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江、湖、城”共构的滨水区特色塑造——漳州市西湖生态园片区城市设计案例特点分析

“山、江、湖、城”共构的滨水区特色塑造——漳州市西湖生态园片区城市设计案例特点分析
“山、江、湖、城”共构的滨水区特色塑造——漳州市西湖生态园片区城市设计案例特点分析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特色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特色设计 提要:本文结合漳州城市规划,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城市特色的营造:1、城市建筑特色。2、城市环境特色。3、城市人文特色。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特色 The Feature Design Of City Planning Abstract :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reation of city feature combining with Zhang Zhou city planning in three hands : First , the feature of city building. Second, the feature of city environment. Third, the feature of city culture. Keyword : C ity planning City feature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均是空前的。但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城市的建筑千楼一面,毫无特色;商业街区面貌雷同;在不同的城市中经常会看到似曾相识的街道、建筑等等。如何使城市面貌各具特色,是当代的规划师、建筑师,在新城市的规划设计或是在旧城区的改造规划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确立城市性质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它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起着指导作用,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而一旦确立了城市性质,就必须对各类建设用地做出道路、绿地等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提出各地块的建筑形式、体量、色彩和风格等方面的要求,这便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任务。承担详细规划的规划师和建筑师必须密切配合,全面了解当地的各项基础资料、认真分析城市的历史沿革、人士景观,遵循城市设计的原则,完成城市从总体到局部的城市空间体型环境的规划设计,并注重城市特色的创造。 城市特色来源于各方面的因素,自然的、人文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等等。本文就城市规划中所涉及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建筑特色 建筑是时代的建筑,更是地区的建筑。特色即个性,是任何事物赖以存在的基础,建筑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其景观形象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风貌的不同特色。地方特色的形成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因素。当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性决定了建筑造型及热工方面的要求,如我国北方寒冷住宅讲究保温,而南方炎热则讲究隔热,北方地广人稀,其城市街区宽大笔直,商业以大型综合商场居多,南方人多地少,城市街道狭窄且气候多雨,故商业街区多采用骑楼形式。另一方面,城市性质是造就城市特色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如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建筑特色反应出时代的文化气息,而中小城市应多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如江南水乡、徽州民居等无不渗透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最南部,“闽粤黄金海岸”的中部,东邻厦门,北接泉州,西连龙岩,南与广东汕头经济特区接壤,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闽南厦、漳、泉“金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漳州市区地处九龙江西溪和北溪之间的漳州平原,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

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 自从有城市规划以来,传统城市的特色就渐渐消失了……今天刚刚听到的一个观点……虽然偏激,是不是也有点道理呢? 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今天的规划,其准则条文和数据的约束已经很难跟得上城市各种综合条件的变化。加上制定规范和进行规划设计的人,真正了解城市和人的深层需求的,真正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的寥寥可数,他们的“产品”算得上城市规划吗? 另外,人们开始质疑城市规划能够规划、或说引导城市发展的能力和程度。“变化比规划快”,我们所处的城市时代,是城市发展变化激烈的过程,是自相矛盾的过程。环境最差的城市,往往又是人口最拥挤的城市。建设与环境两者之间存在尖锐的冲突。“土地受害,住房困难,交通紧张,绿地减少……城市化的过程,几乎等同于环境破坏的过程。“城市形象不光是规划和建筑两者之间的事”,明白这句话的全部意义很重要,可使偶们不必过于自恋或自卑,而以平常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即,设计只是若干重要环节中的一个。 但是,全面的分析之后,这个话题的焦点被(“偷偷地”)分解了,偶又觉得茫然而不知所措,所以觉得有必要建议大家回到“专业地带”来继续讨论。 这个问题的确可以从城市大系统的高度来认识,前面偶们多多少少也提到了体制、立法、经济等因素对城市特色的影响,说:他们也应该对目前的不良状况负责,甚至责任相对更大。不知道如果是在一个“体

制”、或者“立法”方面的专业论坛里讨论同样的话题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估计一定会有为数不少的人要说:因为设计行业水平太差!也许他们也会抱怨自己的地位不够高呢!——所以我们不应该在这种很有道理却可能导致扯皮的争论里耗太多的时间,只要能概念性地搞清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行了,然后就必须尽快回家先把自己的脸洗洗干净,否则到最后大家依旧灰头土脸,到底是图个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发牢骚、叫屈或者互相声讨推委吗?——偶们是不是应该回到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讨论并着手解决问题呢? 所以我们不妨回过头来,从专业本身看出去,先把自己的专业工作对城市面貌的影响做个客观的总结,并不见得非得拿“破坏力”做切入点吧。面对现实,我们是否还顽强记得自己的“理想”,又是否怀疑过从一开始就走错路的可能? 城市依旧,理想不变。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策划风貌塑造城市特色城市设计与

城 城风策划/编本刊编辑韦林

卷首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人民群众“吾身”和“吾心”得以安放之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又一个现代化都市在日益崛起,但随之而来的是千篇一律的地标建筑、摩登的CBD,这些“现代化”城市标配带来“千城一面”的审美疲劳;更甚者,为博人眼球的各种“先锋”建筑、“山寨”洋建筑不断涌现,让我们的城市陷入了文化与特色双迷失的尴尬境地。 究其原因,除了缺乏文化自信、一些地方管理者眼光短视、开发商唯利至上等,主要还有城市设计滞后和管理制度缺失。不少城市没有开展城市设计,有的即使开展了城市设计,也存在片面追求国际化、现代化、大尺度和大拆大建的倾向,缺乏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的多维考量,忽略了地域性多元化,城市失去了民族特色。一些城市设计脱离实际,尤其是忽略其非法定性的属性且没有与上位规划、详细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而导致难以落实;重文本成果的呈现、轻政策配套及体制机制保障的支撑。 历史文化是城市未来的竞争力。一座有自我涵养和品格、有独特景观和记忆的城市,才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心生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广西也相继出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文件,为新时期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业界深入探索城市特色风貌的理论与实践赋予了时代命题。 通过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找回城市空间的文明价值和文化价值,将是一道常答常新的命题。城市设计观念可能会不断变化,城市设计手段可能会不断推陈出新,但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核和传承历史文脉的宗旨不会改变。我们要在继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呼唤更为诗意的栖居设计,注重特色风貌发掘与功能布局并重,注重提升城市空间精细化管理,不断将中国气派、民族特色的城市发展推向全新的历史阶段。(韦林枚/文)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

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创新及个性存在世界每个角落、每个领域,尤其是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成为21世纪的潮流,城市特色化发展道路也变的日新月异起来。一个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城市特色是不完美的,是毫无生机的,是无发展可言的。城市特色代表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向,无论体现在人文、地域还是建筑,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城市规划整体设计中,城市规划设计师要把握城市规划这个大方向,将创新思维结合每个城市不同的特色,将不同城市的人文、地域环境及城市生活氛围、经济社会等城市特色展现出来。本文根据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城市特色理念及城市特色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城市特色的重要性及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特色表现形式重要性 0前言 在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进程中,城市设计规划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因为城市的特色化是城市恒久发展的源泉,使城市成为具有生命力鲜活的静态实体。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是由漫长的历史进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城市,其内涵不是单纯的居住环境所存在的,已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地域的经济发展及社会风俗等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城市的整体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性体现。而城市特色不单单要展现城市本身的个性外观,最重要的就是重点突出这个城市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风俗、地理环境等,将城市所包含的的所有因素都外在的展现出来,体现出城市在不同因素中特色的一面,以城市规划设计内容为整体,真正打造出中国特色城市。 1城市特色概念 首先理解何为特色?所谓特色就是指在外在形体与其他事务有所区别,即与众不同,而城市特色是由地域、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因素经过长期历史性演变,最终形成城市特色。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城市特色概念,即在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城市为谋求自身发展,根据有限的文明手段,通过利用自然环境对城市自身物质和精神的外在形式进行系统的改造,达到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效果。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城市特色,无非是对构建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加工创新,使其不同于其他城市,突出个性化,追求以人们对城市环境渴望的构想,去进行美化,使其理论性描述转变为实际的感官效果。城市特色化的体现与城市的历史面貌是紧密相连的,是与城市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的,只有掌握这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才能更好的创建城市特色,从而展现出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人文风俗及文化底蕴,真正发挥城市特色的重要作用。 2城市特色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为顺应时代发展,也在寻求属于自身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时,以融入自然环境为理念,将社会、经济、人文有机的结合,从而把握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面貌,城市特色始终贯穿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二者是点与面的关系,既相互独立,也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大方向,大框架,而城市特色是大方向中的小方向,城市特色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还要作用于城市规划设计[1]。首先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城市特色设计,不但要把握整体,把握城市建设的大方向,更要针对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细微的设计,只有将组成城市环境的各个要素特色体现出来,整个城市才具有特色化,城市规划设计也离不开城市特色设计,如果没有特色作为支撑,那么城市规划设计就会千篇一律,毫无生机,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城市的特色化理念,将城市的发展建设,更加完美,促进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弘扬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所蕴含的文化传统。 3城市特色的表现形式

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

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赵晨城市设计与地段特点 一、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是从对城市形态的认识开始的。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极其复杂而又扑朔迷离。应当看到城市组成因素的多元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其相关性不像数学中那样一一对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兼容性,即使是较容易被我们认知的城市物质形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亚历山大以数学集合论提示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物质形态,他认为城市并非树形结构,不易理解和处理,城市好似关网络形,充满复杂、多样的联系,具有有机性,难于想象且不易处理。 然而,城市建设者并不是面对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设计也不是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幻想。当建筑师接受业主委托,面对所处的基地时,所谓城市设计的工作实质上就已经开始了。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城市设计是指达到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三层次的内容,一是工程设计,指某一特定地段上形体环境的创造;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功能上有联系项目的形体;三是城市或区域的设计,包括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等等的设计。”我国,一般是指前两个层次的内容。 作为应用层次上的城市设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注重实证上的内容,更注重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技法上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现实的途径是深化建筑师的城市整体观念,以不断的工程实践去体味复杂的城市设计内涵,以务实的研究态度去体会城市设计的内容。从宏观上讲,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连接点。其背景为社会结构、经济实力、民族传统、城市功能、土地效用等城市形态要素,以科学理性方法,研究城镇基地上物质要素的相对时空关系。 从微观上看,设计的主体对象是人,城市设计是在对人的行为模式及行为心理的分析、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环境设计,即把城市形态要素按有序有情的原则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的多种要求。可以认为一切涉及城市内外部空间构成的均属城市设计的范畴。 二、地段特点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诸多层次,都有其相应的观点和方法,环境的概念适用于城市设计的所有层次,。这里“环境”是指城市设计的前提和结果,“地段特点”就是城市环境的具体表现。建筑师虽不可能左右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但形体方面的构思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建筑师以自身工作成果参与到城市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城市特定地段中,其环境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对这些因素的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的分析认识,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正如K·林奇所言:“反映地段特点要比反映时代精神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必将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 地段级建筑构成可以看作是城市形态的最小体现单位,是城市片断在某种结构关系中的组合单位。这里所说的地段特点是环境特征的集合,并可为我们的城市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框架,因为环境正是建筑单体或群体构成城市整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筑师创造的高效、优美环境,不可能大及整座城市,但至少可以在“地段”这一等级的空间构成单位中发挥作用。因此,地段特点是建筑师以建筑设计介入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其鲜明与否的检验标准不在于该地段的地理特点,而在于人们对这一地段新的记忆和辨认程度。建筑师以工程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试行) 编制说明 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 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1.4 基本原则 1.4.1 以人为本 从市民角度出发,由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满足审美、认知及体验需求,促进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引导慢行交通出行,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1.4.2 特色美观 在南京特有山水环境、人文背景下,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一、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思考 1、特色小镇规划的新趋势 (1)4.0版特色小镇的趋势:小镇空间形态+新经济体产业 (2)小镇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的主要手段 2、“特色”的两个维度: (1)一是特色的“广度”,即小镇拥有多少种新奇的特色; (2)二是特色的“深度”,即唯一性,指的是某个重要产业或者空间形态特色,是否具有本地区“唯一性”,还是具有全省、全国或全球“唯一性”?如果具有“全球唯一性”的特色,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3、判断特色小镇好坏的十个标准 (1)自组织: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 (2)共生性:弥补主城缺陷,发挥“三修”功能。 (3)多样化:特色种类多,如历史人文特色、建筑地域特色、产业唯一性特色、投资和管理特色等。 (4)强联接:网络的(能量)价值都是由节点质量、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强度成正比,特色小镇是一个好的城镇或产业网络节点。 (5)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企业相互之间高度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6)开放性:产业高度开放,能主动切入到全球生产链,并不断向上游移动。 (7)超规模效应:三生融合,强调空间的使用效率。 (8)微循环:生态优先,“三废”就地循环回用。

(9)自适应:有投资者、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独立面对风险、独立应对市场变化、独立解决新技术新的创新栖息地。 (10)协同性:与周边其它小镇协同涌现活力。 二、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1、根据政府的政策指导要求和业主的开发战略目标,首先针对本特色小镇及周边类似项目进行竞合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相似成功案例,明确小镇的发展概念与策略、总体定位、产业导向、项目策划、功能配置等。 2、在对接上位规划和现状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在规划范围内合理选择开发建设用地,确定开发建设规模总量。同时以项目策划研究成果为依据,在空间上将策划内容一一落位,并重点针对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研究,同时合理确定项目内的地块控制指标与分期建设步骤,做到总体协调、分期实施、统一发展。 3、项目的设计深度和图纸内容参照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概念规划的编制标准,同时注重形象展示效果,其成果可向政府全面展示项目的未来总貌,并利于项目推广、招商引资或吸引合作伙伴。 三、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设计图纸: 1、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含宏观区位、中观区位、微观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分析(含地形地貌、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开发动态等)(4)现状分析结论及项目初步选址意向

关于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的关系的思考

关于中小城市设计中城市特色塑造的思考 ——以望江县青林寺地块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创造出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避免走进“千城一面”规划设计误区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互生体。随着人们对精神层次享受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的大城市开始恢复城市特色的塑造工作,但是还有太多的中小城市依旧处于“原始”状态,那我们的做这类城市的设计时,如何来处理特色塑造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的概念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望江县青林寺地块的城市设计为例,阐述笔者对于同类型城市设计中特色塑造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特色灵魂城市设计关系中小城市 1.对于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的理解 1.1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而言,城市特色可理解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城市社会为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当时的生产手段,利用并改造自然,创造出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城市特色是城市空间和物质要素的形象外在特征,它是一座城市的内容与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美好特征,贯穿于城市总体风貌、空间和建筑群体、建筑单体及环境小品各个层次之中。 1.2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它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为目的所进行的综合性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是对城市采取的一种人为的干预手段。即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是满足社会的生活需要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2.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城市特色反映城市设计的底蕴所在: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风格,但城市特色却表现不一,这与人们从城市形成到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干预是否成功相关,城市特色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通过城市特色

建造城市特色的建筑设计分析

建造城市特色的建筑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9T17:04:53.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谢佳辰[导读]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要素,《雅典宪章》把居住作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居住建筑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也成就了居住建筑的发展。 杭州南方九域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310007 摘要: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要素,《雅典宪章》把居住作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居住建筑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也成就了居住建筑的发展。而中心城区,作为整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核心区域,其内部的居住建筑代表了各个时期城市居住建筑发展的典型特征,是一个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在居住建筑上的集中体现。文章主要对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完善措施 1、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①城市建设应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②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原材料的基本国策。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③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安全防火措施;④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使用的无障碍设施;⑤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文化历史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当今中国城市化建设要求较高,为满足不同人需要,不仅要求建设时间快,而且要求建设更全面、更具体的城市化附加配套设施,公共建筑等。公共建筑也有医疗、教育、金融、商业、娱乐等具体划分,使得城市化更为具体、透明。同时也要求要有景观绿化,使城市化的建筑更为舒适、环保。人们也乐于利用城市现有的空间开始新的城市化积累,使之更有城市感。更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者生产活动有适宜的空气环境,也要求各类建筑物通风排气,使空气质量满足卫生、安全、舒适等要求,这是近些年来城市进程不断提高的结果。建筑的总体布局也要求设计者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规划设计建筑物,使之具有持久性。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会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确保卫生安全的环境。 满足以上要求后,还要考虑建筑整体造型与色彩处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建筑周边顺利过渡。对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废弃物也有要求,需要处理;对噪声、眩光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确保不会引起公害。做好环境的绿化、美化设计、完善室外环境设施,让人们舒适、安全的生活。中国城市设计的目标和价值要维护公众利益,增强人类对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既要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持久性、环保性、美观性等要求,从而使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更舒适更健康。 2、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合理的规划管理实施手段 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核准的城市规划才能够实施。因为城市规划中可能会出现与国家政策不相符的环节和步骤,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动。如果没有经过审批,那么在执行过程中,许多操作可能都是违法的,不会被政府和群主认可。然而,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存在侥幸心理,钻空子、拾漏子,按照利益需要,擅自制定和执行没有进行审批的规划,引发问题。 2.2、历史街区与文物古迹保护的力度不够 建筑是城市的标志和记忆,每个城市都有一些历史建筑,记载着一座城市和一代人的点滴过往。可是随着经济的提速,旧城改造的推进,很多地方都没有了原来的味道。人们对一些旧建筑和街区并非没有感情,也并非完全意识不到它们所代表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不过地方政府以经济作为政绩的参考值,导致土地的无序开采和利用,从而促使历史文化陨落和遗失。正是因为忽视、轻视,城市规划才存在着如此漏洞,缺乏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没有设置专门的保护机构来维护。 2.3、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匮乏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该由城市的主人决定,城市的主人就是居民。然而由于缺乏组织、缺乏途径以及素质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等原因,居民很难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政府与管理层仍然是决策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权利的集中导致的是监督的滞后。监督机构甚至选择跟随政府的脚步,对城市建设甚少参言。如此一来,决定城市建设的大权都交到了为数不多的决策者手中,城市建设的水准也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水平。群众的参与度太低,监督机构的职能缺失,造成了城市规划的不合理。 3、完善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措施 3.1、巩固建筑规划为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化,要对建筑规划的基础指导地位加以强调及突出。在进行建筑规划时,既要立足眼前,又要长远考量,做好建筑物功能需求的规划布局,留存足够的设计空间,以便于后续的建筑设计实施及优化。建筑规划要对城市及区域的发展趋势及建筑物功能需求的拓展提升加以分析及预测,一方面给建筑设计的介入提供设计空间及设计方向上的便利,使建筑规划更趋科学合理,节约设计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对建筑设计中问题易发点进行分析预防,从而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策略,提高建筑物的规划及设计质量。建筑规划基础指导作用的保障及巩固,还要做好建筑规划理念及建筑规划水平的改善及提升,通过对建筑规划知识的掌握及补充,最大限度地使建筑规划能够与建筑设计达成匹配,最终使建筑物能够取得质量、功能及特色上的统一。例如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对下属五城区及安徽省巢湖市对市区所采取的统一规划建筑色彩的办法,就是建筑规划指导作用的集中体现,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思路,凸显出城市独居魅力的建筑风韵。 3.2 、将建筑设计建立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 建筑的实用功能及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依赖于建筑物的区位选择,布局设计,而建筑物的功能扩展则需要建筑设计的参与及引导,从中体现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的一种互通性和互动性。建筑设计在实施中,在紧密依附建筑规划的基础上,要对建筑物布局设计进行统筹优化,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调度建筑设计资源,力求达到建筑物建筑美感和建筑功能的有机融合。建筑设计和规划的互动或交叉渗透中,不断丰富及拓展建筑物的功能表现。现阶段被社会广泛推崇的环保绿色建筑,可以视为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有效互动的典型。建筑规划中明确了环保绿色建筑的方位朝向布局,而建筑设计则侧重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在建筑物的采光、能源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等多个环节进行细化设计,从而使建筑物在外观及功能上都达到最佳的居住效果。

特色小镇设计

特色小镇建设目前持续受到各界关注,掀起了建设热潮,如何建设好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成为了其中的重点。特色小镇设计到底该如何做呢?下面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就给大家带来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色小镇规划是集小城镇适用的产业规划、小城镇的人居环境规划及风貌设计、基础设施规划、文化挖掘研究、旅游规划、新技术的应用、体制机制创新和规划建设管理的行动计划为一体的综合规划,并在空间落地;是策划、产业、文化,在空间关系上的反映;是和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注重空间或产业等几个方面不同的;是全新的、不一样的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综合规划,是在城市规划中所不能也不宜叠加在一起的建设指引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个定位策划+5个专题研究+2个提升+1个空间优化落地。

1个定位策划: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明确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进行充分的策划来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5个专题研究: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发展; 2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 1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以上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小镇规划体系,系统解决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其中每部分的内容的关键又各有侧重。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

淮安市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5)

《市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5)》 成果草案 为了进一步梳理并保护城市空间的特色资源,彰显城市独特韵味,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了更好地诠释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愿景及目标,并有效地引导、控制和管理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特编制《市总体城市设计》(下面简称本规划)。 一、规划围 市域:为市行政辖区围,包含市区和涟水、盱眙、金湖三县,面积为10030 平方公里,是本规划的研究围。 市城市集中建设区:包括高速公路环线以以及南马厂、季桥局部地区的集中建设区域,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区域,洪泽集中建设区域以及空港经济区集中建设区域,面积为477平方公里。包括、清江浦、、洪泽四个市辖区。围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划定的城市集中建设区围一致,是本规划的具体设计与控导围。

二、规划目标 本规划主要任务是确立城市集中建设区长远发展的空间特色定位与总体结构,并针对该顶层空间结构制定系统性控制要求,以指导具体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希望通过长期持续的建设与控制,塑造空间形态、提升城市环境、凸显城市特色、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并最终实现城市空间形态与特色方面的总体目标。 三、规划原则 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规与标准,并衔接相关规划;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态,节约集约用地,创造宜居公共空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管理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四、城市空间特色定位 通过公众意见征询、部门访谈、专家咨询,结合自身空间资源禀赋,并考虑到与周边城市的错位发展,确定城市空间特色主题:“湖风河韵生态城、伟人故里运河都”。

特色小镇规划及案例

目录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2) 二、特色小镇出现的原因 (2) (一)一二线城市郊区发展化的要求 (2)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2) (四)旅游业的发展 (2) 三、小镇规划要求 (3) 四、当前特色小镇的模式总结(产业规划) (3) (一)传统经典产业小镇 (4) 案例 (5) (二)旅游的特色小镇 (7) 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战略新兴产业小镇 (7) 案例 (7) 五、特色小镇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8) 六、畅想和总结 (8)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特色小镇是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 起源上: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的块状经济与区域特色产业多年的实践 行政规划:特色小镇的建设载体属于非建制镇 在功能定位上,特色小镇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内涵,更具包容性 二、特色小镇出现的原因 请问大家认为特色小镇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示课堂互动) 其实,特色小镇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忽略掉政治因素,以前各个省市就已经开始建设特色小镇,只不过各个地区的提法各有不同,而且从我们这个时间点来看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一二线城市郊区发展化的要求 当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之后,城市中心密集的人流和能量开始向城市外围疏散,人口和产业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并提供了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城市用地。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这就是一个必然要求,关于这一点也不必多说。 (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在我国城乡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随着我国这几年的发展,城乡差距实际上市不断拉大的,这样继续下去会导致城乡矛盾的激化,所以国家必须要去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镇差距。 (四)旅游业的发展 2015年以来整个旅游市场达到了四万亿的规模,而且我们周边游的市场,乡镇游达到了60%以上的高增长,特色小镇的出现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

从城市设计角度谈城市特色的塑造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特色退化问题。 本文在分析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以宁波为例提出了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城 市特色的构想。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特色;城市意象;宁波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聚居点的城市,在一定的时空架构中,具有独特的个性与特质,它们是长期积淀形成的。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都以其独特的韵味、人性尺度的街道、建筑与空间的变幻成为城市特色的典范。在赞叹历史文化名城过去的灿烂之余,我们也面临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现代城市特色的塑造问题。正如城市史学家芒福德所提醒的那样:任何一种城市形态与设计技巧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和统治因紊,不能用现代的意识形态去做简单的模仿,必须审慎地学习,以避免犯浪漫式的全盘移植的错误。 1.塑造城市特色问题的提出 1.1 城市特色的“退化”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信息的传播,城市建设得以迅速发展。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生活的容器,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城市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城市空间单调乏味。这种现象正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趋同的体现。在信息时代的初始,信息共享扩展了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快速拆除以及快速建筑的能力,促使动辄数公顷的城市土地形态突然变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形式与方法在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文化基础上简单潮流式地被慕仿;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师、规划师、开发商、决策者、投资方各自为政,一连串单独、单纯的决策造成城市疏离、空间无序、形象趋同。 城市原有的自然、历史、人文特色“退化”,形态、内涵上的贫乏暴露无遗。 1.2 城市设计的目标之一:塑造城市特色所谓“城市特色”,就是指一座城市在内容与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特色有两层涵义:城市的内涵包括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而一系列的文化特色都映射在城市物质载体的外在表象中,这是城市特色的另一层面。实体环境建设的适度引导与控制,从而为人文活动提供场所。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城市特色自然及其人工环境。城市设计是为人的设计,首要的特点是结构清晰、可识别。容易识别的城市具有与众不同结构、景观和秩序。城市需要特色,需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保护传统特色并发掘隐藏在城市发展脉络中的新特色。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再依靠自发生长和缓慢积累,在外力推动下,城市较快的建设速度与滞后的文化积淀无法协调,以至冲突,因此具有场所感的城市空间不易形成,充斥更多的是全球化的相同开发模式,其结果就是城市特色的丧失。 有效地控制城市实质环境的建设行为,从总体城市设计把握城市的骨架、面貌、个性,是城市规划各个编制阶段城市设计的任务。城市设计是城市形象的全方位设计……包括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物质形态空间设计以及形成与运作机制的设计。因而可利用城市设计手段塑造城市特色。 2.城市形象特色分析 美国城市设计师巴奈特认为,一个城市并不是以一张二十年的远景蓝图设计而成的,而是一个连续性的决策过程,是日复一日地进行着的。城市设计工作者与其提供一个看似已完成了的设计方案,或是政策主张,不如去立下一些能促使城市成型的重要决策规范。这些规范可以透过一个执行的架构,依时间及需求的改变而修正。城市设计并非仅仅限定在某些特定的实体元素(如广场、步行街等),而是提供一个组合这些实体元素的合理方法,确立研究方向,并且界定其独特的元素。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它界定出形成城市特色的元素并将其整合,从而为城市设计提供方法论支持。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凯文·林奇1960 年出版《城市意象》一书,该本是一本人的心理角度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著作。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提供区别与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