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材精讲(幼儿身体的发展)【圣才出品】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材精讲(幼儿身体的发展)【圣才出品】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材精讲(幼儿身体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幼儿身体的发展

考纲提要

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第一节幼儿身体的发育

一、幼儿身体的发育的基本规律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一、幼儿身体的发育的基本规律

幼儿身体发育普遍遵循以下规律:

(一)头尾原则

幼儿身体的发育严格服从由头至尾的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是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为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如头部的发育早于颈部,颈部的发育早于胸部,上肢的发育早于下肢。

(二)远近原则

幼儿身体发育是由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如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上的大肌肉比手指、脚趾的小肌肉先发育。

二、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一)体形的变化

幼儿的身体发育速度比婴儿有所减慢,但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身高和体重是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指标。在整个幼儿期,幼儿身高每年平均增加5~7.5厘米,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3千克。同时幼儿的体形发生急剧变化,“婴儿肥”逐渐消失,体形逐渐细长,头部比例虽然还是相当大,但躯干和腿部的生长速度增快,到6岁时,幼儿身体各部分比例越来越接近成人。

(二)骨骼和肌肉的变化

幼儿的肌肉组织发展迅速。首先发育的是大肌肉群,所以幼儿喜欢不停地活动,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他们的肌肉组织纤维在长度和力量上日益增长、增强。五六岁时幼儿的小肌肉群才开始发展,所以幼儿虽然能从事一些精细动作,如手工制作、画画等,但因手腕、手指部位肌肉的精细动作协调能力较差,且容易疲劳,因而他们的精细动作水平较低。在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加强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肌肉群,适当发展锻炼小肌肉群,但不可过早学习写字等。

同时幼儿骨骼也在快速发展,软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骨头,骨骼逐渐坚硬起来,但骨化在幼儿阶段还未完成,因此,幼儿的骨骼容易变形。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变形。

(三)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儿童在出生后,身体各系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儿童身体外部构造及内部器官的发展均遵循相同的方式——婴儿期发育很快,幼儿期发育较缓慢,在青春期发育再次快起来。其中,身体各个部位发育也是有快有慢,它们都有自己惟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

三、影响幼儿身体发育的因素

幼儿身体发育是个体在遗传与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遗传和环境外,情感、生活制度、营养、体育运动、疾病和受伤都对学前期儿童身体发育产生影响。

第二节幼儿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在幼儿期,幼儿动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力量、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幼儿动作的发展同样遵循头尾原则,如头、颈、上肢的动作要先于下肢动作的发展。同时,幼儿动作发展也遵循远近原则,躯干和肩膀的动作发展先于手和手指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发展通常分为两大类:大动作的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无论是大动作还是精细动作,都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如表2-1所示)。

表2-1 幼儿早期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变化

一、大动作的发展

大动作指的是牵动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动作,如奔跑、骑脚踏车、单足跳等。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大动作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天性为其提供各种自然安全的环境和器具,让幼儿自由操作、玩耍各种物体,多让幼儿进行游戏和户外活动。在自然的游戏和户外环境下,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运动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和提高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大动作的发展。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涉及手的使用的动作或者双手动作的灵活程度,如描圆圈、扣纽扣、系鞋带等。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和开始会画画和写字但是在教育活动中成人要有耐心,要关注幼儿在动作练习过程中情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