,面色苍白等,如当归。 补阴药:适应于阴虚病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如麦冬。 2.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矣”。你是怎样理解的? 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因药物本身的气味、质地而决定,但也可因人为的炮制,配伍而使升降浮沉发生改变。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3.简述附子配干姜、附子配肉桂的功效及适应证。 附子配干姜:回阳救逆,温里散寒,主治亡阳证。 附子配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肾阳虚及里寒证。 七.问答题 1.葛根、莲子、益智仁、苦参、白术均能治泄泻、临床应如何区别使用? 葛根:升阳止泻,用于脾虚泄泻。 莲子:补脾止泻,又能涩肠止泻,用于脾虚久泻。 益智仁:温脾暖肾而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 苦参:清热燥湿止泻,用于湿热泄泻。 白术:健脾燥湿止泻,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 2.蒲公英、鹿茸、黄芪、煅石膏、远志均可治疗疮痈,怎样选择应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鹿茸:温补托疮毒,主治疮疡久溃不敛,脓出清稀等。 黄芪:补气、托疮生肌,主治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煅石膏:收敛生肌,主治疮疡不敛。 远志:消散痈肿,可治一切痈疽(不问寒热虚实)。 3.试述鹿茸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补肾阳,益精血: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 补肾阳,强筋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不健。 固冲任,止带:崩漏带下证。 温补托疮: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地龙的功效: 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证。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织秃发。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息风止痉,作用不强。清热作用好,清肝热,还能明显退壮热,发烧降体温。对热盛生风和温热病或小儿惊风有壮热的可用。但不常用,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弱,且新鲜的退壮热和息风止痉作用更明显,干了汤剂作用就不明显,干品用的最多的是通络或舒筋活络,通经就是舒筋活络,使关节拘挛、屈伸不利缓解。活络,疏通脉络或经络,改善麻木偏瘫、口眼歪斜都常用。偏瘫和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配伍如黄芪、红花、川芎平喘。可用于肺热的哮喘。利尿消肿。用于湿热水肿。用的最多的是通络和平喘。平喘就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1.清热息风,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 2.通经活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因其性寒能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亦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络丹。治疗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3.清肺平喘,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4.清热利尿,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

乌骨藤多糖脱蛋白工艺的研究

乌骨藤多糖脱蛋白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乌骨藤多糖脱蛋白工艺。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酶-Sevage法对乌骨藤多糖脱蛋白的效果。结果酶-Sevage法的蛋白脱除率分别为75.09%,多糖保留率分别为89.83%。结论酶-Sevage法脱蛋白的方法可行。 标签:乌骨藤;多糖;脱蛋白 乌骨藤为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的干燥藤茎,主产于云南、贵州,始载于《滇南本草》[1]。乌骨藤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抗癌等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和疮痈癌肿,以乌骨藤制成的片剂和注射剂广泛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2],其抗肿瘤效果显著。前期实验证实,乌骨藤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3],但有关其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对乌骨藤多糖的结构、空间螺旋构型及抗肿瘤活性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水提醇沉法制得多糖中含有的蛋白进行了分离,对其脱蛋白工艺进行了研究,选用酶-Sevage法脱蛋白,兼顾考虑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优化乌骨藤粗多糖脱蛋白方法,有关乌骨藤多糖脱蛋白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1 材料 乌骨藤购于安国杏林药材公司,经本校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翟延君教授鉴定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的藤茎,保存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标本馆中。 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型);离心机(TDL-5-A); 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pH计;牛血清白蛋白(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130225);考马斯亮蓝G-25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木瓜蛋白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6×106U/g);葡萄糖;重精馏苯酚、浓硫酸、三氯甲烷、正丁醇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乌骨藤多糖的提取[4] 取乌骨藤药材250g,加6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过滤,药渣挥干乙醇后加8倍量水100℃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适当体积,加入95%乙醇使乙醇体积分数达到80%,静置过夜,抽滤,沉淀用有机溶剂洗涤,干燥得乌骨藤粗多糖。 2.2 乌骨藤多糖的含量测定[5]

冬凌草的栽培技术

冬凌草的栽培技术 截根育苗 2月,选2年生(野生的一般为多年生)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冬 凌草植株的根部,切成6~10cm长的小段,开沟,埋入整好的苗圃 畦中,压实后浇水。 分蘖育苗 2月,将冬棱草整丛挖出,然后分根,每株带2~3个根芽,栽 入苗床,覆土、压实、灌水。栽后只要注意浇水、保墒,就可以保 证成活。 种苗的高产栽培技术 种苗地的选择和平整同育苗地的选择,移栽种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水土条件好的向阳地带。水土条件较差的山地阴坡优于阳坡。 种植地附近要无污染源,交通方便。整地时要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开垦方式;坡度在15°以下的生荒地要全垦,农耕地要 穴垦,坡度超过15°的可进行带状垦,要注意水土流失。开垦时先 将杂草埋入土中,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平整地面,清除石块;秋、 冬季土壤封冻前深耕40cm。种植前进一步整地、做畦、施肥、浇水、镇压保墒,随即挖栽植穴或沟,宽、深20~30cm,沟长度视地形而定。 移植技术 移植时间由于冬凌草发叶较早,种苗的移植宜早不宜迟;因此, 冬凌草最适宜的栽培时间在华北南部为早春2月。 种苗的选择与处理视根系的发育情况在苗圃中选择壮苗。一般情况下,1年生的冬凌草每墩可栽2~3株,2年生的冬凌草每墩可栽1~2株。起苗时尽量不要损伤幼苗的根、皮、芽,严禁用手拔苗。

为了提高成活率,一方面要边起苗边移植,并尽量带土移植;另一方面,如果定植点距离苗圃较远,挖出的幼苗需放置在阴凉、潮湿的 地方,或甩掉幼苗根部的土,并在其根上喷适量的水,然后用塑料 膜包裹根部,再用尼龙绳捆扎,低温运输;当天不能定植的幼苗,要 假植在苗床中,防止脱水。 移植方法穴内施入适量的厩肥,然后盖一薄层土,防止根与肥料直接接触;为了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根要蘸泥浆,泥浆宜稀,防 止根系粘连。将种苗置于穴中央,使根系舒展,即深栽、浅提、分 层填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土踏实后种苗根茎与地面持平为宜,最后 再盖一层土,使根基土略高于地面,以利于保墒。 移植密度冬凌草的移植密度应根据地形、土壤等条件和不同栽培目的而定。以采收叶为栽培目的的,株、行距0.4×0.6m;立地条件 较差的,株、行距0.4×0.4m;以种子利用为主要目的,株、行距 0.4×0.8m;林药间作的株距为0.6m左右。 移植后的管理 1.查苗补栽:在4~5月份用同龄苗补栽。 2.中耕除草:加强中耕除草,消除田间杂草,疏松土壤。 3.肥水管理:每年的6~8月份是冬凌草开花前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冬凌草需水的关键时期,应适当灌溉,但要注意防止水分 过多;雨季或低洼易涝地,要及时做好疏沟、排涝工作。以收种子为 目的的,由于种子的发育需大量的营养,所以,进入生殖初期,应 根据生长发育状况适当施肥,以氮、磷肥合施为宜。 4.植株抚育:冬凌草根系生长迅速,萌孽力较强,密度逐渐增大。生长到第3年时,由于根系密集,根部生长点开始衰退,影响冬凌 草的生物产量。一般需在第4年早春隔株挖根或将根全部挖出后重栽,换新土抚育复壮。新建的冬凌草园,要加强看护,设立防护带,防止牛、羊践踏和盲目采收。病虫害防治:冬凌草一般不会有严重 的病虫害,但长期干旱之后,叶上蚜虫较多,从而影响叶的产量和 质量。生产中要注意及时灌水,发现病虫害要及时人工捕杀或将病 叶摘下烧毁,不宜用化学药物处理,防止造成污染。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解表药 ①发散风寒药,多辛温: 麻黄:辛微苦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生,止咳平喘炙)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宜伤阴动血,孕妇及月经过多忌) 紫苏:辛温,肺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 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生用),止血(炒用)。(不宜久煎)荆芥穗长于祛风 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肺胃大肠。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阴虚血热忌) 生姜:辛温。肺脾胃。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助火伤阴,及阴虚内热忌) 细辛:辛温小毒。肺肾心。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阴虚阳亢者,肺燥伤阴者忌不与藜芦) 香薷:辛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肺胃。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 藁本:辛温;膀胱。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者忌) 苍耳子:辛苦温。小毒。肺。发散风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葱白:辛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②发散风热药:多辛苦而偏寒凉 薄荷:辛凉。肝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体虚多汗者忌) 蝉蜕:甘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气虚便溏者忌)。 桑叶:甘苦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肺燥多蜜制) 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肝胆。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麻疹已透,阴虚火旺,阴虚阳亢忌) 蔓荆子:辛苦微寒。膀胱肝胃。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苦辛凉。肺胃。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木贼:甘苦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寒凉沉降入里 ①清热泻火药:多苦寒或甘寒。清气分药。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锻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 寒水石:辛咸寒。心胃肾。清热泻火。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泻火中长于清润) 栀子:苦寒,肺三焦。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脾虚便溏者忌) 夏枯草:苦辛寒。肝胆。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脾胃虚弱者慎) 芦根:甘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脾胃虚寒者忌)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孕妇忌) 竹叶:甘辛淡寒,心胃小肠。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胃小肠。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咸。肝大肠。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②清热燥湿药:苦寒性大,燥湿力强,过服伐胃伤阴,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津伤虚寒,津伤阴损者忌,必要时与健胃药或养阴药同用 黄芩:苦寒。肺胆脾胃大小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偏去肺火)(苦寒伤胃) 黄连:苦寒。心脾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泄中焦胃火)(久服伤脾胃,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 黄柏:苦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偏下焦相火,除骨蒸) 龙胆草:苦寒,肝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秦皮:苦涩寒。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脾胃虚寒忌)白鲜皮:苦寒。脾胃膀胱。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参: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脾胃虚寒忌,反藜芦) ③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心肝。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忌) 玄参:甘苦咸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脾胃虚寒忌,反藜芦) 牡丹皮:苦辛微寒,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孕妇忌) 赤芍:苦微寒,肝。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水牛角:苦寒,心肝。清热凉血,解毒定惊。(血热妄行吐血) 紫草:甘咸寒,心肝。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脾虚便溏者忌) ④清热解毒药:寒凉。易伤脾胃 金银花:甘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疏散表热之效强) 忍冬藤:又名银花藤,甘寒。肺胃。清热疏风,通络止痛。常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连翘:苦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脾虚虚寒及气虚脓清者忌) 蒲公英:苦甘寒,肝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过量可导致缓泻) 大青叶: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大血藤: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止痛 鱼腥草:辛微寒,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不宜久煎,虚寒及阴证疮疡者忌) 射干:苦寒,肺。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孕妇忌) 白头翁:苦寒,胃大肠。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外痈适量,虚寒痢疾忌)山豆根:苦寒,有毒。肺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过服用易导致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用量不宜大,脾胃虚寒者慎). 马勃:辛平。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止血。(风寒缚肺咳嗽失音者忌) 板蓝根: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体虚而无实火者忌,脾胃虚寒者肾) 青黛:咸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散剂,丸剂,外用适量) 土茯苓:甘淡平,肝胃。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肝肾阴虚者忌,忌茶)贯众:苦微寒,归肝脾经,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止血宜炒炭,忌油腻,脾胃虚寒,孕妇忌)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虚寒者忌) 败酱草:辛苦微寒。胃大肠肝。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脾胃虚寒,食少泄泻忌) 野菊花:辛苦微寒。肝心。清热解毒(长与消疮痈肿毒)。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白蔹:苦辛微寒,心胃。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脾胃虚寒者忌,反乌头) 绿豆:甘寒。心胃。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半边莲:辛平,心小肠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虚证水肿者忌) 熊胆:苦寒,肝胆心。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内服控制剂量,容易对胃肠道和肝肾有损害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胃大小肠。清热解毒,利湿通淋。(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 漏芦: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清虚热药:寒凉。用于肝肾阴虚,也可用于实热证 青蒿:苦辛寒,肝胆。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 地骨皮:甘寒,肺肝肾。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外感发热及脾虚便溏者忌)白薇:苦咸寒,胃肝肾。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 银柴胡:甘微寒,肝胃。清虚热,除疳热。(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 胡黄连:苦寒,肝胃大肠。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脾胃虚寒者忌) 泄下药:主归大肠经 ①攻下药:苦寒沉降入胃大肠。胎前产后以及月经期忌 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祛瘀通经。(怀孕,月经,哺乳期间忌) 芒硝:咸苦寒。胃大肠。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烊化(孕妇及哺乳其忌) 芦荟:甘寒,肝大肠。泻下通便,清肝,杀虫。(入丸散,外用适量,孕妇食少便溏者忌) 番泻叶:甘苦寒。大肠。泻下通便。(后下) ②润下药:味甘质润。入脾,大肠 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脾大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孕妇忌) ③峻下逐水药: 甘逐:苦寒,有毒。肺肾大肠。泄水逐饮,消肿散结。(虚寒及孕妇忌。内服醋制。不与甘草) 牵牛子:苦寒;有毒。肺肾大肠。泻下逐水,祛积杀虫。(不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大戟:苦寒,有毒。肺脾大肠。泄水逐饮,消肿散结。(虚弱及孕妇忌,不于甘草同用) 芫花:辛苦温,有毒。肺脾肾。泄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虚弱及孕妇忌,不与甘草) 巴豆:辛热,有大毒。胃大肠。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不与牵牛子) 祛风湿药:多辛苦,性或温或凉。 ①祛风寒湿药:辛苦温,肝脾肾 独活:辛苦,微温。肾膀胱。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多治头痛属少阴,偏祛下半身湿痹)

《中药学》学习笔记:祛风湿药之络石藤和寻骨风

《中药学》学习笔记:祛风湿药之络石藤和寻骨风 络石藤 【药用】夹竹桃科潘援藤本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痈。 《本草正义》:络石气味,《本经》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活血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经》主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别录》改作微寒,而《御览》引李当之说,且以为大寒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经》主风热死肌,《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那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

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用于疮疡肿痛:本品行微寒,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处方用名】络石藤(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海风藤:及胡椒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种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一两,牛膝根五钱。水煎服,白酒引。 治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结核:络石藤一两,地菍一两,猪肺四两。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寻骨风 【药用】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白头翁汤结肠定位释药片

白头翁汤结肠定位释药片 1 选题依据 白头翁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一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其是留传千古的治痢名方,组方严谨,仅由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四味药组成。秦皮佐白头翁升阳气,协黄连、黄柏而清火,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用。主治热毒血痢。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1]。 白头翁汤作为我国流传千古的治痢名方,方剂及单味药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临床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性尿路感染、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目前,白头翁汤治疗结肠炎多采用口服汤剂或灌肠给药。但口服汤剂给药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只有部分剂量能最终到达结肠部位;灌肠给药的优势是药物能直达患处,但是患者顺应性差[2]。 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OCDDS)是通过多种制剂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胃、小肠内不释放,到达回盲部位释放药物的一种新型药物控释系统。根据其制剂的原理可分为pH依赖型、时间控制型、压力控制型以及酶控制型。该释药系统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不但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结肠癌等局部性肠道疾病,还可通过延迟释药方法用于生理节律性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蛋白、多肤类药物的口服吸收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肠因其稳

定的环境和高密度的酶活性及接近中性的pH,适于药物吸收[3]。另外药物在结肠驻留时间较长,有利于长效药物给药系统发挥作用。有文献报道[4]单纯的pH依赖型或时间控制型等,释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故本设计将pH依赖型和时间控制型进行结合,发挥双重作用,以求达到最好的释药效果。 2 处方组成 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辅料适量 处方分析 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薰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间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直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俾热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5-6]。 该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代表方。现代临床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其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西医治愈难度大,愈后常易复发。对白头翁汤及其加减方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7],该方及其加减方体外实验对多

罗马洋甘菊精油

传说中的月亮之花 洋甘菊以清凉、镇定、安眠的作用著称,温柔、纯净的特点使得它经常被人们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洋甘菊被称为“月亮之花”,传说它的诞生跟月亮女神狄安娜有关。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狄安娜爱上了牧羊人恩德里奥,于是温柔含蓄的月亮女神便在晚上让漫山遍野开满了洋甘菊,使得牧羊人在温柔的香味中安然入睡,月亮女神来到他身边,与他在梦中共度良宵。 温和、舒缓为人称道 洋甘菊温和、舒缓的特性,让它成为各种植物保养成分的组合良伴,它的药用性也常常被医师们称道。 目前的护肤品中,洋甘菊常被用来搭配洁净能力出色的薰衣草,两者的搭配组合最常见于卸妆洁面产品中,让清洁的过程更舒适。此外,洋甘菊也常搭配玫瑰、天竺葵、柑橘,它的天然芳香能强化其他精油的芳香疗法效能,为身心带来绝佳的舒缓效果。 在医学上,洋甘菊的镇定、舒缓作用使得它成为很好的止痛成分。它不但能缓解肌肉痛、神经痛、头痛等各种疼痛不适感,更贴心的是,还能缓解生理疼痛,常被用来改善经前症候群和更年期症状。另外,洋甘菊还能刺激白血球的制造,能对抗贫血、抵抗细菌,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天之骄女- 罗马洋甘菊(CHAMOMILE,Roman) 罗马洋甘菊(CHAMOMILE,Roman) 學名Chamaemelum nobile or Anthemis nobilis 。英国人用餐后爱饮用洋甘菊茶,则是取其健胃保肝,促进消化功能,洋甘菊也是流行于英国的家庭用药,在英国,洋甘菊,薰衣草,欧薄荷是居家常用的精油。也被称为“植物的医师。 甘菊的名宇源自于希腊文,意指“地上的苹果”,而拉丁文nobilis乃指“高贵的花朵”的意思,具镇静功能可舒缓身心,对于敏感肌肤有显著功效。罗马洋甘菊主要成分为酯类,有安抚中枢神经作用,运用在皮肤上,可止痛,去水肿,散热,杀菌及抗过敏作用,尤其适合睡不安宁的小孩及老人家可配合薰衣草一起使用。 洋甘菊精油是由洋甘菊花所蒸馏,由于萃取的量较为稀少,价钱就显得高贵许多,洋甘菊纯露的成份没有精油的浓醇,但也含有润肤舒缓的优点,连婴儿或晒后皮肤都相当适用,对于敏感肌肤,或消化不良者及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的人,建议可多运用洋甘菊来达致身心灵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