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心律失常验案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心律失常验案赏析
高尚社
关键词:张琪;心律失常;验案;名医经验;国医大师
心律失常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

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21~1.21s);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s)。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的范畴。

国药大师张琪教授熟谙经典,精于岐黄,验识俱丰,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方面疗效卓著,尤其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张老治此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岐黄,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认为病因复杂,既有饮食劳倦或体质情志因素,也有感受外邪或事物中毒所致。

虚证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心失所养;实证者常见痰浊,瘀血,水饮。

其主要病位在心,其发病与脾、肾、肝、肺四脏功能失调相关[1]。

本病以虚证居多,亦有由虚致实,虚实夹杂。

李冬梅[2]等认为导致本病的病因颇多,其脉象表现也众说纷纭:有称之为“脉结代”,有称之为:“乱搏脉”,有称之为:“乍疏乍数、乍大乍小、叁伍不调”,有称之为:“脉散数有似鱼翔,虾游,急性发作时,脉如备沸,解索”。

对其病因,则倾向于周次清云:“阴虚不能敛阳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会出现‘叁伍不调’的促脉,或崔啄脉。

快速性房颤……发作时脉见促象。

”田艳华[3]等认为多由感受温邪或湿热毒邪侵入人体,酿成热毒,深入心包脉络,耗伤心血而发。

孙长华[4]等也持以上观点,并认为在此基础上导致心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血流不畅而形成瘀血,
血瘀不畅,阻止脉络,进一步使气血滞塞不畅,加重病情,即所谓虚可致瘀,瘀可致虚。

邓铁涛[5]教授认为其病机多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或气阴两虚,水停瘀阻;或心气不足,心脉瘀阻。

而张老认为外感之邪为本病的直接致病原因,外感病邪中又以柯萨奇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正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故其病机主要为湿热毒邪入侵,正气虚弱,正邪交争,正不胜邪,邪毒直入于里,蕴藉于心所致。

2 治则探幽
对于本病的治则,郭峰[6]认为证属气血不足、心脉失养者,治宜益气补血,养心安神;证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者,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证属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心失所养者,治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证属心脉痹阻、心失所养者,治宜理气活血,通脉安神。

金友利[7]认为针对病因,其治则活血化瘀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复脉。

周仲瑛[8]教授认为针对不同病因,宜调和阴阳,益气养阴,安神定志;或疏肝解郁,清心安神,益气养阴;或温运脾阳,宁心定悸;或痰淤同治,标本兼顾;或温补脾肾,通脉宁心。

而长老认为根据本病的发病及转归规律,治疗本病以益气养阴法为主,同时配合大剂量清热解毒药,使毒邪尽去,正气来归。

3 方药撷萃
刘银建[9]、杨瑞芳等[10]主张应用由党参、黄精、三七、甘松、琥珀组成的药物,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作用的步长稳心颗粒治疗。

王瑞敏[11]、周春[12]等也主张中西药联用,也即用常规西药配稳心颗粒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并认为中药稳心颗粒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因中医认为“心血瘀阻”“心痹者,脉不通”,系由于“血瘀”易产生相对缺血,导致损伤电流,易发生心律失常。

而稳心颗粒的党参、三七、黄精具有活血化瘀。

宁心复脉之效,可有效地改善微循环,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甘松中含有“缬草酮”,具有膜抑制作用,可抑制钠离子内流,促进钾离子外流,
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并阻断折返激动,可有效地控制心率失常。

董庆伟[13]认为本病不外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热阻滞,但总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故治宜益气活血,养心安神,常多用补气安心汤治疗。

李崇文等[14]主张宜从益气温阳,滋阴复脉,活血化瘀,安神定悸入手,在临床上常用自拟护源汤;赵晓莉[15]认为本病多为气阴两虚兼有淤血证,故主张在临床治疗中,以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受损的心肌为治疗原则。

以益气保元,养阴生津,活血通络为大法。

常用保元汤、生脉散、丹参饮、四物汤化载而成的保元养心汤来治疗。

周仲瑛教授[16]认为,对本病辨证属痰瘀交结,心脉阻滞之病机存在,在治疗上可采用痰瘀同治之法。

而张老认为,本病求治于中医的病人,多为西医常规治疗无效者,基本上急性期已过,处于病程中后期,故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法为主,同时配合大剂量清热解毒药物,使毒邪去,正气复。

4 验案赏析
李某,男,21岁。

病毒性心肌炎病史15年,本次因过劳而发作,心律40~190/min,夜间常有“憋醒”现象,心律低于55/min,或高于120/min,则自觉心悸、气短、胸闷难以忍受,伴有濒死感。

西医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

心动超声显示:心脏轻度扩大;心肌抗体(+),心肌酶升高明显。

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头晕乏力、活动后则各种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沉而无力。

心电图示广泛心肌缺血,心律62/min。

辨证为气阴两虚,余邪不尽。

处方:
生晒参15g,黄芪50g,白芍35g,当归25g,牡丹皮35g,石菖蒲25g,五味子15g,板蓝根25g,土茯苓50g,鱼腥草50g,蒲公英50g,紫花地丁25g,远志20g,生龙骨、牡蛎各35g,甘草10g。

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服药21剂,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夜间憋醒现象未再发作。

又服35剂,心悸气短基本消失,体力明显增加,心律55~110/min,舌质红紫,苔薄白,脉沉迟。

心肌缺血基本消失,病人共服药近160剂,心律60~110/min,一切如常人,心肌抗体(-),心肌酶(-),从而治愈[17]。

该患者已患病15年,久病多虚。

从张老辩治此案脉证可以看出,本病仍属虚实夹杂之证。

心肝气阴虚损为本,邪毒内积于里为标,本虚标实。

故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中用生晒参、黄芪、甘草益气健中,补益心脾;白芍、当归、五味子酸甘化阴以治其本。

牡丹皮、土茯苓、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以治其标。

龙骨、牡蛎、石菖蒲、远志滋阴潜阳,宁心安神。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宁心安神之功。

观张老治疗本病,此方有三大特点:
4.1 益气养阴药去效宏由于该患者病程较长,邪正相争,正气消残,故脉证见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沉无力等气阴亏损之征。

当此之时,非峻补气阴则无以收功。

因此张老重用生晒参、黄芪、白芍、当归、五味子、甘草以甘温益气,酸甘化阴。

如此相伍,既可益气健脾,使气血生化有源;又可益气养阴,以固正气之本。

气阴得补,阴阳互生,正气自复。

4.2 清热解毒要重力猛由于邪毒炽盛于里,伤阴耗气,热毒不去则正气难复。

当此之时,非大剂量清热解毒不能祛其邪。

故张老一反常规,重用板蓝根、土茯苓、鱼腥草、蒲公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邪毒去则正气自复。

4.3 清中有收泻不伤正毒邪久羁,耗伤气阴,复用大剂量清热解毒,为防逐邪过猛,气阴耗散,故张老在方中配以龙骨、牡蛎、寓意尤深。

《本草述》:“龙骨可以疗阴阳乖膏之病。

如阴不能守其阳……如阳不能固其阴。

”《本草经百种录》:“龙骨最粘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痰,皆能已之。

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

而牡蛎咸寒归经心肝,能去烦热,敛精气。

《本经逢原》也称其“其性收阳中之阴,去走足阙阴经,兼入手足少阴……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

同时,二药与菖蒲、远志
合用,乃《千金方》孔圣枕中丹,为滋阴潜阳,宁心安神良方。

如此相伍,则祛邪而不伤正,去者自去,来者自来。

参考文献
[1,5,8,16,17] 李剑颖,赵丹丹,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29,140,146,148,142.
[2] 李冬梅,金栋,杜宝良.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7):1.
[3] 田艳华,刘鹏欧.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J].种种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45.
[4] 孙长华,索龙.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50.
[6] 郭峰.温肾助阳法论治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34.
[7] 金友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46.
[9] 刘银建.稳心颗粒治疗更年期心律过搏动5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81.
[10] 杨瑞芳,葛华,蔡华,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59.
[11] 王瑞敏.中西医联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47.
[12] 周春,夏敦茂.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22-23.
[13] 董庆伟.补气安心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28.
[14] 李崇文,王静兰,李亚静.自拟护源汤治疗心悸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22.
[15] 赵晓莉.保元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