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汇率制度

我国汇率制度
我国汇率制度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财长人选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昨日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并承诺将采取“积极的”外交行动,推动中国政府就此做出改变。

“操纵”这一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措辞,可能造成与北京之间的关系紧张。此番言论,标志着奥巴马政府在美中经济关系问题上的首次公开表态,美中关系是对其最为关键的国际经济关系之一。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中国人为压低了人民币汇率以推动出口,而此举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但布什政府一直避免明确地把中国正式定性为“汇率操纵者”。

盖特纳的提名昨日明显得到了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多数支持。他在书面答复参议员的问题时表示:“奥巴马总统认为,中国正在操纵其本币汇率,这也是各界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他表示,奥巴马将“积极地通过所有能够动用的外交途径,寻求让中国在汇率方面做出改变。”

盖特纳并未明确保证,美国财政部将在春季发表的年度汇率报告中正式点名中国为“汇率操纵者”。他表示:“问题是怎样以及何时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涉,以取得更多有益、而非有害的结果。”

盖特纳的前任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多次批评北京方面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但他顶住美国国会的压力,坚持不把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者。若有任何国家被定性为汇率操纵国,美国政府依法必须与该国启动谈判。

1994年中国开始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是1美元兑5.5人民币。1994年中国确实一次性地把人民币贬值到8.7,后又固定到8.27、8.30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此后人民币在这个汇率水平固定了很长时间。

2005年,中国放弃了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的政策,转而采用管理下的浮动汇率制度。自那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了大约20%。但在去年11月,中国当局让人民币小幅贬值,引发了人们有关中国将改变汇率政策的猜测。此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狭窄区间内,这使得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又恢复了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欧元之父”蒙代尔:我不认为盖特纳的声明能够代表奥巴马新政府的政策,也不认为美国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政策会有重大改变。中国对于挽救全球金融危机至关重要,奥巴马不会因为汇率问题而严重影响与中国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指出:中国从来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相反,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确保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而且是对世界经济金融的重大贡献。美国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完全是不公正的、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只有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才有可能尽快恢复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对挽救全球金融危机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商务部(Chinese commerce ministry):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利用所谓的汇率操纵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毫无根据的指责只会助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而对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任何帮助。

英国《金融时报》:自从中国于2005年将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实际已经升值20%以上,因此中国对盖特纳发表中国“操纵汇率”的言论反应愤怒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政府必须明白,仅凭美国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全球经济危机的。美国指责中国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适得其反。鉴于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应该鼓励中国发挥作用,而不是作秀式的喋喋不休。

度史分为5个时期。具体的时期和划分的理由如下:

:

1949-1952年,这4年我国经济处于恢复时期,1952年“抗美援朝”结束。该时期的特点是,与国际上的固定汇率制相反,大幅升降的国内物价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相应的下降和上升。

1953-1972年,翌年初步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在这整整20年期间,我国计划经济所要求的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存在而成为可能。

1973-1980年,翌年将进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期。在这8年期间,与主要货币的大幅动荡相比,人民币汇率持续稳中有升,充分显示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征。

1981-1984年,该期内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并存,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个双重汇率制时代,同时又是实施计划经济以来的首次人民币持续贬值时期,揭示了改革开放面临的矛盾和困难。

1985-1993年,1985年初汇率并轨以后出现了另一种双重汇率制,即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时代。与上一个时期相同,人民币仍然持续贬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